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五
關燈
小
中
大
。
公色為之愠。
師曰。
不見雲門道。
山河大地無絲毫過患。
猶是轉句。
直得不見一色。
始是半提。
更須知有向上全提時節。
彼德山臨濟。
豈非全提乎。
公乃首肯。
翌日複舉事法界理法界。
至理事無礙法界。
師又問。
此可說禅乎。
公曰。
正好說禅也。
師笑曰不然。
正是法界量裡在。
蓋法界量未滅。
若到事事無礙法界。
法界量滅。
始好說禅。
如何是佛。
乾屎橛。
如何是佛。
麻三斤。
是故真淨偈曰。
事事無礙。
如意自在。
手把豬頭。
口誦淨戒。
趂出淫坊。
未還酒債。
十字街頭。
解開布袋。
公曰。
美哉之論。
豈易得聞乎。
于是以師禮。
留居碧岩。
複徙道林。
樞密鄧公子常。
奏賜紫服師号。
诏住金陵蔣山。
學者無地以容。
勅補天甯萬壽。
上召見褒寵甚渥。
建炎初。
又遷金山。
适駕幸維楊。
入對。
賜圓悟禅師。
改雲居。
久之複領昭覺。
僧問。
雲門道須彌山。
意旨如何。
師曰。
推不向前。
約不退後。
曰未審還有過也無。
師曰。
坐卻舌頭。
問法不孤起。
仗境方生。
提坐具曰。
者個是境。
那個是法。
師曰。
卻被阇黎奪卻槍。
問古人道。
楖栗橫擔不顧人。
直入千峰萬峰去。
未審那裡是他住處。
師曰。
騰蛇纏足。
路布繞身。
曰朝看雲片片。
暮聽水潺潺。
師曰。
卻須截斷始得。
曰此回不是夢。
真個到廬山。
師曰。
高着眼。
問猿抱子歸青嶂後。
鳥啼花落碧岩前。
此是和尚舊時安身立命處。
如何是道林境。
師曰。
寺門高開洞庭野。
殿腳插入赤沙湖。
曰如何是境中人。
師曰。
僧寶人人滄海珠。
曰此是杜工部底。
作麼生是和尚底。
師曰。
且莫亂道。
問有句無句如藤倚樹。
如何得透脫。
師曰。
倚天長劍逼人寒。
曰祇如樹倒藤枯。
沩山為甚麼呵呵大笑。
師曰。
愛他底着他底。
曰忽被學人掀倒禅床抝折拄杖。
又作個甚麼伎倆。
師曰。
也是賊過後張弓。
問明曆曆露堂堂。
因甚麼乾坤收不得。
師曰。
金剛手裡八棱棒。
曰忽然一喚便回。
還當得活也無。
師曰。
鹙子目連無奈何。
曰不落照不落用。
如何商量。
師曰。
放下雲頭。
曰忽遇其中人時如何。
師曰。
騎佛殿出山門。
曰萬象不來渠獨語。
教誰招手上高峰。
師曰。
錯下名言。
上堂。
通身是眼見不及。
通身是耳聞不徹。
通身是口說不着。
通身是心鑒不出。
直饒盡大地明得。
無絲毫透漏。
猶在半途。
據令全提。
且道如何展演。
域中日月縱橫挂。
一亘晴空萬古春。
紹興五年八月示微恙。
趺坐書偈遺衆。
投筆而逝。
茶毗舌齒不壞。
設利五色無數。
塔于昭覺寺之側。
谥真覺禅師。
舒州龍門清遠佛眼禅師 臨邛李氏子。
嚴正寡言。
十四圓具。
後因讀法華經。
至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
持以問講師。
講師莫能答。
師歎曰。
義學名相。
非所以了生死大事。
遂卷衣南遊。
造舒州太平演禅師法席。
因丐于廬州。
偶仆地煩懑間。
聞二人交相惡罵。
谏者曰。
你猶是煩惱在。
師于言下有省。
及歸。
凡有所問。
演即曰。
我不如你。
你自會得好。
或曰。
我不會。
我不如你。
師愈疑。
遂咨決于元禮首座。
禮乃以手引師之耳。
繞爐數匝。
且行且語曰。
你自會得好。
師曰。
有冀開發。
乃爾相戲耶。
禮曰。
你他後悟去。
方知今日曲折耳。
太平将遷海會。
師慨然曰。
我持缽方歸。
複參随往一荒院。
安能究決己事耶。
遂作偈告辭。
之蔣山坐夏。
邂逅靈源禅師。
日益厚善。
從容言話間。
師曰。
比見都下一尊宿。
語句似有緣。
靈源曰。
演公天下第一等宗師。
何故舍而事遠遊。
所謂有緣者。
蓋知解之師。
與公初心相應耳。
師從所勉。
徑趨海會。
後命典谒。
适寒夜孤坐。
撥爐見火一豆許。
恍然自喜曰。
深深撥有些子。
平生事隻如此。
遽起閱幾上傳燈錄。
至破竈堕因緣。
忽大悟。
作偈曰。
刀刀林鳥啼。
披衣終夜坐。
撥火悟平生。
窮神歸破堕。
事皎人自迷。
曲淡誰能和。
念之永不忘。
門開少人過。
圓悟因詣其寮。
舉青林搬土話驗之。
且謂古今無人出得。
你如何會。
師曰。
有甚難。
悟曰。
祇如他道。
鐵輪天子寰中旨。
意作麼生。
師曰。
我道帝釋宮中放赦書。
悟退語人曰。
且喜遠兄便有活人句也。
自是隐居四面大中庵。
屬天下一新崇甯萬壽寺。
舒守王公渙之。
命師開法。
次補龍門。
道望尤振。
後遷和之褒禅。
樞密鄧公洵武。
奏賜師号紫衣。
上堂。
台山路上過客全稀。
破竈堂前感恩無地。
雪埋庭柏。
冰鎖偃溪。
雖在南方火爐頭。
不入他家齏甕裡。
看看。
臘月三十日。
便是孟春猶寒。
你等諸人各須努力向前。
切忌自生退屈。
錦江禅燈卷第五
公色為之愠。
師曰。
不見雲門道。
山河大地無絲毫過患。
猶是轉句。
直得不見一色。
始是半提。
更須知有向上全提時節。
彼德山臨濟。
豈非全提乎。
公乃首肯。
翌日複舉事法界理法界。
至理事無礙法界。
師又問。
此可說禅乎。
公曰。
正好說禅也。
師笑曰不然。
正是法界量裡在。
蓋法界量未滅。
若到事事無礙法界。
法界量滅。
始好說禅。
如何是佛。
乾屎橛。
如何是佛。
麻三斤。
是故真淨偈曰。
事事無礙。
如意自在。
手把豬頭。
口誦淨戒。
趂出淫坊。
未還酒債。
十字街頭。
解開布袋。
公曰。
美哉之論。
豈易得聞乎。
于是以師禮。
留居碧岩。
複徙道林。
樞密鄧公子常。
奏賜紫服師号。
诏住金陵蔣山。
學者無地以容。
勅補天甯萬壽。
上召見褒寵甚渥。
建炎初。
又遷金山。
适駕幸維楊。
入對。
賜圓悟禅師。
改雲居。
久之複領昭覺。
僧問。
雲門道須彌山。
意旨如何。
師曰。
推不向前。
約不退後。
曰未審還有過也無。
師曰。
坐卻舌頭。
問法不孤起。
仗境方生。
提坐具曰。
者個是境。
那個是法。
師曰。
卻被阇黎奪卻槍。
問古人道。
楖栗橫擔不顧人。
直入千峰萬峰去。
未審那裡是他住處。
師曰。
騰蛇纏足。
路布繞身。
曰朝看雲片片。
暮聽水潺潺。
師曰。
卻須截斷始得。
曰此回不是夢。
真個到廬山。
師曰。
高着眼。
問猿抱子歸青嶂後。
鳥啼花落碧岩前。
此是和尚舊時安身立命處。
如何是道林境。
師曰。
寺門高開洞庭野。
殿腳插入赤沙湖。
曰如何是境中人。
師曰。
僧寶人人滄海珠。
曰此是杜工部底。
作麼生是和尚底。
師曰。
且莫亂道。
問有句無句如藤倚樹。
如何得透脫。
師曰。
倚天長劍逼人寒。
曰祇如樹倒藤枯。
沩山為甚麼呵呵大笑。
師曰。
愛他底着他底。
曰忽被學人掀倒禅床抝折拄杖。
又作個甚麼伎倆。
師曰。
也是賊過後張弓。
問明曆曆露堂堂。
因甚麼乾坤收不得。
師曰。
金剛手裡八棱棒。
曰忽然一喚便回。
還當得活也無。
師曰。
鹙子目連無奈何。
曰不落照不落用。
如何商量。
師曰。
放下雲頭。
曰忽遇其中人時如何。
師曰。
騎佛殿出山門。
曰萬象不來渠獨語。
教誰招手上高峰。
師曰。
錯下名言。
上堂。
通身是眼見不及。
通身是耳聞不徹。
通身是口說不着。
通身是心鑒不出。
直饒盡大地明得。
無絲毫透漏。
猶在半途。
據令全提。
且道如何展演。
域中日月縱橫挂。
一亘晴空萬古春。
紹興五年八月示微恙。
趺坐書偈遺衆。
投筆而逝。
茶毗舌齒不壞。
設利五色無數。
塔于昭覺寺之側。
谥真覺禅師。
舒州龍門清遠佛眼禅師 臨邛李氏子。
嚴正寡言。
十四圓具。
後因讀法華經。
至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
持以問講師。
講師莫能答。
師歎曰。
義學名相。
非所以了生死大事。
遂卷衣南遊。
造舒州太平演禅師法席。
因丐于廬州。
偶仆地煩懑間。
聞二人交相惡罵。
谏者曰。
你猶是煩惱在。
師于言下有省。
及歸。
凡有所問。
演即曰。
我不如你。
你自會得好。
或曰。
我不會。
我不如你。
師愈疑。
遂咨決于元禮首座。
禮乃以手引師之耳。
繞爐數匝。
且行且語曰。
你自會得好。
師曰。
有冀開發。
乃爾相戲耶。
禮曰。
你他後悟去。
方知今日曲折耳。
太平将遷海會。
師慨然曰。
我持缽方歸。
複參随往一荒院。
安能究決己事耶。
遂作偈告辭。
之蔣山坐夏。
邂逅靈源禅師。
日益厚善。
從容言話間。
師曰。
比見都下一尊宿。
語句似有緣。
靈源曰。
演公天下第一等宗師。
何故舍而事遠遊。
所謂有緣者。
蓋知解之師。
與公初心相應耳。
師從所勉。
徑趨海會。
後命典谒。
适寒夜孤坐。
撥爐見火一豆許。
恍然自喜曰。
深深撥有些子。
平生事隻如此。
遽起閱幾上傳燈錄。
至破竈堕因緣。
忽大悟。
作偈曰。
刀刀林鳥啼。
披衣終夜坐。
撥火悟平生。
窮神歸破堕。
事皎人自迷。
曲淡誰能和。
念之永不忘。
門開少人過。
圓悟因詣其寮。
舉青林搬土話驗之。
且謂古今無人出得。
你如何會。
師曰。
有甚難。
悟曰。
祇如他道。
鐵輪天子寰中旨。
意作麼生。
師曰。
我道帝釋宮中放赦書。
悟退語人曰。
且喜遠兄便有活人句也。
自是隐居四面大中庵。
屬天下一新崇甯萬壽寺。
舒守王公渙之。
命師開法。
次補龍門。
道望尤振。
後遷和之褒禅。
樞密鄧公洵武。
奏賜師号紫衣。
上堂。
台山路上過客全稀。
破竈堂前感恩無地。
雪埋庭柏。
冰鎖偃溪。
雖在南方火爐頭。
不入他家齏甕裡。
看看。
臘月三十日。
便是孟春猶寒。
你等諸人各須努力向前。
切忌自生退屈。
錦江禅燈卷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