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
關燈
小
中
大
聲低聲。
問如何是随色摩尼珠。
師曰。
青青翠竹。
郁郁黃花。
曰如何是正色。
師曰。
退後退後。
問釋迦已滅。
彌勒未生。
未審誰為導首。
師曰。
鐵牛也須汗出。
曰莫便是為人處也無。
師曰。
細看前話。
問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談。
師曰。
陝府鐵牛。
上堂。
三乘教典不是真诠。
直指本心未為極則。
若是通方上士。
脫灑高流。
出來相見。
乃顧視大衆曰。
休。
上堂。
終日孜孜相為。
恰似牽牛上壁。
大衆何故如此。
貪生逐日區區去。
喚不回頭争奈何。
上堂。
一即一。
二即二。
把定要津。
何處出氣。
拈拄杖曰。
彼自無瘡。
勿傷之也。
卓一下下座。
黃龍南法嗣 江州東林興龍寺常總照覺禅師 劍州施氏子。
久依黃龍。
密授大法厥旨。
出住泐潭。
次遷東林。
皆符谶記。
僧問。
乾坤之内宇宙之間。
中有一寶秘在形山。
如何是寶。
師曰。
白月現黑月隐。
曰非但聞名。
今日親見。
師曰。
且道寶在甚麼處。
曰古殿戶開光燦爛。
白蓮池畔社中人。
師曰。
别寶還他碧眼胡。
又僧出衆提起坐具曰。
請師答話。
師曰。
放下着。
僧又作展勢。
師曰收。
曰昔年尋劍客。
今朝遇作家。
師曰。
者裡是甚麼所在。
僧便喝。
師曰。
喝老僧那。
僧又喝。
師曰。
放過又争得。
便打。
上堂。
乾坤大地常演圓音。
日月星辰每談實相。
翻憶先黃龍道。
秋雨淋漓。
連宵徹曙。
點點無私。
不落别處。
複雲。
滴穿汝眼睛。
浸爛汝鼻孔。
東林則不然。
終歸大海作波濤。
擊禅床下座。
上堂。
老盧不識字。
頓明佛意。
佛意離文墨故。
白兆不識書。
圓悟宗乘。
宗乘非言诠故。
如此老婆心。
分明入泥水。
今時人猶尚抱橋柱澡洗。
把纜放船。
良久曰。
争怪得老僧。
瑞州黃檗惟勝真覺禅師 潼川羅氏子。
居講聚時。
偶以扇勒窗棂有聲。
忽憶教中道。
十方共擊鼓。
十處一時聞。
因大悟。
白本講。
講令參問。
師徑往黃龍。
後因瑞州太守委龍遴。
選黃檗主人。
龍集衆垂語曰。
鐘樓上念贊。
床腳下種菜。
若人道得。
乃往住持。
師出答曰。
猛虎當路坐。
龍大悅。
遂令師往。
由是諸方宗仰之。
上堂。
臨濟喝。
德山棒。
留與禅人作榜樣。
歸宗磨。
雪峰球。
此個門庭接上流。
若是黃檗。
即不然也。
無喝也無棒。
亦不推磨。
亦不輥球。
前面是案山。
背後是主山。
塞卻你眼睛。
拶破你面門。
于此見得。
得不退轉地。
盡未來際不向他求。
若見不得。
醍醐上味。
翻成毒藥。
上堂。
寂兮寥兮。
蟾蜍皎皎下空谷。
寬兮廓兮。
曦光赫赫流四海。
曹溪路上剿絕人行。
多子塔前骈阗如市。
直饒者裡薦得倜傥分明。
未是衲僧活計。
大丈夫漢。
須是向黑暗獄中敲枷打鎖。
餓鬼隊裡放火奪漿。
推倒慈氏樓拆卻空王殿。
靈苗瑞艹和根拔。
滿地從教荊棘生。
南嶽福嚴慈感禅師 潼川杜氏子。
上堂。
古佛心祇如今。
若不會苦沈吟。
秋雨微微。
秋風飒飒。
乍此乍彼。
若為酬答。
沙岸蘆花青黃交雜。
禅者何依。
良久曰。
劄。
潭州雲蓋守智禅師 劍州陳氏子。
遊方至豫章大甯。
時法昌遇禅師。
韬藏西山。
師聞其飽參即之。
昌問曰。
汝何所來。
師曰大甯。
又問。
三門夜來倒。
汝知麼。
師愕然曰不知。
昌曰。
吳中石佛。
大有人不曾得見。
師惘然。
即展拜。
昌使谒翠岩真禅師。
雖久無省。
且不舍寸陰。
及谒黃龍于積翠。
始盡所疑。
後首衆石霜。
遂開法道吾。
徙雲蓋。
僧問。
有一無弦琴。
不是世間木。
今朝負上來。
請師彈一曲。
師拊膝一下。
僧曰。
金風飒飒和清韻。
請師方便再垂音。
師曰。
陝府出鐵牛。
上堂。
緊峭離水靴。
踏破湖湘月。
手把鐵蒺藜。
打破龍虎穴。
翻身倒上樹。
始見無生滅。
卻笑老瞿昙。
彈指超彌勒。
上堂。
昨日高山看釣魚。
步行騎馬失卻驢。
有人拾得駱駝去。
重賞千金一也無。
若向者裡薦得不着。
還艹鞋錢。
上堂。
舉趙州問僧。
向甚麼處去。
曰摘茶去。
州曰閑。
師曰。
道着不着。
何處摸索。
背後龍鱗。
面前驢腳。
翻身筋鬥。
孤雲野鶴。
阿呵呵。
示衆。
不離當處常湛然。
覓即知君不可見。
雖然先聖恁麼道。
且作個模子搭卻。
若也出不得。
祇抱得古人底。
若也出得。
方有少分相應。
雲蓋則不然。
騎駿馬繞須彌。
過山尋蟻迹。
能有幾人知。
師居院之東堂。
舒州宿松縣靈隐德滋山主 蜀人。
住院二十年。
每日獨自上堂。
朝朝相似。
日日一殿。
隻者便是。
更莫外求。
元豐六年十月四日。
升堂集衆。
良久雲。
會麼。
衆無語。
俨然而逝。
景福順 西蜀人。
得法慧南。
然緣薄。
所居皆遠方小剎。
學者過其門。
莫能容。
順亦超然自樂。
視世境如飛埃過目。
壽八十餘
問如何是随色摩尼珠。
師曰。
青青翠竹。
郁郁黃花。
曰如何是正色。
師曰。
退後退後。
問釋迦已滅。
彌勒未生。
未審誰為導首。
師曰。
鐵牛也須汗出。
曰莫便是為人處也無。
師曰。
細看前話。
問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談。
師曰。
陝府鐵牛。
上堂。
三乘教典不是真诠。
直指本心未為極則。
若是通方上士。
脫灑高流。
出來相見。
乃顧視大衆曰。
休。
上堂。
終日孜孜相為。
恰似牽牛上壁。
大衆何故如此。
貪生逐日區區去。
喚不回頭争奈何。
上堂。
一即一。
二即二。
把定要津。
何處出氣。
拈拄杖曰。
彼自無瘡。
勿傷之也。
卓一下下座。
黃龍南法嗣 江州東林興龍寺常總照覺禅師 劍州施氏子。
久依黃龍。
密授大法厥旨。
出住泐潭。
次遷東林。
皆符谶記。
僧問。
乾坤之内宇宙之間。
中有一寶秘在形山。
如何是寶。
師曰。
白月現黑月隐。
曰非但聞名。
今日親見。
師曰。
且道寶在甚麼處。
曰古殿戶開光燦爛。
白蓮池畔社中人。
師曰。
别寶還他碧眼胡。
又僧出衆提起坐具曰。
請師答話。
師曰。
放下着。
僧又作展勢。
師曰收。
曰昔年尋劍客。
今朝遇作家。
師曰。
者裡是甚麼所在。
僧便喝。
師曰。
喝老僧那。
僧又喝。
師曰。
放過又争得。
便打。
上堂。
乾坤大地常演圓音。
日月星辰每談實相。
翻憶先黃龍道。
秋雨淋漓。
連宵徹曙。
點點無私。
不落别處。
複雲。
滴穿汝眼睛。
浸爛汝鼻孔。
東林則不然。
終歸大海作波濤。
擊禅床下座。
上堂。
老盧不識字。
頓明佛意。
佛意離文墨故。
白兆不識書。
圓悟宗乘。
宗乘非言诠故。
如此老婆心。
分明入泥水。
今時人猶尚抱橋柱澡洗。
把纜放船。
良久曰。
争怪得老僧。
瑞州黃檗惟勝真覺禅師 潼川羅氏子。
居講聚時。
偶以扇勒窗棂有聲。
忽憶教中道。
十方共擊鼓。
十處一時聞。
因大悟。
白本講。
講令參問。
師徑往黃龍。
後因瑞州太守委龍遴。
選黃檗主人。
龍集衆垂語曰。
鐘樓上念贊。
床腳下種菜。
若人道得。
乃往住持。
師出答曰。
猛虎當路坐。
龍大悅。
遂令師往。
由是諸方宗仰之。
上堂。
臨濟喝。
德山棒。
留與禅人作榜樣。
歸宗磨。
雪峰球。
此個門庭接上流。
若是黃檗。
即不然也。
無喝也無棒。
亦不推磨。
亦不輥球。
前面是案山。
背後是主山。
塞卻你眼睛。
拶破你面門。
于此見得。
得不退轉地。
盡未來際不向他求。
若見不得。
醍醐上味。
翻成毒藥。
上堂。
寂兮寥兮。
蟾蜍皎皎下空谷。
寬兮廓兮。
曦光赫赫流四海。
曹溪路上剿絕人行。
多子塔前骈阗如市。
直饒者裡薦得倜傥分明。
未是衲僧活計。
大丈夫漢。
須是向黑暗獄中敲枷打鎖。
餓鬼隊裡放火奪漿。
推倒慈氏樓拆卻空王殿。
靈苗瑞艹和根拔。
滿地從教荊棘生。
南嶽福嚴慈感禅師 潼川杜氏子。
上堂。
古佛心祇如今。
若不會苦沈吟。
秋雨微微。
秋風飒飒。
乍此乍彼。
若為酬答。
沙岸蘆花青黃交雜。
禅者何依。
良久曰。
劄。
潭州雲蓋守智禅師 劍州陳氏子。
遊方至豫章大甯。
時法昌遇禅師。
韬藏西山。
師聞其飽參即之。
昌問曰。
汝何所來。
師曰大甯。
又問。
三門夜來倒。
汝知麼。
師愕然曰不知。
昌曰。
吳中石佛。
大有人不曾得見。
師惘然。
即展拜。
昌使谒翠岩真禅師。
雖久無省。
且不舍寸陰。
及谒黃龍于積翠。
始盡所疑。
後首衆石霜。
遂開法道吾。
徙雲蓋。
僧問。
有一無弦琴。
不是世間木。
今朝負上來。
請師彈一曲。
師拊膝一下。
僧曰。
金風飒飒和清韻。
請師方便再垂音。
師曰。
陝府出鐵牛。
上堂。
緊峭離水靴。
踏破湖湘月。
手把鐵蒺藜。
打破龍虎穴。
翻身倒上樹。
始見無生滅。
卻笑老瞿昙。
彈指超彌勒。
上堂。
昨日高山看釣魚。
步行騎馬失卻驢。
有人拾得駱駝去。
重賞千金一也無。
若向者裡薦得不着。
還艹鞋錢。
上堂。
舉趙州問僧。
向甚麼處去。
曰摘茶去。
州曰閑。
師曰。
道着不着。
何處摸索。
背後龍鱗。
面前驢腳。
翻身筋鬥。
孤雲野鶴。
阿呵呵。
示衆。
不離當處常湛然。
覓即知君不可見。
雖然先聖恁麼道。
且作個模子搭卻。
若也出不得。
祇抱得古人底。
若也出得。
方有少分相應。
雲蓋則不然。
騎駿馬繞須彌。
過山尋蟻迹。
能有幾人知。
師居院之東堂。
舒州宿松縣靈隐德滋山主 蜀人。
住院二十年。
每日獨自上堂。
朝朝相似。
日日一殿。
隻者便是。
更莫外求。
元豐六年十月四日。
升堂集衆。
良久雲。
會麼。
衆無語。
俨然而逝。
景福順 西蜀人。
得法慧南。
然緣薄。
所居皆遠方小剎。
學者過其門。
莫能容。
順亦超然自樂。
視世境如飛埃過目。
壽八十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