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卷第二(初分之二)
關燈
小
中
大
姚秦罽賓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譯四波羅夷法之二
◎爾時世尊遊毗舍離猕猴江邊講堂中,以無數方便與諸比丘說不淨行、歎不淨行、歎思惟不淨行,諸比丘作是念:“今世尊為我等說不淨行、歎不淨行、歎思惟不淨行。
”時諸比丘即無數方便習不淨觀,從定覺已厭患身命愁憂不樂。
譬如自喜男子、女人以死蛇、死狗、死人系其頸,甚厭患臭穢。
諸比丘亦複如是,以無數方便習不淨觀,厭患身命愁憂不樂,便求刀欲自殺、歎死、贊死、勸死。
諸比丘在婆裘河邊園中住,作是念:“世尊無數方便說不淨行、歎不淨行、歎思惟不淨行。
”彼以無數方便習不淨觀,厭患身命,愁憂不樂,求刀欲自殺、歎死、贊死、勸死。
時有比丘字勿力伽難提,是沙門種出家(言沙門種是姓),手執利刀入婆裘園中,見有一比丘厭患身命穢污不淨,遙見勿力伽難提比丘來,語言:“大德!斷我命來,我以衣缽與汝。
”彼即受其雇衣缽已,便斷其命。
于彼河邊洗刀,心生悔恨言:“我今無利非善,彼比丘無罪過,而我受雇斷他命根。
”時有一天魔知彼比丘心念,即以神足而來,在勿力伽難提比丘前,于水上立而不陷沒,勸贊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獲大功德,度不度者。
”時難提比丘聞魔贊已,悔恨即滅,便作是念:“我今獲大功德,度不度者。
”即複持刀入園中而問言:“誰未度者,我今欲度之。
”時有未離欲比丘,見勿力伽難提比丘,甚大怖懼毛豎。
勿力伽難提見已,語諸比丘言:“汝等勿懼!諸根未熟,未任受化,須待成熟,當來相化。
”其中比丘欲愛盡者,見勿力伽難提心不怖懼,身毛不豎。
時勿力伽難提比丘或日殺一比丘,或殺二、三、四、五乃至六十人。
時彼園中死屍狼藉,臭處不淨,狀如冢間。
時有諸居士禮拜諸寺,漸次至彼園中,見已皆共驚怪,譏嫌言:“此園中乃有是變,沙門釋子無有慈愍、共相殺害,自稱言:‘我修正法。
’如是何有正法共相殺害?此諸比丘,猶自相殺,況于餘人。
我等自今,勿複敬奉,承事供養沙門釋子!”即告諸村邑,勿複容止往來。
時諸居士見此園中,如是穢惡便不複往返。
爾時毗舍離比丘,以小因緣集在一處,爾時世尊觀諸比丘衆減少,諸大德比丘有名聞者皆不複見。
爾時世尊知而故問阿難言:“衆僧何故減少?諸名聞大德者,今為所在皆不見耶!”爾時阿難以先因緣具白佛言:“世尊先以無數方便廣為諸比丘說不淨行、歎不淨行、歎思惟不淨行。
時諸比丘聞已,厭患身命,求人斷命,是以少耳!唯願世尊!與諸比丘更作方便說法,使心開解永無疑惑。
” 佛告阿難:“今可集諸比丘會講堂。
”時阿難受佛教,即集諸比丘會講堂。
集比丘僧已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白世尊言:“今衆僧已集,願聖知時。
”爾時世尊即詣講堂在衆中坐,告諸比丘:“有阿那般那三昧,寂然快樂,諸不善法生,即能滅之,永使不生。
譬如秋天,降雨之後,無複塵穢。
又如大雨能止猛風,阿那般那三昧亦複如是,寂靜快樂,諸不善法生即能滅之。
”爾時世尊以無數方便,為諸比丘說阿那般那三昧,歎阿那般那三昧,歎修阿那般那三昧。
彼諸比丘便作是念:“世尊今日無數方便為我等說阿那般那三昧、歎阿那般那三昧、歎修阿那般那三昧,當勤修習之。
”時諸比丘即以種種方便思惟入阿那般那三昧。
從阿那般那三昧覺已,自知得增上勝法住于果證。
爾時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無數方便呵責婆裘園中比丘:“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随順行,所不應為。
雲何婆裘園中比丘癡人而自共斷命?”世尊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婆裘園中比丘癡人,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
自今已去與諸比丘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故自手斷人命,持刀與人,歎譽死、快勸死:‘咄!男子!用此惡活為?甯死不生。
’作如是心思惟,種種方便歎譽死、快勸死,是比丘波羅夷,不共住。
” 比丘義如上。
人者,從初識至後識而斷其命。
殺者,若自殺、若教殺、若遣使殺、若往來使殺、若重使殺、若展轉遣使殺、若求男子殺、若教人求男子殺、若求持刀人殺、若教求持刀人殺、若身現相、若口說、若身口俱現相、若遣書、若教遣使書、若坑陷、若倚發、若與藥、若安殺具。
自殺者,若以手、若瓦石、刀杖及餘物而自殺,殺者波羅夷;方便不殺,偷蘭遮。
教殺者,殺時自看,教前人擲水火中,若山上推着谷底,若使象踏殺,若使惡獸啖,或使蛇螫,及餘種種教殺,殺者波羅夷;方便不殺,偷蘭遮。
遣使殺者,比丘遣使斷某甲命,随語往若斷命,波羅夷;方便不斷,偷蘭遮。
往來使者,比丘遣使往斷某甲命,随語往欲殺,未得殺便還,即承前教複往殺,若殺,波羅夷;方便不殺,偷蘭遮。
重使者,比丘遣使:“汝去斷某甲命。
”續複遣使,如是乃至四五,彼使即往殺,殺者,波羅夷;方便不殺,偷蘭遮。
展轉使者,比丘遣使:“汝斷某甲命。
”彼使複轉遣使若百若千
”時諸比丘即無數方便習不淨觀,從定覺已厭患身命愁憂不樂。
譬如自喜男子、女人以死蛇、死狗、死人系其頸,甚厭患臭穢。
諸比丘亦複如是,以無數方便習不淨觀,厭患身命愁憂不樂,便求刀欲自殺、歎死、贊死、勸死。
諸比丘在婆裘河邊園中住,作是念:“世尊無數方便說不淨行、歎不淨行、歎思惟不淨行。
”彼以無數方便習不淨觀,厭患身命,愁憂不樂,求刀欲自殺、歎死、贊死、勸死。
時有比丘字勿力伽難提,是沙門種出家(言沙門種是姓),手執利刀入婆裘園中,見有一比丘厭患身命穢污不淨,遙見勿力伽難提比丘來,語言:“大德!斷我命來,我以衣缽與汝。
”彼即受其雇衣缽已,便斷其命。
于彼河邊洗刀,心生悔恨言:“我今無利非善,彼比丘無罪過,而我受雇斷他命根。
”時有一天魔知彼比丘心念,即以神足而來,在勿力伽難提比丘前,于水上立而不陷沒,勸贊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獲大功德,度不度者。
”時難提比丘聞魔贊已,悔恨即滅,便作是念:“我今獲大功德,度不度者。
”即複持刀入園中而問言:“誰未度者,我今欲度之。
”時有未離欲比丘,見勿力伽難提比丘,甚大怖懼毛豎。
勿力伽難提見已,語諸比丘言:“汝等勿懼!諸根未熟,未任受化,須待成熟,當來相化。
”其中比丘欲愛盡者,見勿力伽難提心不怖懼,身毛不豎。
時勿力伽難提比丘或日殺一比丘,或殺二、三、四、五乃至六十人。
時彼園中死屍狼藉,臭處不淨,狀如冢間。
時有諸居士禮拜諸寺,漸次至彼園中,見已皆共驚怪,譏嫌言:“此園中乃有是變,沙門釋子無有慈愍、共相殺害,自稱言:‘我修正法。
’如是何有正法共相殺害?此諸比丘,猶自相殺,況于餘人。
我等自今,勿複敬奉,承事供養沙門釋子!”即告諸村邑,勿複容止往來。
時諸居士見此園中,如是穢惡便不複往返。
爾時毗舍離比丘,以小因緣集在一處,爾時世尊觀諸比丘衆減少,諸大德比丘有名聞者皆不複見。
爾時世尊知而故問阿難言:“衆僧何故減少?諸名聞大德者,今為所在皆不見耶!”爾時阿難以先因緣具白佛言:“世尊先以無數方便廣為諸比丘說不淨行、歎不淨行、歎思惟不淨行。
時諸比丘聞已,厭患身命,求人斷命,是以少耳!唯願世尊!與諸比丘更作方便說法,使心開解永無疑惑。
” 佛告阿難:“今可集諸比丘會講堂。
”時阿難受佛教,即集諸比丘會講堂。
集比丘僧已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白世尊言:“今衆僧已集,願聖知時。
”爾時世尊即詣講堂在衆中坐,告諸比丘:“有阿那般那三昧,寂然快樂,諸不善法生,即能滅之,永使不生。
譬如秋天,降雨之後,無複塵穢。
又如大雨能止猛風,阿那般那三昧亦複如是,寂靜快樂,諸不善法生即能滅之。
”爾時世尊以無數方便,為諸比丘說阿那般那三昧,歎阿那般那三昧,歎修阿那般那三昧。
彼諸比丘便作是念:“世尊今日無數方便為我等說阿那般那三昧、歎阿那般那三昧、歎修阿那般那三昧,當勤修習之。
”時諸比丘即以種種方便思惟入阿那般那三昧。
從阿那般那三昧覺已,自知得增上勝法住于果證。
爾時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無數方便呵責婆裘園中比丘:“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随順行,所不應為。
雲何婆裘園中比丘癡人而自共斷命?”世尊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婆裘園中比丘癡人,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
自今已去與諸比丘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故自手斷人命,持刀與人,歎譽死、快勸死:‘咄!男子!用此惡活為?甯死不生。
’作如是心思惟,種種方便歎譽死、快勸死,是比丘波羅夷,不共住。
” 比丘義如上。
人者,從初識至後識而斷其命。
殺者,若自殺、若教殺、若遣使殺、若往來使殺、若重使殺、若展轉遣使殺、若求男子殺、若教人求男子殺、若求持刀人殺、若教求持刀人殺、若身現相、若口說、若身口俱現相、若遣書、若教遣使書、若坑陷、若倚發、若與藥、若安殺具。
自殺者,若以手、若瓦石、刀杖及餘物而自殺,殺者波羅夷;方便不殺,偷蘭遮。
教殺者,殺時自看,教前人擲水火中,若山上推着谷底,若使象踏殺,若使惡獸啖,或使蛇螫,及餘種種教殺,殺者波羅夷;方便不殺,偷蘭遮。
遣使殺者,比丘遣使斷某甲命,随語往若斷命,波羅夷;方便不斷,偷蘭遮。
往來使者,比丘遣使往斷某甲命,随語往欲殺,未得殺便還,即承前教複往殺,若殺,波羅夷;方便不殺,偷蘭遮。
重使者,比丘遣使:“汝去斷某甲命。
”續複遣使,如是乃至四五,彼使即往殺,殺者,波羅夷;方便不殺,偷蘭遮。
展轉使者,比丘遣使:“汝斷某甲命。
”彼使複轉遣使若百若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