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
關燈
小
中
大
絕流注。
娑竭大龍王。
不知在何處。
以拄杖擊禅床曰。
在者裡。
看看。
南山起雲。
北山下雨。
老僧更為震雷聲。
助發威光令遠布。
乃高聲曰。
閧弄閧弄。
上堂。
開口有時非。
開口有時是。
粗言及細語。
皆歸第一義。
釋迦老子碗鳴聲。
達磨西來屎臭氣。
唯有山前水牯牛。
身放毫光照天地。
上堂。
得念失念無非解脫。
是甚麼語話。
成法破法皆名涅盤。
料掉沒交涉。
智慧愚癡通為般若。
颟顸佛性。
菩薩外道所成就法皆是菩提。
猶較些子。
然雖如是。
也是楊廣失駱駝。
上堂。
欲識佛去處。
祇者語聲是。
咄。
傅大士不識好惡。
以昭昭靈靈。
教壞人家男女。
被志公一喝曰。
大士莫作是說。
别更道看。
大士複說偈曰。
空手把鉏頭。
步行騎水牛。
人從橋上過。
橋流水不流。
志公乃呵呵大笑曰。
前頭猶似可。
末後更愁人。
上堂。
憶昔遊方日。
獲得二種物。
一是金剛錘。
一是千聖骨。
持行宇宙中。
氣岸高突兀。
如是三十年。
用之為準則。
而今年老矣。
一物知何物。
擲下金剛錘。
擊碎千聖骨。
抛向四衢道。
不能更惜得。
任意過浮生。
指南将作北。
呼龜以為鼈。
喚豆以為粟。
從他明眼人。
笑我無繩墨。
台州府護國此庵景元禅師 永嘉楠溪張氏子。
年十八。
依靈山希拱圓具。
後習台教。
棄谒圓悟於锺阜。
聞僧讀死心錄曰。
既迷須得個悟。
既悟須識悟中迷迷中悟。
迷悟雙忘卻。
從無迷悟處。
建立一切法。
師疑甚。
即趨佛殿。
以手托開門扉。
豁然大徹。
繼而執侍。
機辯逸發。
悟目為聱頭元侍者。
遂自題肖像付之曰。
生平隻說聱頭禅。
撞着聱頭如鐵壁。
脫卻羅籠截腳跟。
大地撮來墨漆黑。
晚年轉複沒刁刀。
奮金剛椎碎窠窟。
他時要識圓悟面。
一為渠侬并拈出。
悟歸蜀。
師還浙東。
鏟彩埋光。
不求聞達。
括蒼守耿延禧。
嘗問道於圓悟。
因閱其錄。
至題肖像。
得師為人。
乃緻開法處州之南明。
僧問。
三聖道。
我逢人即出。
出則不為人。
意旨如何。
師曰。
八十翁翁嚼生鐵。
曰興化道。
我逢人則不出。
出即便為人。
又作麼生。
師曰。
須彌頂上浪翻空。
問。
天不能蓋。
地不能載。
是甚麼物。
師曰。
無孔鐵錘。
曰天人群生類。
皆承此恩力也。
師曰。
莫妄想。
問。
三世諸佛說不盡底句。
請師速道。
師曰。
眨上眉毛。
問。
未舉先知。
未言先見。
如何是沩仰宗。
師曰。
推不向前。
約不退後。
曰昔年三平道場重興。
是日圓悟高提祖印。
始自師傳。
如何是臨濟宗。
師曰。
殺人活人不眨眼。
曰建化何妨行鳥道。
回途複妙顯家風。
如何是曹洞宗。
師曰。
手執夜明符。
幾個知天曉。
曰目前抽顧鑒。
領略者還稀。
如何是雲門宗。
師曰。
頂門三眼耀乾坤。
曰三界唯心。
萬法唯識。
如何是法眼宗。
師曰。
箭鋒相直不相饒。
曰向上還有路也無。
師曰有。
曰如何是向上路。
師曰。
黑漫漫地。
僧喝。
師曰。
貪他一粒粟。
失卻半年糧。
上堂。
威音王已前。
者一隊漢。
錯七錯八。
威音王已後。
者一隊漢。
落二落三。
而今者一隊漢。
坐立俨然。
且道。
是錯七錯八。
是落二落三。
還定當得出麼。
舉拂子曰。
吽吽。
浴佛上堂。
釋迦老子。
初生下來。
便作個笑具。
一手指天。
一手指地雲。
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雲門道。
我當時若見。
一棒打殺。
與狗子吃。
貴圖天下太平。
尚有人不肯放過。
卻道。
贊祖須是雲門始得。
且道。
那裡是贊他處。
莫是一棒打殺處麼。
且喜沒交涉。
今日南明祇得放過。
若不放過。
盡大地人。
并須乞命。
如今事不獲已。
且同大衆。
向佛殿上。
每人與他一杓。
何故。
豈不見道。
乍可違條。
不可越例。
以拂子擊禅床。
下座。
上堂。
野幹鳴師子吼。
張得眼開得口。
動南星蹉北鬥。
大衆。
還知落處麼。
金剛階下蹲。
神龜火裡走。
後退居西山。
耿龍學。
請就淨光院升座。
靈峰古。
舉白雲見楊岐。
岐令舉茶陵悟道頌公案。
請師批判。
師乃曰。
諸禅德。
楊岐大笑。
眼觀東南。
意在西北。
白雲悟去。
聽事不真。
喚鐘作甕。
檢點将來。
和楊岐老漢。
都在架子上。
将錯就錯。
若是南明即不然。
我有明珠一顆。
切忌當頭蹉過。
雖然觌面相呈。
也須一錘打破。
舉拂子曰。
還會麼。
碁逢敵手難藏興。
詩到重吟始見工。
示疾日。
請西堂應庵華為座元。
付囑院事。
示訓如常。
俄握拳而逝。
茶毗。
得五色舍利。
齒舌右拳無少損。
塔於寺東劉阮洞前。
壽五十三。
福州府玄沙僧昭禅師 上堂。
天上無彌勒。
地下無彌勒。
且道。
彌勒在甚麼處。
良久曰。
夜行莫踏白。
不是水便是石。
蘇州府南峰雲辯禅師 本郡人。
依閩之瑞峰章得度。
旋裡。
谒
娑竭大龍王。
不知在何處。
以拄杖擊禅床曰。
在者裡。
看看。
南山起雲。
北山下雨。
老僧更為震雷聲。
助發威光令遠布。
乃高聲曰。
閧弄閧弄。
上堂。
開口有時非。
開口有時是。
粗言及細語。
皆歸第一義。
釋迦老子碗鳴聲。
達磨西來屎臭氣。
唯有山前水牯牛。
身放毫光照天地。
上堂。
得念失念無非解脫。
是甚麼語話。
成法破法皆名涅盤。
料掉沒交涉。
智慧愚癡通為般若。
颟顸佛性。
菩薩外道所成就法皆是菩提。
猶較些子。
然雖如是。
也是楊廣失駱駝。
上堂。
欲識佛去處。
祇者語聲是。
咄。
傅大士不識好惡。
以昭昭靈靈。
教壞人家男女。
被志公一喝曰。
大士莫作是說。
别更道看。
大士複說偈曰。
空手把鉏頭。
步行騎水牛。
人從橋上過。
橋流水不流。
志公乃呵呵大笑曰。
前頭猶似可。
末後更愁人。
上堂。
憶昔遊方日。
獲得二種物。
一是金剛錘。
一是千聖骨。
持行宇宙中。
氣岸高突兀。
如是三十年。
用之為準則。
而今年老矣。
一物知何物。
擲下金剛錘。
擊碎千聖骨。
抛向四衢道。
不能更惜得。
任意過浮生。
指南将作北。
呼龜以為鼈。
喚豆以為粟。
從他明眼人。
笑我無繩墨。
台州府護國此庵景元禅師 永嘉楠溪張氏子。
年十八。
依靈山希拱圓具。
後習台教。
棄谒圓悟於锺阜。
聞僧讀死心錄曰。
既迷須得個悟。
既悟須識悟中迷迷中悟。
迷悟雙忘卻。
從無迷悟處。
建立一切法。
師疑甚。
即趨佛殿。
以手托開門扉。
豁然大徹。
繼而執侍。
機辯逸發。
悟目為聱頭元侍者。
遂自題肖像付之曰。
生平隻說聱頭禅。
撞着聱頭如鐵壁。
脫卻羅籠截腳跟。
大地撮來墨漆黑。
晚年轉複沒刁刀。
奮金剛椎碎窠窟。
他時要識圓悟面。
一為渠侬并拈出。
悟歸蜀。
師還浙東。
鏟彩埋光。
不求聞達。
括蒼守耿延禧。
嘗問道於圓悟。
因閱其錄。
至題肖像。
得師為人。
乃緻開法處州之南明。
僧問。
三聖道。
我逢人即出。
出則不為人。
意旨如何。
師曰。
八十翁翁嚼生鐵。
曰興化道。
我逢人則不出。
出即便為人。
又作麼生。
師曰。
須彌頂上浪翻空。
問。
天不能蓋。
地不能載。
是甚麼物。
師曰。
無孔鐵錘。
曰天人群生類。
皆承此恩力也。
師曰。
莫妄想。
問。
三世諸佛說不盡底句。
請師速道。
師曰。
眨上眉毛。
問。
未舉先知。
未言先見。
如何是沩仰宗。
師曰。
推不向前。
約不退後。
曰昔年三平道場重興。
是日圓悟高提祖印。
始自師傳。
如何是臨濟宗。
師曰。
殺人活人不眨眼。
曰建化何妨行鳥道。
回途複妙顯家風。
如何是曹洞宗。
師曰。
手執夜明符。
幾個知天曉。
曰目前抽顧鑒。
領略者還稀。
如何是雲門宗。
師曰。
頂門三眼耀乾坤。
曰三界唯心。
萬法唯識。
如何是法眼宗。
師曰。
箭鋒相直不相饒。
曰向上還有路也無。
師曰有。
曰如何是向上路。
師曰。
黑漫漫地。
僧喝。
師曰。
貪他一粒粟。
失卻半年糧。
上堂。
威音王已前。
者一隊漢。
錯七錯八。
威音王已後。
者一隊漢。
落二落三。
而今者一隊漢。
坐立俨然。
且道。
是錯七錯八。
是落二落三。
還定當得出麼。
舉拂子曰。
吽吽。
浴佛上堂。
釋迦老子。
初生下來。
便作個笑具。
一手指天。
一手指地雲。
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雲門道。
我當時若見。
一棒打殺。
與狗子吃。
貴圖天下太平。
尚有人不肯放過。
卻道。
贊祖須是雲門始得。
且道。
那裡是贊他處。
莫是一棒打殺處麼。
且喜沒交涉。
今日南明祇得放過。
若不放過。
盡大地人。
并須乞命。
如今事不獲已。
且同大衆。
向佛殿上。
每人與他一杓。
何故。
豈不見道。
乍可違條。
不可越例。
以拂子擊禅床。
下座。
上堂。
野幹鳴師子吼。
張得眼開得口。
動南星蹉北鬥。
大衆。
還知落處麼。
金剛階下蹲。
神龜火裡走。
後退居西山。
耿龍學。
請就淨光院升座。
靈峰古。
舉白雲見楊岐。
岐令舉茶陵悟道頌公案。
請師批判。
師乃曰。
諸禅德。
楊岐大笑。
眼觀東南。
意在西北。
白雲悟去。
聽事不真。
喚鐘作甕。
檢點将來。
和楊岐老漢。
都在架子上。
将錯就錯。
若是南明即不然。
我有明珠一顆。
切忌當頭蹉過。
雖然觌面相呈。
也須一錘打破。
舉拂子曰。
還會麼。
碁逢敵手難藏興。
詩到重吟始見工。
示疾日。
請西堂應庵華為座元。
付囑院事。
示訓如常。
俄握拳而逝。
茶毗。
得五色舍利。
齒舌右拳無少損。
塔於寺東劉阮洞前。
壽五十三。
福州府玄沙僧昭禅師 上堂。
天上無彌勒。
地下無彌勒。
且道。
彌勒在甚麼處。
良久曰。
夜行莫踏白。
不是水便是石。
蘇州府南峰雲辯禅師 本郡人。
依閩之瑞峰章得度。
旋裡。
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