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

關燈


    上堂。

    僧問。

    如何是維摩一默。

    師曰。

    寒山訪拾得。

    曰恁麼則入不二之門。

    師噓一噓。

    複曰。

    維摩大士去何從。

    千古令人望莫窮。

    不二法門休更問。

    夜來明月上孤峰。

    乃曰。

    七月七日複相見耳。

    至期。

    盥沐攝衣。

    北首而逝。

    塔全身於寺之西塢。

    賜明覺大師。

     德山遠法嗣 興元府大中仁辯禅師 僧問。

    如何是焦崖境。

    師雲。

    庭前寒柏老。

    祖意不西來。

    僧雲。

    如何是境中人。

    師雲。

    胡僧深碧眼。

    跣足蹑階行。

     益州菩提桂芳禅師 僧問。

    諸佛出世。

    梵王前引。

    帝釋後随。

    和尚出世。

    有何祥瑞。

    師曰。

    三春萬象妍。

    僧雲。

    學人未曉。

    師曰。

    溪花紅似錦。

    岸柳綠如藍。

    僧雲。

    便恁麼去時如何。

    師曰。

    未曾騎竹馬。

    切忌跨金龍。

     大鑒下第十一世 谷隐聰法嗣 彭州永福院延照禅師 僧問。

    如何是彭州境。

    師曰。

    人馬合雜。

    僧以手作拽弓勢。

    師拈棒。

    僧拟議。

    師便打。

     果州永慶光普禅師 初問谷隐。

    古人道。

    來日大悲院裡有齋。

    意旨如何。

    曰日出隈陽坐。

    天寒不舉頭。

    師入室次。

    隐曰。

    适來因緣。

    汝作麼生會。

    師曰。

    會則途中受用。

    不會則世谛流布。

    曰未在更道。

    師拂袖便出。

    住後僧問。

    如何是佛法大意。

    師曰。

    蜀地用镔鐵。

     葉縣省法嗣 [障-音]邡方水禅師 示衆雲。

    方水潭中鼈鼻蛇。

    拟心相向便揄揶。

    何人拔得蛇頭出。

    (請續後句)二百年後。

    大隋元靖長老着語雲。

    方水潭中鼈鼻蛇。

    圓悟勤着語雲。

    雲門糊餅趙州茶。

    瞎堂遠雲。

    摩呢哒哩吽[口*發]咤。

    丈雪醉着語雲。

    笑指庭前一樹花。

     大陽玄法嗣 惠州羅浮山顯如禅師 初到大陽。

    陽問。

    汝是甚處人。

    曰益州。

    陽曰。

    此去幾裡。

    曰五千裡。

    陽曰。

    你與麼來。

    還曾踏着麼。

    曰不曾踏着。

    陽曰。

    汝解騰空那。

    曰不解騰空。

    陽曰。

    争得到者裡。

    曰步步不迷方。

    通身無辨處。

    陽曰。

    汝得超方三昧邪。

    曰聖心不可得。

    三昧豈彰名。

    陽曰。

    如是如是。

    汝應信此。

    即本體全彰。

    理事不二。

    善自護持。

    住後僧問。

    如何是羅浮境。

    師曰。

    突兀侵天際。

    巍峨鎮海涯。

    曰如何是境中人。

    師曰。

    頂上白雲散。

    足下黑煙生。

     懷安軍雲頂海鵬禅師 僧問。

    如何是大疑底人。

    師曰。

    畢缽岩中。

    面面相觑。

    曰如何是不疑底人。

    師曰。

    如是我聞。

    須彌粉碎。

    問祖意教意是同是别。

    師曰。

    達磨逢梁武。

    摩騰遇漢明。

     北塔廣法嗣 荊門軍玉泉承皓禅師 眉州丹棱王氏子。

    依大力院出家。

    登具後遊方。

    參北塔。

    發明心要。

    得自在三昧。

    制犢鼻裈。

    書曆代祖師名字。

    乃曰。

    唯有文殊普賢較些子。

    且書於帶上。

    故叢林目為皓布裈。

    元豐間。

    首衆於襄陽谷隐。

    有鄉僧亦效之。

    師見而诟曰。

    汝具何道理。

    敢以為戲事耶。

    嘔血無及耳。

    尋於鹿門如所言而逝。

    張無盡奉使京西南路。

    就谒之。

    緻開法於郢州大陽。

    時谷隐主者。

    私為之喜。

    師受請升座曰。

    某在谷隐十年。

    不曾飲谷隐一滴水。

    嚼谷隐一粒米。

    汝若不會。

    來大陽。

    為汝說破。

    攜拄杖下座。

    傲然而去。

    尋遷玉泉。

    有示衆曰。

    一夜雨霶烹。

    打倒蔔萄棚。

    知事頭首行者人力。

    拄底拄。

    撐底撐。

    撐撐拄拄到天明。

    依舊可憐生。

    自贊。

    粥稀後坐。

    床窄先卧。

    耳聩愛高聲。

    眼昏宜字大。

    冬至示衆曰。

    晷運推移。

    布裈赫赤。

    莫怪不洗。

    無來換替。

    僧入室次。

    狗子在室中。

    師叱一聲。

    狗便出去。

    師曰。

    狗卻會。

    你卻不會。

    師示寂。

    門人圍繞。

    師笑曰。

    吾年八十一。

    老死舁屍出。

    兒郎齊着力。

    一年三百六十日。

    言畢而逝。

     雪窦顯法嗣 修撰曾會居士 幼與明覺同舍。

    及冠異途。

    天禧間。

    公守池州。

    一日會于景德寺。

    公遂引中庸大學。

    參以楞嚴符宗門語句。

    質明覺。

    覺曰。

    者個尚不與教乘合。

    況中庸大學邪。

    學士要徑捷理會此事。

    乃彈指一下曰。

    但恁麼薦取。

    公于言下領旨。

    天聖初。

    公守四明。

    以書币迎師補雪窦。

    既至。

    公曰。

    某近與清長老。

    商量趙州勘婆子話。

    未審端的有勘破處也無。

    覺曰。

    清長老道個甚麼。

    公曰。

    又與麼去也。

    覺曰。

    清長老且放過一着。

    學士還知天下衲僧出者婆子圈缋不得麼。

    公曰。

    者裡别有個道處。

    趙州若不勘破婆子。

    一生受屈。

    覺曰。

    勘破了也。

    公大笑。

     延慶榮法嗣 廬山圓通居讷祖印禅師 梓州蹇氏子。

    生而英特。

    讀書過目成誦。

    十一出家。

    十七試法華得度。

    受具後肄業講肆。

    耆年多下之。

    會禅者南遊回。

    力勉其行。

    于是徧參荊楚間。

    迄無所得。

    至襄州洞山。

    留止十年。

    因讀華嚴論有省。

    後遊廬山。

    道價日起。

    由歸宗而遷圓通。

    仁廟聞其名。

    皇佑初。

    诏住十方淨因禅院。

    師稱目疾不能奉诏。

    有旨令舉自代。

    遂舉大覺琏應诏。

    及引對。

    問佛法大意。

    稱旨。

    天下賢師知人也。

    僧問。

    祖剎重興時如何。

    師曰。

    人在破頭山。

    曰一朝權在手。

    師便打。

     梁山岩法嗣 鼎州梁山善冀禅師 僧問。

    撥塵見佛時如何。

    師曰。

    莫眼華。

    問和尚幾時成佛。

    師曰。

    且莫壓良為賤。

    曰為甚麼不肯承當。

    師曰。

    好事不如無。

    師頌魯祖面壁曰。

    魯祖三昧最省力。

    才見僧來便面壁。

    若是知心達道人。

    不在揚眉便相悉。

     大鑒下第十二世 琅琊覺法嗣 江州歸宗可宣禅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