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淡濃吐翠。
雍熙振振齊捧日。
肄業蒼蒼雨露中。
時節既如此。
物我悉皆春。
不屬陰陽造化。
奚假陶鑄功勳。
群荒不藉東皇力。
争得從容吐異香。
豎拄杖雲。
既不屬陰陽造化。
又不逐新舊逢迎。
畢竟如何趨向。
喝一喝雲。
還知麼。
四海揚眉歌舜日。
萬靈低首賀堯天。
青城竹浪生禅師 定遠王氏子。
廿歲于有餘師處剃染。
上泸陽雲峰體宗和尚座下圓具。
參徧諸方。
各有機緣。
備載本錄。
後歸昭覺而嗣法焉。
遂入青城。
閱周三藏。
康熙辛酉。
丈和尚命回昭覺繼席。
上堂。
摩酰正眼。
洞徹十虛。
嘉陵仙音。
徧周沙界。
蓦拈拄杖打圓相雲。
者個是摩酰正眼。
複卓雲。
者個是嘉陵仙音。
中下之機對境還迷。
直饒聞見分明。
不無觸途成滞。
恁麼則橫揩日月。
不恁麼則豎抹乾坤。
恁麼中有不恁麼。
該羅萬象。
不恁麼中卻恁麼。
山僧口門窄。
不能下注腳。
三載畢仍歸青城鳳林開法。
元旦上堂。
心珠朗曜亘古恒明。
性海汪洋纖塵不涉。
湛寂凝然本無形狀。
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光灼灼平怗怗。
[妳-女+口]。
今乃元旦首期。
欲作一家燕賞。
請三世諸佛及十二類衆生。
以金剛輪際為竈。
空輪為釜。
水輪為量。
三艹二木作薪。
風輪為炊。
須彌盧作飯。
香水海為羹。
地輪為桌。
于無陰陽地上鋪設。
多不加增。
少不加減。
無言童子出來。
吹無孔笛。
彈無弦琴。
唱無生曲。
奏無生樂。
拂雲。
還見麼。
擊雲。
還聞麼。
諸佛衆生異口同音道。
我适曾供養。
今複還親觐。
癸酉奉丈和尚命。
再下嘉禾。
刻錦江禅燈并全錄。
附楞嚴藏室流通。
月莖字禅師 江陵雷氏子。
十六歲父母俱背。
遂禮石嚴和尚剃發。
聞昭覺丈和尚禅宗丕振。
遂瓢笠躬谒。
契機而印可。
住綏陽五涯寺。
上堂。
大道無向背。
至理絕言诠。
逈出三賢。
高超十地。
直饒釋迦彌勒到來。
不敢承當。
文殊普賢。
無容拟議。
古德道。
盡乾坤大地。
撮來如粟米粒大。
猶未是極則之談。
且道。
全提正令一句如何。
良久雲。
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
浴佛上堂。
身光熾盛。
誰敢動着纖毫。
妙相圓明。
切忌當頭觸犯。
即今不肖兒孫。
祇得應個時節。
用性空真水。
有時波瀾浩渺。
有時徹底澄清。
敢問大衆。
浴即是。
不浴即是。
以拂子作澆水勢雲。
盡道水能滌塵垢。
水垢元來不二門。
雅安東山佛明清禅師 金堂湯氏子。
廿歲出塵。
徧參諸方。
詣昭覺見丈和尚。
相依三十餘祀。
遂授受。
後住東山。
臘八上堂。
洪蒙未判。
世界囫囵。
無古無今。
無去無來。
往複無際。
動靜一源。
洪蒙既判。
通暢十方。
玲珑八面。
頭頭顯露。
法法全彰。
放去收來無可不可。
喚作向上宗乘。
山僧不敢平地起風波。
喚作衲僧巴鼻。
亦是好肉剜瘡。
且道。
畢竟如何行履。
良久雲。
掀翻海嶽和天碧。
撥轉機輪見太平。
元宵上堂。
敲鐘擊鼓。
火樹生輝。
松煙燦爛。
觑破娘生面皮。
星橋衍慶。
識得本地風光。
複舉沩山在百丈處。
侍立次。
丈問誰。
沩雲某甲。
丈雲。
汝撥爐中。
有火否。
沩便撥雲無火。
丈躬起深撥得少火。
拈以示之雲。
汝道無。
者個[妳-女+口]。
沩因此悟入。
次日同百丈入山作務。
丈雲。
将得火來麼。
沩曰将得。
丈曰。
在甚麼處。
沩拈一枝柴。
吹兩吹度與丈。
丈曰。
如蟲禦木。
師雲。
敢問大衆。
是有火無火。
蓦拈拂子作吹勢雲。
我見燈明佛。
本光瑞如此。
竹鏡嵩禅師 内江汪氏子。
形聲坦率。
慧目淵沖。
參徧諸方。
後印可于昭覺老人。
住眉州中岩。
誕日上堂。
劫年方外幾曾遊。
殊覺今朝五十秋。
拄杖颠拈雖艹索。
三要三玄一卓收。
遂卓拄杖雲。
努力一番親見得。
合水和泥當下周。
識得腳跟下面事。
百千諸佛是吾俦。
諸佛且止。
如何是腳跟下事。
複卓拄杖喝雲。
話頭也不識。
小參。
僧問。
和尚今朝毋難且止。
如何是未生前事。
師雲。
萬裡晴空色。
片雲不見遮。
進雲。
如何是學人本來面目。
師雲。
雨滴檐前聲索索。
岩高疊落影參參。
僧禮拜。
師雲。
本來一個金剛體。
此處圓成即覺仙。
今日中岩重指示。
當天日月等齊年。
不二貴禅師 鳳翔高氏子。
廿歲落發。
參徧諸方。
入蜀見丈和尚于昭覺。
因汲水睹影。
[囗@力]一聲。
原來在者裡。
而嗣法焉。
後至燕京嚴淨寺。
除夕上堂。
飄蓬落落近天樞。
殊意今宵又值除。
衲子家私分外别。
霜風凜凜扇皇都。
神機弗假祛傩子。
赤幟高懸法令初。
不舊不新無事漢。
惟憑拄杖作桃符。
以杖作插牌勢雲。
急急如律令。
下座。
松齋中禅師 宜賓朱氏子。
諱肄樟。
少儒業。
丁酉孝廉。
三赴燕京未捷。
乃自歎雲。
功名虛幻。
即趨昭覺削染。
冬夏一衲。
兀然自适。
深究玄奧。
凡與老人問答機緣。
亦箭鋒相觸。
當仁不讓。
一日問。
大地衆生悉皆正覺。
因甚有迷有悟。
覺雲。
一等絕安排。
觌面猶不薦。
中雲。
聖凡情盡事作麼生。
覺袖手。
汝實到恁麼田地也未。
師于言下豁然。
遂印可焉。
玉泉其白富禅師 眉州龔氏子。
幼年剃染。
參詢事訖。
詣昭覺老人鉗錘下打徹。
始紹續焉。
上堂。
觌面揮開不二門。
聖凡情盡絕疎親。
勾章棘句惹風雨。
塞壑填溝爛葛藤。
隻如高揖釋迦不拜彌勒。
是甚麼人。
良久雲。
九旬禁足今朝始。
剝取蟠桃不老仁。
玉螺山希聲徹詠禅師 貴州安順府安平縣宦族陳氏子。
幼習儒業。
颕悟過人。
家供達磨一尊。
師贊雲。
碧眼螺髭。
古怪跷蹊。
無凡無聖。
若愚若癡。
梁王殿上。
話不投機。
掉身兀坐。
作賊膽虛。
家業蕩盡。
沒點渣滓。
訝。
剛剛抛下一雙履。
東一隻又西一隻。
師求出家
雍熙振振齊捧日。
肄業蒼蒼雨露中。
時節既如此。
物我悉皆春。
不屬陰陽造化。
奚假陶鑄功勳。
群荒不藉東皇力。
争得從容吐異香。
豎拄杖雲。
既不屬陰陽造化。
又不逐新舊逢迎。
畢竟如何趨向。
喝一喝雲。
還知麼。
四海揚眉歌舜日。
萬靈低首賀堯天。
青城竹浪生禅師 定遠王氏子。
廿歲于有餘師處剃染。
上泸陽雲峰體宗和尚座下圓具。
參徧諸方。
各有機緣。
備載本錄。
後歸昭覺而嗣法焉。
遂入青城。
閱周三藏。
康熙辛酉。
丈和尚命回昭覺繼席。
上堂。
摩酰正眼。
洞徹十虛。
嘉陵仙音。
徧周沙界。
蓦拈拄杖打圓相雲。
者個是摩酰正眼。
複卓雲。
者個是嘉陵仙音。
中下之機對境還迷。
直饒聞見分明。
不無觸途成滞。
恁麼則橫揩日月。
不恁麼則豎抹乾坤。
恁麼中有不恁麼。
該羅萬象。
不恁麼中卻恁麼。
山僧口門窄。
不能下注腳。
三載畢仍歸青城鳳林開法。
元旦上堂。
心珠朗曜亘古恒明。
性海汪洋纖塵不涉。
湛寂凝然本無形狀。
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光灼灼平怗怗。
[妳-女+口]。
今乃元旦首期。
欲作一家燕賞。
請三世諸佛及十二類衆生。
以金剛輪際為竈。
空輪為釜。
水輪為量。
三艹二木作薪。
風輪為炊。
須彌盧作飯。
香水海為羹。
地輪為桌。
于無陰陽地上鋪設。
多不加增。
少不加減。
無言童子出來。
吹無孔笛。
彈無弦琴。
唱無生曲。
奏無生樂。
拂雲。
還見麼。
擊雲。
還聞麼。
諸佛衆生異口同音道。
我适曾供養。
今複還親觐。
癸酉奉丈和尚命。
再下嘉禾。
刻錦江禅燈并全錄。
附楞嚴藏室流通。
月莖字禅師 江陵雷氏子。
十六歲父母俱背。
遂禮石嚴和尚剃發。
聞昭覺丈和尚禅宗丕振。
遂瓢笠躬谒。
契機而印可。
住綏陽五涯寺。
上堂。
大道無向背。
至理絕言诠。
逈出三賢。
高超十地。
直饒釋迦彌勒到來。
不敢承當。
文殊普賢。
無容拟議。
古德道。
盡乾坤大地。
撮來如粟米粒大。
猶未是極則之談。
且道。
全提正令一句如何。
良久雲。
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
浴佛上堂。
身光熾盛。
誰敢動着纖毫。
妙相圓明。
切忌當頭觸犯。
即今不肖兒孫。
祇得應個時節。
用性空真水。
有時波瀾浩渺。
有時徹底澄清。
敢問大衆。
浴即是。
不浴即是。
以拂子作澆水勢雲。
盡道水能滌塵垢。
水垢元來不二門。
雅安東山佛明清禅師 金堂湯氏子。
廿歲出塵。
徧參諸方。
詣昭覺見丈和尚。
相依三十餘祀。
遂授受。
後住東山。
臘八上堂。
洪蒙未判。
世界囫囵。
無古無今。
無去無來。
往複無際。
動靜一源。
洪蒙既判。
通暢十方。
玲珑八面。
頭頭顯露。
法法全彰。
放去收來無可不可。
喚作向上宗乘。
山僧不敢平地起風波。
喚作衲僧巴鼻。
亦是好肉剜瘡。
且道。
畢竟如何行履。
良久雲。
掀翻海嶽和天碧。
撥轉機輪見太平。
元宵上堂。
敲鐘擊鼓。
火樹生輝。
松煙燦爛。
觑破娘生面皮。
星橋衍慶。
識得本地風光。
複舉沩山在百丈處。
侍立次。
丈問誰。
沩雲某甲。
丈雲。
汝撥爐中。
有火否。
沩便撥雲無火。
丈躬起深撥得少火。
拈以示之雲。
汝道無。
者個[妳-女+口]。
沩因此悟入。
次日同百丈入山作務。
丈雲。
将得火來麼。
沩曰将得。
丈曰。
在甚麼處。
沩拈一枝柴。
吹兩吹度與丈。
丈曰。
如蟲禦木。
師雲。
敢問大衆。
是有火無火。
蓦拈拂子作吹勢雲。
我見燈明佛。
本光瑞如此。
竹鏡嵩禅師 内江汪氏子。
形聲坦率。
慧目淵沖。
參徧諸方。
後印可于昭覺老人。
住眉州中岩。
誕日上堂。
劫年方外幾曾遊。
殊覺今朝五十秋。
拄杖颠拈雖艹索。
三要三玄一卓收。
遂卓拄杖雲。
努力一番親見得。
合水和泥當下周。
識得腳跟下面事。
百千諸佛是吾俦。
諸佛且止。
如何是腳跟下事。
複卓拄杖喝雲。
話頭也不識。
小參。
僧問。
和尚今朝毋難且止。
如何是未生前事。
師雲。
萬裡晴空色。
片雲不見遮。
進雲。
如何是學人本來面目。
師雲。
雨滴檐前聲索索。
岩高疊落影參參。
僧禮拜。
師雲。
本來一個金剛體。
此處圓成即覺仙。
今日中岩重指示。
當天日月等齊年。
不二貴禅師 鳳翔高氏子。
廿歲落發。
參徧諸方。
入蜀見丈和尚于昭覺。
因汲水睹影。
[囗@力]一聲。
原來在者裡。
而嗣法焉。
後至燕京嚴淨寺。
除夕上堂。
飄蓬落落近天樞。
殊意今宵又值除。
衲子家私分外别。
霜風凜凜扇皇都。
神機弗假祛傩子。
赤幟高懸法令初。
不舊不新無事漢。
惟憑拄杖作桃符。
以杖作插牌勢雲。
急急如律令。
下座。
松齋中禅師 宜賓朱氏子。
諱肄樟。
少儒業。
丁酉孝廉。
三赴燕京未捷。
乃自歎雲。
功名虛幻。
即趨昭覺削染。
冬夏一衲。
兀然自适。
深究玄奧。
凡與老人問答機緣。
亦箭鋒相觸。
當仁不讓。
一日問。
大地衆生悉皆正覺。
因甚有迷有悟。
覺雲。
一等絕安排。
觌面猶不薦。
中雲。
聖凡情盡事作麼生。
覺袖手。
汝實到恁麼田地也未。
師于言下豁然。
遂印可焉。
玉泉其白富禅師 眉州龔氏子。
幼年剃染。
參詢事訖。
詣昭覺老人鉗錘下打徹。
始紹續焉。
上堂。
觌面揮開不二門。
聖凡情盡絕疎親。
勾章棘句惹風雨。
塞壑填溝爛葛藤。
隻如高揖釋迦不拜彌勒。
是甚麼人。
良久雲。
九旬禁足今朝始。
剝取蟠桃不老仁。
玉螺山希聲徹詠禅師 貴州安順府安平縣宦族陳氏子。
幼習儒業。
颕悟過人。
家供達磨一尊。
師贊雲。
碧眼螺髭。
古怪跷蹊。
無凡無聖。
若愚若癡。
梁王殿上。
話不投機。
掉身兀坐。
作賊膽虛。
家業蕩盡。
沒點渣滓。
訝。
剛剛抛下一雙履。
東一隻又西一隻。
師求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