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十五

關燈
他門戶。

    傍他牆壁。

    聽人指揮。

    吃人洟唾。

    總不丈夫。

    福源與麼說話。

    良藥苦口。

    忠言逆耳。

     上堂。

    是聖是凡。

    入門便見波斯鼻孔。

    開眼便見蚌蛤心肝。

    開口便見諸人兩莖眉毛橫在眼上。

    因甚看他不見。

    明眼人前三尺暗。

     上堂。

    臘月一。

    水生骨。

    虛明自照。

    不勞心力。

    白鷗寒雁蘆華。

    無處尋他蹤迹。

    待得日暖氷融水面寬。

    依舊飛來照破湖光碧。

     上堂。

    即心即佛也不是。

    非心非佛也不是。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也不是。

    恁麼也不是。

    不恁麼也不是。

    恁麼不恁麼總不是。

    子細看來。

    直教你無用心處。

    正好用心。

    卓拄杖曰。

    藕穿平地為荷葉。

    筍過東家作竹林。

     住持七年後。

    以老引退。

    複歸天湖。

    至正間。

    順帝降香币。

    皇後賜金襕法衣。

    聞天湖之風者。

    莫不心爽神慕。

    以為真得古先德遺型。

    至正壬辰七月二十四。

    雲微疾。

    中夜集衆訣别。

    衆請後事。

    師索筆書偈曰。

    青山不着臭屍骸。

    死了何須掘土埋。

    顧我也無三昧火。

    光前絕後一堆柴。

    書畢擲筆而逝。

    阇維。

    舍利五色。

    塔于天湖之原。

    以及庵之塔配之。

    示不忘同龛意也。

    壽八十一。

    臘五十四。

    高麗國師太古愚。

    嘗侍師得旨。

    王聞欽渴。

    表達朝廷。

    敕谥佛慈慧照禅師。

    仍乞移文江浙。

    請淨慈平山林入天湖。

    分師舍利之半。

    歸國供養。

     金華府羅山正覺石門至剛禅師 世居山麓。

    得法遊曆罷。

    歸裡建寶坊。

    文其楣曰正覺。

     歲除日。

    謝道德首座順侍者看病上堂。

    歲事除。

    年華畢。

    尊莫尊乎道。

    貴莫貴乎德。

    覺即般若因。

    順即菩提佛。

    當知種豆不生麻。

    因果自然明曆曆。

    然雖如是。

    且道如何見得。

    八福田中看病第一。

     小參。

    踏翻生死海。

    涓滴不留。

    推倒涅盤城。

    纖塵不立。

    且是不勞餘力。

    如壯士揮戈鋒铓不犯。

    如人善射毫發無差。

    自然處處逢源。

    頭頭合轍。

    不假修證。

    本自圓成。

    盡大地是勝妙覺場。

    徧法界是真如實地。

    悟取人人有分。

    了知個個無虧。

    一念不生。

    入三摩地。

    一塵不動。

    轉大法輪。

    自利利他俱登彼岸。

    全身放下總得自繇。

    到者裡。

    說甚涅盤生死真如佛性。

    了無一法當情。

    直得十方坐斷。

    今日舉揚般若。

    端為追薦上峰最庵主。

    不動腳跟。

    高超樂土。

    不勞舉念。

    即證無生。

    擊拂子曰。

    見徹本來無隐蔽。

    紛紛桂子散天香。

     臨終訣衆偈曰。

    七十六年。

    了然寬廓。

    拶破虛空。

    須彌倒卓。

     杭州府淨慈平山處林禅師 本郡仁和王氏子。

    生時有異征。

    年十二。

    父母命投廣嚴寺出家。

    十七受具戒。

    參方。

    母為治裝。

    使行谒及庵於金華。

    庵留居侍司。

    一夕庵撚紙燭舉示師曰。

    龍潭吹滅。

    汝作麼生。

    師方拟答。

    庵遽以手掩其口。

    從此悟入。

    庵遷道場。

    命典藏鑰。

    未幾秉拂升座。

    機如缾瀉。

    衆鹹懾伏。

    洎庵示寂。

    往依虛谷陵于仰山。

    陵處以第二座。

    皇慶癸醜。

    出世大慈定慧。

    瓣香為及庵嗣。

    複開山當湖福源。

    再遷中竺。

    至正癸未。

    行宣政院使。

    請主淨慈。

    十八年中。

    殿堂鐘鼓為之一新。

    丞相達識鐵睦爾。

    請移靈隐。

    正謀起廢。

    值張吳自蘇入杭。

    師謂衆曰。

    吾緣盡矣。

    乃還淨慈。

    更衣沐浴。

    集衆說偈而化。

    當辛醜五月一日。

    世壽八十三。

    僧臘六十六。

    敕谥普慧性悟禅師。

    塔淨居庵右。

     匡山源禅師法嗣 杭州府海門天真惟則禅師 别号氷檗老人。

    吳興費氏子。

    母夢異僧分衛到門。

    覺而有娠。

    及誕。

    異香襲人。

    髫年禮杭之佑福高林壽為師。

    年十六受具戒。

    二十三遊方。

    谒楚石千岩無見無聞等一十八員尊宿。

    因緣不契。

    後之匡廬。

    遇無極。

    極終日不語。

    無所啟發。

    一日值極如廁。

    師急趨前問曰。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極擒住曰。

    道道。

    師豁然頓悟。

    于是遨遊江湖。

    平山居靈隐。

    招緻典藏。

    後因受業老病。

    遂歸省侍。

    四方學者麔至。

    固請開法。

     開堂日。

    僧問。

    作麼生是佛祖為人處。

    師曰。

    狗舐熱油铛。

    曰和尚今日開堂。

    還有為人處麼。

    師曰。

    猛虎當途坐。

    曰豈無方便。

    師震威一喝。

     問。

    如何是日面佛。

    師曰。

    今日雲生。

    曰如何是月面佛。

    師曰。

    夜來再看。

     上堂。

    舉明果道。

    十五日已前。

    提水放火。

    十五日已後。

    鵲噪鴉鳴。

    正當十五日。

    風恬浪靜。

    國泰民安。

    有一句到你。

    啞卻我口。

    無一句到你。

    瞎卻你眼。

    十字街頭潘四郎。

    頭不梳面不洗。

    知他是凡是聖。

    師曰。

    應庵老漢。

    大似倚富欺貧。

    賣弄不少。

    海門即不然。

    十五日已前。

    明不離暗。

    十五日已後。

    暗不離明。

    正當十五日。

    明暗頓忘。

    古今絕待。

    你諸人向甚麼處體究。

    擊拂子曰。

    閑中不契林泉樂。

    坐久但閑風雨聲。

     臘八上堂。

    威音王已前。

    未曉一法一字時。

    早是超佛越祖。

    黃面老子。

    因甚臘月八夜。

    方始成道。

    者噇酒糟漢。

    惑亂世間。

    何有了期。

    海門今日點破了也。

    汝諸人即今道得也未。

    良久卓拄杖曰。

    将謂胡鬓赤。

    更有赤須胡。

     上堂。

    顧左右曰。

    着甚死急。

    雖然到者裡。

    也不得放過。

    喝一喝。

    便下座。

     上堂。

    道火被火燒。

    說水被水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