四分律卷第二(初分之二)
關燈
小
中
大
:“是業報因緣非修得。
”若向同意大比丘說上人法,若向人說根、力、覺、意、解脫三昧、正受法,不自稱言我得。
若戲笑說,或疾疾說,屏處獨說,夢中說,欲說此錯說彼,不犯。
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
(四竟) 十三僧殘法之一 爾時世尊遊舍衛城。
時迦留陀夷,欲意熾盛,顔色憔悴,身體損瘦。
于異時獨處一房,敷好繩床、木床、大小褥被枕地,複敷好敷具,戶外别安湯水洗足具,飲食豐足,欲意熾盛,随念憶想弄失不淨,諸根悅豫,顔色光澤。
諸親友比丘見已問言:“汝先時顔色憔悴身形損瘦,如今顔色和悅光澤,為是住止安樂,不以飲食為苦耶?雲何得爾?”答言:“住止安樂,不以飲食為苦。
”彼複問言:“以何方便住止安樂,不以飲食為苦。
”答言:“大德!我先欲意熾盛,顔色憔悴,形體損瘦。
我時在一房住,敷好繩床、木床、大小褥被枕地,複敷好敷具,戶外别安湯水洗足之具,飲食豐足,我欲意熾盛,随念憶想弄失不淨。
我以是故住止安樂,顔色和悅光澤。
”諸比丘言:“汝所為甚苦,何以言安樂耶?所為不安而言安耶?此正法中說欲除欲,說慢除慢,滅除渴愛,斷諸結使,愛盡涅槃。
汝雲何欲意熾盛,随念憶想弄失不淨耶?”爾時諸比丘往至世尊所,以此因緣具白世尊。
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知而故問迦留陀夷:“汝審爾欲意熾盛,随念憶想弄陰失精耶?”報言:“實爾!”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随順行,所不應為。
汝今雲何于我清淨法中出家,作穢污行弄陰失精耶?汝今愚人,舒手受人信施,複以此手弄陰堕精。
”爾時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愚人!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
自今已去與諸比丘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故弄陰失精,僧伽婆屍沙。
”如是世尊與比丘結戒。
時有一比丘亂意睡眠,于夢中失精有憶念,覺已作是念:“世尊與諸比丘結戒,弄陰失精僧伽婆屍沙。
而我亂意睡眠,于夢中失精而有憶念,将不犯僧伽婆屍沙耶?我今當雲何?”即具向同意比丘說:“世尊與諸比丘結戒,弄陰失精僧伽婆屍沙。
我今亂意睡眠,于夢中失精,覺已作是念:‘我将不犯僧伽婆屍沙耶?’今當雲何?大德!可以此因緣為我白佛,若佛有所教敕,我當修行。
”爾時諸比丘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緣具白世尊。
世尊以此因緣即集諸比丘告言:“亂意睡眠有五過失:一者惡夢;二者諸天不護;三者心不入法;四者不思惟明相;五者于夢中失精。
是為五過失。
善意睡眠有五功德:不見惡夢;諸天衛護;心入于法;系意在明相;不于夢中失精。
是謂五功德。
于夢中失精,不犯。
自今已去當如是說戒:若比丘故弄陰失精,除夢中,僧伽婆屍沙。
” 比丘義如上。
弄者,實心故作失精。
精有七種:青、黃、赤、白、黑、酪色、酪漿色。
何者精青色?轉輪聖王精也。
何者精黃色?轉輪聖王太子精也。
何者精赤色?犯女色多也。
何者精白色?負重人精也。
何者精黑色?轉輪聖王第一大臣精也。
何者精酪色?須陀洹精也。
何者精酪漿色?斯陀含人精也。
爾時有一婆羅門,居閑靜處誦持咒術。
彼經所說,若故堕精者,命終生天。
彼欲求天道,常弄陰失精。
時有一婆羅門出家為道者,聞此言,為生天故,即便弄陰失精。
彼疑,語諸比丘,諸比丘白佛。
佛言:“僧伽婆屍沙。
” 若為樂故、為藥故、為自試出精故、為福德故、為祠天故、為生天故、為施故為種子故、為自憍恣故、為自試力故、為好顔色故,為如是事弄失,一切僧伽婆屍沙。
若憶念弄失精,僧伽婆屍沙。
若憶念弄欲出青精,若出,僧伽婆屍沙;若憶念弄欲出青精,乃出黃、赤、白、黑、酪酪漿色,僧伽婆屍沙。
若欲出黃,乃出赤、白、黑酪、酪漿青色,僧伽婆屍沙。
赤、白、黑酪色、酪漿色亦如是。
欲為樂故憶念弄失不淨,僧伽婆屍沙。
欲為樂故憶念弄,欲失青不淨,若失,僧伽婆屍沙。
欲為樂故憶念弄,欲失青不淨,乃至黃、赤、白、黑酪色、酪漿色,僧伽婆屍沙。
欲為樂故憶念弄,欲失黃、赤、白、黑酪色、酪漿色青色亦如是。
若欲為藥故、為欲自試故、為福德故、為祭祀故、為生天故、為施故、為種子故、為自憍恣故、為自試力故、為顔色和悅故亦如是。
若于内色、外色、内外色、水、風、空。
内色者,受色。
外色者,不受色。
内外色者,受不受色。
水者,若順水、若逆水、若以水灑。
風者,若順風、若逆風、或口吹。
空者,自空動身。
若于内色弄失不淨,僧伽婆屍沙。
若于内色憶念弄,欲失青不淨,若失,僧伽婆屍沙。
若于内色弄,欲失青不淨,乃失黃、赤、白、黑酪、酪漿色,僧伽婆屍沙。
若為樂故于内色憶念弄失不淨,僧伽婆屍沙。
若為樂故于内色憶念弄,欲失青不淨,若失,僧伽婆屍沙。
若為樂故于内色憶念弄,欲失青不淨,乃失黃、赤、白、黑酪、酪漿色,僧伽婆屍沙。
若為藥故,乃至為顔色和悅故亦如是。
于外色亦如是,于内外色
”若向同意大比丘說上人法,若向人說根、力、覺、意、解脫三昧、正受法,不自稱言我得。
若戲笑說,或疾疾說,屏處獨說,夢中說,欲說此錯說彼,不犯。
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
(四竟) 十三僧殘法之一 爾時世尊遊舍衛城。
時迦留陀夷,欲意熾盛,顔色憔悴,身體損瘦。
于異時獨處一房,敷好繩床、木床、大小褥被枕地,複敷好敷具,戶外别安湯水洗足具,飲食豐足,欲意熾盛,随念憶想弄失不淨,諸根悅豫,顔色光澤。
諸親友比丘見已問言:“汝先時顔色憔悴身形損瘦,如今顔色和悅光澤,為是住止安樂,不以飲食為苦耶?雲何得爾?”答言:“住止安樂,不以飲食為苦。
”彼複問言:“以何方便住止安樂,不以飲食為苦。
”答言:“大德!我先欲意熾盛,顔色憔悴,形體損瘦。
我時在一房住,敷好繩床、木床、大小褥被枕地,複敷好敷具,戶外别安湯水洗足之具,飲食豐足,我欲意熾盛,随念憶想弄失不淨。
我以是故住止安樂,顔色和悅光澤。
”諸比丘言:“汝所為甚苦,何以言安樂耶?所為不安而言安耶?此正法中說欲除欲,說慢除慢,滅除渴愛,斷諸結使,愛盡涅槃。
汝雲何欲意熾盛,随念憶想弄失不淨耶?”爾時諸比丘往至世尊所,以此因緣具白世尊。
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知而故問迦留陀夷:“汝審爾欲意熾盛,随念憶想弄陰失精耶?”報言:“實爾!”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随順行,所不應為。
汝今雲何于我清淨法中出家,作穢污行弄陰失精耶?汝今愚人,舒手受人信施,複以此手弄陰堕精。
”爾時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愚人!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
自今已去與諸比丘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故弄陰失精,僧伽婆屍沙。
”如是世尊與比丘結戒。
時有一比丘亂意睡眠,于夢中失精有憶念,覺已作是念:“世尊與諸比丘結戒,弄陰失精僧伽婆屍沙。
而我亂意睡眠,于夢中失精而有憶念,将不犯僧伽婆屍沙耶?我今當雲何?”即具向同意比丘說:“世尊與諸比丘結戒,弄陰失精僧伽婆屍沙。
我今亂意睡眠,于夢中失精,覺已作是念:‘我将不犯僧伽婆屍沙耶?’今當雲何?大德!可以此因緣為我白佛,若佛有所教敕,我當修行。
”爾時諸比丘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緣具白世尊。
世尊以此因緣即集諸比丘告言:“亂意睡眠有五過失:一者惡夢;二者諸天不護;三者心不入法;四者不思惟明相;五者于夢中失精。
是為五過失。
善意睡眠有五功德:不見惡夢;諸天衛護;心入于法;系意在明相;不于夢中失精。
是謂五功德。
于夢中失精,不犯。
自今已去當如是說戒:若比丘故弄陰失精,除夢中,僧伽婆屍沙。
” 比丘義如上。
弄者,實心故作失精。
精有七種:青、黃、赤、白、黑、酪色、酪漿色。
何者精青色?轉輪聖王精也。
何者精黃色?轉輪聖王太子精也。
何者精赤色?犯女色多也。
何者精白色?負重人精也。
何者精黑色?轉輪聖王第一大臣精也。
何者精酪色?須陀洹精也。
何者精酪漿色?斯陀含人精也。
爾時有一婆羅門,居閑靜處誦持咒術。
彼經所說,若故堕精者,命終生天。
彼欲求天道,常弄陰失精。
時有一婆羅門出家為道者,聞此言,為生天故,即便弄陰失精。
彼疑,語諸比丘,諸比丘白佛。
佛言:“僧伽婆屍沙。
” 若為樂故、為藥故、為自試出精故、為福德故、為祠天故、為生天故、為施故為種子故、為自憍恣故、為自試力故、為好顔色故,為如是事弄失,一切僧伽婆屍沙。
若憶念弄失精,僧伽婆屍沙。
若憶念弄欲出青精,若出,僧伽婆屍沙;若憶念弄欲出青精,乃出黃、赤、白、黑、酪酪漿色,僧伽婆屍沙。
若欲出黃,乃出赤、白、黑酪、酪漿青色,僧伽婆屍沙。
赤、白、黑酪色、酪漿色亦如是。
欲為樂故憶念弄失不淨,僧伽婆屍沙。
欲為樂故憶念弄,欲失青不淨,若失,僧伽婆屍沙。
欲為樂故憶念弄,欲失青不淨,乃至黃、赤、白、黑酪色、酪漿色,僧伽婆屍沙。
欲為樂故憶念弄,欲失黃、赤、白、黑酪色、酪漿色青色亦如是。
若欲為藥故、為欲自試故、為福德故、為祭祀故、為生天故、為施故、為種子故、為自憍恣故、為自試力故、為顔色和悅故亦如是。
若于内色、外色、内外色、水、風、空。
内色者,受色。
外色者,不受色。
内外色者,受不受色。
水者,若順水、若逆水、若以水灑。
風者,若順風、若逆風、或口吹。
空者,自空動身。
若于内色弄失不淨,僧伽婆屍沙。
若于内色憶念弄,欲失青不淨,若失,僧伽婆屍沙。
若于内色弄,欲失青不淨,乃失黃、赤、白、黑酪、酪漿色,僧伽婆屍沙。
若為樂故于内色憶念弄失不淨,僧伽婆屍沙。
若為樂故于内色憶念弄,欲失青不淨,若失,僧伽婆屍沙。
若為樂故于内色憶念弄,欲失青不淨,乃失黃、赤、白、黑酪、酪漿色,僧伽婆屍沙。
若為藥故,乃至為顔色和悅故亦如是。
于外色亦如是,于内外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