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阿阇世王女阿術達菩薩經一卷
關燈
小
中
大
能及知,是故怛薩阿竭于諸法而有持。
尊者目揵連,為怛薩阿竭所稱譽神足第一,甯曾至揵陀呵刹土?是刹中有樹以七寶而校飾,以衆寶為樹栴檀為華香。
” 摩诃目揵連報女言:“本所不聞,本所不見,今乃聞。
是刹土名字未曾所見聞,願聞是刹中怛薩阿竭阿羅诃三耶三佛名字,今現在說經法不?” 女報言:“彼刹佛名香潔放光明怛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在彼刹說經法。
”女無愁憂于坐不起作瑞應三昧,念:“菩薩初發意求阿耨多羅三耶三佛,過聲聞、辟支佛上。
如我至心,願我香潔放光明怛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現光明使諸聲聞見其刹土,使國中栴檀香香聞是間刹土。
”女無愁憂立是願,于是香潔放光明怛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尋時放身相光明。
是刹諸聲聞,皆見彼刹土香潔放光明怛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于大衆中菩薩說經法。
諸聲聞自于其處所,聞彼佛所說法皆佛威神之恩。
彼香潔怛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持六十種音說:“如女無愁憂所說無異,初發意求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是輩之人,過聲聞、辟支佛上。
” 說是時,彌勒菩薩白佛言:“是栴檀香從何刹土來,至是間香乃如是?” 佛語彌勒菩薩:“女無愁憂與諸大聲聞,共師子吼有此善瑞故,現彼香潔放光明佛刹刹中栴檀香滿沙呵刹中。
” 無愁憂女語尊者目揵連:“菩薩現功德變化如是者,有何當志于小道?” 女複問目揵連:“甯知揵陀刹去是遠近不?” 目揵連答曰:“不知。
” 女謂目揵連:“如目連等滿是三千大千刹中,譬如蘆葦幹柘竹稻草木,令目連其數如此,時過一劫計彼佛刹無能計知其處,乃過爾所佛刹,乃可得香潔放光明佛所治。
”爾時香潔放光明佛,即回光還歸本土,于是佛刹不複現。
目揵連見此變異,默然無所言趣。
尊者摩诃迦葉,謂女無愁憂:“甯見前釋迦文怛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菩不耶?可得見佛色身,使佛有所說雲何? “見我色者,聞我聲者,愚癡不信, 是人不見。
以法見佛,佛者法身,法者難曉,以是叵見。
” 爾時,尊者摩诃迦葉作是念:“女曾見釋迦文怛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不?” 女答迦葉言:“然。
我見怛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不持肉眼見,不色見,不無色見,亦不持天眼見,亦不持痛癢、思想、生死、識眼見,亦不智慧眼見,亦不想識見,亦不法眼見,亦不身見,亦不佛眼見,亦不命見。
摩诃迦葉,我見怛薩阿竭,如尊者摩诃迦葉者,為無大明樂世間生自謂有身,緣一覺行,念欲見道。
” 摩诃迦葉謂女:“設是法無有主,愚癡者乃樂生,自謂是我身。
一切萬物是我所有法想,不于中邊得見,從何而化生?” 女謂摩诃迦葉:“諸法不可得見,是故法無形,如是不可得見,如何生?” 摩诃迦葉謂女:“佛法亦空無所有。
” 女複謂摩诃迦葉:“欲得見無上正真法者當如法。
” 摩诃迦葉報女:“白衣法我欲聞,況佛道不欲聞?” 女謂摩诃迦葉:“法不見有亦不見無。
” 摩诃迦葉謂女:“是法無。
” 女複謂摩诃迦葉:“諸法皆空無有形,不可從谛得見。
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見佛身相,自淨其行于行清淨,得見諸淨是則純熟。
” 摩诃迦葉謂女:“雲何自淨其行純熟者?” 女謂摩诃迦葉:“能自觀身空者悉入諸法空,諸法亦不減亦不增,是為自見諸淨。
” 摩诃迦葉謂女:“何等謂身空?” 女報:“空盡空是,是身為空,諸法空亦如是。
” 摩诃迦葉複問女無愁憂:“從何聞是法乃能信谛?佛有二事因緣得信,聞他人善,自念其行。
” 女報迦葉:“他人智說可聞,爾乃自觀身造行。
”女報摩诃迦葉:“若自智慧,複觀一切智,以明為師。
” 摩诃迦葉報女:“雲何自知身行善?” 女答言:“聞法觀善,身行善則見善造行。
” 摩诃迦葉報女:“雲何菩薩自觀身行善?” 女答摩诃迦葉:“菩薩法與一切天下人共合适不疏遠,是則菩薩身行善。
”女複報摩诃迦葉:“當來法、過去法、今現在法,意無增減,是為行菩薩法。
” 摩诃迦葉問女:“雲何見法無所增、無所減?” 女報摩诃迦葉:“有二事,有法、無法,不增不減,作是念,是為自見身意行,見身意行則為無所見知。
摩诃迦葉,自見其身。
” 迦葉謂女:“雲何自見其身?” 女報言:“如摩诃迦葉,自度身不見一切人。
” 摩诃迦葉答言:“我無所見。
” 女報摩诃迦葉:“諸法适無所舍亦無所著。
” 摩诃迦葉默然,無以加報。
爾時,尊者須菩提聞是語,為甚難甚難大歡喜,問女無愁憂:“從何得大利乃有此辯?” 女報須菩提:“亦無得利亦無不得利,慧亦不見法,法亦不見慧,亦不内觀亦不外觀,是則慧。
所以者何?須菩提言有法者則非法。
如尊者須菩提第一樂空閑處,法為有處、有說?為有慧、無有慧?慧無所說。
” 須菩提報女言:“不持空閑處、有法處得慧,是法見不是可說不可出。
” 女報須菩提:“一切法悉如是,無從見,無從取,雲何得大利而有慧?” 須菩提報女言:“設空無有慧,何從有是語?” 女
尊者目揵連,為怛薩阿竭所稱譽神足第一,甯曾至揵陀呵刹土?是刹中有樹以七寶而校飾,以衆寶為樹栴檀為華香。
” 摩诃目揵連報女言:“本所不聞,本所不見,今乃聞。
是刹土名字未曾所見聞,願聞是刹中怛薩阿竭阿羅诃三耶三佛名字,今現在說經法不?” 女報言:“彼刹佛名香潔放光明怛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在彼刹說經法。
”女無愁憂于坐不起作瑞應三昧,念:“菩薩初發意求阿耨多羅三耶三佛,過聲聞、辟支佛上。
如我至心,願我香潔放光明怛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現光明使諸聲聞見其刹土,使國中栴檀香香聞是間刹土。
”女無愁憂立是願,于是香潔放光明怛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尋時放身相光明。
是刹諸聲聞,皆見彼刹土香潔放光明怛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于大衆中菩薩說經法。
諸聲聞自于其處所,聞彼佛所說法皆佛威神之恩。
彼香潔怛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持六十種音說:“如女無愁憂所說無異,初發意求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是輩之人,過聲聞、辟支佛上。
” 說是時,彌勒菩薩白佛言:“是栴檀香從何刹土來,至是間香乃如是?” 佛語彌勒菩薩:“女無愁憂與諸大聲聞,共師子吼有此善瑞故,現彼香潔放光明佛刹刹中栴檀香滿沙呵刹中。
” 無愁憂女語尊者目揵連:“菩薩現功德變化如是者,有何當志于小道?” 女複問目揵連:“甯知揵陀刹去是遠近不?” 目揵連答曰:“不知。
” 女謂目揵連:“如目連等滿是三千大千刹中,譬如蘆葦幹柘竹稻草木,令目連其數如此,時過一劫計彼佛刹無能計知其處,乃過爾所佛刹,乃可得香潔放光明佛所治。
”爾時香潔放光明佛,即回光還歸本土,于是佛刹不複現。
目揵連見此變異,默然無所言趣。
尊者摩诃迦葉,謂女無愁憂:“甯見前釋迦文怛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菩不耶?可得見佛色身,使佛有所說雲何? “見我色者,聞我聲者,愚癡不信, 是人不見。
以法見佛,佛者法身,法者難曉,以是叵見。
” 爾時,尊者摩诃迦葉作是念:“女曾見釋迦文怛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不?” 女答迦葉言:“然。
我見怛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不持肉眼見,不色見,不無色見,亦不持天眼見,亦不持痛癢、思想、生死、識眼見,亦不智慧眼見,亦不想識見,亦不法眼見,亦不身見,亦不佛眼見,亦不命見。
摩诃迦葉,我見怛薩阿竭,如尊者摩诃迦葉者,為無大明樂世間生自謂有身,緣一覺行,念欲見道。
” 摩诃迦葉謂女:“設是法無有主,愚癡者乃樂生,自謂是我身。
一切萬物是我所有法想,不于中邊得見,從何而化生?” 女謂摩诃迦葉:“諸法不可得見,是故法無形,如是不可得見,如何生?” 摩诃迦葉謂女:“佛法亦空無所有。
” 女複謂摩诃迦葉:“欲得見無上正真法者當如法。
” 摩诃迦葉報女:“白衣法我欲聞,況佛道不欲聞?” 女謂摩诃迦葉:“法不見有亦不見無。
” 摩诃迦葉謂女:“是法無。
” 女複謂摩诃迦葉:“諸法皆空無有形,不可從谛得見。
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見佛身相,自淨其行于行清淨,得見諸淨是則純熟。
” 摩诃迦葉謂女:“雲何自淨其行純熟者?” 女謂摩诃迦葉:“能自觀身空者悉入諸法空,諸法亦不減亦不增,是為自見諸淨。
” 摩诃迦葉謂女:“何等謂身空?” 女報:“空盡空是,是身為空,諸法空亦如是。
” 摩诃迦葉複問女無愁憂:“從何聞是法乃能信谛?佛有二事因緣得信,聞他人善,自念其行。
” 女報迦葉:“他人智說可聞,爾乃自觀身造行。
”女報摩诃迦葉:“若自智慧,複觀一切智,以明為師。
” 摩诃迦葉報女:“雲何自知身行善?” 女答言:“聞法觀善,身行善則見善造行。
” 摩诃迦葉報女:“雲何菩薩自觀身行善?” 女答摩诃迦葉:“菩薩法與一切天下人共合适不疏遠,是則菩薩身行善。
”女複報摩诃迦葉:“當來法、過去法、今現在法,意無增減,是為行菩薩法。
” 摩诃迦葉問女:“雲何見法無所增、無所減?” 女報摩诃迦葉:“有二事,有法、無法,不增不減,作是念,是為自見身意行,見身意行則為無所見知。
摩诃迦葉,自見其身。
” 迦葉謂女:“雲何自見其身?” 女報言:“如摩诃迦葉,自度身不見一切人。
” 摩诃迦葉答言:“我無所見。
” 女報摩诃迦葉:“諸法适無所舍亦無所著。
” 摩诃迦葉默然,無以加報。
爾時,尊者須菩提聞是語,為甚難甚難大歡喜,問女無愁憂:“從何得大利乃有此辯?” 女報須菩提:“亦無得利亦無不得利,慧亦不見法,法亦不見慧,亦不内觀亦不外觀,是則慧。
所以者何?須菩提言有法者則非法。
如尊者須菩提第一樂空閑處,法為有處、有說?為有慧、無有慧?慧無所說。
” 須菩提報女言:“不持空閑處、有法處得慧,是法見不是可說不可出。
” 女報須菩提:“一切法悉如是,無從見,無從取,雲何得大利而有慧?” 須菩提報女言:“設空無有慧,何從有是語?” 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