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續燈正統卷二十八
南海普陀嗣祖沙門西蜀 性統 編集
臨濟宗
大鑒下第二十七世
鄧尉持禅師法嗣
杭州府東明虛白慧旵禅師
楚王氏子。
父為丹陽稅課司。
遂家焉。
幼穎悟。
年十四。
從妙覺湛然受業。
适作務次。
然問。
汝在此作甚麼。
師曰。
切蘿蔔。
然曰。
汝隻會切蘿蔔。
師曰。
也會殺人。
然引頸。
師曰。
降将不斬。
然異之。
會然遷撫之疎山。
師聞唯庵唱道松隐。
将往見。
至一小庵自誓曰。
此行若不徹證。
決不複回。
一定六日。
忽舉首睹松。
豁然有省。
遂返。
晝夜危坐。
端如鐵幢。
諸方因号旵鐵脊。
後抵姑蘇鄧尉。
谒果林。
林指令參寶藏。
具迷悟由。
藏曰。
佛法如大海。
轉入轉深。
那裡泊在者裡。
一日室中侍立。
藏問。
心不是佛。
智不是道。
汝雲。
何會。
師向前問訊叉手而立。
藏呵曰。
汝在此許多時。
猶作者般見解。
師遂發憤。
寝食俱廢。
至第二夜。
蓦然徹證。
遂述偈曰。
一拳打破太虛空。
百億須彌不露蹤。
借問個中誰是主。
扶桑湧出一輪紅。
藏笑曰。
時節若至。
其理自彰。
雖然。
也須善自護持。
師受囑辭去。
於天目之平山堂。
結侶坐千日長期。
後遊安溪古道。
山峰巒秀拔。
遂有終焉志。
一住三十餘載。
影不出山。
宿衲争趨。
成大精藍。
宣德乙卯。
敕額東明禅寺。
嗣領衆重修淨慈大殿。
正統辛酉六月廿七。
忽集衆叙謝訣别。
衆請偈。
師曰。
一大藏教無人看着。
争用得者幾句閑言語。
廿九辰刻。
跏趺而逝。
茶毗。
舍利無算。
塔於本山東塢。
壽七十。
臘五十有五。
壽昌來禅師法嗣 建甯府天界雪骨會中禅師 大闡參。
師問。
何處來。
闡曰。
逼塞虛空。
都無來去。
師曰。
既無來去。
阿誰拖皮袋到者裡。
闡曰。
内外俱空。
皮袋何有。
師曰。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曰西來豈有意邪。
師曰。
臘月三十日到來。
向何處安身立命。
曰信腳踏翻。
乾坤獨露。
師乃示以偈曰。
的是金毛親出窟。
法輪掉轉入廛來。
一聲蓦地遙空吼。
野犴聞之腦裂開。
道林悟禅師法嗣 安慶府桐城投子楚山幻叟荊璧紹琦禅師 蜀之安唐雷氏子。
幼從玄極通受業。
首參無際。
一日聞版聲有省。
複參壞空有賊不打貧家一段語。
正統癸亥。
再參無際。
際問。
數年以來。
在甚麼處住。
師曰。
廓然無定。
際曰。
有何所得。
師曰。
本自無失。
何得之有。
際曰。
者是學得來底。
師曰。
一法不有。
學自何來。
際曰。
莫落空耶。
師曰。
我尚非我。
誰落誰空。
際曰。
畢竟事作麼生。
師曰。
水落石出。
雨霁雲收。
際曰。
莫亂道。
隻如佛祖來。
也不許。
縱爾橫吞藏海。
現百千神通。
到者裡更是不許。
師曰。
和尚雖則把住要津。
其奈勞神不少。
際拍膝一下。
師便喝。
際曰。
克家須是破家兒。
恁麼幹蠱也省力。
師掩耳而出。
至晚複召師。
诘曰。
汝将平昔次第發明處說來看。
師從實具對。
際曰。
還我無字義來。
師呈偈曰。
者僧問處偏多事。
趙老何曾涉所思。
信口一言都吐露。
翻成特地使人疑。
際曰。
如何是汝不疑處。
師曰。
青山綠水。
燕語莺啼。
曆曆分明。
更疑何事。
際曰。
未在更道。
師曰。
頭頂虛空。
腳踏實地。
際乃記莂焉。
壬申抵金陵。
訪月溪海舟。
出住後僧問。
如何是天柱境。
師曰。
澗闊雲歸晚。
山高日出遲。
曰如何是境中人。
師曰。
額下眉遮眼。
腮邊耳搭肩。
曰如何是天柱家風。
師曰。
雲甑炊松粉。
氷铛煮月團。
問。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曰。
海神撒出夜明珠。
曰學人不會。
師曰。
文殊失卻波璃盞。
問。
如何是佛。
師曰。
生鐵秤錘。
曰如何是法。
師曰。
石頭土塊。
曰如何是僧。
師曰。
黑漆拄杖。
景泰乙亥。
遷投子。
上堂。
僧問。
遠離皖山。
來據投子。
海衆臨筵。
請師祝聖。
師曰。
鼎内長生篆。
峰頭不老松。
曰祝聖已蒙師的旨。
投子家風事若何。
師曰。
提瓶穿市過。
不是賣油翁。
曰隻如祖師道。
不許夜行。
投明須到。
還端的也無。
師曰。
雖然眼裡有筋。
争奈舌頭無骨。
曰趙州道。
我早猴白。
渠更猴黑。
意作麼生。
師曰。
不因弓矢盡。
未肯豎降旗。
問和尚今日升座說法。
未審有何祥瑞。
師曰。
麒麟步驟丹霄外。
優缽華開烈焰中。
曰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曰。
雪消山頂露。
風過樹頭搖。
問寶劍未出匣時如何。
師曰。
神号鬼哭。
曰出匣後如何。
師曰。
佛祖吞聲。
曰出與未出時如何。
師曰。
無須鎖子兩頭搖。
僧提起坐具。
師便喝。
僧拟議。
師便打。
乃曰。
毒蛇頭上揩癢。
猛虎口裡橫身。
也須是恁般人始得。
适來者僧。
大似一員戰将。
敢來者裡奪鼓攙旗。
惜乎龍頭蛇尾。
死在棒下。
若解轉身活路。
自然不犯鋒铓。
所以道。
弄蛇須是弄蛇手。
不會弄蛇蛇齩殺。
複舉法燈開堂日。
蓋為清涼老人。
有未了公案話畢。
師曰。
大凡宗師出世。
先要拈出己見。
然後方可定斷古今。
看他法燈如此作略。
美則美矣。
了則未了。
幻叟今日亦為蠶骨老人。
有未了公案。
出來為渠了卻。
若有問蠶骨老人。
有甚不了公案。
應聲便喝。
他若眼目定動。
連棒打出。
大衆。
山僧恁麼提持。
且道與法
父為丹陽稅課司。
遂家焉。
幼穎悟。
年十四。
從妙覺湛然受業。
适作務次。
然問。
汝在此作甚麼。
師曰。
切蘿蔔。
然曰。
汝隻會切蘿蔔。
師曰。
也會殺人。
然引頸。
師曰。
降将不斬。
然異之。
會然遷撫之疎山。
師聞唯庵唱道松隐。
将往見。
至一小庵自誓曰。
此行若不徹證。
決不複回。
一定六日。
忽舉首睹松。
豁然有省。
遂返。
晝夜危坐。
端如鐵幢。
諸方因号旵鐵脊。
後抵姑蘇鄧尉。
谒果林。
林指令參寶藏。
具迷悟由。
藏曰。
佛法如大海。
轉入轉深。
那裡泊在者裡。
一日室中侍立。
藏問。
心不是佛。
智不是道。
汝雲。
何會。
師向前問訊叉手而立。
藏呵曰。
汝在此許多時。
猶作者般見解。
師遂發憤。
寝食俱廢。
至第二夜。
蓦然徹證。
遂述偈曰。
一拳打破太虛空。
百億須彌不露蹤。
借問個中誰是主。
扶桑湧出一輪紅。
藏笑曰。
時節若至。
其理自彰。
雖然。
也須善自護持。
師受囑辭去。
於天目之平山堂。
結侶坐千日長期。
後遊安溪古道。
山峰巒秀拔。
遂有終焉志。
一住三十餘載。
影不出山。
宿衲争趨。
成大精藍。
宣德乙卯。
敕額東明禅寺。
嗣領衆重修淨慈大殿。
正統辛酉六月廿七。
忽集衆叙謝訣别。
衆請偈。
師曰。
一大藏教無人看着。
争用得者幾句閑言語。
廿九辰刻。
跏趺而逝。
茶毗。
舍利無算。
塔於本山東塢。
壽七十。
臘五十有五。
壽昌來禅師法嗣 建甯府天界雪骨會中禅師 大闡參。
師問。
何處來。
闡曰。
逼塞虛空。
都無來去。
師曰。
既無來去。
阿誰拖皮袋到者裡。
闡曰。
内外俱空。
皮袋何有。
師曰。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曰西來豈有意邪。
師曰。
臘月三十日到來。
向何處安身立命。
曰信腳踏翻。
乾坤獨露。
師乃示以偈曰。
的是金毛親出窟。
法輪掉轉入廛來。
一聲蓦地遙空吼。
野犴聞之腦裂開。
道林悟禅師法嗣 安慶府桐城投子楚山幻叟荊璧紹琦禅師 蜀之安唐雷氏子。
幼從玄極通受業。
首參無際。
一日聞版聲有省。
複參壞空有賊不打貧家一段語。
正統癸亥。
再參無際。
際問。
數年以來。
在甚麼處住。
師曰。
廓然無定。
際曰。
有何所得。
師曰。
本自無失。
何得之有。
際曰。
者是學得來底。
師曰。
一法不有。
學自何來。
際曰。
莫落空耶。
師曰。
我尚非我。
誰落誰空。
際曰。
畢竟事作麼生。
師曰。
水落石出。
雨霁雲收。
際曰。
莫亂道。
隻如佛祖來。
也不許。
縱爾橫吞藏海。
現百千神通。
到者裡更是不許。
師曰。
和尚雖則把住要津。
其奈勞神不少。
際拍膝一下。
師便喝。
際曰。
克家須是破家兒。
恁麼幹蠱也省力。
師掩耳而出。
至晚複召師。
诘曰。
汝将平昔次第發明處說來看。
師從實具對。
際曰。
還我無字義來。
師呈偈曰。
者僧問處偏多事。
趙老何曾涉所思。
信口一言都吐露。
翻成特地使人疑。
際曰。
如何是汝不疑處。
師曰。
青山綠水。
燕語莺啼。
曆曆分明。
更疑何事。
際曰。
未在更道。
師曰。
頭頂虛空。
腳踏實地。
際乃記莂焉。
壬申抵金陵。
訪月溪海舟。
出住後僧問。
如何是天柱境。
師曰。
澗闊雲歸晚。
山高日出遲。
曰如何是境中人。
師曰。
額下眉遮眼。
腮邊耳搭肩。
曰如何是天柱家風。
師曰。
雲甑炊松粉。
氷铛煮月團。
問。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曰。
海神撒出夜明珠。
曰學人不會。
師曰。
文殊失卻波璃盞。
問。
如何是佛。
師曰。
生鐵秤錘。
曰如何是法。
師曰。
石頭土塊。
曰如何是僧。
師曰。
黑漆拄杖。
景泰乙亥。
遷投子。
上堂。
僧問。
遠離皖山。
來據投子。
海衆臨筵。
請師祝聖。
師曰。
鼎内長生篆。
峰頭不老松。
曰祝聖已蒙師的旨。
投子家風事若何。
師曰。
提瓶穿市過。
不是賣油翁。
曰隻如祖師道。
不許夜行。
投明須到。
還端的也無。
師曰。
雖然眼裡有筋。
争奈舌頭無骨。
曰趙州道。
我早猴白。
渠更猴黑。
意作麼生。
師曰。
不因弓矢盡。
未肯豎降旗。
問和尚今日升座說法。
未審有何祥瑞。
師曰。
麒麟步驟丹霄外。
優缽華開烈焰中。
曰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曰。
雪消山頂露。
風過樹頭搖。
問寶劍未出匣時如何。
師曰。
神号鬼哭。
曰出匣後如何。
師曰。
佛祖吞聲。
曰出與未出時如何。
師曰。
無須鎖子兩頭搖。
僧提起坐具。
師便喝。
僧拟議。
師便打。
乃曰。
毒蛇頭上揩癢。
猛虎口裡橫身。
也須是恁般人始得。
适來者僧。
大似一員戰将。
敢來者裡奪鼓攙旗。
惜乎龍頭蛇尾。
死在棒下。
若解轉身活路。
自然不犯鋒铓。
所以道。
弄蛇須是弄蛇手。
不會弄蛇蛇齩殺。
複舉法燈開堂日。
蓋為清涼老人。
有未了公案話畢。
師曰。
大凡宗師出世。
先要拈出己見。
然後方可定斷古今。
看他法燈如此作略。
美則美矣。
了則未了。
幻叟今日亦為蠶骨老人。
有未了公案。
出來為渠了卻。
若有問蠶骨老人。
有甚不了公案。
應聲便喝。
他若眼目定動。
連棒打出。
大衆。
山僧恁麼提持。
且道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