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十八

關燈
志不倦者。

    至忘寝食。

    一日閱燈錄。

    僧問玄沙。

    如何是無縫塔。

    沙曰。

    者一縫大小。

    師豁然有省。

    嗣是徧見慈雲。

    松谷。

    淨淵諸巨衲。

    會無言主法少林。

    師參之有契。

    典維那。

    久之。

    言以偈囑曰。

    密法無法付。

    當傳何以傳。

    無傳無付處。

    明暗妙相參。

    尋隐燕野有年。

    言既寂登封。

    令請師繼其席。

    師以明熹宗甲子入院。

     僧問。

    如何是君。

    師曰。

    千金之子。

    坐不垂堂。

    曰如何是臣。

    師曰。

    流人去國。

    行遠思深。

    曰如何是君臣道合。

    師曰。

    寰中天子絲綸降。

    塞外将軍報捷歸。

     崇祯癸酉。

    周藩請入汴。

    寓給苑香林。

    士夫問道無虛日。

    兵憲曹應秋問。

    和尚年登七十。

    色若孺子。

    可謂有德。

    師曰。

    居士。

    何得以德贊壽。

    曹曰。

    有德斯有壽。

    師曰。

    顔淵豈無德耶。

    曹曰。

    顔子德固有之。

    隻因太殺聰明。

    所以無壽。

    師曰。

    然則孔子之聰明。

    乃不若顔子乎。

    曹無以對。

    師辨才敏捷類如此。

     己卯冬。

    辭歸少室。

    示微疾。

    衆環問疾。

    師屈指曰。

    臘月十五日即愈。

    至期命浴。

    安坐而逝。

    壽七十六。

    門人海寬等。

    建塔於寺迤西。

     壽昌經禅師法嗣 廣信府博山無異元來禅師 廬州舒城沙氏子。

    誕明萬曆乙亥。

    生而白衣重包。

    十六。

    遊講肆有聲。

    忽歎曰。

    求之在我。

    豈區區事文句哉。

    遂走五台。

    投靜庵通剃落。

    修空觀五年。

    知非乃參壽昌。

    看船子藏身處沒蹤迹話。

    一日於閩白雲峰。

    閱趙州有佛處不得住因緣。

    有省。

    還見昌。

    昌問。

    蟻子解尋腥處走。

    青蠅偏向臭邊飛。

    是君邊事。

    臣邊事。

    師曰。

    臣邊事。

    昌叱之。

    師不怿。

    尋居一室。

    倍加死工。

    一日聞護法神倒地。

    不覺豁然。

    以偈呈昌曰。

    玉山誘一言。

    心灰語路絕。

    幾多玄解會。

    如沸湯澆雪。

    沒巴鼻金針好。

    因緣時節梅蕊綻。

    枯枝桃花開九月。

    觸目如休辨别。

    急水灘頭抛探竿。

    溺殺無限英靈客。

    昌笑绐之曰。

    子一到多門又到門。

    師曰。

    也不消得。

    然終不自肯。

    一日如廁。

    睹人上樹。

    始大悟。

    亟趨見昌。

    昌曰。

    子近日事作麼生。

    師曰。

    有個活路。

    隻是不許人知。

    昌曰。

    既是活路。

    為甚麼不許人知。

    師曰。

    不知不知。

    昌遽曰。

    婆子具何手眼。

    便燒庵趂僧。

    師曰。

    隻要黃金增色。

    昌曰。

    僧問玄則龍吟霧起。

    虎嘯風生。

    公案。

    試頌看。

    師立頌曰。

    殺活争雄各有奇。

    模糊肉眼曷能知。

    吐光不遂時流意。

    依舊春風逐馬蹄。

    昌笑曰。

    子今日方信吾不汝欺也。

    師曰。

    向後還有事也無。

    昌曰。

    老僧隻知二時粥飯。

    子後得坐披衣。

    幸無籌策足矣。

    壬寅。

    師年二十八。

    出住博山。

    次主閩之董岩大仰鼓山。

    崇祯己巳。

    赴金陵天界請。

    法席稱至盛。

     上堂。

    諸佛出世。

    為一大事因緣。

    幾幅素缣描不出。

    博山出世。

    亦為一大事因緣。

    一條白練蓦頭穿。

    破顔老漢曾相委。

    多少人天被熱瞞。

    諸昆仲。

    須知此事。

    不從功行得。

    不從修證得。

    不從思惟得。

    不從禅定得。

    饒你将自己身心煉得。

    如枯木寒灰。

    百年在定。

    終是一個死人。

    本分中事。

    全沒交涉。

    所以道。

    直饒到澄潭月影。

    靜夜鐘聲。

    随扣擊以無虧。

    觸波瀾而不散。

    猶是生死岸頭事。

    諸昆仲。

    直須向花柳街前。

    逴得九衢春色。

    芙蓉岸上。

    帶來八面秋風。

    始有應用無虧。

    随緣自在的日子。

    諸昆仲。

    還知博山今日的行履處麼。

    良久曰。

    自有一雙窮相手。

    未曾輕揖等閑人。

     上堂。

    不與萬法為侶者。

    是甚麼人。

    紅塵堆裡露全身。

    了知萬象空無物。

    那見山河礙眼睛。

    三歲孩兒頭似雪。

    神光萬裡一條鐵。

    底事分明說與知。

    當戶連山也太奇。

    兼帶位中親迸出。

    岩前石虎夜生兒。

    生兒則且置。

    且道。

    是甚麼時。

    子醜寅卯辰巳。

    午未申酉戌亥。

    乾三連。

    坤六斷。

    離中虛。

    坎中滿。

    屈指颠倒數來。

    依舊寸長尺短。

     上堂。

    真不掩僞。

    曲不藏直。

    大千沙界黑如漆。

    揭開雲霧見青天。

    男兒肯向他尋覓。

    一語中具三玄。

    新婦騎驢阿家牽。

    一玄中具三要。

    跛腳猢狲多踯跳。

    有照有用。

    砂盆打着連底凍。

    立主立賓。

    相将攜手過西秦。

    唯有東村王太乙。

    一番拈起一番新。

     上堂。

    博山今日不說有法。

    不說無法。

    不說亦有亦無法。

    不說非有非無法。

    離四句絕百非。

    石人點頭。

    青山皺眉。

    深寒博得三春暖。

    破霧披雲入翠微。

     上堂。

    天地與我同根。

    萬法與我一體。

    肇公祇知全身拶入。

    要且不會轉位旋機。

    殊不知。

    說個一體。

    已成兩橛。

    不見道。

    喚作如如。

    早是變了也。

    諸昆仲。

    須知古佛堂前。

    曾無異說。

    夜明簾外。

    别有家傳。

    分明月照金沙。

    喜見庭生瑞草。

    家風笑展從他。

    野渡無人。

    寶樹風清。

    須信白雲有主。

    向者裡别有生涯。

    可與古人把手。

    其或未然。

    博山有個方便。

    卓拄杖曰。

    急着眼薦 小參。

    宗門中事。

    難以措辭盡力。

    道不得底句。

    作麼生開口。

    三乘十二分教。

    有人說去了也。

    即心即佛。

    有人說去了也。

    非心非佛。

    有人說去了也。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有人說去了也。

    且道。

    與諸昆仲。

    分析個什麼即得。

    良久曰。

    黃金自有黃金價。

    肯為和沙賣與人珍重。

     小參。

    長慶道。

    萬象之中獨露身。

    為人自肯乃相親。

    即今山河大地。

    樓台池館。

    滿目青黃。

    是萬象。

    喚什麼。

    作獨露的身。

    拈拄杖曰。

    還會麼。

    莫隻圖他山色好。

    須知别有故園春。

    卓拄杖一下。

     僧問。

    如何是和尚的具眼處。

    師曰。

    善逝橋邊逢聖主。

    曰未是和尚具眼處。

    師曰。

    三十棒趂出。

    僧一喝。

    師曰。

    者一喝落在甚處。

    僧拟議。

    師直打。

    出法堂。

     問。

    一口氣不來。

    向甚處安身立命。

    師曰。

    毗盧閣後鳳凰山 問。

    如何是無量壽。

    師曰。

    烏龍潭上浪滔天。

    曰恁麼則有量也。

    師曰。

    天池一滴水。

    怎與衆同流。

     問。

    諸佛國土。

    亦複皆空。

    畢竟向甚麼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