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
關燈
小
中
大
扶桑日那邊。
問如何是本來心。
師曰。
蹉過了也。
灌州青城香林信禅師 僧問。
觌面相呈時如何。
師曰。
築着鼻孔。
妙勝臻法嗣 西川雪峰欽山主 上堂。
昨日一。
今日二。
不用思量。
快須瞥地。
不瞥地。
蹉過平生沒巴鼻。
咄。
大鑒下第十世 黃龍達法嗣 眉州黃龍禅師 僧問。
如何是密室。
師曰。
斫不開。
曰如何是密室中人。
師曰。
非男女相。
問國内按劍者是誰。
師曰昌福。
曰忽遇尊貴時如何。
師曰不遺。
清涼益法嗣 大梅慧明禅師 參法眼得心印。
初庵於大梅。
有禅者來參。
師問。
近離甚處。
曰成都。
曰上座離成都到此山。
則成都少上座。
此間剩上座。
剩則心外有法。
少則心法不周。
說得道理即住。
不會即去。
僧無對。
梁山緣觀法嗣 鼎州梁山岩禅師 僧問。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曰。
新羅附子。
蜀地當歸。
石門遠法嗣 懷安軍雲頂上鑒禅師 僧問。
雪點紅爐。
請師驗的。
師曰。
王婆煮[饑-幾+追]。
曰争奈即今何。
師曰。
猶嫌少在。
果州清居山升禅師 僧問。
師唱誰家曲。
宗風嗣阿誰。
師曰。
金雞啼石戶。
得意逐波清。
曰未審是誰之子。
師曰。
謝汝就門罵詈。
黑水璟法嗣 峨眉黑水義欽禅師 上堂。
僧出禮拜。
師曰。
大地百雜碎。
便下座。
智門祚法嗣 明州雪窦重顯禅師 遂甯府李氏子。
依普安院仁銑上人出家。
受具之後橫經講席。
究理窮玄。
诘問鋒馳。
機辯無敵。
鹹知法器。
佥指南遊。
首造智門。
即伸問曰。
不起一念。
雲何有過。
門召師近前。
師才近前。
門以拂子蓦口打。
師拟開口。
門又打。
師豁然開悟。
出住翠峰。
後遷雪窦。
開堂日。
於法座前顧視大衆曰。
若論本分相見。
不必高升法座。
遂以手畫一畫曰。
諸人随山僧手看。
無量諸佛國土一時現前。
各各子細觀瞻。
其或涯際未知。
不免拖泥帶水。
便升座。
上首白椎罷。
有僧方出。
師約住曰。
如來正法眼藏委在今日。
放行則瓦礫生光。
把住則真金失色。
權柄在手。
殺活臨時。
其有作者。
共相證據。
僧出問。
遠離翠峰祖席。
已臨雪窦道場。
未審是一是二。
師曰。
馬無千裡謾追風。
曰恁麼則雲散家家月。
師曰。
龍頭蛇尾漢。
問德山臨濟棒喝已彰。
和尚如何為人。
師曰。
放過一着。
僧拟議。
師便喝。
僧曰。
未審祇恁麼。
别有在。
師曰。
射虎不真。
徒勞沒羽。
問吹大法螺。
擊大法鼓。
朝宰臨筵。
如何即是。
師曰。
清風來未休。
曰恁麼則得遇於師也。
師曰。
一言已出。
驷馬難追。
僧禮拜。
師曰。
放過一着。
乃普觀大衆曰。
人天普集。
合發明個甚麼事。
焉可互分賓主。
馳騁問答。
便當宗乘去。
廣大門風。
威德自在。
輝騰今古。
把定乾坤。
千聖祇言自知。
五乘莫能建立。
所以聲前悟旨。
猶迷顧鑒之端。
言下知宗。
尚昧識情之表。
諸人要知真實相為麼。
但以上無攀仰。
下絕己躬。
自然常光現前。
個個壁立千仞。
還辯明得也無。
未辯辯取。
未明明取。
既辯明得。
能截生死流。
同據佛祖位。
妙圓超悟。
正在此時。
堪報不報之恩。
以助無為之化。
問如何是佛法大意。
師曰。
祥雲五色。
曰學人不會。
師曰。
頭上漫漫。
問達磨未來時如何。
師曰。
猿啼古木。
曰來後如何。
師曰。
鶴唳青霄。
曰即今事作麼生。
師曰。
一不成二不是。
問和尚未見智門時如何。
師曰。
爾鼻孔在我手裡。
曰見後如何。
師曰。
穿過髑髅。
有僧出禮拜起曰。
請師答話。
師便棒。
僧曰。
豈無方便。
師曰。
罪不重科。
複有一僧出禮拜起曰。
請師答話。
師曰。
兩重公案。
曰請師不答話。
師亦棒。
問古人道北鬥裡藏身。
意旨如何。
師曰。
千聞不如一見。
曰此話大行。
師曰。
老鼠銜鐵。
問古人道皎皎地絕一絲頭。
祇如山河大地。
又且如何。
師曰。
面赤不如語直。
曰學人未曉。
師曰。
徧問諸方。
問如何是學人自己。
師曰。
乘槎斫額。
曰莫祇者便是。
師曰。
浪死虛生。
問如何是緣生義。
師曰。
金剛鑄鐵券。
曰學人不會。
師曰鬧市裡牌。
曰恁麼則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
師曰列下。
問四十九年說不盡底。
請師說。
師曰。
争之不足。
曰謝師答話。
師曰。
鐵棒自看。
問如何是把定乾坤眼。
師曰。
拈卻鼻孔。
曰學人不會。
師曰。
一喜一悲。
僧拟議。
師曰苦。
問如何是脫珍禦服。
着弊垢衣。
師曰。
垂手不垂手。
曰乞師方便。
師曰。
左眼挑筋。
右眼抉肉。
問龍門争進舉。
那個登科。
師曰。
重遭點額。
曰學人不會。
師曰。
退水藏鱗。
問寂寂忘言。
誰是得者。
師曰。
卸帽穿雲去。
曰如何領會。
師曰。
披蓑帶雨歸。
曰三十年後此話大行。
師曰。
一場酸澀。
問坐斷毗盧底人。
師還接否。
師曰。
殷勤送别潇湘岸。
曰恁麼則學人罪過。
師曰。
天寬地窄太愁人。
僧禮拜。
師曰。
苦屈之詞。
不妨難吐。
問生死到來。
如何回避。
師曰。
定花闆上。
曰莫便是他安身立命處也無。
師曰。
符到奉行。
上堂。
僧問。
如何是吹毛劍。
師曰苦。
曰還許學人用也無。
師噓一噓。
乃曰。
大衆前共相酬唱。
也須是個漢始得。
若也未有奔流度刃底眼。
不勞拈出。
所以道。
如大火聚。
近着即燎卻面門。
亦如按太阿寶劍。
沖前即喪身失命。
乃曰。
太阿橫按祖堂寒。
千裡應須息萬端。
莫待冷光輕閃爍。
複雲看看。
便下座
問如何是本來心。
師曰。
蹉過了也。
灌州青城香林信禅師 僧問。
觌面相呈時如何。
師曰。
築着鼻孔。
妙勝臻法嗣 西川雪峰欽山主 上堂。
昨日一。
今日二。
不用思量。
快須瞥地。
不瞥地。
蹉過平生沒巴鼻。
咄。
大鑒下第十世 黃龍達法嗣 眉州黃龍禅師 僧問。
如何是密室。
師曰。
斫不開。
曰如何是密室中人。
師曰。
非男女相。
問國内按劍者是誰。
師曰昌福。
曰忽遇尊貴時如何。
師曰不遺。
清涼益法嗣 大梅慧明禅師 參法眼得心印。
初庵於大梅。
有禅者來參。
師問。
近離甚處。
曰成都。
曰上座離成都到此山。
則成都少上座。
此間剩上座。
剩則心外有法。
少則心法不周。
說得道理即住。
不會即去。
僧無對。
梁山緣觀法嗣 鼎州梁山岩禅師 僧問。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曰。
新羅附子。
蜀地當歸。
石門遠法嗣 懷安軍雲頂上鑒禅師 僧問。
雪點紅爐。
請師驗的。
師曰。
王婆煮[饑-幾+追]。
曰争奈即今何。
師曰。
猶嫌少在。
果州清居山升禅師 僧問。
師唱誰家曲。
宗風嗣阿誰。
師曰。
金雞啼石戶。
得意逐波清。
曰未審是誰之子。
師曰。
謝汝就門罵詈。
黑水璟法嗣 峨眉黑水義欽禅師 上堂。
僧出禮拜。
師曰。
大地百雜碎。
便下座。
智門祚法嗣 明州雪窦重顯禅師 遂甯府李氏子。
依普安院仁銑上人出家。
受具之後橫經講席。
究理窮玄。
诘問鋒馳。
機辯無敵。
鹹知法器。
佥指南遊。
首造智門。
即伸問曰。
不起一念。
雲何有過。
門召師近前。
師才近前。
門以拂子蓦口打。
師拟開口。
門又打。
師豁然開悟。
出住翠峰。
後遷雪窦。
開堂日。
於法座前顧視大衆曰。
若論本分相見。
不必高升法座。
遂以手畫一畫曰。
諸人随山僧手看。
無量諸佛國土一時現前。
各各子細觀瞻。
其或涯際未知。
不免拖泥帶水。
便升座。
上首白椎罷。
有僧方出。
師約住曰。
如來正法眼藏委在今日。
放行則瓦礫生光。
把住則真金失色。
權柄在手。
殺活臨時。
其有作者。
共相證據。
僧出問。
遠離翠峰祖席。
已臨雪窦道場。
未審是一是二。
師曰。
馬無千裡謾追風。
曰恁麼則雲散家家月。
師曰。
龍頭蛇尾漢。
問德山臨濟棒喝已彰。
和尚如何為人。
師曰。
放過一着。
僧拟議。
師便喝。
僧曰。
未審祇恁麼。
别有在。
師曰。
射虎不真。
徒勞沒羽。
問吹大法螺。
擊大法鼓。
朝宰臨筵。
如何即是。
師曰。
清風來未休。
曰恁麼則得遇於師也。
師曰。
一言已出。
驷馬難追。
僧禮拜。
師曰。
放過一着。
乃普觀大衆曰。
人天普集。
合發明個甚麼事。
焉可互分賓主。
馳騁問答。
便當宗乘去。
廣大門風。
威德自在。
輝騰今古。
把定乾坤。
千聖祇言自知。
五乘莫能建立。
所以聲前悟旨。
猶迷顧鑒之端。
言下知宗。
尚昧識情之表。
諸人要知真實相為麼。
但以上無攀仰。
下絕己躬。
自然常光現前。
個個壁立千仞。
還辯明得也無。
未辯辯取。
未明明取。
既辯明得。
能截生死流。
同據佛祖位。
妙圓超悟。
正在此時。
堪報不報之恩。
以助無為之化。
問如何是佛法大意。
師曰。
祥雲五色。
曰學人不會。
師曰。
頭上漫漫。
問達磨未來時如何。
師曰。
猿啼古木。
曰來後如何。
師曰。
鶴唳青霄。
曰即今事作麼生。
師曰。
一不成二不是。
問和尚未見智門時如何。
師曰。
爾鼻孔在我手裡。
曰見後如何。
師曰。
穿過髑髅。
有僧出禮拜起曰。
請師答話。
師便棒。
僧曰。
豈無方便。
師曰。
罪不重科。
複有一僧出禮拜起曰。
請師答話。
師曰。
兩重公案。
曰請師不答話。
師亦棒。
問古人道北鬥裡藏身。
意旨如何。
師曰。
千聞不如一見。
曰此話大行。
師曰。
老鼠銜鐵。
問古人道皎皎地絕一絲頭。
祇如山河大地。
又且如何。
師曰。
面赤不如語直。
曰學人未曉。
師曰。
徧問諸方。
問如何是學人自己。
師曰。
乘槎斫額。
曰莫祇者便是。
師曰。
浪死虛生。
問如何是緣生義。
師曰。
金剛鑄鐵券。
曰學人不會。
師曰鬧市裡牌。
曰恁麼則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
師曰列下。
問四十九年說不盡底。
請師說。
師曰。
争之不足。
曰謝師答話。
師曰。
鐵棒自看。
問如何是把定乾坤眼。
師曰。
拈卻鼻孔。
曰學人不會。
師曰。
一喜一悲。
僧拟議。
師曰苦。
問如何是脫珍禦服。
着弊垢衣。
師曰。
垂手不垂手。
曰乞師方便。
師曰。
左眼挑筋。
右眼抉肉。
問龍門争進舉。
那個登科。
師曰。
重遭點額。
曰學人不會。
師曰。
退水藏鱗。
問寂寂忘言。
誰是得者。
師曰。
卸帽穿雲去。
曰如何領會。
師曰。
披蓑帶雨歸。
曰三十年後此話大行。
師曰。
一場酸澀。
問坐斷毗盧底人。
師還接否。
師曰。
殷勤送别潇湘岸。
曰恁麼則學人罪過。
師曰。
天寬地窄太愁人。
僧禮拜。
師曰。
苦屈之詞。
不妨難吐。
問生死到來。
如何回避。
師曰。
定花闆上。
曰莫便是他安身立命處也無。
師曰。
符到奉行。
上堂。
僧問。
如何是吹毛劍。
師曰苦。
曰還許學人用也無。
師噓一噓。
乃曰。
大衆前共相酬唱。
也須是個漢始得。
若也未有奔流度刃底眼。
不勞拈出。
所以道。
如大火聚。
近着即燎卻面門。
亦如按太阿寶劍。
沖前即喪身失命。
乃曰。
太阿橫按祖堂寒。
千裡應須息萬端。
莫待冷光輕閃爍。
複雲看看。
便下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