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部論一卷

關燈
陳真谛譯 文殊師利問經卷下分别部品第十五 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

    世尊。

    佛入涅槃後。

    未來弟子。

    雲何諸部分别。

    雲何根本。

    佛告文殊師利。

    未來我弟子。

    有二十部。

    能令諸法住世。

    部者并得四果。

    三藏平等無下中上。

    譬如海水味無有異。

    如人有二十子。

    真實如來所說。

    文殊師利。

    根本二部從大乘出。

    從般若波羅密出聲聞緣覺。

    諸佛悉從般若波羅蜜出。

    文殊師利。

    如地水火風虛空。

    是一切衆生所住處。

    如是般若波羅蜜及大乘。

    是一切聲聞緣覺諸佛出處。

    文殊師利白佛言。

    世尊。

    雲何名部。

    佛告文殊師利。

    初二部者。

    一摩诃僧祇(此言大衆老小同會共集律部也)。

    二體毗履(此言老宿唯老宿人同會共出律部也)。

    我入涅槃後。

    一百歲此二部當起。

    後摩诃僧祇出七部。

    于此百歲内出一部名執一語言(所執與僧祇同故言一也)。

    于百歲内從執一語言部。

    複出一部名出世間語言(稱贊辭也)。

    于百歲内從出世間語言。

    出一部。

    名高拘梨部(是出律主姓也)。

    于百歲内從高拘梨出一部。

    名多聞(出律主有多聞智也)。

    于百歲内從多聞出一部。

    名隻底舸(此山名出律主居處也)。

    于百歲内從隻底舸出一部。

    名東山(亦律主所居處也)。

    于百歲内從東山出一部。

    名北山(亦律主居處)。

    此謂從摩诃僧祇部。

    出于七部及本僧祇。

    是為八部。

    于百歲内從體毗履部。

    出十一部。

    于百歲内出一部。

    名一切語言(律主執三世有故一切所語言也)。

    于百歲内。

    從一切語言出一部。

    名雪山(亦律主行處也)。

    于百歲内從雪山出一部。

    名犢子(律主姓也)。

    于百歲内從犢子。

    出一部。

    名法勝(律主名也)。

    于百歲内從法勝出一部。

    名賢(律主名也)。

    于百歲内從賢部出一部。

    名一切所貴(律主為通人所重也)。

    于百歲内從一切所貴出一部。

    名芿山(律主居處也)。

    于百歲内從芿山出一部。

    名大不可棄(律主初生母棄之井。

    父追尋之。

    雖墜不夭。

    故雲不棄也。

    又名能射)。

    于百歲内從大不可棄出一部。

    名法護(律主名也)。

    于百歲内從法護出一部。

    名迦葉比(律主姓也)。

    于百歲内從迦葉比出一部。

    名修妒路句(律主執修妒路義也)。

    此謂大毗履部出十一部。

    及體毗履成十二部。

     佛說此祇夜。

     摩诃僧祇部  分别出有七 體毗履十一  是謂二十部 十八及本二  悉從大乘出 無是亦無非  我說未來起 羅什法師集  正覺涅槃後 始滿百餘歲  于茲異論興 正法漸衰滅  各各生異見 建立于别衆  危險甚可畏 應生厭離心  今于修多羅 觀察佛正教  依于真谛說 求于堅固義  猶如砂礫中 求得真金寶  我從先勝聞 如來人中日 佛滅度後百一十六年。

    城名巴連弗。

    時阿育王。

    王閻浮提匡于天下。

    爾時大僧别部異法。

    時有比丘。

    一名能。

    二名因緣。

    三名多聞。

    說有五處以教衆生。

    所謂從他饒益無知。

    疑由觀察言說得道。

    此是佛從始生二部。

    一謂摩诃僧祇。

    二謂他鞞羅(秦言上座部也)即此百餘年中。

    摩诃僧祇部。

    更生異部。

    一名一說。

    二名出世間說。

    三名窟居。

    又于一百餘年中。

    摩诃僧祇部中。

    複生異部。

    名施設論。

    又二百年中。

    摩诃提婆外道出家住支提山。

    于摩诃僧祇部中複建立三部。

    一名支提加。

    二名佛婆羅。

    三名郁多羅施羅。

    如是摩诃僧祇中分為九部。

    一名摩诃僧祇。

    二名一說。

    三名出世間說。

    四名窟居。

    五名多聞。

    六名施設。

    七名遊迦。

    八名阿羅說。

    九名郁多羅施羅部。

    至三百年中。

    上座部中因诤論事。

    立為異部。

    一名薩婆多。

    亦名因論先上座部。

    二名雪山部。

    即此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