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集續傳燈錄卷第三
關燈
小
中
大
不憂明日事,生涯隻在缽盂中。
” 雪峰北山信禅師法嗣 ○紹興大慶尼了庵智悟禅師 生閩中,王氏,幼孤。
年十一白母願出家。
禮祥山寺普升得度。
習經誦至“空無所有”一句頓悟。
每自歎曰:“不求明師決擇,恐成差别虛棄光陰。
” 時北山退漳之南院,閑居鼓山西庵。
師随衆入室,山問曰:“上座什麼處住?” 師曰:“不住南台江邊。
” 山诘曰:“畢竟住在什麼處?” 師不審,便行, 山叱曰:“走作麼,合吃山僧手中棒!” 師面熱汗下。
次日複詣,請益:“某甲昨日祗對和尚,有什麼過?” 山厲聲雲:“更來這裡覓過在!” 師雲:“月明照見夜行人。
” 山指旁僧,曰:“看渠志氣甚不凡。
” 遂印以偈,有“相逢若問其中事,風攪螺江浪拍天”之句。
出世蘇之西竺,一日癡絕來訪,問曰:“子悟處如末山見大愚,忽然撞着。
灌溪為佛法來時如何?” 師對曰:“大海不讓細流。
” 癡絕一笑而已。
寶佑六年,太師判宗大王帖請住大慶。
僧問雲:“灌溪道我在臨濟爺爺處得半杓,末山娘娘處得半杓,畢竟是有是無?” 師雲:“百花球子上,何用繡紅旗。
” 上堂,拈拄杖雲:“天垂十二闌幹角,風滿三千世界中。
熱惱變成清淨境,禅心頓覺悟真空。
”靠拄杖雲:“有甚共語處!” 上堂:“大陽門下,日日三秋。
明月堂前,時時九夏。
古人恁麼,未免坐在這裡。
大慶即不然:‘山轉疑無路,溪回别有村’。
” 上堂:“柳絮飄風,杏花沐雨。
好個生機,快須薦取。
”以拂子擊禅床,雲:“咄!三十年後,不得錯舉。
” 華藏純庵淨禅師法嗣 ○福州雪峰石翁玉禅師 禮雪峰塔偈曰:“入閩早是四旬餘,象骨岩前縛屋居。
誰道開平年代後,春疇煙雨幾犂鋤。
” 靈隐高原泉禅師法嗣 ○婺州寶林無機和尚 上堂,舉:“教中道,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
大慧和尚頌曰:‘荷葉團團團似鏡,菱角尖尖尖似錐;風吹柳絮毛球走,雨打棃花蛱蝶飛。
’大慧和尚可謂桃花、李花,總成一家。
雙林則不然:‘客舍并州二十霜,歸心日夜憶鹹陽;無端更度桑乾水,卻望并州是故鄉。
’。
” 上堂:“蘆花對蓼紅,木落山露骨。
彷佛揚州,依希越國。
“拈拄杖卓一下,雲:“為君卓落精靈窟,無位真人赤骨律。
” 黃龍無門開禅師法嗣 ○杭州護國臭庵宗禅師 上堂,舉豐幹謂寒山拾得雲:你與我去遊五台便是我同流。
寒山雲:你去遊五台作麼?幹雲:禮拜文殊。
山雲:你不是我同流。
師雲:“豐幹開口不在舌頭上,寒山同坑無異土。
檢點将來,兩個駝子厮撞着,世上應無直底人。
” 上堂,舉嶽林振禅師示衆雲:布袋口開還有買底麼?僧雲:有。
林雲不:作賤,不作貴,作麼生買?僧無語。
林雲:老僧失利。
師雲:”嶽林設個問端,也甚奇特。
及至被人道個有字,直得東遮西掩,囊藏不疊。
護國今日布袋口開,還有買底麼?”良久,雲:“闌幹雖共倚,山色不同觀。
” ○杭州慧雲無傳祖禅師 上堂:“佛佛廣說大智莫能知,祖祖相傳凡情讵能測;先天後地成壞長存,入死出生去來不變;於斯薦得已涉支離,其或未然,山僧更為下個注腳。
”以拂子擊禅床,雲:“啼得血流無用處,不如緘口過殘春。
” ○華藏瞎驢見和尚 頌興化打克賓話曰:“興化打克賓,言親語不親。
棒頭如雨點,敲出玉麒麟。
” 囊山孤峰秀禅師法嗣 ○福州鼓山皖山止凝禅師 龍舒太湖人,乃大唐神堯之後,其号“皖山”者,因生緣密迩三祖道場故也。
年十七,二親俱喪。
投黃州雙泉道瑛剃落,鄂渚開原受具,即遊方徧參。
往三祖,見環庵琏、锺山癡絕沖、長蘆南山哲,皆不契。
參雙塔無明性,明問:“達磨九年面壁時如何?”師曰:“有理難伸。
”被明劈胸一拳,師忽然有省。
歎曰:“我生平用底,遭這老漢一拳瓦解氷銷了也。
” 入閩之披秀禮孤峰和尚,峰舉“狗子無佛性”話令參究。
及半年,得臻阃奧,乃頌曰:“趙州道無,箭不虛發;築着磕着,”全殺全活。
峰曰:“你也得,隻是未在。
”一日峰舉德山見龍潭話,問:“那裡是德山親到處?”師以手掩峰口。
即說頌曰:“潭不見,龍不現,全身已在空王殿。
夢回忽聽曉莺啼,春風落盡桃花片。
”峰曰:“汝今日方知泗州大聖不在揚州出現,善自護持。
”遂俾侍香。
峰遷西禅囊山,師亦随侍。
峰歸寂,師登石鼓典藏教上;雪峰霜林果請歸闆首。
寶佑丁巳出世福州釣台升萬。
歲久之,太傅賈平章、魏國公劄遷鼓山,槌拂之下衆盈四千指,七閩叢席斯為第一。
賢士大夫摳衣問道,恨識師之晚。
黃童、白叟見以郎罷呼之,至於家繪其像、飲食必祝,非於全閩宿昔有緣,疇克臻此哉! 上堂:“入院方三日,追陪人事忙。
燈籠與露柱,密密細商量。
且道商量個什麼?”拍禅床雲:“昨夜碧天風浪靜,一輪明月映螺江。
” 上堂:“六月旦夏巳中,荷花開水面,荔子映山紅。
無位真人,處處相逢。
拟議雲山千萬重。
” 鼓山入院上堂,拈拄杖雲:“揚下補山鈯斧,拈起國師聖箭。
卓拄杖,一镞破三關,機鋒如掣電。
左右逢原,全機殺活。
直得大頂峰、小頂峰望空斫額,白雲亭、湧泉亭笑裡點頭。
正與麼時,且道功歸何所。
?”靠拄杖雲:“雕弓已挂狼煙息,萬國來朝賀太平。
” 示衆:“萬機不到,千聖攢眉。
正令當行,阿誰敢拟!便恁麼會,已落第二義谛。
大似望梅林止渴,有甚快活處!衲僧家将黑豆子換人眼睛,把斷貫索穿人鼻孔,未為分外。
且道衲僧見個甚麼道理?”卓拄杖一下,雲:“選佛若無如是眼,宗風那得到于今。
” 将終,集兩序示遺誡,索筆書偈雲:“八十四年,一夢相似。
夢破還空,也無些事。
”端坐而逝。
○婺州雙林一衲戒禅師 贊傅大士偈曰:“非儒非道亦非禅,杜撰修行忒可憐。
擔閣一身三不了,至今八百有餘年。
” 天童雲外岫禅師法嗣 ○四明雪窦無印大證禅師 番陽史氏,幼颕異。
父母知不可留,便從昌國寺智節學出世法。
谒荊石琬於廬山圓通,不契。
時思庵睿居閑房,師日親毀煉。
雲外唱曹洞之道于天童,往依之,入室。
雲外雲:“天童今日大死去也,汝作麼生救?” 師雲:“請和尚吃飯。
” 外又雲:“天童今日大死去也,汝不要相救。
” 師雲:“救他作麼!” 外又雲:“天童今日大死去,也阿誰與我同行?” 師雲:“和尚先行,某甲後随。
” 外呵呵大笑。
自茲情同魚水,猶沩山寂子。
命典藏教。
至治間,诏天下善書者金書藏經。
竣事,賜織金。
屈眴南還江浙。
丞相脫歡公起師主衢之南禅,繼領光孝,遷信之祥符,移明之定水,升雪窦。
上堂:“千說萬說,不若觌面。
一見昨日二十九,今朝七月一。
報你參玄人,光陰如箭疾。
娘生兩隻眼,個個黑如漆。
急!急!急!回頭,看取天真佛!”良久:“是何面目?”下座。
“巡堂吃茶。
” 上堂:“妙不妙,衲僧鼻孔多無竅;玄不玄,剎竿頭上無青天。
至士甯容衲手,良馬豈待揮鞭。
全超棒喝,不落蹄筌。
百鳥不來春又過,岩房赢得日高眠。
” 退居定水圓明庵入寂,至正辛醜九月二十一日也,壽六十五。
阇維,牙齒數珠不壞,舍利明瑩。
門人景雲等塔于圓明庵之後。
徑山荊叟珏禅師法嗣 ○杭州中竺空岩有禅師 室中勘驗學者,垂語雲:“黃金鑄就鐵真人。
” 東海湧頌雲:“錦衣公子醉田家,熟睡柴床日未斜。
熱渴呼漿無所得,便将玉帶換瓯茶。
” 海西容庵海禅師法嗣 ○廣陽慶壽中和璋禅師 天姿粹美,機用縱橫,室中示徒或握木劍、或執綿蛇。
因海雲初見便問曰:“某甲不來而來,作麼生相見?” 師曰:“參須實參悟,須實悟,莫打野榸。
” 曰:“因擊火迸散,乃知眉橫鼻直。
” 師雲:“吾此處别。
” 曰:“如何表信?” 師曰:“吾牙是一口骨,耳乃兩片皮。
” 曰:“将謂别有。
” 師曰:“錯!” 海雲喝曰:“草賊大敗!” 師便休。
次日,師舉臨濟兩堂首座齊下喝,僧問:“臨濟還有賓主也無?” 濟曰:“賓主曆然,汝作麼生會?” 海雲曰:“打破秦時鏡,磨尖上古錐。
龍飛霄漢外,何勞更下槌!” 師曰:“汝隻得其機,不得其用。
” 海雲便掀禅床。
師曰:“路途之樂,終未到家。
” 海雲與一掌曰:“精靈千載野狐窟,看破如今不直錢。
” 師打一拂子,曰:“汝隻得其用,不得其體。
” 海雲進前曰:“青山聳寒色,月照一溪春。
” 師曰:“汝隻得其體,不得其智。
” 海雲曰:“流水自西東,落花無向背。
” 師曰:“汝雖善語言,三昧要且沒交涉。
” 海雲豎起拳,複拍一拍丈室震動。
師曰:“如是,如是。
“ 海雲拂袖便出。
增集續傳燈錄卷第三
” 雪峰北山信禅師法嗣 ○紹興大慶尼了庵智悟禅師 生閩中,王氏,幼孤。
年十一白母願出家。
禮祥山寺普升得度。
習經誦至“空無所有”一句頓悟。
每自歎曰:“不求明師決擇,恐成差别虛棄光陰。
” 時北山退漳之南院,閑居鼓山西庵。
師随衆入室,山問曰:“上座什麼處住?” 師曰:“不住南台江邊。
” 山诘曰:“畢竟住在什麼處?” 師不審,便行, 山叱曰:“走作麼,合吃山僧手中棒!” 師面熱汗下。
次日複詣,請益:“某甲昨日祗對和尚,有什麼過?” 山厲聲雲:“更來這裡覓過在!” 師雲:“月明照見夜行人。
” 山指旁僧,曰:“看渠志氣甚不凡。
” 遂印以偈,有“相逢若問其中事,風攪螺江浪拍天”之句。
出世蘇之西竺,一日癡絕來訪,問曰:“子悟處如末山見大愚,忽然撞着。
灌溪為佛法來時如何?” 師對曰:“大海不讓細流。
” 癡絕一笑而已。
寶佑六年,太師判宗大王帖請住大慶。
僧問雲:“灌溪道我在臨濟爺爺處得半杓,末山娘娘處得半杓,畢竟是有是無?” 師雲:“百花球子上,何用繡紅旗。
” 上堂,拈拄杖雲:“天垂十二闌幹角,風滿三千世界中。
熱惱變成清淨境,禅心頓覺悟真空。
”靠拄杖雲:“有甚共語處!” 上堂:“大陽門下,日日三秋。
明月堂前,時時九夏。
古人恁麼,未免坐在這裡。
大慶即不然:‘山轉疑無路,溪回别有村’。
” 上堂:“柳絮飄風,杏花沐雨。
好個生機,快須薦取。
”以拂子擊禅床,雲:“咄!三十年後,不得錯舉。
” 華藏純庵淨禅師法嗣 ○福州雪峰石翁玉禅師 禮雪峰塔偈曰:“入閩早是四旬餘,象骨岩前縛屋居。
誰道開平年代後,春疇煙雨幾犂鋤。
” 靈隐高原泉禅師法嗣 ○婺州寶林無機和尚 上堂,舉:“教中道,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
大慧和尚頌曰:‘荷葉團團團似鏡,菱角尖尖尖似錐;風吹柳絮毛球走,雨打棃花蛱蝶飛。
’大慧和尚可謂桃花、李花,總成一家。
雙林則不然:‘客舍并州二十霜,歸心日夜憶鹹陽;無端更度桑乾水,卻望并州是故鄉。
’。
” 上堂:“蘆花對蓼紅,木落山露骨。
彷佛揚州,依希越國。
“拈拄杖卓一下,雲:“為君卓落精靈窟,無位真人赤骨律。
” 黃龍無門開禅師法嗣 ○杭州護國臭庵宗禅師 上堂,舉豐幹謂寒山拾得雲:你與我去遊五台便是我同流。
寒山雲:你去遊五台作麼?幹雲:禮拜文殊。
山雲:你不是我同流。
師雲:“豐幹開口不在舌頭上,寒山同坑無異土。
檢點将來,兩個駝子厮撞着,世上應無直底人。
” 上堂,舉嶽林振禅師示衆雲:布袋口開還有買底麼?僧雲:有。
林雲不:作賤,不作貴,作麼生買?僧無語。
林雲:老僧失利。
師雲:”嶽林設個問端,也甚奇特。
及至被人道個有字,直得東遮西掩,囊藏不疊。
護國今日布袋口開,還有買底麼?”良久,雲:“闌幹雖共倚,山色不同觀。
” ○杭州慧雲無傳祖禅師 上堂:“佛佛廣說大智莫能知,祖祖相傳凡情讵能測;先天後地成壞長存,入死出生去來不變;於斯薦得已涉支離,其或未然,山僧更為下個注腳。
”以拂子擊禅床,雲:“啼得血流無用處,不如緘口過殘春。
” ○華藏瞎驢見和尚 頌興化打克賓話曰:“興化打克賓,言親語不親。
棒頭如雨點,敲出玉麒麟。
” 囊山孤峰秀禅師法嗣 ○福州鼓山皖山止凝禅師 龍舒太湖人,乃大唐神堯之後,其号“皖山”者,因生緣密迩三祖道場故也。
年十七,二親俱喪。
投黃州雙泉道瑛剃落,鄂渚開原受具,即遊方徧參。
往三祖,見環庵琏、锺山癡絕沖、長蘆南山哲,皆不契。
參雙塔無明性,明問:“達磨九年面壁時如何?”師曰:“有理難伸。
”被明劈胸一拳,師忽然有省。
歎曰:“我生平用底,遭這老漢一拳瓦解氷銷了也。
” 入閩之披秀禮孤峰和尚,峰舉“狗子無佛性”話令參究。
及半年,得臻阃奧,乃頌曰:“趙州道無,箭不虛發;築着磕着,”全殺全活。
峰曰:“你也得,隻是未在。
”一日峰舉德山見龍潭話,問:“那裡是德山親到處?”師以手掩峰口。
即說頌曰:“潭不見,龍不現,全身已在空王殿。
夢回忽聽曉莺啼,春風落盡桃花片。
”峰曰:“汝今日方知泗州大聖不在揚州出現,善自護持。
”遂俾侍香。
峰遷西禅囊山,師亦随侍。
峰歸寂,師登石鼓典藏教上;雪峰霜林果請歸闆首。
寶佑丁巳出世福州釣台升萬。
歲久之,太傅賈平章、魏國公劄遷鼓山,槌拂之下衆盈四千指,七閩叢席斯為第一。
賢士大夫摳衣問道,恨識師之晚。
黃童、白叟見以郎罷呼之,至於家繪其像、飲食必祝,非於全閩宿昔有緣,疇克臻此哉! 上堂:“入院方三日,追陪人事忙。
燈籠與露柱,密密細商量。
且道商量個什麼?”拍禅床雲:“昨夜碧天風浪靜,一輪明月映螺江。
” 上堂:“六月旦夏巳中,荷花開水面,荔子映山紅。
無位真人,處處相逢。
拟議雲山千萬重。
” 鼓山入院上堂,拈拄杖雲:“揚下補山鈯斧,拈起國師聖箭。
卓拄杖,一镞破三關,機鋒如掣電。
左右逢原,全機殺活。
直得大頂峰、小頂峰望空斫額,白雲亭、湧泉亭笑裡點頭。
正與麼時,且道功歸何所。
?”靠拄杖雲:“雕弓已挂狼煙息,萬國來朝賀太平。
” 示衆:“萬機不到,千聖攢眉。
正令當行,阿誰敢拟!便恁麼會,已落第二義谛。
大似望梅林止渴,有甚快活處!衲僧家将黑豆子換人眼睛,把斷貫索穿人鼻孔,未為分外。
且道衲僧見個甚麼道理?”卓拄杖一下,雲:“選佛若無如是眼,宗風那得到于今。
” 将終,集兩序示遺誡,索筆書偈雲:“八十四年,一夢相似。
夢破還空,也無些事。
”端坐而逝。
○婺州雙林一衲戒禅師 贊傅大士偈曰:“非儒非道亦非禅,杜撰修行忒可憐。
擔閣一身三不了,至今八百有餘年。
” 天童雲外岫禅師法嗣 ○四明雪窦無印大證禅師 番陽史氏,幼颕異。
父母知不可留,便從昌國寺智節學出世法。
谒荊石琬於廬山圓通,不契。
時思庵睿居閑房,師日親毀煉。
雲外唱曹洞之道于天童,往依之,入室。
雲外雲:“天童今日大死去也,汝作麼生救?” 師雲:“請和尚吃飯。
” 外又雲:“天童今日大死去也,汝不要相救。
” 師雲:“救他作麼!” 外又雲:“天童今日大死去,也阿誰與我同行?” 師雲:“和尚先行,某甲後随。
” 外呵呵大笑。
自茲情同魚水,猶沩山寂子。
命典藏教。
至治間,诏天下善書者金書藏經。
竣事,賜織金。
屈眴南還江浙。
丞相脫歡公起師主衢之南禅,繼領光孝,遷信之祥符,移明之定水,升雪窦。
上堂:“千說萬說,不若觌面。
一見昨日二十九,今朝七月一。
報你參玄人,光陰如箭疾。
娘生兩隻眼,個個黑如漆。
急!急!急!回頭,看取天真佛!”良久:“是何面目?”下座。
“巡堂吃茶。
” 上堂:“妙不妙,衲僧鼻孔多無竅;玄不玄,剎竿頭上無青天。
至士甯容衲手,良馬豈待揮鞭。
全超棒喝,不落蹄筌。
百鳥不來春又過,岩房赢得日高眠。
” 退居定水圓明庵入寂,至正辛醜九月二十一日也,壽六十五。
阇維,牙齒數珠不壞,舍利明瑩。
門人景雲等塔于圓明庵之後。
徑山荊叟珏禅師法嗣 ○杭州中竺空岩有禅師 室中勘驗學者,垂語雲:“黃金鑄就鐵真人。
” 東海湧頌雲:“錦衣公子醉田家,熟睡柴床日未斜。
熱渴呼漿無所得,便将玉帶換瓯茶。
” 海西容庵海禅師法嗣 ○廣陽慶壽中和璋禅師 天姿粹美,機用縱橫,室中示徒或握木劍、或執綿蛇。
因海雲初見便問曰:“某甲不來而來,作麼生相見?” 師曰:“參須實參悟,須實悟,莫打野榸。
” 曰:“因擊火迸散,乃知眉橫鼻直。
” 師雲:“吾此處别。
” 曰:“如何表信?” 師曰:“吾牙是一口骨,耳乃兩片皮。
” 曰:“将謂别有。
” 師曰:“錯!” 海雲喝曰:“草賊大敗!” 師便休。
次日,師舉臨濟兩堂首座齊下喝,僧問:“臨濟還有賓主也無?” 濟曰:“賓主曆然,汝作麼生會?” 海雲曰:“打破秦時鏡,磨尖上古錐。
龍飛霄漢外,何勞更下槌!” 師曰:“汝隻得其機,不得其用。
” 海雲便掀禅床。
師曰:“路途之樂,終未到家。
” 海雲與一掌曰:“精靈千載野狐窟,看破如今不直錢。
” 師打一拂子,曰:“汝隻得其用,不得其體。
” 海雲進前曰:“青山聳寒色,月照一溪春。
” 師曰:“汝隻得其體,不得其智。
” 海雲曰:“流水自西東,落花無向背。
” 師曰:“汝雖善語言,三昧要且沒交涉。
” 海雲豎起拳,複拍一拍丈室震動。
師曰:“如是,如是。
“ 海雲拂袖便出。
增集續傳燈錄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