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集續傳燈錄卷第五
關燈
小
中
大
uot
○清涼南叟茂禅師
上堂,舉趙州谂禅師因僧問'道人相見時如何?'州雲:'呈漆器'。
師頌曰:"漱石冷冷石澗陰,喬松千尺帶寒青。
多應隻看昂霄操,誰信根頭有茯苓。
" ○蘇州虎丘雲谷慶禅師 題血書《法華經》偈曰:"眼裡有筋皮有血,自家針劄自家知。
一毫頭上能通變,紅菡萏花三四枝。
" ○九江慧力圓中規禅師 上堂:"一夜春風浩浩,掃盡千花百草。
"因憶臨濟向黃蘗吃六十拄杖,遂拍膝雲:"知機良不早!" 徑山虛堂愚禅師法嗣 ○蘇州虎丘閑極雲禅師 上堂:"一莖草上明宗,面壁老胡多虛。
少實三轉語中定旨,鹫峰聩祖暗展明收。
全身奉重底無一點佛法,身心撥無因果底具無量殊勝妙義。
者裡轉得一步,便見皇都城裡人物骈阗,管弦雜沓,落星石畔。
山明水秀,漁唱樵歌。
可謂羲皇上人成佛子住。
然雖如是,猶堕功勳量外一機。
如何舉唱?"擊拂子:"徹底潮收青海尾,好看月上長珊瑚。
”上豈():“多岐亡羊,多言喪道。
蓦劄相逢,何曾欠少。
豈不見天台桐柏宮,盧道士年一百二十歲,攝召行法極好。
若也不信,問取洞庭山水仙太保。
"上堂:"南熏涼薝,蔔香日長,無事靠胡床。
乾坤稊稗,身世糟糠。
蒼苔滿地無人到,付與蟬聲送夕陽。
"上堂舉藥山久不上堂,院主白雲:'大衆久思,和尚示誨'公案,師雲:"當時若道得個起動和尚,管取藥山歸方丈不得。
" 注()豈疑為堂字 ○四明定水寶業源禅師 本郡人,參虛堂於徑山。
凡宗門話頭未能透脫者,必咨決老成。
一日問虛堂雲:"德山末後句,若謂有,德山焉得不會?若謂無,岩頭又道德山未會。
望和尚慈悲指示。
"堂雲:"我不會,汝去問雲首座。
"師去問雲,适雲遊山歸,索水濯足。
師丞進水委身出手為摩捋之,卻仰首問雲:"德山末後句,某甲未識有無,望首座開示。
"雲以兩手掇濯足水澆潑雲:"有什麼末後句?"師不明其指,明日見堂,具道問雲事。
堂雲:"他無别語?"師雲:"他道有什麼末後句。
"堂雲:"那那我向你道他會得。
"師當下釋然。
住後僧問:"記得僧問洞山'如何是佛',洞山雲:'麻三斤'。
意旨如何?"師雲:"欵出囚口。
"僧雲:"又僧問趙州'如何是佛',趙州雲:'殿裡底,'又作麼生?"師雲:"貴買賤賣。
"上堂:"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
"師拈雲:"釋迦老子四棱蹋地去也!還有人救得麼?"喝一喝。
上堂:"蒲團收足,未有長住而不行;拄杖橫肩,未有長行而不住。
舍彼就此,從西過東。
了無佛幹懷,亦無世谛留念。
粗飯淡羹随緣度日,熏爐茗椀任意适時。
一句酬恩如何敲唱?風定堯天闊,雲開舜日明!"上堂舉趙州和尚因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州雲:'庭前柏樹子',僧雲:'和尚莫将境示人'。
州雲我不将境示人。
僧雲:'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州雲:'庭前栢樹子'。
師拈雲:"這僧未發問時,已自黛色參天二千尺。
趙州再答一遍,豈止霜皮淄雨四十圍?"上堂:"諸方談禅浩浩,崇福并無分曉。
土面灰頭過時,住持職事不子。
手臂長,衫袖小,直裰袈裟布粗皂。
将無作有接禅和,笑倒保真泉大道。
"上堂舉古德道'三世諸佛不知有,狸奴白牯卻知有。
'師拈雲:"知有是?不知有是?"擊拂子:"名利盡随騎馬客,是非不到釣魚人。
" ○杭州淨慈靈石如芝禅師 初住嘉禾興聖,遷台之湧泉、嘉興本覺。
上堂:"奔蜂不能化藿蠋,魯雞不能伏鹄卵。
衲僧九十日中,剛要蒸沙作飯。
者一半那一半,劈腹剜心,窮坑易滿。
"上堂:"六月不熱,五谷不結。
波斯頂上罩曉鏡,金剛腦後添生鐵。
豈不見雲門大師道:'盡大地無纖毫過患,猶是轉句。
不見一色,始是半提。
'更須知有全提時節。
"卓拄杖,下座。
上堂:"結夏已一月,光陰迅如注。
水牯牛水草傷甘,寒山子飯飽弄筯。
針膏肓,起沉痼。
山僧有易簡私方,普施諸人去也。
"擊拂子:"若飯食時,量彼來處。
" ○靈岩竹窗喜禅師 上堂:"諸人每日行住坐卧,聞見覺知,俯仰折旋。
攀附應接,頭頭妙用。
圓融處處,神光具足。
為甚聞鐘聲披衣,聞鼓聲上堂?向這裡見得明白,許你七穿八穴,不然萬紫千紅零落盡,一年春事又成休。
" ○四明雪窦禹溪予禅師 上堂:"如何是佛?即心是佛。
與麼會便不是。
如何是佛?即心是佛,與麼會方始是。
金不博金,水不洗水。
兩三行鷹冷雲邊,七八葉蘆秋色裡。
" ○葛廬覃禅師 頌'傅大士講經公案':"雙林大士太無端,又向梁朝露一斑。
經旨未分玄路絕,一揮案上動龍顔。
" 徑山虛舟度禅師法嗣 ○杭州徑山虎岩淨伏禅師 淮安人,初由中天竺首座,出世潭州石霜。
上堂:"廓落無依是何境界?風不鳴條,雨不破塊。
"以拂子擊禅床,雲:"堯舜之君,猶有化在。
"上堂:"是句非句,全提半提。
虛空剜孔竅,節目上生枝。
似這般病,朝打三千,暮打八百,有什麼過?"上堂:"機先領旨,句下明宗。
雲門拶得腳折,百丈喝得耳聾。
落花三月雨,殘夢五更鐘。
"上堂拈香擇火:"運水搬柴不是神通妙用,着衣吃飯、屙屎送尿不是神通妙用,畢竟如何?放曠長如癡兀人,他家自有通人愛!"上堂:"點着便行,腳跟下好與三十棒。
不撥自轉,頂門上猶欠一錐,總不恁麼。
幾般雲色出峰頂,一樣泉聲落檻前。
"上堂:"高山墜石,至平地而勢自休;大海生波,遇無風而波自息。
兩頭坐斷,一法不存。
那裡有明暗色空?那裡有山河大地?雖然,不是僧繇手,徒說會丹青。
"上堂:"淩霄峰頂有一片碁盤石,方不方、圓不圓、平不平、仄不仄,提掇不動,穿鑿不開,莓苔薜荔裹之不交,風雨煙雲灑之不濕。
以滿天星鬥萬象森羅為一局棋子,白月則現,黑月則隐。
自古自今,無人下得一着。
衲子旁觀有分,山僧試為下者一着。
"蓦拈拄杖卓一下,雲:"路從平處崄,人向靜中忙。
" ○蘇州承天庸叟時中禅師 初參徑山無準,次於冷泉見虛舟。
其出世四明萬壽。
開堂拈香有雲:"此香於淳化年間,淩霄峰頂瓦礫場中拾得,便知道地次;於乳窦峰前寒花亭畔皮膚脫盡,惟在真實;末後逗到飛來峰下直指堂前,撞着個不分不曉、指南作北底老和尚,被渠一嗅嗅着,直得氣息全無,熏天灸地"雲雲。
上堂:"無心則差,用意則錯。
良醫之門,如何發藥?"撫膝一下,雲:"睦州擔闆,普化搖铎。
"上堂,舉僧問雲門'殺父殺母佛前忏悔,殺佛殺祖向甚處忏悔?'雲門雲:'露',師頌雲:"一般春色未嘗偏,白白紅紅各自妍。
路轉溪回風景好,五須彌頂浪滔天。
"上堂:"釋迦老子四十九年說要且說不到,達磨大師九年冷坐要且觑不破。
說不到、觑不破,海神知貴不知價,留與人間光照夜。
"上堂,舉古德道:"'君若無心得似風,飛沙走石不乖空。
但於事上通無事,見色聞聲不用聾。
'大衆!古德與麼說話,早是壓良為賤了也,雙峨則不然。
君若無心得似風,東西南北路頭通。
個中聲色非聲色,雲自高飛水自東。
"上堂,舉'三分光陰二早過,何曾動着。
靈台一點不揩磨,争怪得他。
'"貪生逐日區區去,也是尋常行履處,喚不回頭争奈何。
前無達者後無人,承天與麼批判諸人,不得随語生解。
"卓拄杖一下。
○四明天童竺西妙坦禅師 族金氏,婺之浦江人,母張夢蓮花産于庭而生。
依同裡慧香淨月為師,既得度,下濤江,登天竺,從晦岩照公妍究三觀一心之旨,會虛舟唱道靈隐,委身事焉。
一日,室中,舟問:“如何是良遂知處,諸人不知?”師答曰:"冬瓜直儱侗,瓠子曲彎彎。
"舟咄曰:"如斯見解不離教乘。
"師拟答,舟以拳劈面便打,師有省,遽作禮,趨出,舟即命為侍者。
舟莅徑山,召掌書記。
西遊,見覺庵真於承天,尋主無錫保甯,遷慧山,移華藏,退處承天,久之,乃赴靈岩,居數月,複遁於虎丘祖塔大德。
戊戌被旨,仍主華藏逾十年,至大戊申遷。
天童上堂:"靜處鬧浩浩,鬧處靜悄悄。
謹白參玄人,莫向兩頭讨,出門總是長安道。
"上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
古者道:'有寒暑兮促君壽,有鬼神兮妬君福。
'是你諸人還覺寒毛卓豎麼?忽若死灰裡火發,燎卻面門,便是參學事畢。
"喝一喝。
示衆:"五日風,十日雨,野老不知堯舜力,今日三,明日四,悠悠空度少年時。
大衆還知天童苦心處麼?昨夜三更月到窗,杜鵑啼在深深樹!" 承天覺庵真禅師法嗣 ○江州廬山東林澤山[戒-廾+一]鹹禅師 病起,上堂:"寒一上,熱一上,左之右之,七颠八倒。
明頭暗頭,千思萬想。
大地長時,動搖四至,罔知所向。
待令冷汗通身,頓覺神清氣爽,便解信口呼五作六,信手抛三放兩。
諸仁者要論衣單下工夫,總不出這個模樣。
"喝一喝。
上堂:"祖意教意,全提半提。
翻風蝴蝶舞,呼雨鹁鸠啼。
海上明公秀,趙州東院西。
"上堂:"行腳參尋,等是不着,便一切事聞如不聞,一切事見如不見。
"拍禅床:"西風一陣來,落葉兩三片。
"上堂:"日遲遲,風細細。
解脫門開,不可思議。
土宿騎黃牛,那咤伸八臂。
吽!吽!"上堂:"少減多添,将無作有,此是通人分上事。
虎丘直下兒孫偏用省數,須一是一二是二始得。
" 國清溪西澤禅師法嗣 ○易首座 字無象,宋将家子夏氏。
膂力過人,武技最精,曾襲父職,不樂,棄官。
隸上虞奉國寺出家落發,其師俾誦心經,三日不記一字,因大惡。
俄有僧曰妙峰者,過其寺謂其師曰:"此人好危坐,恐是禅定中來,可以與我。
"其師忻然命與俱,首抵雪窦挂搭,孜孜參究,脅不至席。
忽一日定去,屹如枯株,經七日徐徐出定,似有慶快。
清夜徐步廊庑間,有正首座者雲:"且喜大事了畢。
"師不答,指所見鐘樓,肆口說偈雲雲。
即抵華頂,見溪西,往複勘辨悟旨,踢倒香倚即行。
又往見天目高峰,機語尤契,合俾為首座。
至正初來明之海會,機絕諸緣,影不出戶,道具不離側,人鹹仰之。
甲午正月忽謂侍僧曰:“吾俟來月二十四日,暫遊戲江東。
”至期,沐浴更衣趺坐告衆曰:“吾前日豈不向汝道,今日遊戲乎?”言訖,乃泊然而逝。
仰山雪岩欽禅師法嗣 ○杭州天目高峰原妙禅師 十五歲出家,十六歲為僧,十八習教,二十更衣入淨慈。
參斷橋和尚習禅,遂立三年死限用工,雖切,未有入處。
時雪岩閑居北澗塔,遂往請益。
方問訊,即被打出。
次日複去,始得相見。
岩問已前參究處,師一一答了。
岩令看無字話,從頭開發做工夫一遍,日前所積之疑當下便得豁然。
岩又令日日上來一轉,要見用工處。
自後一入門,岩便問:“阿誰為你拖者死屍來?”聲未絕,便打。
日日如此,正被逼拶,方有些涯際。
值岩赴南明請師,遂上徑山度夏。
忽一夜夢中,憶着斷橋和尚所舉萬法歸一話,自此工夫打成一片。
又一日至三塔閣上諷經,忽睹五祖和尚真贊,末後雲:“百年三萬六千朝,返覆看來隻這漢。
”日前被岩問拖死屍句子,蓦然打破。
雖然如此,日用中尚不得自由,如欠人債相似。
後侍岩赴天甯,途中岩诘問曰:“日用浩浩時,還作得主麼?”師答曰:“作得主。
”曰:“睡夢時作得主麼?”曰:“作得主。
”曰:“正睡着時,無夢無想,無見無聞,主在甚麼處?”師無語。
岩卻囑雲:“從今日去,也不要你學佛學法,也不要你窮古窮今。
但隻饑來吃飯,困來打眠,才眠覺來,卻抖擻精神:我者一覺,主人公畢竟在甚處?”師遵守此語,及五年,偶寓一庵宿睡覺。
正疑此事,忽同宿道友枕子堕地作聲,打破疑團,如在網羅中跳出,日前所疑,佛祖誵訛公案,古今差别因緣,恰如泗州見大聖,遠客還故鄉,元是舊時人,不改舊時行履處。
至元丁亥冬,衆請開堂,師室中垂語曰:“大徹底人本脫生死,因甚命根不斷?佛祖公案隻是一個道理,因甚有明與不明? 大修行人當遵佛行,因甚不守毗尼? 杲日當空,無所不照,因甚被片雲遮卻? 人人有個影子寸步不離,因甚踏不着? 盡大地是個火坑,得何三昧不被燒卻?”示衆:“有一物明曆曆,佛祖觑不破,大地無人識。
常在舌頭尖,盡力吐不出。
吐得出,也是胡餅裡呷汁。
”示衆:“海底泥牛[口*(銜-金+缶)]月走,岩前石虎抱兒眠,鐵蛇鑽入金剛眼,昆侖騎象鹭鸶牽。
此四句内,有一句能殺能活,能縱能奪。
若撿點得出,許汝一生參學事畢。
”上堂:“日正暄,春已暮。
花片片,随流去。
”拈拄杖雲:“拄枝杖頭一點紅,馨香徧界無人顧。
大衆顧不顧即且止,畢竟一歸何處?”擲拄杖下座。
上堂,舉僧問長慶“衆手淘金,誰是得者?”,慶雲:“有伎倆者得。
”僧雲:“學人還得也無?”慶雲:“大遠在!”師拈雲:“西峰不然。
今日忽有人問:‘衆手淘金,誰是得者?’隻向他道:‘阿誰無分?’”又雲:“學人還得也無?猶嫌少在。
”将終,書偈雲:“來不入死關,去不出死關。
鐵蛇鑽入海,擡倒須彌山。
” ○杭州徑山虛谷希陵禅師 婺州人。
上堂:“直指人心,曲垂方便。
石鞏張弓,三平架箭。
”上堂:“見處平常,用處平常。
截鶴而短,續凫而長。
有見恁麼道,便道我會了也。
西天胡子因甚沒髭須?” ○湖州道場及庵宗信禅師 婺之方氏。
僧問:“一念未興時如何?”師雲:“名不得。
”僧雲:“名不得後如何?”師雲:“初八二十。
”上堂:“千說萬說不如親見一面,東去西去無過,隻要到家。
”豎拂召大衆雲:“見麼見了?”擊拂雲:“到也到了,且其中事作麼生?”以拂子畫一畫,雲:“不是與人難共住,大教缁素要分明。
”上堂,舉岩頭訪仰山,才跨門便提起坐具,雲:‘和尚。
’仰山拟取拂子,岩頭雲:‘不妨好手。
’”師雲:“仲尼溫伯雪,目擊而道存。
千古之下,誰是知音?”顧視大衆雲:“不可謂秦無人。
”上堂,舉杉堂長老問仰山和尚雲“學道人還假悟也無?”山雲:“悟則不無,争奈落在第二。
”師頌雲:“油煎石磉盤,一口吞一個。
不是不與人,隻緣劈不破。
”上堂,舉僧問趙州“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州雲:“我在青州作一颔布衫,重七斤。
”師頌曰:“萬法歸一一何歸?南海波斯舞柘枝。
青山隻解磨今古,流水何曾洗是非。
” ○酃縣靈雲鐵牛持定禅師 吉安大和王氏,宋尚書贽九世孫也。
依雪岩於仰山,服杜多行。
岩示衆有雲:“兄弟家做工夫,若也七日夜一念無間,眼不交睫,無個入處,斫取老僧頭作舀屎杓。
”師聞,遂勵精奮發。
因為衆持茅,衆患痢,師委身,事之未幾,亦有疾。
醫謂不可治,乃取一觸桶於屏處,危坐其上,單持正念,七日不動。
忽覺山河大地徧界如雪霁月明,堂堂一身,獨露乾坤之外。
久之,似聞擊木聲,徧體汗流,其疾亦頓愈。
遂請陳於岩,岩诘之,酬對無滞,複示以偈曰:“昭昭靈靈是什麼?眨得眼來已蹉過。
廁邊籌子放光明,直下元來隻是我。
”尋為大僧。
一日岩上堂舉“亡僧死了燒了,向什麼處去?”自代雲:“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
”師於言下疑情蕩然,身如湧高丈許。
即造方丈曰:“适來和尚舉揚般若,驚得法堂前石獅子笑舞不已。
”岩雲:“你試道看。
”師雲:“劫外春回萬物枯,山河大地一塵無。
法身超出如何舉?笑倒西天碧眼胡。
”岩敲面前卓子雲:“山河大地一塵無,者個是什麼?”師作掀倒勢,岩笑曰:“一彩兩賽。
”岩巡堂次,師以楮被裹身睡。
岩召至方丈,勵聲雲:“我巡堂,汝打睡。
若道得即放過汝。
”師答雲“鐵牛無力懶耕田,帶索和犂就雪眠。
大地白銀都蓋覆,德山無處下金鞭。
”岩曰:“好個鐵牛也!”因以為号,遊方至衡陽酃縣,愛其桃源山幽深,結屋而居,酃人翕然從化,寺成,榜曰靈雲。
大德七年癸卯正月十五日,示寂。
函全身於陶具,三年啟視,坐如生,爪發俱長,乃建塔于其上。
○高麗鐵山瓊禅師 湘潭人,年十三。
因一僧教導,方知有佛法,但以誦經禮佛為事。
見經雲:“種種供養,非報佛恩。
惟發菩提心,能報佛恩。
”然不知菩提心作麼生發。
又見《法華經》雲:“新發意菩薩常於間處,修攝其心。
”自此乃學坐禅。
二十二為僧,二十四受具,往參雪岩,於仰山值歲歉不納,徑到石霜讨住。
衆中有庚首座,他是有發明者。
師遂親炙,學坐禅。
偶見雪岩坐禅,箴思量做處不曾從這裡過,乃複上仰山。
久之,方得歸堂。
一日,岩上堂有雲:“兄弟家終日在蒲團上瞌睡也,須是下地後架頭走一遭。
冷水灌漱洗開兩眼,卻上蒲團上豎起脊梁,壁立萬仞,單單提一個無字,如關雲長百萬軍中斬顔良頭相似,斬得頭來,百萬軍衆總不知。
誠能如是用工七日七夜,若不悟去,斬取老僧頭去作舀屎杓。
此是老僧四十年前已用之工。
”師聞如是說,便咬定牙關,依彼所說而坐。
至第四日夜,忽覺如劈破髑髅相似,又如萬丈井底掇出在虛空中相似,突出這一段光明露裸裸地在面前,直是無着歡喜處。
次日見岩,才入門岩便問:“什麼人?”師雲:“某甲。
”岩雲:“有什麼事?”師雲:“門前好五鳳樓。
”岩以拄杖連打二三十下,卻坐定。
問數轉語,師一一答了,岩雲:“未在,更去做工夫。
”師尋以紙求語,岩示以偈曰:“一拶虛空粉碎時,花開鐵樹散瓊枝。
紹隆佛種向上事,腦後依前欠一槌。
”已而至廬山東岩作夏。
一日東岩開堂次,舉“心不是佛,智不是道”,師雲:“抱贓叫屈。
”又雲:“不是心,不是佛。
”師雲:“眉間放出遼天鹘。
”岩命師掌藏教,未幾,岩遷育王,師送入院,又請充後堂。
後到蘇之休休,見蒙山,機契,蒙山甚喜,請居第一座。
冬節秉拂雲:“冬在月頭賣被買牛,冬在月尾賣牛買被。
”卓拄杖雲:“者裡無頭無尾,中道齊休,行也休休,坐也休休,住也休休,卧也休休。
睡眼豁開,五雲現瑞。
光風霁月,無處不周。
梅綻枯枝古渡頭,風前時複暗香浮。
雖然到此,向上一路,萬裡崖州!何以見得?”靠拄杖雲:“休休!”蒙山謂人曰:“說禅還是鐵山始得。
”高麗國王欽師道德,具禮币遣使專請。
師至彼國,玄風大行,得度者甚夥。
因洪宰相請普說,有雲:“蒙山和尚宗門旨要,最親最切。
前輩到處不到處,悉撿點得出。
細大法門,莫不精通。
從前承師友教導者多,獨蒙山勝他前輩。
所謂縱擒殺活掣電之機而得自在。
”雪岩道:“如人入海,輕入輕深。
”蒙山道:“猶如剝珠,愈剝愈光。
”二老之言,若合符節。
師終時甚多靈異。
淨慈斷橋倫禅師法嗣 ○杭州淨慈方山文寶禅師 上堂:“三世諸佛,六代祖師,在你諸人腳跟下。
還有踏得着者麼?”良久雲:“若踏不着,三世諸佛六代祖師在你諸人頂[甯*頁]上屙!”上堂:“山僧一夏與諸人說底總是世谛之談,與那事略無幹涉。
若要與那事相應,直須向世谛中明取。
傥不如斯,向後逢人切不得道在祇園過夏。
”上堂:“一雞二犬三豕四羊,新年佛法已為舉揚。
傥或觀聽尚留,便見五馬六牛七人八谷去也。
”上堂:“百骸俱潰散,一物鎮長靈。
”拈拄杖:“者個是拄杖子,那個是長靈一物。
”擲下拄杖:“何似南山鼈鼻蛇?”上堂:“一夏以來,東敲西擊,費盡手腳為汝諸人得徹困,賴是恬然不顧。
設若一個半個眼睛定動,老僧定入無間地獄。
”臈八上堂:“北鬥七、南鬥八,夜夜光生,人人眼活。
老瞿昙突然道個:‘奇哉!’是甚?樹栽竹栽魚栽菜栽。
”上堂:“禅和家氣宇如王,幾肯放頭低人半箬葉地?為甚逗到今日,各各不敢做一動子?”良久:“山中九十日,雲外一千年。
” ○杭州淨慈古田垕禅師 初住揚州雍熙,遷廣德靈山,安吉鳳山,吉州東山,吳中虎丘,台州慧因天甯,杭州中天竺。
上堂,舉傅大士頌曰“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
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
”師拈雲:“鄉談滿口,也怪他大士不得。
靈山亦有一頌:赤腳過乾溪,草鞋絆樹生。
仰身吃一颠,肚下污黃泥。
”解夏,上堂舉古德“一夏不與兄弟說話,大開東合。
”有僧自歎雲:“隻麼空過,不望說佛
師頌曰:"漱石冷冷石澗陰,喬松千尺帶寒青。
多應隻看昂霄操,誰信根頭有茯苓。
" ○蘇州虎丘雲谷慶禅師 題血書《法華經》偈曰:"眼裡有筋皮有血,自家針劄自家知。
一毫頭上能通變,紅菡萏花三四枝。
" ○九江慧力圓中規禅師 上堂:"一夜春風浩浩,掃盡千花百草。
"因憶臨濟向黃蘗吃六十拄杖,遂拍膝雲:"知機良不早!" 徑山虛堂愚禅師法嗣 ○蘇州虎丘閑極雲禅師 上堂:"一莖草上明宗,面壁老胡多虛。
少實三轉語中定旨,鹫峰聩祖暗展明收。
全身奉重底無一點佛法,身心撥無因果底具無量殊勝妙義。
者裡轉得一步,便見皇都城裡人物骈阗,管弦雜沓,落星石畔。
山明水秀,漁唱樵歌。
可謂羲皇上人成佛子住。
然雖如是,猶堕功勳量外一機。
如何舉唱?"擊拂子:"徹底潮收青海尾,好看月上長珊瑚。
”上豈():“多岐亡羊,多言喪道。
蓦劄相逢,何曾欠少。
豈不見天台桐柏宮,盧道士年一百二十歲,攝召行法極好。
若也不信,問取洞庭山水仙太保。
"上堂:"南熏涼薝,蔔香日長,無事靠胡床。
乾坤稊稗,身世糟糠。
蒼苔滿地無人到,付與蟬聲送夕陽。
"上堂舉藥山久不上堂,院主白雲:'大衆久思,和尚示誨'公案,師雲:"當時若道得個起動和尚,管取藥山歸方丈不得。
" 注()豈疑為堂字 ○四明定水寶業源禅師 本郡人,參虛堂於徑山。
凡宗門話頭未能透脫者,必咨決老成。
一日問虛堂雲:"德山末後句,若謂有,德山焉得不會?若謂無,岩頭又道德山未會。
望和尚慈悲指示。
"堂雲:"我不會,汝去問雲首座。
"師去問雲,适雲遊山歸,索水濯足。
師丞進水委身出手為摩捋之,卻仰首問雲:"德山末後句,某甲未識有無,望首座開示。
"雲以兩手掇濯足水澆潑雲:"有什麼末後句?"師不明其指,明日見堂,具道問雲事。
堂雲:"他無别語?"師雲:"他道有什麼末後句。
"堂雲:"那那我向你道他會得。
"師當下釋然。
住後僧問:"記得僧問洞山'如何是佛',洞山雲:'麻三斤'。
意旨如何?"師雲:"欵出囚口。
"僧雲:"又僧問趙州'如何是佛',趙州雲:'殿裡底,'又作麼生?"師雲:"貴買賤賣。
"上堂:"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
"師拈雲:"釋迦老子四棱蹋地去也!還有人救得麼?"喝一喝。
上堂:"蒲團收足,未有長住而不行;拄杖橫肩,未有長行而不住。
舍彼就此,從西過東。
了無佛幹懷,亦無世谛留念。
粗飯淡羹随緣度日,熏爐茗椀任意适時。
一句酬恩如何敲唱?風定堯天闊,雲開舜日明!"上堂舉趙州和尚因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州雲:'庭前柏樹子',僧雲:'和尚莫将境示人'。
州雲我不将境示人。
僧雲:'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州雲:'庭前栢樹子'。
師拈雲:"這僧未發問時,已自黛色參天二千尺。
趙州再答一遍,豈止霜皮淄雨四十圍?"上堂:"諸方談禅浩浩,崇福并無分曉。
土面灰頭過時,住持職事不子。
手臂長,衫袖小,直裰袈裟布粗皂。
将無作有接禅和,笑倒保真泉大道。
"上堂舉古德道'三世諸佛不知有,狸奴白牯卻知有。
'師拈雲:"知有是?不知有是?"擊拂子:"名利盡随騎馬客,是非不到釣魚人。
" ○杭州淨慈靈石如芝禅師 初住嘉禾興聖,遷台之湧泉、嘉興本覺。
上堂:"奔蜂不能化藿蠋,魯雞不能伏鹄卵。
衲僧九十日中,剛要蒸沙作飯。
者一半那一半,劈腹剜心,窮坑易滿。
"上堂:"六月不熱,五谷不結。
波斯頂上罩曉鏡,金剛腦後添生鐵。
豈不見雲門大師道:'盡大地無纖毫過患,猶是轉句。
不見一色,始是半提。
'更須知有全提時節。
"卓拄杖,下座。
上堂:"結夏已一月,光陰迅如注。
水牯牛水草傷甘,寒山子飯飽弄筯。
針膏肓,起沉痼。
山僧有易簡私方,普施諸人去也。
"擊拂子:"若飯食時,量彼來處。
" ○靈岩竹窗喜禅師 上堂:"諸人每日行住坐卧,聞見覺知,俯仰折旋。
攀附應接,頭頭妙用。
圓融處處,神光具足。
為甚聞鐘聲披衣,聞鼓聲上堂?向這裡見得明白,許你七穿八穴,不然萬紫千紅零落盡,一年春事又成休。
" ○四明雪窦禹溪予禅師 上堂:"如何是佛?即心是佛。
與麼會便不是。
如何是佛?即心是佛,與麼會方始是。
金不博金,水不洗水。
兩三行鷹冷雲邊,七八葉蘆秋色裡。
" ○葛廬覃禅師 頌'傅大士講經公案':"雙林大士太無端,又向梁朝露一斑。
經旨未分玄路絕,一揮案上動龍顔。
" 徑山虛舟度禅師法嗣 ○杭州徑山虎岩淨伏禅師 淮安人,初由中天竺首座,出世潭州石霜。
上堂:"廓落無依是何境界?風不鳴條,雨不破塊。
"以拂子擊禅床,雲:"堯舜之君,猶有化在。
"上堂:"是句非句,全提半提。
虛空剜孔竅,節目上生枝。
似這般病,朝打三千,暮打八百,有什麼過?"上堂:"機先領旨,句下明宗。
雲門拶得腳折,百丈喝得耳聾。
落花三月雨,殘夢五更鐘。
"上堂拈香擇火:"運水搬柴不是神通妙用,着衣吃飯、屙屎送尿不是神通妙用,畢竟如何?放曠長如癡兀人,他家自有通人愛!"上堂:"點着便行,腳跟下好與三十棒。
不撥自轉,頂門上猶欠一錐,總不恁麼。
幾般雲色出峰頂,一樣泉聲落檻前。
"上堂:"高山墜石,至平地而勢自休;大海生波,遇無風而波自息。
兩頭坐斷,一法不存。
那裡有明暗色空?那裡有山河大地?雖然,不是僧繇手,徒說會丹青。
"上堂:"淩霄峰頂有一片碁盤石,方不方、圓不圓、平不平、仄不仄,提掇不動,穿鑿不開,莓苔薜荔裹之不交,風雨煙雲灑之不濕。
以滿天星鬥萬象森羅為一局棋子,白月則現,黑月則隐。
自古自今,無人下得一着。
衲子旁觀有分,山僧試為下者一着。
"蓦拈拄杖卓一下,雲:"路從平處崄,人向靜中忙。
" ○蘇州承天庸叟時中禅師 初參徑山無準,次於冷泉見虛舟。
其出世四明萬壽。
開堂拈香有雲:"此香於淳化年間,淩霄峰頂瓦礫場中拾得,便知道地次;於乳窦峰前寒花亭畔皮膚脫盡,惟在真實;末後逗到飛來峰下直指堂前,撞着個不分不曉、指南作北底老和尚,被渠一嗅嗅着,直得氣息全無,熏天灸地"雲雲。
上堂:"無心則差,用意則錯。
良醫之門,如何發藥?"撫膝一下,雲:"睦州擔闆,普化搖铎。
"上堂,舉僧問雲門'殺父殺母佛前忏悔,殺佛殺祖向甚處忏悔?'雲門雲:'露',師頌雲:"一般春色未嘗偏,白白紅紅各自妍。
路轉溪回風景好,五須彌頂浪滔天。
"上堂:"釋迦老子四十九年說要且說不到,達磨大師九年冷坐要且觑不破。
說不到、觑不破,海神知貴不知價,留與人間光照夜。
"上堂,舉古德道:"'君若無心得似風,飛沙走石不乖空。
但於事上通無事,見色聞聲不用聾。
'大衆!古德與麼說話,早是壓良為賤了也,雙峨則不然。
君若無心得似風,東西南北路頭通。
個中聲色非聲色,雲自高飛水自東。
"上堂,舉'三分光陰二早過,何曾動着。
靈台一點不揩磨,争怪得他。
'"貪生逐日區區去,也是尋常行履處,喚不回頭争奈何。
前無達者後無人,承天與麼批判諸人,不得随語生解。
"卓拄杖一下。
○四明天童竺西妙坦禅師 族金氏,婺之浦江人,母張夢蓮花産于庭而生。
依同裡慧香淨月為師,既得度,下濤江,登天竺,從晦岩照公妍究三觀一心之旨,會虛舟唱道靈隐,委身事焉。
一日,室中,舟問:“如何是良遂知處,諸人不知?”師答曰:"冬瓜直儱侗,瓠子曲彎彎。
"舟咄曰:"如斯見解不離教乘。
"師拟答,舟以拳劈面便打,師有省,遽作禮,趨出,舟即命為侍者。
舟莅徑山,召掌書記。
西遊,見覺庵真於承天,尋主無錫保甯,遷慧山,移華藏,退處承天,久之,乃赴靈岩,居數月,複遁於虎丘祖塔大德。
戊戌被旨,仍主華藏逾十年,至大戊申遷。
天童上堂:"靜處鬧浩浩,鬧處靜悄悄。
謹白參玄人,莫向兩頭讨,出門總是長安道。
"上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
古者道:'有寒暑兮促君壽,有鬼神兮妬君福。
'是你諸人還覺寒毛卓豎麼?忽若死灰裡火發,燎卻面門,便是參學事畢。
"喝一喝。
示衆:"五日風,十日雨,野老不知堯舜力,今日三,明日四,悠悠空度少年時。
大衆還知天童苦心處麼?昨夜三更月到窗,杜鵑啼在深深樹!" 承天覺庵真禅師法嗣 ○江州廬山東林澤山[戒-廾+一]鹹禅師 病起,上堂:"寒一上,熱一上,左之右之,七颠八倒。
明頭暗頭,千思萬想。
大地長時,動搖四至,罔知所向。
待令冷汗通身,頓覺神清氣爽,便解信口呼五作六,信手抛三放兩。
諸仁者要論衣單下工夫,總不出這個模樣。
"喝一喝。
上堂:"祖意教意,全提半提。
翻風蝴蝶舞,呼雨鹁鸠啼。
海上明公秀,趙州東院西。
"上堂:"行腳參尋,等是不着,便一切事聞如不聞,一切事見如不見。
"拍禅床:"西風一陣來,落葉兩三片。
"上堂:"日遲遲,風細細。
解脫門開,不可思議。
土宿騎黃牛,那咤伸八臂。
吽!吽!"上堂:"少減多添,将無作有,此是通人分上事。
虎丘直下兒孫偏用省數,須一是一二是二始得。
" 國清溪西澤禅師法嗣 ○易首座 字無象,宋将家子夏氏。
膂力過人,武技最精,曾襲父職,不樂,棄官。
隸上虞奉國寺出家落發,其師俾誦心經,三日不記一字,因大惡。
俄有僧曰妙峰者,過其寺謂其師曰:"此人好危坐,恐是禅定中來,可以與我。
"其師忻然命與俱,首抵雪窦挂搭,孜孜參究,脅不至席。
忽一日定去,屹如枯株,經七日徐徐出定,似有慶快。
清夜徐步廊庑間,有正首座者雲:"且喜大事了畢。
"師不答,指所見鐘樓,肆口說偈雲雲。
即抵華頂,見溪西,往複勘辨悟旨,踢倒香倚即行。
又往見天目高峰,機語尤契,合俾為首座。
至正初來明之海會,機絕諸緣,影不出戶,道具不離側,人鹹仰之。
甲午正月忽謂侍僧曰:“吾俟來月二十四日,暫遊戲江東。
”至期,沐浴更衣趺坐告衆曰:“吾前日豈不向汝道,今日遊戲乎?”言訖,乃泊然而逝。
仰山雪岩欽禅師法嗣 ○杭州天目高峰原妙禅師 十五歲出家,十六歲為僧,十八習教,二十更衣入淨慈。
參斷橋和尚習禅,遂立三年死限用工,雖切,未有入處。
時雪岩閑居北澗塔,遂往請益。
方問訊,即被打出。
次日複去,始得相見。
岩問已前參究處,師一一答了。
岩令看無字話,從頭開發做工夫一遍,日前所積之疑當下便得豁然。
岩又令日日上來一轉,要見用工處。
自後一入門,岩便問:“阿誰為你拖者死屍來?”聲未絕,便打。
日日如此,正被逼拶,方有些涯際。
值岩赴南明請師,遂上徑山度夏。
忽一夜夢中,憶着斷橋和尚所舉萬法歸一話,自此工夫打成一片。
又一日至三塔閣上諷經,忽睹五祖和尚真贊,末後雲:“百年三萬六千朝,返覆看來隻這漢。
”日前被岩問拖死屍句子,蓦然打破。
雖然如此,日用中尚不得自由,如欠人債相似。
後侍岩赴天甯,途中岩诘問曰:“日用浩浩時,還作得主麼?”師答曰:“作得主。
”曰:“睡夢時作得主麼?”曰:“作得主。
”曰:“正睡着時,無夢無想,無見無聞,主在甚麼處?”師無語。
岩卻囑雲:“從今日去,也不要你學佛學法,也不要你窮古窮今。
但隻饑來吃飯,困來打眠,才眠覺來,卻抖擻精神:我者一覺,主人公畢竟在甚處?”師遵守此語,及五年,偶寓一庵宿睡覺。
正疑此事,忽同宿道友枕子堕地作聲,打破疑團,如在網羅中跳出,日前所疑,佛祖誵訛公案,古今差别因緣,恰如泗州見大聖,遠客還故鄉,元是舊時人,不改舊時行履處。
至元丁亥冬,衆請開堂,師室中垂語曰:“大徹底人本脫生死,因甚命根不斷?佛祖公案隻是一個道理,因甚有明與不明? 大修行人當遵佛行,因甚不守毗尼? 杲日當空,無所不照,因甚被片雲遮卻? 人人有個影子寸步不離,因甚踏不着? 盡大地是個火坑,得何三昧不被燒卻?”示衆:“有一物明曆曆,佛祖觑不破,大地無人識。
常在舌頭尖,盡力吐不出。
吐得出,也是胡餅裡呷汁。
”示衆:“海底泥牛[口*(銜-金+缶)]月走,岩前石虎抱兒眠,鐵蛇鑽入金剛眼,昆侖騎象鹭鸶牽。
此四句内,有一句能殺能活,能縱能奪。
若撿點得出,許汝一生參學事畢。
”上堂:“日正暄,春已暮。
花片片,随流去。
”拈拄杖雲:“拄枝杖頭一點紅,馨香徧界無人顧。
大衆顧不顧即且止,畢竟一歸何處?”擲拄杖下座。
上堂,舉僧問長慶“衆手淘金,誰是得者?”,慶雲:“有伎倆者得。
”僧雲:“學人還得也無?”慶雲:“大遠在!”師拈雲:“西峰不然。
今日忽有人問:‘衆手淘金,誰是得者?’隻向他道:‘阿誰無分?’”又雲:“學人還得也無?猶嫌少在。
”将終,書偈雲:“來不入死關,去不出死關。
鐵蛇鑽入海,擡倒須彌山。
” ○杭州徑山虛谷希陵禅師 婺州人。
上堂:“直指人心,曲垂方便。
石鞏張弓,三平架箭。
”上堂:“見處平常,用處平常。
截鶴而短,續凫而長。
有見恁麼道,便道我會了也。
西天胡子因甚沒髭須?” ○湖州道場及庵宗信禅師 婺之方氏。
僧問:“一念未興時如何?”師雲:“名不得。
”僧雲:“名不得後如何?”師雲:“初八二十。
”上堂:“千說萬說不如親見一面,東去西去無過,隻要到家。
”豎拂召大衆雲:“見麼見了?”擊拂雲:“到也到了,且其中事作麼生?”以拂子畫一畫,雲:“不是與人難共住,大教缁素要分明。
”上堂,舉岩頭訪仰山,才跨門便提起坐具,雲:‘和尚。
’仰山拟取拂子,岩頭雲:‘不妨好手。
’”師雲:“仲尼溫伯雪,目擊而道存。
千古之下,誰是知音?”顧視大衆雲:“不可謂秦無人。
”上堂,舉杉堂長老問仰山和尚雲“學道人還假悟也無?”山雲:“悟則不無,争奈落在第二。
”師頌雲:“油煎石磉盤,一口吞一個。
不是不與人,隻緣劈不破。
”上堂,舉僧問趙州“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州雲:“我在青州作一颔布衫,重七斤。
”師頌曰:“萬法歸一一何歸?南海波斯舞柘枝。
青山隻解磨今古,流水何曾洗是非。
” ○酃縣靈雲鐵牛持定禅師 吉安大和王氏,宋尚書贽九世孫也。
依雪岩於仰山,服杜多行。
岩示衆有雲:“兄弟家做工夫,若也七日夜一念無間,眼不交睫,無個入處,斫取老僧頭作舀屎杓。
”師聞,遂勵精奮發。
因為衆持茅,衆患痢,師委身,事之未幾,亦有疾。
醫謂不可治,乃取一觸桶於屏處,危坐其上,單持正念,七日不動。
忽覺山河大地徧界如雪霁月明,堂堂一身,獨露乾坤之外。
久之,似聞擊木聲,徧體汗流,其疾亦頓愈。
遂請陳於岩,岩诘之,酬對無滞,複示以偈曰:“昭昭靈靈是什麼?眨得眼來已蹉過。
廁邊籌子放光明,直下元來隻是我。
”尋為大僧。
一日岩上堂舉“亡僧死了燒了,向什麼處去?”自代雲:“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
”師於言下疑情蕩然,身如湧高丈許。
即造方丈曰:“适來和尚舉揚般若,驚得法堂前石獅子笑舞不已。
”岩雲:“你試道看。
”師雲:“劫外春回萬物枯,山河大地一塵無。
法身超出如何舉?笑倒西天碧眼胡。
”岩敲面前卓子雲:“山河大地一塵無,者個是什麼?”師作掀倒勢,岩笑曰:“一彩兩賽。
”岩巡堂次,師以楮被裹身睡。
岩召至方丈,勵聲雲:“我巡堂,汝打睡。
若道得即放過汝。
”師答雲“鐵牛無力懶耕田,帶索和犂就雪眠。
大地白銀都蓋覆,德山無處下金鞭。
”岩曰:“好個鐵牛也!”因以為号,遊方至衡陽酃縣,愛其桃源山幽深,結屋而居,酃人翕然從化,寺成,榜曰靈雲。
大德七年癸卯正月十五日,示寂。
函全身於陶具,三年啟視,坐如生,爪發俱長,乃建塔于其上。
○高麗鐵山瓊禅師 湘潭人,年十三。
因一僧教導,方知有佛法,但以誦經禮佛為事。
見經雲:“種種供養,非報佛恩。
惟發菩提心,能報佛恩。
”然不知菩提心作麼生發。
又見《法華經》雲:“新發意菩薩常於間處,修攝其心。
”自此乃學坐禅。
二十二為僧,二十四受具,往參雪岩,於仰山值歲歉不納,徑到石霜讨住。
衆中有庚首座,他是有發明者。
師遂親炙,學坐禅。
偶見雪岩坐禅,箴思量做處不曾從這裡過,乃複上仰山。
久之,方得歸堂。
一日,岩上堂有雲:“兄弟家終日在蒲團上瞌睡也,須是下地後架頭走一遭。
冷水灌漱洗開兩眼,卻上蒲團上豎起脊梁,壁立萬仞,單單提一個無字,如關雲長百萬軍中斬顔良頭相似,斬得頭來,百萬軍衆總不知。
誠能如是用工七日七夜,若不悟去,斬取老僧頭去作舀屎杓。
此是老僧四十年前已用之工。
”師聞如是說,便咬定牙關,依彼所說而坐。
至第四日夜,忽覺如劈破髑髅相似,又如萬丈井底掇出在虛空中相似,突出這一段光明露裸裸地在面前,直是無着歡喜處。
次日見岩,才入門岩便問:“什麼人?”師雲:“某甲。
”岩雲:“有什麼事?”師雲:“門前好五鳳樓。
”岩以拄杖連打二三十下,卻坐定。
問數轉語,師一一答了,岩雲:“未在,更去做工夫。
”師尋以紙求語,岩示以偈曰:“一拶虛空粉碎時,花開鐵樹散瓊枝。
紹隆佛種向上事,腦後依前欠一槌。
”已而至廬山東岩作夏。
一日東岩開堂次,舉“心不是佛,智不是道”,師雲:“抱贓叫屈。
”又雲:“不是心,不是佛。
”師雲:“眉間放出遼天鹘。
”岩命師掌藏教,未幾,岩遷育王,師送入院,又請充後堂。
後到蘇之休休,見蒙山,機契,蒙山甚喜,請居第一座。
冬節秉拂雲:“冬在月頭賣被買牛,冬在月尾賣牛買被。
”卓拄杖雲:“者裡無頭無尾,中道齊休,行也休休,坐也休休,住也休休,卧也休休。
睡眼豁開,五雲現瑞。
光風霁月,無處不周。
梅綻枯枝古渡頭,風前時複暗香浮。
雖然到此,向上一路,萬裡崖州!何以見得?”靠拄杖雲:“休休!”蒙山謂人曰:“說禅還是鐵山始得。
”高麗國王欽師道德,具禮币遣使專請。
師至彼國,玄風大行,得度者甚夥。
因洪宰相請普說,有雲:“蒙山和尚宗門旨要,最親最切。
前輩到處不到處,悉撿點得出。
細大法門,莫不精通。
從前承師友教導者多,獨蒙山勝他前輩。
所謂縱擒殺活掣電之機而得自在。
”雪岩道:“如人入海,輕入輕深。
”蒙山道:“猶如剝珠,愈剝愈光。
”二老之言,若合符節。
師終時甚多靈異。
淨慈斷橋倫禅師法嗣 ○杭州淨慈方山文寶禅師 上堂:“三世諸佛,六代祖師,在你諸人腳跟下。
還有踏得着者麼?”良久雲:“若踏不着,三世諸佛六代祖師在你諸人頂[甯*頁]上屙!”上堂:“山僧一夏與諸人說底總是世谛之談,與那事略無幹涉。
若要與那事相應,直須向世谛中明取。
傥不如斯,向後逢人切不得道在祇園過夏。
”上堂:“一雞二犬三豕四羊,新年佛法已為舉揚。
傥或觀聽尚留,便見五馬六牛七人八谷去也。
”上堂:“百骸俱潰散,一物鎮長靈。
”拈拄杖:“者個是拄杖子,那個是長靈一物。
”擲下拄杖:“何似南山鼈鼻蛇?”上堂:“一夏以來,東敲西擊,費盡手腳為汝諸人得徹困,賴是恬然不顧。
設若一個半個眼睛定動,老僧定入無間地獄。
”臈八上堂:“北鬥七、南鬥八,夜夜光生,人人眼活。
老瞿昙突然道個:‘奇哉!’是甚?樹栽竹栽魚栽菜栽。
”上堂:“禅和家氣宇如王,幾肯放頭低人半箬葉地?為甚逗到今日,各各不敢做一動子?”良久:“山中九十日,雲外一千年。
” ○杭州淨慈古田垕禅師 初住揚州雍熙,遷廣德靈山,安吉鳳山,吉州東山,吳中虎丘,台州慧因天甯,杭州中天竺。
上堂,舉傅大士頌曰“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
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
”師拈雲:“鄉談滿口,也怪他大士不得。
靈山亦有一頌:赤腳過乾溪,草鞋絆樹生。
仰身吃一颠,肚下污黃泥。
”解夏,上堂舉古德“一夏不與兄弟說話,大開東合。
”有僧自歎雲:“隻麼空過,不望說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