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七

關燈
曰。

    者老漢婆心太切。

    遂入山參禮。

    半月被南師強之。

    入夜郎。

    會伯兄憲副公宦旋。

    接之返蜀。

    每謂師曰。

    修行固善。

    但出處大事。

    未可草草。

    師笑而不答。

    戊子再谒慶忠於青山。

    時笑亭維那。

    夢人持黃緞一端供忠。

    忠命亭。

    大書以此成正覺五字。

    晨興白忠。

    忠曰。

    是必有繼佛真乘者來。

    次日師果至。

    忠一見便曰。

    汝莫是曾不波耶。

    師曰。

    和尚莫眼華。

    忠哂之。

    眉山首座。

    解衲相贈。

    三日後命參堂。

    忠示以沒得話頭語。

    又戒不許看一文字。

    時巴掌和尚。

    亦在山中。

    得以朝暮請益。

    青山嚴冷枯淡。

    坡事繁重。

    師不以為難。

    苦參兩月。

    了無入處。

    一夕啟掌和尚曰。

    某近日。

    坐不得。

    行不得。

    睡不得。

    飲食不得。

    昏悶幾於欲絕。

    此事倘若無緣。

    直可罷休。

    掌曰。

    汝果到此耶。

    不久有消息了快參。

    師佩其語。

    功倍於前。

    自戊子冬廿六日。

    至己醜三月廿六夜。

    适笑亭維那。

    閱大慧錄。

    至嚴陽問趙州一物不将來。

    州答放下着。

    師伸首見之。

    不覺肢節俱解。

    乃撫案大笑曰。

    悔悔悔。

    亭曰。

    汝見個甚麼便乃爾。

    師蓦與一掌。

    亭盡力一推。

    師即趨方丈。

    忠曰。

    作麼生。

    師撫掌一下。

    忠曰。

    落在甚麼處。

    師拂袖便出。

    一日侍忠與掌山行次。

    見浮雲飛度。

    師問曰。

    落在甚麼處。

    忠向空一指雲看。

    掌打師一掌。

    師方貼然。

    己醜十月。

    掌應施州鳳衛侯請。

    師請充記室。

    及到施州。

    掌将缽袋付耳庵。

    先期化去。

    留偈示師。

    師方通嗣法書於忠。

    忠谕曰。

    巴掌既卸擔於汝。

    好好擔着。

    近載始出山省忠於靈峰。

    入室次。

    忠曰。

    末後句聻。

    師拟對。

    忠曰。

    不是。

    遲二期再進。

    忠曰。

    不是不是。

    忠知其未穩。

    示以本色鉗錘。

    師忘寝食者三晝夜。

    一宵開靜後。

    忽然穎脫。

    次早入室。

    忠不與語。

    周旋竟期。

    亦不與語。

    至夜忠登塌。

    師作禮出。

    腳才跨門。

    忠遽問曰。

    末後句作麼生。

    師方進語。

    翌日忠上堂曰。

    也大奇。

    也大奇。

    末後句妙難思。

    汝諸人知麼。

    那門外漢不是。

    山僧悄地引則機緣。

    又争得進門。

    聽吾偈。

    全身放下隐山隈。

    頭角才成喜兩開展轉由吾相分付。

    雷轟電掣出潛來。

    即命首衆。

    順治甲午歲。

    出住忠州崇聖。

    次遷梁山之興龍五雲。

    缁衲奔驟。

    向化侯譚公。

    以夔州之昙華迎師。

    道望彌着。

    複創忠州之高峰。

    戊申入浙。

    領嘉禾之天甯。

     上堂。

    喝一喝曰。

    雷以動之。

    噓一聲曰。

    風以散之。

    卓拄杖曰。

    雨以潤之。

    畫○相曰。

    日以暄之。

    此是衲僧機關。

    因甚注以羲經妙義。

    祇緣華野鄧居士。

    具贊化才猷。

    於茲飯衆。

    祈嗣越例。

    與諸人。

    露個消息。

    還見麼。

    先天弗違。

    後天奉若。

    彩鳳五色毛。

    祥麟一隻角。

     上堂。

    松直棘曲。

    [枭-木+兒]短鶴長。

    眉先須後。

    舌柔齒剛。

    點頭三下。

    自肯承當。

    承當個甚麼。

    績麻滿筐。

     上堂。

    三山不會佛法。

    逢着虛空一掴。

    拄杖眉長丈三。

    拂子眼橫尺八。

    四四三三。

    七七八八。

     上堂。

    江水湯湯。

    河流蕩蕩。

    風敲翠竹。

    日照堤楊。

    觸境觀不足。

    明明無回互。

    卓拄杖曰。

    莫将黃葉當金錢。

    貓兒原解捉老鼠。

     上堂。

    此事如鬧市裡揚石頭。

    着首者便知。

    山僧今日揚下石頭了也。

    還有着首者麼。

     上堂。

    上大人。

    丘乙巳。

    圓是規。

    方是矩。

    看将來無彼此。

    麥裡面兮谷裡米。

    止止。

    佳作仁也可知禮。

     上堂。

    之乎也者。

    難措一辭。

    良久默然。

    和盤托出。

    委悉麼。

    家有犢牛兒。

    價直十二兩。

     上堂。

    一不成單二不雙。

    六門緊閉沒收藏。

    有時鬧市街頭。

    過。

    三歲孩兒喚作娘。

    頭短小尾粗長。

    既無背面。

    又絕肝腸。

    若人識得。

    打他無妨。

    罵他無妨。

     慶忠老和尚圓寂。

    上堂。

    喝一喝雲。

    此是先師三十年來。

    把釣持竿一句。

    喝一喝雲。

    此是先師六十六後。

    收綸轉棹一句。

    且承先啟後一句。

    又作麼生。

    良久雲。

    浯水曲如帶。

    翠山列似屏。

    時時聚雲雨。

    在在雙徑雲。

    法雲密布。

    法雨漓淋。

    呿呬呿呬。

    丘乙己上大人。

    蓮社永開佐治平。

    複喝一喝。

     小參。

    長三短五。

    七縱八橫。

    頭正尾正。

    眼全足全。

    會得分文不直。

    不會。

    疑則别參。

    蒼天。

    山僧生在萬曆四十二年。

     小參。

    者一句。

    西天四七。

    東土二三。

    都來沒起口處。

    山僧為汝道破。

    逢人切忌錯舉。

     小參。

    雲行雨施。

    品物流形。

    太和元氣。

    草木皆春。

    今朝是二月一。

    了看那金風到處。

    勾者萌。

    甲者拆。

    萬物欣欣盡向榮。

    面目本來不借借。

    不借借。

    為君決。

    生前鼻孔何曾别。

    非青非黃。

    非赤非白。

    名之不能。

    狀之不得。

    無物可倫。

    無形可埒。

    [囗@力]地一聲恁麼來。

    踏破東南與西北。

    不問天寬。

    何嫌地窄。

    十方世界露全身。

    到處釋迦與彌勒。

    舉拄杖曰。

    還見麼。

    擲下曰。

    翻身踢倒五須彌。

    大地虛空如潑墨。

    珍重。

     示衆。

    口不解說。

    蜈蚣無腳。

    耳不解聞。

    木馬懸鈴。

    眼不解見。

    瞎驢磨面。

    者個隻尋常秦時[車*度]铄鑽○看雨打梨華。

    風吹柳線。

     示衆。

    石龍驗人有三句。

    第一要迸開頂門。

    第二要扭轉鼻孔。

    第三要脫體逍遙。

    須是不動唇皮。

    分明道答。

    還有同生同死底麼。

     僧問。

    如何是清淨法身。

    師雲。

    泥豬獺狗。

     問。

    路逢達道人。

    不将語嘿對。

    未審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