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七
關燈
小
中
大
錦江禅燈卷第七
昭覺丈雪 通醉 輯
紹興幻庵 胡升猷 訂
大鑒下第十六世
龍門遠法嗣
南康軍歸宗真牧正賢禅師
潼川陳氏子。
世為名儒。
幼從三聖海澄為苾刍。
具滿分戒。
遊成都。
依大慈秀公習經論。
凡典籍過目成誦。
義亦頓曉。
秀稱為經藏子。
出蜀谒諸尊宿。
後扣佛眼。
一日入室。
眼舉殷勤抱得旃檀樹語。
聲未絕。
師頓悟。
眼曰。
經藏子漏逗了也。
自是與師商确淵奧。
亹亹無盡。
眼稱善。
因手書真牧二字授之。
紹興己巳。
歸宗虛席。
郡侯以禮請。
堅卧不應。
寶文李公懋。
嘗問道於師。
同屬官強之。
乃就。
上堂。
且第一句如何道。
汝等若向世界未成時。
父母未生時。
佛未出世時。
祖師未西來時道得。
已是第二句。
且第一句如何道。
直饒你十成道得。
未免左之右之。
卓拄杖下座。
上堂。
良久召大衆曰。
作麼生。
若也拟議。
賢上座謾你諸人去也。
打地和尚。
瞋他秘魔岩主。
擎個叉兒。
胡說亂道。
遂将一掴成齏粉。
散在十方世界。
還知麼。
舉拂子曰。
而今卻在拂子頭上。
說一切智智清淨。
無二無二分。
無别無斷故。
還聞麼。
閻老子知得。
乃曰。
賢上座你若相當去。
不妨奇特。
或不相當。
總在我手裡。
祇向他道。
閻老子。
你也退步摸索鼻孔看。
擊禅床下座。
僧問。
久默斯要。
已洩真機。
學人上來。
請師開示。
師曰。
耳朵在甚麼處。
曰一句分明該萬象。
師曰。
分明底事作麼生。
曰台星照臨。
枯木回春。
師曰。
換卻你眼睛。
世奇首座 成都人。
徧參講席。
晚造龍門。
一日燕坐瞌睡間。
群蛙忽鳴。
誤聽為淨發版響。
亟趨往。
有曉之者曰。
蛙鳴非版也。
師恍然。
詣方丈剖露。
佛眼曰。
豈不見羅[目*候]羅。
師遽止曰。
和尚不必。
舉待去自看。
未幾有省。
乃占偈曰。
夢中聞版響。
覺後蝦蟇啼。
蝦蟇與版響。
山嶽一時齊。
由是益加參究。
洞臻玄奧。
眼命分座。
師固辭曰。
此非細事。
也如金針刺眼。
毫發若差。
睛則破矣願生生居學地。
而自煅煉。
眼因以偈美之曰。
有道隻因頻退步。
謙和元自慣回光。
不知已在青雲上。
猶更将身入衆藏。
暮年學者力請不容辭。
後因說偈曰。
諸法空故我心空。
我心空故諸法同。
諸法我心無别體。
祇在而今一念中。
且道。
是那一念。
衆罔措。
師喝一喝而終。
給事馮楫濟川居士 自壯扣諸名宿。
最後居龍門。
從佛眼遠禅師再歲。
一日同遠經行法堂。
偶童子趨庭吟曰。
萬象之中獨露身。
遠拊公背曰。
好聻。
公於是契入。
紹興丁巳。
除給事。
會大慧禅師。
就明慶開堂。
慧下座。
公挽之曰。
和尚每言於士大夫前曰。
此生決不作者蟲豸。
今日因甚卻納敗缺。
慧曰。
盡大地是個杲上座。
你向甚處見他。
公拟對。
慧便掌。
公曰。
是我招得。
越月特丐祠坐夏徑山。
榜其室曰不動軒。
大随靜法嗣 合州釣魚台石頭自回禅師 本郡人也。
世為石工。
雖不識字。
志慕空宗每求人口授法華。
能誦之。
棄家投大随供掃灑。
寺中令取崕石。
師手不釋錘鑿。
而誦經不辍。
随見而語曰。
今日硿磕。
明日硿磕。
死生到來。
作麼折合。
師愕然。
釋其器設禮。
願聞究竟。
随令且罷誦經。
看趙州勘婆因緣。
師念念不去心。
久之因鑿石稍堅。
盡力一錘。
瞥見火光。
忽然省徹。
走至方丈。
禮拜呈頌曰。
用盡工夫。
渾無巴鼻。
火光迸散。
元在者裡。
随忻然曰。
子徹也。
複獻趙州勘婆頌曰。
三軍不動旗閃爍。
老婆正是魔王腳。
趙州無柄鐵掃帚。
掃蕩煙塵空索索。
随可之。
遂授以僧服。
因擊石而悟故。
有回石頭之稱也。
上堂。
參禅學道。
大似井底叫渴相似。
殊不知塞耳塞眼。
回避不及。
且如十二時中行住坐卧。
動轉施為。
是甚麼人使作。
眼見耳聞。
何處不是路頭。
若識得路頭。
便是大解脫路。
方知老漢與你證盟。
山河大地與你證盟。
所以道。
十方薄伽梵。
一路涅盤門。
諸仁者。
大凡有一物當途。
要見一物之根源。
一物無處。
要見一物之根源。
見得根源。
源無所源。
所源既非。
何處不圓。
諸禅德。
你看老漢有甚麼勝你處。
諸人有甚麼不如老漢處。
還會麼。
太湖三萬六千頃。
月在波心說向誰。
潼川府護聖愚丘居靜禅師 成都楊氏子。
年十四。
禮白馬安慧為師。
聞南堂道望。
遂往依焉。
堂舉香嚴枯木裡龍吟話。
往返酬诘。
師於言下大悟。
一日堂問曰。
莫守寒岩異草青。
坐卻白雲宗不妙。
汝作麼生。
師曰。
直須揮劍。
若不揮劍。
漁父栖巢。
堂矍然曰。
者小厮兒。
師珍重便行。
出住東岩。
上堂。
月生一。
東岩乍住增愁寂。
紅塵世路有多端。
米面倉儲無顆粒。
崖為伴泉為匹。
飒飒清風來入室。
山王土地暗中忙。
雲版鐘魚偷淚滴。
世人莫道守空岩。
亦有東籬打西壁。
簡州南岩勝禅師 上堂。
召大衆曰。
護生須是殺。
殺盡始安居。
會得個中意。
分明在半途。
且道。
到家一句又作麼生。
釋迦彌勒沒量大。
看來猶祇是他奴。
僧問。
放行五位即不問。
把定三關事若何。
師曰。
橫按镆鋤全正令。
曰把定三關蒙指示。
放行五位事如何。
師曰。
太平寰宇斬癡頑。
曰恁麼則南岩門下士曠人稀。
師曰。
靈利衲僧。
祇消一點。
曰自古自今同生同死時如何。
師曰。
家賊難防。
曰今日學人小出大遇去也。
師便
世為名儒。
幼從三聖海澄為苾刍。
具滿分戒。
遊成都。
依大慈秀公習經論。
凡典籍過目成誦。
義亦頓曉。
秀稱為經藏子。
出蜀谒諸尊宿。
後扣佛眼。
一日入室。
眼舉殷勤抱得旃檀樹語。
聲未絕。
師頓悟。
眼曰。
經藏子漏逗了也。
自是與師商确淵奧。
亹亹無盡。
眼稱善。
因手書真牧二字授之。
紹興己巳。
歸宗虛席。
郡侯以禮請。
堅卧不應。
寶文李公懋。
嘗問道於師。
同屬官強之。
乃就。
上堂。
且第一句如何道。
汝等若向世界未成時。
父母未生時。
佛未出世時。
祖師未西來時道得。
已是第二句。
且第一句如何道。
直饒你十成道得。
未免左之右之。
卓拄杖下座。
上堂。
良久召大衆曰。
作麼生。
若也拟議。
賢上座謾你諸人去也。
打地和尚。
瞋他秘魔岩主。
擎個叉兒。
胡說亂道。
遂将一掴成齏粉。
散在十方世界。
還知麼。
舉拂子曰。
而今卻在拂子頭上。
說一切智智清淨。
無二無二分。
無别無斷故。
還聞麼。
閻老子知得。
乃曰。
賢上座你若相當去。
不妨奇特。
或不相當。
總在我手裡。
祇向他道。
閻老子。
你也退步摸索鼻孔看。
擊禅床下座。
僧問。
久默斯要。
已洩真機。
學人上來。
請師開示。
師曰。
耳朵在甚麼處。
曰一句分明該萬象。
師曰。
分明底事作麼生。
曰台星照臨。
枯木回春。
師曰。
換卻你眼睛。
世奇首座 成都人。
徧參講席。
晚造龍門。
一日燕坐瞌睡間。
群蛙忽鳴。
誤聽為淨發版響。
亟趨往。
有曉之者曰。
蛙鳴非版也。
師恍然。
詣方丈剖露。
佛眼曰。
豈不見羅[目*候]羅。
師遽止曰。
和尚不必。
舉待去自看。
未幾有省。
乃占偈曰。
夢中聞版響。
覺後蝦蟇啼。
蝦蟇與版響。
山嶽一時齊。
由是益加參究。
洞臻玄奧。
眼命分座。
師固辭曰。
此非細事。
也如金針刺眼。
毫發若差。
睛則破矣願生生居學地。
而自煅煉。
眼因以偈美之曰。
有道隻因頻退步。
謙和元自慣回光。
不知已在青雲上。
猶更将身入衆藏。
暮年學者力請不容辭。
後因說偈曰。
諸法空故我心空。
我心空故諸法同。
諸法我心無别體。
祇在而今一念中。
且道。
是那一念。
衆罔措。
師喝一喝而終。
給事馮楫濟川居士 自壯扣諸名宿。
最後居龍門。
從佛眼遠禅師再歲。
一日同遠經行法堂。
偶童子趨庭吟曰。
萬象之中獨露身。
遠拊公背曰。
好聻。
公於是契入。
紹興丁巳。
除給事。
會大慧禅師。
就明慶開堂。
慧下座。
公挽之曰。
和尚每言於士大夫前曰。
此生決不作者蟲豸。
今日因甚卻納敗缺。
慧曰。
盡大地是個杲上座。
你向甚處見他。
公拟對。
慧便掌。
公曰。
是我招得。
越月特丐祠坐夏徑山。
榜其室曰不動軒。
大随靜法嗣 合州釣魚台石頭自回禅師 本郡人也。
世為石工。
雖不識字。
志慕空宗每求人口授法華。
能誦之。
棄家投大随供掃灑。
寺中令取崕石。
師手不釋錘鑿。
而誦經不辍。
随見而語曰。
今日硿磕。
明日硿磕。
死生到來。
作麼折合。
師愕然。
釋其器設禮。
願聞究竟。
随令且罷誦經。
看趙州勘婆因緣。
師念念不去心。
久之因鑿石稍堅。
盡力一錘。
瞥見火光。
忽然省徹。
走至方丈。
禮拜呈頌曰。
用盡工夫。
渾無巴鼻。
火光迸散。
元在者裡。
随忻然曰。
子徹也。
複獻趙州勘婆頌曰。
三軍不動旗閃爍。
老婆正是魔王腳。
趙州無柄鐵掃帚。
掃蕩煙塵空索索。
随可之。
遂授以僧服。
因擊石而悟故。
有回石頭之稱也。
上堂。
參禅學道。
大似井底叫渴相似。
殊不知塞耳塞眼。
回避不及。
且如十二時中行住坐卧。
動轉施為。
是甚麼人使作。
眼見耳聞。
何處不是路頭。
若識得路頭。
便是大解脫路。
方知老漢與你證盟。
山河大地與你證盟。
所以道。
十方薄伽梵。
一路涅盤門。
諸仁者。
大凡有一物當途。
要見一物之根源。
一物無處。
要見一物之根源。
見得根源。
源無所源。
所源既非。
何處不圓。
諸禅德。
你看老漢有甚麼勝你處。
諸人有甚麼不如老漢處。
還會麼。
太湖三萬六千頃。
月在波心說向誰。
潼川府護聖愚丘居靜禅師 成都楊氏子。
年十四。
禮白馬安慧為師。
聞南堂道望。
遂往依焉。
堂舉香嚴枯木裡龍吟話。
往返酬诘。
師於言下大悟。
一日堂問曰。
莫守寒岩異草青。
坐卻白雲宗不妙。
汝作麼生。
師曰。
直須揮劍。
若不揮劍。
漁父栖巢。
堂矍然曰。
者小厮兒。
師珍重便行。
出住東岩。
上堂。
月生一。
東岩乍住增愁寂。
紅塵世路有多端。
米面倉儲無顆粒。
崖為伴泉為匹。
飒飒清風來入室。
山王土地暗中忙。
雲版鐘魚偷淚滴。
世人莫道守空岩。
亦有東籬打西壁。
簡州南岩勝禅師 上堂。
召大衆曰。
護生須是殺。
殺盡始安居。
會得個中意。
分明在半途。
且道。
到家一句又作麼生。
釋迦彌勒沒量大。
看來猶祇是他奴。
僧問。
放行五位即不問。
把定三關事若何。
師曰。
橫按镆鋤全正令。
曰把定三關蒙指示。
放行五位事如何。
師曰。
太平寰宇斬癡頑。
曰恁麼則南岩門下士曠人稀。
師曰。
靈利衲僧。
祇消一點。
曰自古自今同生同死時如何。
師曰。
家賊難防。
曰今日學人小出大遇去也。
師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