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

關燈
錦江禅燈卷第四 昭覺丈雪 通醉 輯 紹興幻庵 胡升猷 訂 大鑒下第十三世 芙蓉楷法嗣 襄州石門元易禅師 潼川稅氏子。

    上堂。

    十方同聚會。

    個個學無為。

    此是選佛場。

    心空及第歸。

    大衆。

    祇如聞見覺知。

    未嘗有間。

    作麼生說個心空底道理。

    莫是見而不見。

    聞而不聞。

    為之心空邪。

    錯。

    莫是忘機息慮。

    萬法俱捐。

    銷能所以入玄宗。

    泯性相而歸法界。

    為之心空邪。

    錯。

    恁麼也不得。

    不恁麼也不得。

    恁麼不恁麼總不得。

    未審畢竟作麼生。

    還會麼。

    良久曰。

    若實無為無不為。

    天堂地獄長相随。

    三尺杖子攪黃河。

    八臂那咤冷眼窺。

    無限魚龍盡奔走。

    捉得循河三腳龜。

    脫取殼。

    鐵錐錐。

    吉兇之兆便分輝。

    借問東村白頭老。

    吉兇未兆若何為。

    休休休。

    古往今來春複秋。

    白日騰騰随分過。

    更嫌何處不風流。

    咄。

    上堂。

    皓月當空。

    澄潭無影。

    紫微轉處夕陽輝。

    彩鳳歸時天欲曉。

    碧霄雲外石筍橫空。

    綠水波中泥牛駕浪。

    懷胎玉兔曉過西岑。

    抱子金雞夜栖東嶺。

    於斯明得。

    始知夜明簾外别是家風。

    空王殿中聖凡絕迹。

    且道。

    作麼生是夜明簾外事。

    還委悉麼。

    正值秋風來入戶。

    一聲砧杵落誰家。

    僧問。

    古鏡未磨時如何。

    師曰。

    精靈皺眉。

    曰磨後如何。

    師曰。

    波斯彈指。

    曰為甚麼如此。

    師曰。

    好事不出門。

    紹興丁醜七月二十五日坐寂。

    火後收設利。

    塔于學射山。

     潼川梅山己禅師 僧問。

    如何是法身邊事。

    師曰。

    枯木糁花不犯春。

    曰如何是法身向上事。

    師曰。

    石女不妝眉。

     長安天甯大用齊琏禅師 潼川牟氏子。

    上堂。

    清虛之理。

    佛祖同歸。

    畢竟無身。

    聖凡一體。

    理則如是。

    滿目森羅事作麼生。

    纖塵絕際。

    渠侬有眼。

    豈有旁窺。

    官不容針。

    私通車馬。

    若到恁麼田地。

    始可随機受用。

    信手拈來。

    妙應無方。

    當風玄路。

    直得金針線縫。

    縫腳不彰。

    玉殿寶階。

    珠簾未卷。

    正當此時。

    且道是甚麼人境界。

    古渡秋風寒飒飒。

    蘆花紅蓼滿江灣。

     襄州鹿門法燈禅師 成都劉氏子。

    依大慈寶範為僧。

    俾聽華嚴。

    得其要。

    棄谒芙蓉。

    蓉問曰。

    如何是空劫已前自己。

    師於言下心迹泯然。

    從容進曰。

    靈然一句超群象。

    逈出三乘不假修。

    蓉撫而印之。

    開法鹿門。

    僧問。

    虛玄不犯寶鑒光寒時如何。

    師曰。

    掘地深埋。

    問如何是逍遙物外底人。

    師曰。

    徧身紅爛不可扶持。

     大洪恩法嗣 随州大洪守遂禅師 遂甯章氏子。

    上堂。

    召大衆。

    一拳拳倒黃鶴樓。

    一踏踏翻鹦鹉洲。

    慣向高樓驟玉馬。

    曾於急水打金球。

    然雖恁麼。

    争奈有五色絲縧系手腳。

    三鑐金鎖鎖咽喉。

    直饒錘碎金鎖割斷絲縧。

    須知更有一重礙汝在。

    且道如何是那一重。

    還會麼。

    善吉維摩談不到。

    目連鹙子看如盲。

    上堂。

    舉李刺史問藥山何姓。

    山曰正是時。

    李罔測。

    乃問院主。

    某甲适來問長老何姓。

    答道正是時。

    的當真姓甚麼。

    主曰。

    祇是姓韓。

    山聞曰。

    若六月對他。

    便道姓熱也。

    又岩頭問講僧。

    見說大德會教是否。

    曰不敢。

    岩頭舉拳曰。

    是甚麼教。

    曰是權教。

    頭曰苦哉。

    我若展腳問你。

    不可道是腳教也。

    師曰。

    奇怪二老宿。

    有殺人刀。

    有活人劍。

    一轉語似石上栽花。

    一轉語似空中挂劍。

    當時若無後語。

    達磨一宗掃土而盡。

    諸人要見二老宿麼。

    甯可截舌。

    不犯國諱。

     蔣山泉法嗣 清獻公趙抃居士 字悅道。

    年四十餘。

    擯去聲色。

    系心宗教。

    會佛慧來居衢之南禅。

    公日親之。

    慧未嘗容措一詞。

    後典青州。

    政事之餘多宴坐。

    忽大雷震驚。

    即契悟。

    作偈曰。

    默坐公堂虛隐幾。

    心源不動湛如水。

    一聲霹靂頂門開。

    喚起從前自家底。

    慧聞笑曰。

    趙悅道撞彩耳。

    富鄭公初於宗門未有所趣。

    公勉之書曰。

    伏惟執事。

    富貴如是之極。

    道德如是之盛。

    福壽康甯如是之備。

    退休閑逸如是之高。

    其所未甚留意者。

    如來一大事因緣而已。

    能專誠求所證悟。

    則他日為門下賀也。

    公年七十有二。

    以太子少保緻仕而歸。

    親舊裡民遇之如故。

    作高齋以自适。

    題偈見意曰。

    腰佩黃金已退藏。

    個中消息也尋常。

    世人欲識高齋老。

    祇是柯村趙四郎。

    複曰。

    切忌錯認。

    臨薨。

    遺佛慧書曰。

    非師平日警誨。

    至此必不得力矣。

    慧悼以偈曰。

    仕也邦為瑞。

    歸欤世作程。

    人間金粟去。

    天上玉樓成。

    慧劍無纖缺。

    冰壺徹底清。

    春風瀔水路。

    孤月照雲明。

     法雲秀法嗣 興元府慈濟聰禅師 僧問。

    如何是道。

    師曰。

    此去長安三十程。

    曰如何是道中人。

    師曰。

    撞頭磕額。

    問不是風動。

    不是幡動。

    未審是甚麼動。

    師曰。

    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