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亡。
黑牛卧死水。
癞馬系枯樁。
何似東村王四老。
黃昏伸腳睡。
一覺到天光。
山僧與麼道。
切忌錯承當。
上堂。
祖師道。
圓同太虛無欠無餘。
三條椽下七尺單前。
切忌依他作解。
莫有向天外出頭底麼。
乃曰。
巡堂吃茶。
禮暹道者塔偈曰。
髑髅元自有靈光。
雪窦何曾抖尿腸。
截斷婆婆三寸舌。
至今雙劍倚天長。
杭州府中竺一溪自如禅師 閩人。
幼值元兵下江南。
遭遊卒挾至浙。
遺之臨安。
胡氏收養令伴子讀。
師隅立默識無所失。
胡氏因子之。
既長俾隸裡中無相寺為僧。
參雲峰於徑山。
遂得旨。
初住萬壽。
天曆年。
中竺笑隐欣。
奉诏開山龍翔。
因舉代住者三人。
禦筆獨點師名。
住未幾化去。
茶毗多靈異。
其居萬壽時。
寺後有大家黃氏者。
重師道行。
嘗供伊蒲塞馔。
一日請歸其家。
進供愈勤。
乃開私帑所藏金玉示師。
師歸。
語徒衆曰。
彼黃氏。
以帑中寶示我。
将欲誘我死去為其子耳。
出家兒。
視金玉當如瓦礫。
古來堕此轍者頗多。
非但為其子。
為其牛馬者有之。
遂與黃氏絕。
杭州府徑山本源善達禅師 仙居柴氏子。
早年同及庵信行腳。
誓不曆職。
初見雪岩於仰山。
尋還浙。
參徑山雲峰。
入室有省。
峰可之。
适慧雲虛席。
命師補處。
後遷保甯淨慈徑山。
皆有成績可紀。
居常不設卧榻。
夜則焚香然燭。
端坐達旦。
率以為常。
又體所禀與人異。
遇嚴寒則衣絺绤。
大熱則衣缯絮。
嘗以缽資建大圓院於東路半山。
接待雲侶。
一日自知時至。
會衆叙平生行腳事畢。
端坐而寂。
甯波府天童怪石奇禅師 示衆此事。
如人饑渴。
相似說飲說食。
豈能救療。
直須自飲水自吃飯。
方有實效處。
示衆舉。
從上先德痛切語要。
為諸人開發顯示。
諸人倘能向者。
裡虛卻心。
不即法相。
不離法相。
一聞頓悟。
便是涅盤會上。
廣額屠兒。
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底時節是。
即是不得恁麼會言多去。
道轉遠且截斷葛藤。
喝一喝下座。
示衆參禅本無難易。
隻要具大信根。
有決烈志。
萬機休罷。
千聖不攜。
坐斷諸緣。
不存一法。
如太虛空。
了無朕迹。
如須彌廬。
吃然不動。
無上真乘。
方可希冀。
龍岩真首座 諸方屢聘。
高卧不起。
常作樂閑歌。
其略曰。
即心是佛。
無心是道。
萬事但随緣。
自覺身心好。
院子從來不要住。
便是佛也。
不要做律。
亦不曾持戒。
亦不曾破放。
行把住總由人執法修行。
驢拽磨要行。
便行要坐便坐也。
不精進也。
不懶惰一卷無字經。
逐目為功課。
有時深深海底行。
有時高高山頂卧。
幾生修得做閑。
人肯為虛名被羁鎖。
雲雲。
何山明禅師法嗣 甯波府恭都寺者 廉介自持。
日誦法華。
因聆鐵鏡上堂語。
遂得心要。
嘗夜坐有偈曰。
點盡山窗一盞油。
地爐無火冷如秋。
話頭留向明朝舉。
道者敲鐘又上樓。
鐵鏡因升堂。
特稱賞之。
臨終無疾。
更衣坐逝。
阇維舌根不壞。
人争奇之。
天童鑒禅師法嗣 湖州府道場玉溪思珉禅師 象山張氏子。
首參雲峰于徑塢。
次谒止泓于天童。
泓問。
近自何來。
師曰。
徑山。
泓曰。
未離徑山。
一句作麼生道。
師曰。
平如鏡面。
險似懸崖。
泓曰。
昨夜山前。
因甚虎齩大蟲。
師拟進語。
泓與一掌。
師忽有省一日侍。
次泓舉。
外道問。
世尊不問。
有言。
不問無言。
世尊良久意旨如何。
師叉手進前。
泓曰。
外道贊歎曰。
世尊大慈。
開我迷雲。
令我得入。
又作麼生。
師曰。
君子愛财取之有道。
泓喜其類己令典藏。
元大德庚子。
出世郡之吉祥。
遷金文大梅保福。
帝師賜佛心明妙之号。
至順壬申。
廣教府聘主婺之雙林。
元統甲戌。
行省選住道場。
示衆。
此事如鐵壁。
銀山如大火聚。
湊泊不得。
回避不得。
你輩合作麼生。
直饒腳不點地。
别有通霄活路也。
是不快漆湧。
上堂。
依經解義。
三世佛冤離經一字。
即同魔說。
拈拄杖卓一下曰。
六月不熱正谷不結。
至元丁醜四月。
示微疾。
至二十八日。
書偈而逝。
蘇州府萬壽竺田汝霖禅師 四明昌國王氏子。
從慈溪永樂寺梅澗福。
祝發受具。
參止泓于天童。
典侍者一日室中舉。
趙州狗子無佛性話。
師忽然有省。
已而見悅堂誾於靈隐堂。
命典記室。
其受業師祖方會。
赴隆興上藍。
以師侍行。
因遊百丈谒晦機。
機命分座。
未幾繼會席。
出世上藍久之。
升明之雪窦。
閱三載。
松江澱山虛席屈師。
俄寺毀。
師為新之。
晚主萬壽。
僅一載。
臨寂更衣書偈訣衆而逝。
當至正乙酉五月廿五茶毗設利五色如菽粟者。
不可勝數。
壽六十六。
臘五十。
靈隐誾禅師法嗣 九江府東林無外宗廓禅師 南昌魏氏子。
久依悅堂。
一日室中舉。
溪聲盡是廣長舌。
因緣機契。
遂授記莂。
出世雲居。
晚遷東林。
送僧之東吳偈曰。
佛是西天老比丘。
何緣卧倒在蘇州。
憑君此去輕扶起。
問取二千年話頭。
臨終集衆說偈曰。
吾年七十一。
世緣今已畢。
挨倒五須彌。
夜半日頭出。
語畢而逝。
續燈正統卷之十四
黑牛卧死水。
癞馬系枯樁。
何似東村王四老。
黃昏伸腳睡。
一覺到天光。
山僧與麼道。
切忌錯承當。
上堂。
祖師道。
圓同太虛無欠無餘。
三條椽下七尺單前。
切忌依他作解。
莫有向天外出頭底麼。
乃曰。
巡堂吃茶。
禮暹道者塔偈曰。
髑髅元自有靈光。
雪窦何曾抖尿腸。
截斷婆婆三寸舌。
至今雙劍倚天長。
杭州府中竺一溪自如禅師 閩人。
幼值元兵下江南。
遭遊卒挾至浙。
遺之臨安。
胡氏收養令伴子讀。
師隅立默識無所失。
胡氏因子之。
既長俾隸裡中無相寺為僧。
參雲峰於徑山。
遂得旨。
初住萬壽。
天曆年。
中竺笑隐欣。
奉诏開山龍翔。
因舉代住者三人。
禦筆獨點師名。
住未幾化去。
茶毗多靈異。
其居萬壽時。
寺後有大家黃氏者。
重師道行。
嘗供伊蒲塞馔。
一日請歸其家。
進供愈勤。
乃開私帑所藏金玉示師。
師歸。
語徒衆曰。
彼黃氏。
以帑中寶示我。
将欲誘我死去為其子耳。
出家兒。
視金玉當如瓦礫。
古來堕此轍者頗多。
非但為其子。
為其牛馬者有之。
遂與黃氏絕。
杭州府徑山本源善達禅師 仙居柴氏子。
早年同及庵信行腳。
誓不曆職。
初見雪岩於仰山。
尋還浙。
參徑山雲峰。
入室有省。
峰可之。
适慧雲虛席。
命師補處。
後遷保甯淨慈徑山。
皆有成績可紀。
居常不設卧榻。
夜則焚香然燭。
端坐達旦。
率以為常。
又體所禀與人異。
遇嚴寒則衣絺绤。
大熱則衣缯絮。
嘗以缽資建大圓院於東路半山。
接待雲侶。
一日自知時至。
會衆叙平生行腳事畢。
端坐而寂。
甯波府天童怪石奇禅師 示衆此事。
如人饑渴。
相似說飲說食。
豈能救療。
直須自飲水自吃飯。
方有實效處。
示衆舉。
從上先德痛切語要。
為諸人開發顯示。
諸人倘能向者。
裡虛卻心。
不即法相。
不離法相。
一聞頓悟。
便是涅盤會上。
廣額屠兒。
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底時節是。
即是不得恁麼會言多去。
道轉遠且截斷葛藤。
喝一喝下座。
示衆參禅本無難易。
隻要具大信根。
有決烈志。
萬機休罷。
千聖不攜。
坐斷諸緣。
不存一法。
如太虛空。
了無朕迹。
如須彌廬。
吃然不動。
無上真乘。
方可希冀。
龍岩真首座 諸方屢聘。
高卧不起。
常作樂閑歌。
其略曰。
即心是佛。
無心是道。
萬事但随緣。
自覺身心好。
院子從來不要住。
便是佛也。
不要做律。
亦不曾持戒。
亦不曾破放。
行把住總由人執法修行。
驢拽磨要行。
便行要坐便坐也。
不精進也。
不懶惰一卷無字經。
逐目為功課。
有時深深海底行。
有時高高山頂卧。
幾生修得做閑。
人肯為虛名被羁鎖。
雲雲。
何山明禅師法嗣 甯波府恭都寺者 廉介自持。
日誦法華。
因聆鐵鏡上堂語。
遂得心要。
嘗夜坐有偈曰。
點盡山窗一盞油。
地爐無火冷如秋。
話頭留向明朝舉。
道者敲鐘又上樓。
鐵鏡因升堂。
特稱賞之。
臨終無疾。
更衣坐逝。
阇維舌根不壞。
人争奇之。
天童鑒禅師法嗣 湖州府道場玉溪思珉禅師 象山張氏子。
首參雲峰于徑塢。
次谒止泓于天童。
泓問。
近自何來。
師曰。
徑山。
泓曰。
未離徑山。
一句作麼生道。
師曰。
平如鏡面。
險似懸崖。
泓曰。
昨夜山前。
因甚虎齩大蟲。
師拟進語。
泓與一掌。
師忽有省一日侍。
次泓舉。
外道問。
世尊不問。
有言。
不問無言。
世尊良久意旨如何。
師叉手進前。
泓曰。
外道贊歎曰。
世尊大慈。
開我迷雲。
令我得入。
又作麼生。
師曰。
君子愛财取之有道。
泓喜其類己令典藏。
元大德庚子。
出世郡之吉祥。
遷金文大梅保福。
帝師賜佛心明妙之号。
至順壬申。
廣教府聘主婺之雙林。
元統甲戌。
行省選住道場。
示衆。
此事如鐵壁。
銀山如大火聚。
湊泊不得。
回避不得。
你輩合作麼生。
直饒腳不點地。
别有通霄活路也。
是不快漆湧。
上堂。
依經解義。
三世佛冤離經一字。
即同魔說。
拈拄杖卓一下曰。
六月不熱正谷不結。
至元丁醜四月。
示微疾。
至二十八日。
書偈而逝。
蘇州府萬壽竺田汝霖禅師 四明昌國王氏子。
從慈溪永樂寺梅澗福。
祝發受具。
參止泓于天童。
典侍者一日室中舉。
趙州狗子無佛性話。
師忽然有省。
已而見悅堂誾於靈隐堂。
命典記室。
其受業師祖方會。
赴隆興上藍。
以師侍行。
因遊百丈谒晦機。
機命分座。
未幾繼會席。
出世上藍久之。
升明之雪窦。
閱三載。
松江澱山虛席屈師。
俄寺毀。
師為新之。
晚主萬壽。
僅一載。
臨寂更衣書偈訣衆而逝。
當至正乙酉五月廿五茶毗設利五色如菽粟者。
不可勝數。
壽六十六。
臘五十。
靈隐誾禅師法嗣 九江府東林無外宗廓禅師 南昌魏氏子。
久依悅堂。
一日室中舉。
溪聲盡是廣長舌。
因緣機契。
遂授記莂。
出世雲居。
晚遷東林。
送僧之東吳偈曰。
佛是西天老比丘。
何緣卧倒在蘇州。
憑君此去輕扶起。
問取二千年話頭。
臨終集衆說偈曰。
吾年七十一。
世緣今已畢。
挨倒五須彌。
夜半日頭出。
語畢而逝。
續燈正統卷之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