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十五

關燈
眼華於空裡。

    徒自勞神。

    轉成差别。

    所以從上諸老宿。

    不奈伊何。

    拈出一把折柄刀子。

    刺在伊命根上。

    待伊捱到轉身不得處。

    奮命一挨。

    卒地斷。

    爆地折。

    妄消想滅。

    見謝執忘。

    便見森羅萬象。

    廓爾平沉。

    聞見覺知。

    當處解脫。

    并百千世界。

    融歸一心。

    自然法法全真。

    頭頭顯露。

    然雖如是。

    若要向衲僧面前。

    開口吐氣。

    更須朝打三千。

    暮打八百。

    待伊死髑髅上。

    活眼重開。

    方有語話分。

     小參。

    大道在目前。

    山是山。

    水是水。

    玄機超物表。

    聖非聖。

    凡非凡。

    一念洞然。

    萬機廓爾。

    水晶宮秋容澹澹。

    森羅萬象吞吐明月珠。

    雪松齋浩氣沉沉。

    屏幾六窗交徹寶絲。

    網。

    無一物不彰至化。

    無一事不演真乘。

    莊周雖蝶夢枕邊。

    敢保其當機罔措。

    子韶固蛙聞月下。

    未許其觌面施呈。

    者一着子。

    名不得狀不得。

    即其知處。

    已陷重圍。

    事亦然理亦然。

    與麼會時。

    早沉識海。

    所以道。

    神光獨耀。

    萬古徽猷。

    入此門來。

    莫存知解。

    且不存知解底句。

    如何指陳。

    玉宇秋高無界限。

    金園春事政敷腴。

     示衆。

    慧劍單提日用中。

    天然元不犯磨砻。

    神号鬼哭喪魂膽。

    徧野屍橫不露鋒。

    古人與麼說話。

    已是自傷己命了也。

    殊不知。

    我王庫内。

    無如是刀。

     臘八示衆。

    玄玄絕待。

    妙妙無依。

    獨露真常。

    全彰至體。

    名不得狀不得。

    雪老氷枯。

    理無礙事無礙。

    天荒地逈。

    萬裡雲收五夜。

    四方星燦長空。

    揭開威音那畔腦門。

    圓陀陀光灼灼。

    擉瞎髑髅背後眼光。

    淨裸裸赤灑灑。

    勒回三萬劫風飛雷厲之神機。

    突出五千軸海湧雲屯之寐語。

    大衆。

    釋迦老子來也。

    即今在諸人眼睛裡。

    仰見明星。

    頂[甯*頁]上成等正覺。

    諸人還覺眉毛動也無。

    如其未委。

    各請歸堂。

     示衆。

    龍牙雲。

    學道之人不識真。

    隻為從前認識神。

    無量劫來生死本。

    癡人喚作本來人。

    本上座今日為伊翻欵去也。

    學道之人不識真。

    用識作麼。

    隻為從前認識神。

    也不較多。

    生死本即不問。

    如何是本來人。

    喝一喝曰。

    切忌錯下注腳。

    至治癸亥八月十五。

    說偈辭衆曰。

    我有一句。

    分付大衆。

    更問如何。

    無本可據。

    置筆安坐而逝。

    世壽六十一。

    僧臘三十七。

    奉全身。

    塔於本山之西岡。

    天曆己巳。

    文宗敕谥智覺。

    塔曰法雲。

    元統甲戌。

    賜廣錄三十卷入藏。

    号普應國師。

     杭州府天目正宗斷崖了義禅師 德清楊氏子。

    年十七。

    聞誦高峰上堂語。

    遂往參谒。

    侍峰於死關。

    峰令看萬法歸一一歸何處話。

    因名從一。

    他日峰為衆舉牛過窗棂話。

    師聞有疑。

    日夕體究。

    偶過缽盂塘。

    見松枝雪墜有省。

    詣峰呈頌曰。

    不問南北與東西。

    大地山河一片雪。

    聲未絕。

    峰痛棒打出。

    不覺隕身崖下。

    人意其必死。

    同學扪蘿救之。

    無所損。

    乃自誓七日取證。

    未至期。

    豁然大悟。

    複馳至死關大呼曰。

    老和尚今日謾我不得也。

    複說偈曰。

    大地山河一片雪。

    太陽一照便無蹤。

    自此不疑諸佛祖。

    更無南北與西東。

    峰乃上堂曰。

    山僧二十餘年。

    布缦天網子。

    打鳳羅龍。

    不曾遇得一蝦一蟹。

    今日有個蟭螟蟲。

    撞入網中。

    固是不堪上眼。

    三十年後。

    向孤峰絕頂。

    揚聲大叫去在。

    且道。

    叫個甚麼。

    舉拂子曰。

    大地山河一片雪。

    師謂同學曰。

    盡大地有一人發真歸元。

    從一皆知之。

    峰歎其俊快。

    尋回省親。

    乃奉母入武康上栢。

    結茅以居。

    養親事畢。

    還山見峰。

    峰曰。

    大有人見你拖泥帶水。

    師曰。

    兩眼對兩眼。

    遂為剃落。

    改名了義。

    峰既示寂。

    師益韬晦。

    頹然居下版。

    四衆累請。

    乃勉住師子正宗焉。

     示衆。

    若要超凡入聖。

    永脫塵勞。

    直須去皮換骨。

    絕後再蘇。

    如寒灰發焰。

    枯木重榮。

    豈可作容易想。

    我在老和尚處多年。

    每被大棒打徹骨髓。

    不曾有一念遠離心。

    直至如今。

    才觸着痛處。

    不覺淚流。

    豈似你等歡喜踴躍。

    齩着些子苦味。

    便乃掉頭不顧。

    殊不知。

    苦味能除百病。

    大凡工夫。

    若到省力時。

    如順水流舟。

    隻要梢公牢牢把舵。

    才有絲毫異念生。

    管取喪身失命。

    若到純一處。

    不可起一念精進心。

    不可起一念懈怠心。

    不可起一念求悟心。

    不可起一念得失心。

    才有念生。

    即有一切邪魔。

    入你心腋。

    使你颠狂。

    胡說亂道。

    永作魔家眷屬。

    佛也難救你。

    戒之戒之。

     順帝元統癸酉除日。

    謂侍者曰。

    有一件事天樣大。

    你還委悉麼。

    良久曰。

    明日是年朝。

    正月六日。

    詣法雲塔西。

    指空地曰。

    更好立個無縫塔。

    其晚與禅者談笑如平時。

    至夜分乃曰。

    老僧明日天台去也。

    者曰。

    某甲随師去。

    師曰。

    你走馬也趂我不及。

    翌旦跏趺而化。

    世壽七十二。

    僧臘四十九。

    藏全身於獅子岩後之雲深庵。

    化之日。

    雷砰雨射。

    白晝晦瞑。

    及葬。

    雪華缤紛。

    林木缟素。

    送葬者數千。

    初中峰會葬齋次。

    師謂衆曰。

    後十二年。

    更為老僧一會。

    衆未深信。

    至昰始驗。

    至元丙子七月。

    朝廷欽師道行。

    敕谥佛慧圓明正覺普度大師。

     杭州府大覺布衲。

    祖雍禅師 明州甯海人。

    侍高峰最久。

    躬事舂爨。

    貌甚黑瘠。

    戆而少文。

    初為院主。

    後首衆。

    提唱超卓。

    辛卯。

    鶴沙瞿提舉。

    為高峰施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