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光明藏下卷
關燈
小
中
大
前洪州黃檗山希運禅師嗣法
鎮州臨濟義玄禅師
師初在黃檗會中。
第一座勉令問話。
師乃上問曰。
如何是佛法的的意。
黃檗便打。
如是三問。
三回被打。
将辭往諸方。
第一座告黃檗曰。
義玄上座雖是後生。
卻甚奇特。
來辭和尚。
願更垂提誘。
來日師上辭。
黃檗指往高安見大愚。
師到大愚。
愚問曰。
什麼處來。
師曰。
黃檗來。
愚曰。
黃檗有何言教。
師曰。
義玄三度問西來的的意。
三蒙賜棒。
不知過在什麼處。
愚曰。
黃檗恁麼老婆心為汝得徹。
猶覓過在。
師於言下大悟雲。
元來黃檗佛法無多子。
愚扭住師雲。
者尿床鬼子。
适道過在什麼處。
如今卻道黃檗佛法無多子。
你見個什麼道理。
速道速道。
師於大愚肋下築三拳。
大愚托開雲。
汝師黃檗。
非幹我事。
師辭大愚回黃檗。
黃檗雲。
汝回太速生。
師雲。
祇為老婆心切。
便人事了。
侍立次。
黃檗雲。
大愚有何言句。
師遂舉前話。
黃檗雲。
這大愚老漢。
待見痛與一頓。
師雲。
說什麼待見。
即今便與。
随後便打黃檗一掌。
黃檗雲。
這風颠漢卻來這裡捋虎須。
師便喝。
黃檗雲。
侍者引這風颠漢參堂去。
師自此後半夏。
上黃檗山見黃檗看經。
師曰。
我将謂是個人。
元來是個唵黑豆。
老和尚住數日乃去。
黃檗曰。
汝破夏來。
不終夏去。
師曰。
某甲暫來禮拜和尚。
黃檗遂打趂令出去。
師行數裡。
疑此事卻回。
終夏辭黃檗。
檗曰。
什麼處去。
師曰。
不是河南便是河北。
黃檗拈起拄杖便打。
師捉住雲。
這老漢莫盲枷瞎棒。
已後錯打人在。
黃檗遂喚侍者把将幾案禅闆來。
師曰。
把将火來。
黃檗曰。
不然。
汝但将去。
已後坐斷天下人舌頭在。
師即便發去。
師到态耳祖塔。
塔主問曰。
先禮佛。
先禮祖。
師曰。
祖佛俱不禮。
塔主曰。
祖佛與長老有什麼冤家俱不禮。
師便拂袖出。
師後還鄉住于城南臨濟院。
一日上堂雲。
汝等諸人赤肉團上有一無位真人。
常向汝諸人面門出入。
未證據者看看。
時有僧問。
如何是無位真人。
師下禅床把住雲。
道道。
僧拟議。
師托開雲。
無位真人是什麼乾屎橛。
便歸方丈。
師問樂普。
從上來人行棒行喝。
阿那個親。
對曰。
總不親。
師曰。
親處作麼生。
普便喝。
師便打。
師問木口和尚。
如何是露地白牛。
木口吽。
師曰。
啞。
木口曰。
老師作麼生。
師曰。
這畜生。
大覺來參。
師舉拂子。
大覺敷坐具。
師擲下拂子。
大覺收坐具入僧堂。
衆僧疑曰。
這僧莫是和尚親故。
不禮拜又不吃棒。
師聞。
令喚新到來。
大覺遂出。
師曰。
大衆道汝未參長老。
大覺雲。
不審。
便自歸衆。
麻谷到參。
敷坐具便問雲。
十二面觀音阿那面正。
師下禅床。
一手收麻谷坐具。
一手搊麻谷雲。
十二面觀音向什麼處去也。
麻谷轉身拟坐禅床。
師拈拄杖打。
麻谷接住捉入方丈。
師上堂雲。
大衆。
夫為法者不避喪身失命。
我昔於黃檗先師處。
三度問佛法的的意。
三度蒙他賜棒。
如蒿枝拂相似。
如今更思得一頓。
誰為下手。
時有僧出雲。
某甲下得。
師拈棒與他。
僧拟接。
師便打。
僧問。
如何是第一句。
師曰。
三要印開朱點窄。
未容拟議主賓分。
曰。
如何是第二句。
師曰。
妙解豈容無着問。
漚和争副截流機。
問。
如何是第三句。
師曰。
看取棚頭弄傀儡。
牽抽全藉裡頭人。
師乃曰。
夫一句語須具三玄門。
一玄門須具三要。
有權有用。
汝等諸人作麼會。
師一日上堂曰。
吾滅後不得滅卻吾正法眼藏。
三聖出雲。
争敢滅卻和尚正法眼藏。
師曰。
已後有人問。
你向他道什麼。
三聖便喝。
師曰。
誰知吾正法眼藏。
向這瞎驢邊滅卻。
乃有頌曰。
沿流不止問如何。
真照無邊說似他。
離相離名人不禀。
吹毛用了急須磨。
寶昙曰。
或拟議臨濟三頓棒曰。
若藥不瞑眩厥疾。
不瘳是未夢見吾臨濟也。
但觀渠曰。
我於黃檗處三度問佛法大意。
三度吃六十拄杖。
如蒿枝拂相似。
如今更思一頓。
誰為下手。
此真臨濟骨髓也。
肋下三拳。
連腮一掌。
以明有信。
初非棒下無生忍。
臨機不見。
師之謂也。
學者宜審之。
半夏辭黃檗。
中道複回。
始終光明。
不留絲毫許也。
故其平生一喝如旱天霹靂。
佛來也喝。
祖來也喝。
明來也喝。
暗來也喝。
有時一喝如金剛王寶劍。
有時一喝如踞地獅子。
有時一喝如探竿影草。
有時一喝不作一喝用。
四喝面目現在。
此喝決定非彼。
而彼喝決定非此也。
故能一喝中建立一切法。
亦能破除一切法。
正當喝時。
孰知其為彼喝此喝中者。
但知死者死而活者活也。
又曰。
一句中須具三玄。
一玄中須具三要。
有權有實。
有照有用。
又曰。
有一人長在塗中不離家舍。
有一人長在家舍不離塗中。
那個合受人天供養。
又有四料揀。
四賓主三句。
皆吾臨濟宗旨。
非從黃檗得來也。
至力诋禅病。
直指本根。
琅琅數千萬言。
如迦陵仙音。
遍十方界。
所謂雖聖臨濟不居也。
正法眼藏十有二傳而至于今不泯。
吾知其待阿逸多出世更千萬傳。
皆吾濟北之道也。
複何慮哉。
睦州龍興寺道蹤禅師 師即陳尊宿也。
見黃檗造悟。
住高安米山寺。
以母老東歸。
鬻草屦以給侍。
後住龍興寺。
因晚參謂衆曰。
汝等諸人未得個入頭須得個入頭。
若得個入頭已後不得辜負老僧。
時有僧出禮拜曰。
某甲終不敢辜負和尚。
師曰。
早是辜負我了也。
師又曰。
老僧在此住持。
不曾親見個無事人到來。
汝等何不近前。
時有一僧方近前。
師雲。
維那不有汝自領去三門外與二十棒。
僧雲。
某甲過在什麼處。
師雲。
枷上更着杻。
師尋常見衲僧來即閉門。
或見講僧來乃召曰坐主。
才應諾。
師雲。
擔闆漢。
或雲這裡有桶與我取水來。
師一日在廊下立有僧來問。
陳尊宿房在何處。
師脫草屦蓦頭便打。
僧便走。
師召雲。
大德。
僧回首。
師指雲。
卻從那邊去。
有僧文偃扣門。
師揕之曰道道。
偃驚不暇答。
乃推出曰。
秦時[車*度]轹鑽。
随後掩其扉損偃右足。
師聞一老宿難親近。
躬往訪之。
老宿才見師便入方丈遂喝。
師側掌雲。
兩重公案。
老宿雲。
過在什麼處。
師雲。
這野狐精。
便退。
師與講僧吃茶。
師雲。
我救汝不得也。
僧雲。
某甲不曉。
乞師垂示。
師拈油餅示之雲。
這個是什麼。
僧雲。
色法。
師雲。
這入镬湯漢。
有紫衣大德到禮拜。
師拈帽子帶示之雲。
這個喚作什麼。
大德雲。
朝天帽。
師雲。
恁麼則老僧不卸也。
複問所習何業。
雲唯識。
雲作麼生說。
雲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師指門扇雲。
是什麼。
雲色法。
師雲。
簾前賜紫。
對禦譚經。
何得不持五戒。
僧無語。
僧雲。
某甲乍入叢林乞師指示。
師雲。
你不解問。
僧雲。
和尚作麼生。
師雲。
放汝三十棒自領出去。
問。
教意請師提綱。
師雲。
但問将來與你道。
僧雲。
請和尚道。
師雲。
佛殿裡燒香。
三門頭合掌。
問。
如何是展演之言。
師雲。
量才補職。
僧雲。
如何是不落展演。
師雲。
伏惟尚飨。
師喚焦山近前來。
又呼童子取斧來雲。
未有繩黑且斫粗。
師喝之。
又喚童子雲。
作麼生是你斫頭。
童子遂作斫勢。
師雲。
斫你老爺頭不得。
問。
如何是放一線道。
師雲。
量才補職。
又問。
如何是不放一線道。
師雲。
伏惟尚飨。
僧問。
寺前金剛托即乾坤大地。
不托即絲發不逢時如何。
師雲。
吽吽。
我不曾見此。
問。
先跳三千倒退八百。
你合作麼生。
僧雲。
諾。
師雲。
先責一紙罪狀好。
便打。
其僧拟出。
師雲。
來我共你葛藤托即乾坤大地。
你且道洞庭湖裡水深多少。
僧雲。
不曾度量。
師雲。
洞庭湖又作麼生。
僧雲。
隻為今時。
師雲。
隻這葛藤尚不會。
乃打之。
問。
如何是觸塗無滞底句。
師雲。
我不恁麼道。
僧雲。
師作麼生道。
師雲。
箭過西天十萬裡。
卻同大唐國裡等候。
有僧扣門。
師雲。
作麼。
曰。
己事未明乞師指示。
師雲。
這裡隻有棒。
方開門。
其僧拟問。
師便掴僧口。
又問。
以字不成八字不是是什麼章句。
師彈指一下雲。
會麼。
雲。
不會。
師雲。
上來表贊無限勝因。
蝦蟇跳上梵天。
蚯蚓走過東海。
寶昙曰。
此臨濟之兄而老於臨濟者。
指臨濟。
參黃檗。
接雲門。
嗣雪峰。
即此老也。
似臨濟太峻硬。
善能生子而不能善養子。
龍。
吾知其能變化而不可測。
而猶有龍類。
獅子王。
吾知其哮吼一聲百獸腦裂。
而猶有獅子兒。
聞皆增勇徤之說。
此老殆超過龍獅子之顔欤。
想見一時睦州之門其風凜然。
鬻屦以養其母是此門也。
拶折雲門之足是此門也。
問陳尊宿房脫屦蓦頭便[打-丁+屑]是此門也。
終年竟歲犇走於其門者。
未有一人親見睦州。
況生睦州後耶。
法語不可具載。
皆其陶汰雲門以冶人。
類如陳操輩是也。
若死水蟠屈之物。
切忌吞吐。
魏府大覺禅師 師見黃檗深證。
因興化存獎為院主。
師就而問曰。
我常聞汝道。
向南行一回。
拄杖頭未曾撥着個會佛法底人。
汝憑個什麼道理有此語。
興化乃喝。
師便打。
興化又喝。
師又打。
來日興化從法堂上過。
師召曰。
院主。
我直下疑汝昨日行底喝。
與我說來。
興化曰。
存獎平生於三聖處學得底。
盡被和尚折倒了也。
願與存獎個安樂法門。
師雲。
這瞎驢卸卻衲帔。
待痛與一頓。
興化於言下領旨。
雖同嗣臨濟而常以師為助發之友。
師臨終時謂衆曰。
我有一隻箭要付與時人。
有僧出雲。
請和尚箭。
師雲。
汝喚什麼作箭。
僧便喝。
師即打數下。
自歸方丈。
卻喚其僧入來問雲。
汝适來會麼。
僧雲。
不會。
師又打數下。
擲下拄杖雲。
已後遇明眼人分明舉似。
寶昙曰。
臨濟一喝如烏喙堇毒。
可以殺人亦能活人。
顧所用如何耳。
非親死其手而得活者。
不足以語此。
何則。
此喝在知識則為藥。
在學者則為病。
當黃檗之門皆用此藥也。
後世有察色聽聲之為良醫也。
大覺之於興化。
一服烏喙便愈其膏盲。
彼俗士庸醫不通古今。
雖剖肺肝相示猶不能辨。
良可哀也。
參禅當參黃檗宗旨。
學醫當學盧扁指決。
舍此尚何言哉。
河東聞喜裴相國 公諱休。
字公美。
守新安時。
黃檗方舍衆入大安精舍晦迹服勞殿堂。
公因入寺燒香。
觀壁間畫像問寺主雲。
是何圖相。
寺主對曰。
高僧真儀。
公曰。
真儀可觀。
高僧何在。
寺主無對。
公曰。
此間有禅人否。
寺主曰。
近有一僧投寺執役。
頗似禅者。
公曰。
可請來詢問得否。
於是遽尋。
運至。
公睹之欣然曰。
休适有一問。
諸德吝詞。
令上人代酬一語得否。
師曰。
請相公垂問。
公即舉前話問。
師朗聲曰。
裴休。
公應諾。
師曰。
在什麼處。
公當下知旨。
如獲鬓珠。
公曰。
吾師真善知識也。
示人克的若是。
何汩沒於此乎。
寺衆愕然。
自此延入府署留之供養執弟子之禮。
屢辭不已。
複堅請住黃檗山薦興祖教。
有暇即躬入山頂谒玄論。
公既通徹祖意。
複博綜教相。
諸方鹹謂裴相國不浪出黃檗門也。
一日捧一尊佛跪黃檗前曰。
請師安名。
黃檗召相公。
公應諾。
黃檗雲。
為安名竟。
又問黃檗曰。
某甲家中有片石。
也曾坐。
也曾卧。
還镌作佛得麼。
黃檗雲得。
公曰。
還不得麼。
黃檗雲不得。
公遷鎮宣城。
還思瞻禮。
亦創精籃迎請居之。
雖圭峰該通禅講為裴所重。
未若歸心於黃檗而傾竭服膺者也。
親撰圭峰碑雲。
休與師於法為昆仲。
於義為交友。
於恩為善知識。
於教為内外護。
斯可見矣。
手抄黃檗心要。
親作序引冠於編首。
留鎮山門。
又親寫大藏經五百函号。
迄今寶之。
圭峰禅師着禅源諸诠原人論及圓覺經疏注法界觀。
公皆為之序。
公父肅。
字中明。
任越州觀察使。
應沙門昙彥三百年谶記。
重建隆興寺大佛殿。
自撰碑銘存焉。
寶昙曰。
裴休友圭峰時猶未猛省者也。
遭黃檗一問。
不覺須彌動搖。
與佛安名镌石作佛。
惱亂黃檗蓋自此始。
手抄心要蓋是咀其英華矣。
複以其緒餘土苴施及於人。
冠引禅源诠及圓覺法界觀。
其辭彩熀耀。
性理昭廊。
真一代傑作。
發菩提心語與佛菩薩語無異。
推原其道種所由來者尚矣。
後世學佛者當放他一頭地。
使人人如此老。
豈複任情倍道之患哉。
臨濟義玄禅師嗣法 魏府灌溪志閑禅師 師見臨濟。
為濟扭住良久放之。
師曰。
領矣。
住後謂衆曰。
我見臨濟無言無語。
直至如今飽不饑。
僧問。
請師不借。
師曰。
我滿口道不借。
師又曰。
大廋嶺頭佛不會。
黃梅路上沒衆生。
師會下有一僧去參石霜。
石霜問什麼處來。
僧雲。
灌溪來。
石霜雲。
我北山住。
不如他南山住。
僧無對。
師問雲。
但道修涅盤堂了也。
僧問。
久向灌溪。
到來隻見漚麻池。
師曰。
汝隻見漚麻池。
不見灌溪。
僧曰。
如何是灌溪。
師曰。
劈箭急。
問。
如何是古人旨。
師曰。
安置不得。
曰。
為什麼安置不得。
師曰。
金烏那教下碧天。
問雲。
金鎖斷後如何。
師曰。
正是法汝處。
問。
如何是細。
師曰。
回換不回換。
曰。
末後事如何。
師曰。
忌丈六口頭。
問。
如何是一色。
師雲。
不随。
問。
一色後如何。
師曰。
有阇梨承當分也無。
問。
今日一會祗敵何人。
師曰。
不為凡聖。
問。
一句如何。
師曰。
不落千聖機。
問。
如何是洞中水。
師曰。
不洗人。
師臨寂問侍僧曰。
坐死者誰。
曰。
僧伽。
立死誰。
曰。
僧會。
乃行六七步垂手而逝。
寶昙曰。
臨濟毒手用之灌溪。
而灌溪死用之定上座。
而定上座死乃知此老不輕用於人。
用者必死。
灌溪曰。
我在臨濟爺爺處得半杓。
末山娘娘處得半杓。
此漚麻池也。
若是劈箭急之水。
莫道半杓。
一滴也無。
行六七步而終。
是用臨濟底。
用末山底。
請道看。
鎮州寶壽沼和尚 師因僧問萬境來侵時如何。
師曰。
莫管他。
僧禮拜。
師曰。
不要動着。
動着即打折汝腰。
趙州谂和尚來。
師在禅床背面而坐。
谂展坐具禮拜。
師起入方丈。
谂收坐具而出。
師問。
僧什麼處來。
曰。
西山來。
師曰。
見猕猴麼。
曰見。
師曰。
作什麼伎倆。
曰。
見某甲一個伎倆作不得。
師打之。
胡釘鉸來參。
師問。
汝莫是胡釘鉸。
曰不敢。
師曰。
還解釘得虛空否。
曰。
請和尚打破。
某甲與釘。
師以拄杖打之。
胡曰。
和尚莫錯打某甲。
師曰。
向後有多口阿師與點破在。
僧問。
萬裡無片雲時如何。
師曰。
青天亦須吃棒。
鎮州三聖院慧然禅師 師於臨濟處受訣。
至仰山。
仰山問曰。
汝名什麼。
師曰。
名慧寂。
仰山曰。
慧寂是我名。
師曰。
我名慧然。
仰山大笑而已。
師到香嚴。
嚴問。
什麼處來。
師曰。
臨濟。
嚴曰。
将得臨濟劍來麼。
師以坐具蓦口。
打而去。
師到德山。
才展坐具。
德山雲。
莫展炊巾。
遮裡無馊飯。
師曰。
縱有也無着處。
德山以拄杖打師。
師接住卻推德山向禅床上。
德山大笑。
師哭蒼天而去。
師在雪峰。
聞峰垂語曰。
人人盡有一面古鏡。
遮猕猴亦有一面古鏡。
師出問。
曆劫無名。
和尚為什麼立為古鏡。
峰雲。
瑕生也。
師咄曰。
遮老和尚話頭也不識。
峰雲。
罪過。
老僧住持事多。
師見寶壽開堂。
師推出一僧在寶壽前。
寶壽便打其僧。
師曰。
長老。
若恁麼為人。
瞎卻鎮州一城人眼在。
寶昙曰。
臨濟之門有寶壽三聖興化。
猶馬祖之門有百丈南泉歸宗也。
百丈似馬祖而有氣力。
歸宗似馬祖而絕豪邁。
南泉似馬祖而絕恢廓。
以是知寶壽似臨濟而笃實。
三聖似臨濟而駿發。
興化似臨濟而淵粹。
笃實在青天吃棒處。
打胡釘鉸處見。
駿發在召寂子打香嚴處。
推倒德山滅卻正法眼藏處見。
淵粹在紫羅帳裡撒真珠與面前橫兩遭處見。
雖然各得其一。
猶為百世臨濟。
況得其全。
豈不為千萬世臨濟哉。
愚常恨棒喝不施於今世。
而臨濟之道微。
豈後之學者力有所不能堪。
抑其師之有所未盡其旨。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興化一瓣香。
自艱難辛苦得之。
所以盛大。
魏府興化存獎禅師 師因問僧什麼處來。
曰。
崔禅處來。
師曰。
将得崔禅喝來否。
曰。
不将得來。
師曰。
恁麼不從崔禅處來。
僧喝。
師打。
師謂衆曰。
我隻聞長廊下也喝。
後架裡也喝。
諸子汝莫盲喝亂喝。
直饒喝得興化向半天裡住卻。
撲下來氣欲絕。
待興化蘇息起來。
向汝道未在。
何以故。
我未曾向紫羅帳裡撒真珠與汝諸人。
虛空裡亂喝作什麼。
我若将手向你面前橫兩遭。
你便去不得。
一日謂克賓維那曰。
汝不久為唱導之師。
克賓曰。
我不入這保社。
師曰。
會了不入。
不會了不入。
曰。
總不恁麼。
師打。
白衆曰。
克賓維那法戰不勝。
令舍衣缽錢五貫文。
罰饡飯一堂。
而趂出院。
僧問。
國師喚待者意作麼生。
師曰。
一盲引衆盲。
師有時喚僧某甲。
僧應諾。
師曰。
點即不到。
又别喚一僧。
僧應諾。
師曰。
到即不點。
唐莊宗謂師曰。
朕收大梁。
得一顆無價明珠。
未有人酬價。
師曰。
請陛下珠看。
帝以手舒幞頭腳。
師曰。
君王之寶誰敢酬價。
遂為同光之師。
寶昙曰。
臨濟一喝如骊龍颔下之珠。
有敢嬰其逆鱗者然後得之。
此珠謂之随色摩尼。
青作青見。
黃作黃見。
三聖大覺是嬰逆鱗而得珠者。
興化後死者也。
開堂日示衆雲。
此一炷香本合為三聖師兄。
三聖師兄為我太賒。
欲為大覺師兄。
大覺為我太孤。
不如供養臨濟先師。
不然則何。
以起吾臨濟正宗子孫。
法本無弊也。
而人自以為弊。
臨濟之喝聞者俱喪。
容有弊乎。
究興化之言。
想見當時亦有舞文弄法者。
興化曰。
我聞東廊也喝。
西廊也喝。
待汝喝得興化向半天。
撲下來一點氣息也無。
緩緩地起來。
向你道未在。
何故。
我未嘗向紫羅帳裡撒真珠與汝諸人。
又首楞嚴曰。
譬如有人妄号帝王。
自取誅滅。
況複法王。
如何妄竊之意也。
勘同參則曰。
我以手向伊面前橫兩遭。
便去不得。
且那裡是他以手向伊面前橫兩遭處。
具眼者看。
涿州紙衣克符和尚 師初問臨濟曰。
如何是奪人不奪境。
臨濟曰。
春煦發生鋪地錦。
嬰兒垂白發如絲。
師問曰。
如何是奪境不奪人。
臨濟曰。
王令已行天下徧。
将軍塞外絕煙塵。
師曰。
如何是人境俱不奪。
臨濟曰。
王登寶殿。
野老漚歌。
師曰。
第一座勉令問話。
師乃上問曰。
如何是佛法的的意。
黃檗便打。
如是三問。
三回被打。
将辭往諸方。
第一座告黃檗曰。
義玄上座雖是後生。
卻甚奇特。
來辭和尚。
願更垂提誘。
來日師上辭。
黃檗指往高安見大愚。
師到大愚。
愚問曰。
什麼處來。
師曰。
黃檗來。
愚曰。
黃檗有何言教。
師曰。
義玄三度問西來的的意。
三蒙賜棒。
不知過在什麼處。
愚曰。
黃檗恁麼老婆心為汝得徹。
猶覓過在。
師於言下大悟雲。
元來黃檗佛法無多子。
愚扭住師雲。
者尿床鬼子。
适道過在什麼處。
如今卻道黃檗佛法無多子。
你見個什麼道理。
速道速道。
師於大愚肋下築三拳。
大愚托開雲。
汝師黃檗。
非幹我事。
師辭大愚回黃檗。
黃檗雲。
汝回太速生。
師雲。
祇為老婆心切。
便人事了。
侍立次。
黃檗雲。
大愚有何言句。
師遂舉前話。
黃檗雲。
這大愚老漢。
待見痛與一頓。
師雲。
說什麼待見。
即今便與。
随後便打黃檗一掌。
黃檗雲。
這風颠漢卻來這裡捋虎須。
師便喝。
黃檗雲。
侍者引這風颠漢參堂去。
師自此後半夏。
上黃檗山見黃檗看經。
師曰。
我将謂是個人。
元來是個唵黑豆。
老和尚住數日乃去。
黃檗曰。
汝破夏來。
不終夏去。
師曰。
某甲暫來禮拜和尚。
黃檗遂打趂令出去。
師行數裡。
疑此事卻回。
終夏辭黃檗。
檗曰。
什麼處去。
師曰。
不是河南便是河北。
黃檗拈起拄杖便打。
師捉住雲。
這老漢莫盲枷瞎棒。
已後錯打人在。
黃檗遂喚侍者把将幾案禅闆來。
師曰。
把将火來。
黃檗曰。
不然。
汝但将去。
已後坐斷天下人舌頭在。
師即便發去。
師到态耳祖塔。
塔主問曰。
先禮佛。
先禮祖。
師曰。
祖佛俱不禮。
塔主曰。
祖佛與長老有什麼冤家俱不禮。
師便拂袖出。
師後還鄉住于城南臨濟院。
一日上堂雲。
汝等諸人赤肉團上有一無位真人。
常向汝諸人面門出入。
未證據者看看。
時有僧問。
如何是無位真人。
師下禅床把住雲。
道道。
僧拟議。
師托開雲。
無位真人是什麼乾屎橛。
便歸方丈。
師問樂普。
從上來人行棒行喝。
阿那個親。
對曰。
總不親。
師曰。
親處作麼生。
普便喝。
師便打。
師問木口和尚。
如何是露地白牛。
木口吽。
師曰。
啞。
木口曰。
老師作麼生。
師曰。
這畜生。
大覺來參。
師舉拂子。
大覺敷坐具。
師擲下拂子。
大覺收坐具入僧堂。
衆僧疑曰。
這僧莫是和尚親故。
不禮拜又不吃棒。
師聞。
令喚新到來。
大覺遂出。
師曰。
大衆道汝未參長老。
大覺雲。
不審。
便自歸衆。
麻谷到參。
敷坐具便問雲。
十二面觀音阿那面正。
師下禅床。
一手收麻谷坐具。
一手搊麻谷雲。
十二面觀音向什麼處去也。
麻谷轉身拟坐禅床。
師拈拄杖打。
麻谷接住捉入方丈。
師上堂雲。
大衆。
夫為法者不避喪身失命。
我昔於黃檗先師處。
三度問佛法的的意。
三度蒙他賜棒。
如蒿枝拂相似。
如今更思得一頓。
誰為下手。
時有僧出雲。
某甲下得。
師拈棒與他。
僧拟接。
師便打。
僧問。
如何是第一句。
師曰。
三要印開朱點窄。
未容拟議主賓分。
曰。
如何是第二句。
師曰。
妙解豈容無着問。
漚和争副截流機。
問。
如何是第三句。
師曰。
看取棚頭弄傀儡。
牽抽全藉裡頭人。
師乃曰。
夫一句語須具三玄門。
一玄門須具三要。
有權有用。
汝等諸人作麼會。
師一日上堂曰。
吾滅後不得滅卻吾正法眼藏。
三聖出雲。
争敢滅卻和尚正法眼藏。
師曰。
已後有人問。
你向他道什麼。
三聖便喝。
師曰。
誰知吾正法眼藏。
向這瞎驢邊滅卻。
乃有頌曰。
沿流不止問如何。
真照無邊說似他。
離相離名人不禀。
吹毛用了急須磨。
寶昙曰。
或拟議臨濟三頓棒曰。
若藥不瞑眩厥疾。
不瘳是未夢見吾臨濟也。
但觀渠曰。
我於黃檗處三度問佛法大意。
三度吃六十拄杖。
如蒿枝拂相似。
如今更思一頓。
誰為下手。
此真臨濟骨髓也。
肋下三拳。
連腮一掌。
以明有信。
初非棒下無生忍。
臨機不見。
師之謂也。
學者宜審之。
半夏辭黃檗。
中道複回。
始終光明。
不留絲毫許也。
故其平生一喝如旱天霹靂。
佛來也喝。
祖來也喝。
明來也喝。
暗來也喝。
有時一喝如金剛王寶劍。
有時一喝如踞地獅子。
有時一喝如探竿影草。
有時一喝不作一喝用。
四喝面目現在。
此喝決定非彼。
而彼喝決定非此也。
故能一喝中建立一切法。
亦能破除一切法。
正當喝時。
孰知其為彼喝此喝中者。
但知死者死而活者活也。
又曰。
一句中須具三玄。
一玄中須具三要。
有權有實。
有照有用。
又曰。
有一人長在塗中不離家舍。
有一人長在家舍不離塗中。
那個合受人天供養。
又有四料揀。
四賓主三句。
皆吾臨濟宗旨。
非從黃檗得來也。
至力诋禅病。
直指本根。
琅琅數千萬言。
如迦陵仙音。
遍十方界。
所謂雖聖臨濟不居也。
正法眼藏十有二傳而至于今不泯。
吾知其待阿逸多出世更千萬傳。
皆吾濟北之道也。
複何慮哉。
睦州龍興寺道蹤禅師 師即陳尊宿也。
見黃檗造悟。
住高安米山寺。
以母老東歸。
鬻草屦以給侍。
後住龍興寺。
因晚參謂衆曰。
汝等諸人未得個入頭須得個入頭。
若得個入頭已後不得辜負老僧。
時有僧出禮拜曰。
某甲終不敢辜負和尚。
師曰。
早是辜負我了也。
師又曰。
老僧在此住持。
不曾親見個無事人到來。
汝等何不近前。
時有一僧方近前。
師雲。
維那不有汝自領去三門外與二十棒。
僧雲。
某甲過在什麼處。
師雲。
枷上更着杻。
師尋常見衲僧來即閉門。
或見講僧來乃召曰坐主。
才應諾。
師雲。
擔闆漢。
或雲這裡有桶與我取水來。
師一日在廊下立有僧來問。
陳尊宿房在何處。
師脫草屦蓦頭便打。
僧便走。
師召雲。
大德。
僧回首。
師指雲。
卻從那邊去。
有僧文偃扣門。
師揕之曰道道。
偃驚不暇答。
乃推出曰。
秦時[車*度]轹鑽。
随後掩其扉損偃右足。
師聞一老宿難親近。
躬往訪之。
老宿才見師便入方丈遂喝。
師側掌雲。
兩重公案。
老宿雲。
過在什麼處。
師雲。
這野狐精。
便退。
師與講僧吃茶。
師雲。
我救汝不得也。
僧雲。
某甲不曉。
乞師垂示。
師拈油餅示之雲。
這個是什麼。
僧雲。
色法。
師雲。
這入镬湯漢。
有紫衣大德到禮拜。
師拈帽子帶示之雲。
這個喚作什麼。
大德雲。
朝天帽。
師雲。
恁麼則老僧不卸也。
複問所習何業。
雲唯識。
雲作麼生說。
雲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師指門扇雲。
是什麼。
雲色法。
師雲。
簾前賜紫。
對禦譚經。
何得不持五戒。
僧無語。
僧雲。
某甲乍入叢林乞師指示。
師雲。
你不解問。
僧雲。
和尚作麼生。
師雲。
放汝三十棒自領出去。
問。
教意請師提綱。
師雲。
但問将來與你道。
僧雲。
請和尚道。
師雲。
佛殿裡燒香。
三門頭合掌。
問。
如何是展演之言。
師雲。
量才補職。
僧雲。
如何是不落展演。
師雲。
伏惟尚飨。
師喚焦山近前來。
又呼童子取斧來雲。
未有繩黑且斫粗。
師喝之。
又喚童子雲。
作麼生是你斫頭。
童子遂作斫勢。
師雲。
斫你老爺頭不得。
問。
如何是放一線道。
師雲。
量才補職。
又問。
如何是不放一線道。
師雲。
伏惟尚飨。
僧問。
寺前金剛托即乾坤大地。
不托即絲發不逢時如何。
師雲。
吽吽。
我不曾見此。
問。
先跳三千倒退八百。
你合作麼生。
僧雲。
諾。
師雲。
先責一紙罪狀好。
便打。
其僧拟出。
師雲。
來我共你葛藤托即乾坤大地。
你且道洞庭湖裡水深多少。
僧雲。
不曾度量。
師雲。
洞庭湖又作麼生。
僧雲。
隻為今時。
師雲。
隻這葛藤尚不會。
乃打之。
問。
如何是觸塗無滞底句。
師雲。
我不恁麼道。
僧雲。
師作麼生道。
師雲。
箭過西天十萬裡。
卻同大唐國裡等候。
有僧扣門。
師雲。
作麼。
曰。
己事未明乞師指示。
師雲。
這裡隻有棒。
方開門。
其僧拟問。
師便掴僧口。
又問。
以字不成八字不是是什麼章句。
師彈指一下雲。
會麼。
雲。
不會。
師雲。
上來表贊無限勝因。
蝦蟇跳上梵天。
蚯蚓走過東海。
寶昙曰。
此臨濟之兄而老於臨濟者。
指臨濟。
參黃檗。
接雲門。
嗣雪峰。
即此老也。
似臨濟太峻硬。
善能生子而不能善養子。
龍。
吾知其能變化而不可測。
而猶有龍類。
獅子王。
吾知其哮吼一聲百獸腦裂。
而猶有獅子兒。
聞皆增勇徤之說。
此老殆超過龍獅子之顔欤。
想見一時睦州之門其風凜然。
鬻屦以養其母是此門也。
拶折雲門之足是此門也。
問陳尊宿房脫屦蓦頭便[打-丁+屑]是此門也。
終年竟歲犇走於其門者。
未有一人親見睦州。
況生睦州後耶。
法語不可具載。
皆其陶汰雲門以冶人。
類如陳操輩是也。
若死水蟠屈之物。
切忌吞吐。
魏府大覺禅師 師見黃檗深證。
因興化存獎為院主。
師就而問曰。
我常聞汝道。
向南行一回。
拄杖頭未曾撥着個會佛法底人。
汝憑個什麼道理有此語。
興化乃喝。
師便打。
興化又喝。
師又打。
來日興化從法堂上過。
師召曰。
院主。
我直下疑汝昨日行底喝。
與我說來。
興化曰。
存獎平生於三聖處學得底。
盡被和尚折倒了也。
願與存獎個安樂法門。
師雲。
這瞎驢卸卻衲帔。
待痛與一頓。
興化於言下領旨。
雖同嗣臨濟而常以師為助發之友。
師臨終時謂衆曰。
我有一隻箭要付與時人。
有僧出雲。
請和尚箭。
師雲。
汝喚什麼作箭。
僧便喝。
師即打數下。
自歸方丈。
卻喚其僧入來問雲。
汝适來會麼。
僧雲。
不會。
師又打數下。
擲下拄杖雲。
已後遇明眼人分明舉似。
寶昙曰。
臨濟一喝如烏喙堇毒。
可以殺人亦能活人。
顧所用如何耳。
非親死其手而得活者。
不足以語此。
何則。
此喝在知識則為藥。
在學者則為病。
當黃檗之門皆用此藥也。
後世有察色聽聲之為良醫也。
大覺之於興化。
一服烏喙便愈其膏盲。
彼俗士庸醫不通古今。
雖剖肺肝相示猶不能辨。
良可哀也。
參禅當參黃檗宗旨。
學醫當學盧扁指決。
舍此尚何言哉。
河東聞喜裴相國 公諱休。
字公美。
守新安時。
黃檗方舍衆入大安精舍晦迹服勞殿堂。
公因入寺燒香。
觀壁間畫像問寺主雲。
是何圖相。
寺主對曰。
高僧真儀。
公曰。
真儀可觀。
高僧何在。
寺主無對。
公曰。
此間有禅人否。
寺主曰。
近有一僧投寺執役。
頗似禅者。
公曰。
可請來詢問得否。
於是遽尋。
運至。
公睹之欣然曰。
休适有一問。
諸德吝詞。
令上人代酬一語得否。
師曰。
請相公垂問。
公即舉前話問。
師朗聲曰。
裴休。
公應諾。
師曰。
在什麼處。
公當下知旨。
如獲鬓珠。
公曰。
吾師真善知識也。
示人克的若是。
何汩沒於此乎。
寺衆愕然。
自此延入府署留之供養執弟子之禮。
屢辭不已。
複堅請住黃檗山薦興祖教。
有暇即躬入山頂谒玄論。
公既通徹祖意。
複博綜教相。
諸方鹹謂裴相國不浪出黃檗門也。
一日捧一尊佛跪黃檗前曰。
請師安名。
黃檗召相公。
公應諾。
黃檗雲。
為安名竟。
又問黃檗曰。
某甲家中有片石。
也曾坐。
也曾卧。
還镌作佛得麼。
黃檗雲得。
公曰。
還不得麼。
黃檗雲不得。
公遷鎮宣城。
還思瞻禮。
亦創精籃迎請居之。
雖圭峰該通禅講為裴所重。
未若歸心於黃檗而傾竭服膺者也。
親撰圭峰碑雲。
休與師於法為昆仲。
於義為交友。
於恩為善知識。
於教為内外護。
斯可見矣。
手抄黃檗心要。
親作序引冠於編首。
留鎮山門。
又親寫大藏經五百函号。
迄今寶之。
圭峰禅師着禅源諸诠原人論及圓覺經疏注法界觀。
公皆為之序。
公父肅。
字中明。
任越州觀察使。
應沙門昙彥三百年谶記。
重建隆興寺大佛殿。
自撰碑銘存焉。
寶昙曰。
裴休友圭峰時猶未猛省者也。
遭黃檗一問。
不覺須彌動搖。
與佛安名镌石作佛。
惱亂黃檗蓋自此始。
手抄心要蓋是咀其英華矣。
複以其緒餘土苴施及於人。
冠引禅源诠及圓覺法界觀。
其辭彩熀耀。
性理昭廊。
真一代傑作。
發菩提心語與佛菩薩語無異。
推原其道種所由來者尚矣。
後世學佛者當放他一頭地。
使人人如此老。
豈複任情倍道之患哉。
臨濟義玄禅師嗣法 魏府灌溪志閑禅師 師見臨濟。
為濟扭住良久放之。
師曰。
領矣。
住後謂衆曰。
我見臨濟無言無語。
直至如今飽不饑。
僧問。
請師不借。
師曰。
我滿口道不借。
師又曰。
大廋嶺頭佛不會。
黃梅路上沒衆生。
師會下有一僧去參石霜。
石霜問什麼處來。
僧雲。
灌溪來。
石霜雲。
我北山住。
不如他南山住。
僧無對。
師問雲。
但道修涅盤堂了也。
僧問。
久向灌溪。
到來隻見漚麻池。
師曰。
汝隻見漚麻池。
不見灌溪。
僧曰。
如何是灌溪。
師曰。
劈箭急。
問。
如何是古人旨。
師曰。
安置不得。
曰。
為什麼安置不得。
師曰。
金烏那教下碧天。
問雲。
金鎖斷後如何。
師曰。
正是法汝處。
問。
如何是細。
師曰。
回換不回換。
曰。
末後事如何。
師曰。
忌丈六口頭。
問。
如何是一色。
師雲。
不随。
問。
一色後如何。
師曰。
有阇梨承當分也無。
問。
今日一會祗敵何人。
師曰。
不為凡聖。
問。
一句如何。
師曰。
不落千聖機。
問。
如何是洞中水。
師曰。
不洗人。
師臨寂問侍僧曰。
坐死者誰。
曰。
僧伽。
立死誰。
曰。
僧會。
乃行六七步垂手而逝。
寶昙曰。
臨濟毒手用之灌溪。
而灌溪死用之定上座。
而定上座死乃知此老不輕用於人。
用者必死。
灌溪曰。
我在臨濟爺爺處得半杓。
末山娘娘處得半杓。
此漚麻池也。
若是劈箭急之水。
莫道半杓。
一滴也無。
行六七步而終。
是用臨濟底。
用末山底。
請道看。
鎮州寶壽沼和尚 師因僧問萬境來侵時如何。
師曰。
莫管他。
僧禮拜。
師曰。
不要動着。
動着即打折汝腰。
趙州谂和尚來。
師在禅床背面而坐。
谂展坐具禮拜。
師起入方丈。
谂收坐具而出。
師問。
僧什麼處來。
曰。
西山來。
師曰。
見猕猴麼。
曰見。
師曰。
作什麼伎倆。
曰。
見某甲一個伎倆作不得。
師打之。
胡釘鉸來參。
師問。
汝莫是胡釘鉸。
曰不敢。
師曰。
還解釘得虛空否。
曰。
請和尚打破。
某甲與釘。
師以拄杖打之。
胡曰。
和尚莫錯打某甲。
師曰。
向後有多口阿師與點破在。
僧問。
萬裡無片雲時如何。
師曰。
青天亦須吃棒。
鎮州三聖院慧然禅師 師於臨濟處受訣。
至仰山。
仰山問曰。
汝名什麼。
師曰。
名慧寂。
仰山曰。
慧寂是我名。
師曰。
我名慧然。
仰山大笑而已。
師到香嚴。
嚴問。
什麼處來。
師曰。
臨濟。
嚴曰。
将得臨濟劍來麼。
師以坐具蓦口。
打而去。
師到德山。
才展坐具。
德山雲。
莫展炊巾。
遮裡無馊飯。
師曰。
縱有也無着處。
德山以拄杖打師。
師接住卻推德山向禅床上。
德山大笑。
師哭蒼天而去。
師在雪峰。
聞峰垂語曰。
人人盡有一面古鏡。
遮猕猴亦有一面古鏡。
師出問。
曆劫無名。
和尚為什麼立為古鏡。
峰雲。
瑕生也。
師咄曰。
遮老和尚話頭也不識。
峰雲。
罪過。
老僧住持事多。
師見寶壽開堂。
師推出一僧在寶壽前。
寶壽便打其僧。
師曰。
長老。
若恁麼為人。
瞎卻鎮州一城人眼在。
寶昙曰。
臨濟之門有寶壽三聖興化。
猶馬祖之門有百丈南泉歸宗也。
百丈似馬祖而有氣力。
歸宗似馬祖而絕豪邁。
南泉似馬祖而絕恢廓。
以是知寶壽似臨濟而笃實。
三聖似臨濟而駿發。
興化似臨濟而淵粹。
笃實在青天吃棒處。
打胡釘鉸處見。
駿發在召寂子打香嚴處。
推倒德山滅卻正法眼藏處見。
淵粹在紫羅帳裡撒真珠與面前橫兩遭處見。
雖然各得其一。
猶為百世臨濟。
況得其全。
豈不為千萬世臨濟哉。
愚常恨棒喝不施於今世。
而臨濟之道微。
豈後之學者力有所不能堪。
抑其師之有所未盡其旨。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興化一瓣香。
自艱難辛苦得之。
所以盛大。
魏府興化存獎禅師 師因問僧什麼處來。
曰。
崔禅處來。
師曰。
将得崔禅喝來否。
曰。
不将得來。
師曰。
恁麼不從崔禅處來。
僧喝。
師打。
師謂衆曰。
我隻聞長廊下也喝。
後架裡也喝。
諸子汝莫盲喝亂喝。
直饒喝得興化向半天裡住卻。
撲下來氣欲絕。
待興化蘇息起來。
向汝道未在。
何以故。
我未曾向紫羅帳裡撒真珠與汝諸人。
虛空裡亂喝作什麼。
我若将手向你面前橫兩遭。
你便去不得。
一日謂克賓維那曰。
汝不久為唱導之師。
克賓曰。
我不入這保社。
師曰。
會了不入。
不會了不入。
曰。
總不恁麼。
師打。
白衆曰。
克賓維那法戰不勝。
令舍衣缽錢五貫文。
罰饡飯一堂。
而趂出院。
僧問。
國師喚待者意作麼生。
師曰。
一盲引衆盲。
師有時喚僧某甲。
僧應諾。
師曰。
點即不到。
又别喚一僧。
僧應諾。
師曰。
到即不點。
唐莊宗謂師曰。
朕收大梁。
得一顆無價明珠。
未有人酬價。
師曰。
請陛下珠看。
帝以手舒幞頭腳。
師曰。
君王之寶誰敢酬價。
遂為同光之師。
寶昙曰。
臨濟一喝如骊龍颔下之珠。
有敢嬰其逆鱗者然後得之。
此珠謂之随色摩尼。
青作青見。
黃作黃見。
三聖大覺是嬰逆鱗而得珠者。
興化後死者也。
開堂日示衆雲。
此一炷香本合為三聖師兄。
三聖師兄為我太賒。
欲為大覺師兄。
大覺為我太孤。
不如供養臨濟先師。
不然則何。
以起吾臨濟正宗子孫。
法本無弊也。
而人自以為弊。
臨濟之喝聞者俱喪。
容有弊乎。
究興化之言。
想見當時亦有舞文弄法者。
興化曰。
我聞東廊也喝。
西廊也喝。
待汝喝得興化向半天。
撲下來一點氣息也無。
緩緩地起來。
向你道未在。
何故。
我未嘗向紫羅帳裡撒真珠與汝諸人。
又首楞嚴曰。
譬如有人妄号帝王。
自取誅滅。
況複法王。
如何妄竊之意也。
勘同參則曰。
我以手向伊面前橫兩遭。
便去不得。
且那裡是他以手向伊面前橫兩遭處。
具眼者看。
涿州紙衣克符和尚 師初問臨濟曰。
如何是奪人不奪境。
臨濟曰。
春煦發生鋪地錦。
嬰兒垂白發如絲。
師問曰。
如何是奪境不奪人。
臨濟曰。
王令已行天下徧。
将軍塞外絕煙塵。
師曰。
如何是人境俱不奪。
臨濟曰。
王登寶殿。
野老漚歌。
師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