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

關燈


    踰年分座。

    未幾照稱疾退閑。

    命師繼席。

    學者如歸。

    建炎末。

    遊四明。

    主補陀。

    台之天封。

    閩之雪峰。

    诏住育王。

    徙溫州龍翔。

    杭之徑山。

    慈甯皇太後命開山臯亭崇先。

    上堂。

    我于先師一掌下。

    伎倆俱盡。

    覓個開口處不可得。

    如今還有恁麼快活不徹底漢麼。

    若無銜鐵負鞍。

    各自着便。

    上堂。

    久默斯要。

    不務速說。

    釋迦老子。

    待要欵曲賣弄。

    争奈未出母胎。

    已被人觑破。

    且道觑破個甚麼。

    瞞雪峰不得。

    上堂。

    上孤峰頂。

    過獨木橋。

    蓦直恁麼行。

    猶是時人腳高腳低處。

    若見得徹。

    不出戶身徧十方。

    未入門常在屋裡。

    其或未然。

    趂涼搬取一轉柴。

    上堂。

    道得第一句。

    不被拄杖子瞞。

    識得拄杖子。

    猶是途路中事。

    作麼生是到地頭一句。

    上堂。

    處處覓不得。

    祇有一處不覓自得。

    且道是那一處。

    良久曰。

    賊身已露。

    上堂。

    口邊白醭去。

    始得入門。

    通身紅爛去。

    方知有門裡事。

    更須知有不出門底。

    乃曰。

    喚甚麼作門。

    僧問。

    三世諸佛向火焰裡轉大法輪。

    還端的也無。

    師大笑曰。

    我卻疑着。

    曰和尚為甚麼卻疑着。

    師曰。

    野花香滿路。

    幽鳥不知春。

    問不落風彩。

    還許轉身也無。

    師曰。

    石人行處不同功。

    曰向上事作麼生。

    師曰。

    妙在一漚前。

    豈容千聖眼。

    僧禮拜。

    師曰。

    祇恐不恁麼。

    師一日入廚。

    看煮面次。

    忽桶底脫。

    衆皆失聲曰可惜許。

    師曰。

    桶底脫自合歡喜。

    因甚麼卻煩惱。

    僧曰。

    和尚即得。

    師曰。

    灼然可惜許一桶面。

    問僧。

    你死後燒作灰撒卻了。

    向甚麼處去。

    僧便喝。

    師曰。

    好一喝。

    祇是不得翻欵。

    僧又喝。

    師曰。

    公案未圓。

    更喝始得。

    僧無語。

    師打曰。

    者死漢。

    上堂。

    苔封古徑。

    不堕虛凝。

    霧鎖寒林。

    肯彰風要。

    鈎針穩密。

    孰雲漁父栖巢。

    祇麼承當。

    自是平常快活。

    還有具透關眼底麼。

    良久曰。

    直饒聞早便歸去。

    争似從來不出門。

    上堂。

    乍雨乍晴。

    乍寒乍熱。

    山僧底個山僧自知。

    諸人底個諸以自說。

    且道雪峰口。

    除吃飯外。

    要作甚麼。

    問僧。

    琉璃殿上玉女撺梭。

    明甚麼邊事。

    曰回互不當機。

    師曰。

    還有斷續也無。

    曰古今不曾間。

    師曰。

    正當不曾間時如何。

    僧珍重便出。

    上堂。

    撼拄杖曰。

    看看三千大千世界。

    一時搖動。

    雲門大師即得。

    雪峰則不然。

    卓拄杖曰。

    三千大千世界。

    向甚麼處去。

    還會麼。

    不得重梅雨。

    秧苗争見青。

    上堂。

    幻化空身即法身。

    遂作舞雲。

    見麼見麼。

    恁麼見得。

    過橋村酒美。

    又作舞雲。

    見麼見麼。

    恁麼不見。

    隔岸野花香。

    上堂。

    還有不被玄妙污染底麼。

    良久曰。

    者一點。

    傾四海水。

    已是洗脫不下。

    僧問。

    如何是空劫已前自己。

    師曰。

    白馬入蘆花。

    上堂。

    窮微喪本。

    體妙失宗。

    一句截流。

    淵玄及盡。

    是以金針密處不露光铓。

    玉線通時潛舒異彩。

    雖然如是。

    猶是交互雙明。

    且道巧拙不到。

    作麼生相委。

    良久曰。

    雲蘿秀處青陰合。

    岩樹高低翠鎖深。

    上堂。

    轉功就位。

    是向去底人。

    玉韫荊山貴。

    轉位就功。

    是卻來底人。

    紅爐片雪春。

    功位俱轉。

    通身不滞。

    撒手亡依。

    石女夜登機。

    密室無人掃。

    正恁麼時。

    絕氣息一句。

    作麼生相委。

    良久曰。

    歸根風堕葉。

    照盡月潭空。

    師終于臯亭崇先。

    塔于寺西華桐島。

    谥悟空禅師。

     石門易法嗣 遂甯府香山尼佛通禅師 因誦蓮經有省。

    往見石門。

    乃曰。

    成都吃不得也。

    遂甯吃不得也。

    門拈拄杖打出。

    通忽悟曰。

    榮者自榮。

    謝者自謝。

    秋露春風。

    好不着便。

    門拂袖歸方丈。

    師亦不顧而出。

    由此道俗景從。

    得法者衆。

     大洪遂法嗣 随州大洪顯慶禅師 廣安楊氏子。

    僧問。

    須菩提岩中晏坐。

    帝釋雨花。

    和尚新處洪峰。

    有何祥瑞。

    師曰。

    鐵牛耕破扶桑國。

    迸出金烏照海門。

    曰未審是何宗旨。

    師曰。

    熨鬥煎茶铫不同。

     黃龍心法嗣 漢州三聖繼昌禅師 彭州黎氏子。

    上堂。

    木佛不度火。

    甘露台前逢達磨。

    惆怅洛陽人未來。

    面壁九年空冷坐。

    金佛不度爐。

    坐歎勞生走道途。

    不向華山圖上看。

    豈知潘阆倒騎驢。

    泥佛不度水。

    一道靈光照天地。

    堪羨玄沙老古錐。

    不要南山要鼈鼻。

    上堂。

    舉趙州訪二庵主。

    師曰。

    五陵公子争誇富。

    百衲高僧不厭貧。

    近來世俗多颠倒。

    祇重衣衫不重人。

     東林總法嗣 内翰東坡居士蘇轼 字子瞻。

    因宿東林。

    與照覺論無情話有省。

    黎明獻偈曰。

    溪聲便是廣長舌。

    山色豈非清淨身。

    夜來八萬四千偈。

    他日如何舉似人。

    未幾抵荊南。

    聞玉泉皓禅師機鋒不可觸。

    公拟抑之。

    即微服求見。

    泉問。

    尊官高姓。

    公曰。

    姓秤。

    乃秤天下長老底秤。

    泉喝曰。

    且道者一喝重多少。

    公無對。

    于是尊禮之。

    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