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集續傳燈錄卷第一
關燈
小
中
大
?”山雲:“猢狲上樹尾連颠。
”大衆!道無橫徑,立處孤危,此三大老行聲前活路,用劫外靈機,若以衲僧正眼檢點将來不無優劣,一人如張良入陣,一人如項羽用兵,一人如孔明料敵。
若人辨白得,可與佛祖齊肩,雖然如是,忽有個衲僧出來道:‘長老話作兩橛也!适來道道無橫徑,無黨無偏,而今又卻分許多優劣且作麼生祗對?還委悉麼?把手上山齊着力,咽喉出氣自家知!”淳熙庚子秋示微疾,留偈趺坐而逝。
茶毗齒舌不壞,獲五色舍利無數,[療-(日/小)+土]于橫山之塔,分骨歸葬萬年山寺。
雙林用禅師法嗣 ○婺州三峰印禅師 上堂,舉野狐話,曰:“不落不昧,誣人之罪,不昧不落,無繩自縛。
可憐柳絮随春風,有時自西還自東。
” 大沩行禅師法嗣 ○常德府德山子涓禅師 潼川人也。
上堂:“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
”遂喝曰:“鲸吞海水盡,露出珊瑚枝。
衆中忽有個衲僧出來道:‘長老休寐語。
’卻許伊具一隻眼。
”上堂,橫案拄杖曰:“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循環逆順數将來,數到未來無盡日,因七見一,因一亡七,踏破太虛空,鐵牛也汁出,絕氣息,無蹤迹。
”擲拄杖曰:“更須放下這個,始是參學事畢。
”上堂,拈拄杖曰:“有時奪人不奪境,拄杖子七縱八橫;有時奪境不奪人,山僧七颠八倒;有時人境兩俱奪,拄杖子與山僧削迹吞聲;有時人境俱不奪。
”卓拄杖,曰:“伴我行千裡,攜君過萬山,忽然撞着臨濟大師時如何?”喝曰:“未明心地印,難透祖師關。
” 淨慈水庵一禅師法嗣 ○四明天童息庵達觀禅師 務之義烏趙氏,年十二受業於縣之法慧寺正覺,初參應庵於天童,次見無庵於道場,後於天封水庵室中明得二老垂手處。
木庵在閩,機用峻峭,為衲子一關,徑往扣之,一語破的而返。
至龍翔柏堂,遽分第一座,識者偉栢堂知人。
開法嚴州靈岩,閱四五剎,自金山被旨居靈隐。
上堂,舉二祖見達磨話,頌曰:“長安深夜雪漫漫,欲覓心安轉不安,縱使言前開活眼,那知已被老胡謾。
” ○袁州仰山簡庵嗣清禅師 上堂,舉達磨大師一日謂門人曰:“時将至矣!汝等盍各言所得乎!”最後慧可出,禮三拜依位而立。
磨雲:“汝得吾髓。
”師頌曰:“捏目生花立問端,得他皮髓被他謾,這般瞎漢能多事,六月無霜也道寒。
” 徑山别峰印禅師法嗣 ○鎮江金山退庵道奇禅師 僧問:“雪峰雲:‘望州亭與汝相見了也。
’意旨如何?”師雲:“左眼半斤。
”雲:“‘烏石嶺與汝相見了也’作麼生?”師雲:“右眼八兩。
”雲:“‘僧堂前與汝相見了也’又且如何?”師雲:“鼻孔大頭向下。
”雲:“隻如鵝湖驟步歸方丈,保福入僧堂,此意又作麼生?”師雲:“水自竹邊流出冷,風從花裡過來香。
”僧禮拜。
上堂:“此段大事,無處不周,新焦山未離東霞時已與諸人相見了也!且道相見底事作麼生?幾多頭角成龍去,蝦蟹依前怒眼睛。
”上堂:“至道本乎無心,心法本乎無住,無住心體靈知,不昧性相寂然。
所以道吾打鼓,四大部洲同參,拄杖橫也挑幹;乾坤大地,缽盂轉也覆卻,恒河沙界到這裡,象王行處,狐兔絕蹤,水月現時,風雲自異。
古今收不得,曆劫不知名,千聖立下風,誰敢當頭道。
咄!我王庫内無如是刀。
” ○鎮江金山蓬庵自聞永聰禅師 杭之於潛徐氏,八歲依縣東資福寺,行居服僧伽梨,後還家,塾授五經。
十五從父遊徑山,慕别峰機辨警拔,白父曰:“人天龍象也!願學焉。
”别峰器焉。
至育王天童,當拙庵、密庵全盛時,往來兩翁間十餘年。
後遊閩越江東,西湖南北,凡遇名流,反複博約,雍容婉辭,盡底蘊乃已。
出世台之淨慧,徙金陵保甯蔣山,轉金山。
終時壽六十五,臘五十七。
萬年心聞贲禅師法嗣 ○溫州龍鳴在庵賢禅師 上堂,舉崇壽示衆曰:“識得凳子,周匝有餘。
”雲門道:“識得凳子,天地懸殊。
”師曰:“崇壽老漢坐殺天下人,雲門大師走殺天下人,龍鳴則不然:識得凳子,四腳着地,要坐便坐,要起便起。
”上堂,舉趙州勘婆話,頌曰:“氷雪佳人貌最奇,常将玉笛向人吹,曲中無限花心動,獨許東君第一枝。
” ○潭州大沩咦庵鑒禅師 會稽人也。
上堂:“木落霜空,天寒水冷,釋迦老子,無處藏身,折東籬補西壁,撞着不空見菩薩,請示念佛三昧。
也甚奇怪,卻向道:金色光明雲,參退吃茶去。
”上堂:“老胡開一條路甚生,往直祇雲:歇即菩提,性淨明心,不從人得,從人不得,其門一向奔馳南北,往複東西,極歲窮年無個歇處,諸人還歇得麼?休!休!”上堂,舉晦堂和尚一日問僧:“甚處來?”曰:“南雄州。
”堂曰:“出來作甚麼?”曰:“尋訪尊宿。
”堂曰:“不如歸鄉好。
”曰:“未審和尚令某歸鄉意旨如何?”堂曰:“鄉裡三錢置一片魚鲊如手掌大。
”師曰:“甯可碎身如微塵,終不瞎個師僧眼。
晦堂較些子,有般漢便道熟處難忘,有甚共語處!”上堂,舉罽賓國王問師子尊者蘊空公案,師頌曰:“尊者何曾得蘊空,罽賓徒自斬春風,桃花雨後已零落,染得一溪流水紅。
” ○四明天童雪庵從瑾禅師 永嘉楠溪人,俗姓鄭。
禮普安院子回為師落發,谒心聞於瑞岩,一日入室,聞舉紅爐片雪,問師,拟答,忽領旨。
留待三年,入福州見佛智于西禅,問:“甚處來?”師曰:“四明來。
”智曰:“曾見憨布袋麼?”師便喝,智便打,師接住拳雲:“和尚不得草草。
”智雲:“瞎漢!這邊立。
”時心聞主江心,師歸,谒命充維那。
一日,問師:“一喝分賓主,照用一時行。
如何是一喝分賓主?”師便喝。
聞雲:“此喝是賓是主?”師雲:“賓則始終賓,主則始終主。
”聞笑曰:“汝又眼花了?”師即呈偈雲:“一喝分賓主,依然又眼花,倒翻筋鬥去,蹈殺死蝦蟆。
”初住儀真靈岩,僧問:“如何是靈岩境?”師雲:“鹿跑泉冷浸明月,龍鬥港深藏白雲。
”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雲:“夜半須彌安鼻孔。
”僧雲:“如何是禅師?”雲:“仰面不見天。
”僧雲:“如何是道?”師雲:“全身入荒草。
”僧雲:“如何是法?”師雲:“千重百匝。
”僧雲:“作家。
”師雲:“收。
”上堂:“金槌影動,三世諸佛不敢當頭;法令施行,外道天魔悉皆拱手。
峭巍巍,木無闆仰,淨裸裸,不用安排。
行住坐卧不用猜疑,好惡是非一時放下。
然後和泥合水,拽把牽犁,任運縱橫,總無妨礙。
正恁麼時,且道太平一曲作麼生唱?”良久:“鐵船橫古渡,重整舊家風。
”上堂:“金剛圈裡翻身,築着帝釋鼻孔;懸崖頭上撒手,突出達磨眼睛。
往複三回,興猶未盡,機輪一轉,勢不可停,倒拈蠍尾,婢使聲聞,順捋虎須,奴呼菩薩;釋迦已滅,彌勒未生,佛法祖令,總屬天童。
把住放行,如何施設?”良久:“無孔鐵槌當面擲,普天匝地起清風。
”慶元六年七月二十三日索浴更衣,書偈,投筆而寂。
壽八十四,臈七十,全身葬心聞塔之左。
大洪老衲證禅師法嗣 ○蘇州萬壽月林師觀禅師 俗姓黃,福州候官人。
僧問:“三聖道:‘逢人則出,出則不為人’意作麼生?”師雲:“錯。
”僧雲:“興化道:‘逢人則不出,出則便為人’又作麼生?”師雲:“錯。
”僧雲:“興化槍旗倒卓,三聖肝膽齊傾。
”師雲:“引不着。
”僧雲:“隻如今日和尚作麼生為人師?”雲:“一棒一條痕。
”上堂:“諸佛於此轉大法輪,諸佛於此而般涅盤,正恁麼時,甚處見釋迦老子?”良久,雲:“三門頭合掌,佛殿裡燒香。
”上堂:“此世不移動,彼世不改變,當處發生,随處滅盡。
阿呵呵,見不見,秋風一陣來,落葉兩三片。
”上堂,舉楊岐禅師示衆雲:“身心清淨,諸境清淨,清淨清淨,身心清淨。
”“還知楊岐老人落處麼?就船買得魚偏美,踏雪酤來酒倍香。
” 靈隐東谷光禅師法嗣 ○四明天甯直翁一舉禅師 上堂:“機先一句,萬别千差,三日一風,五日一雨,田疇水足,萬物發生,且道陝府鐵牛,髭須長多少?”卓拄杖下座。
焦山或庵體禅師法嗣 ○四明天童癡鈍智颕禅師 出世茶陵軍嚴福,遷金陵保甯蔣山、紹興報恩、蘇州靈岩,再住蔣山,遷四明雪窦,至天童。
上堂:“德山棒,臨濟喝,龍躍雲津,雷驚蟄戶,開得眼者,頓彰意氣,無轉動者,死在其中。
諸人要見德山臨濟麼?”卓拄杖,喝一喝,下座。
上堂:“日面月面,機前轉變,千人萬人,是誰親見?西風一陣來,落葉兩三片。
”上堂:“馬祖升堂,百丈卷席,象王回旋,獅子返擲,拟議青天轟霹靂。
”頌初祖見梁武帝話,曰:“提起須彌第一槌,玉門金鎖擊難開,重施背踏空勞力,應悔迢迢萬裡來。
”贈術士偈曰:“無位真人赤骨律,面門出入有誰知,太虛元與渠同壽,庾甲憑君子細推。
”示張大夫獄吏偈曰:“活捉生擒百種囚,敲枷打鎖問來由,個中一字能通變,活卻從前死路頭。
” ○四明天童茨庵堯禅師 贊二祖偈雲:“青雲未遂讀書心,白首窮途困少林,三拜起來連底錯,承虛接響至于今。
” 龜峰晦庵光禅師法嗣 ○杭州徑山蒙庵元聰禅師 福州人。
晦庵會中得心要,衆推為高第。
弟子上堂,舉玄沙見僧禮拜,沙雲:“因我得禮你。
”師頌曰:“因我得禮你,莫放屁撒屎,帶累天下人,錯認自家底。
”上堂,舉趙州和尚在東司上見文遠侍者過,蓦召文遠,遠應諾,趙州曰:“東司上不可與汝說佛法。
”師頌曰:“明明道不說,此理憑誰識,春風一陣來,滿地花狼藉。
”送行者求僧,偈雲:“山前麥熟雨初晴,桑柘青連柳色新,毫發不存風骨露,頭頭總是比丘身。
” 雲居蓬庵會禅師法嗣 ○萬松壞衲大琏禅師 贊出山相佛,偈曰:“行滿功圓徹骨窮,不勝羸瘦發髼松,彌天罪過今無數,毗舍耶中一欵供。
” 增集續傳燈錄卷第一
”大衆!道無橫徑,立處孤危,此三大老行聲前活路,用劫外靈機,若以衲僧正眼檢點将來不無優劣,一人如張良入陣,一人如項羽用兵,一人如孔明料敵。
若人辨白得,可與佛祖齊肩,雖然如是,忽有個衲僧出來道:‘長老話作兩橛也!适來道道無橫徑,無黨無偏,而今又卻分許多優劣且作麼生祗對?還委悉麼?把手上山齊着力,咽喉出氣自家知!”淳熙庚子秋示微疾,留偈趺坐而逝。
茶毗齒舌不壞,獲五色舍利無數,[療-(日/小)+土]于橫山之塔,分骨歸葬萬年山寺。
雙林用禅師法嗣 ○婺州三峰印禅師 上堂,舉野狐話,曰:“不落不昧,誣人之罪,不昧不落,無繩自縛。
可憐柳絮随春風,有時自西還自東。
” 大沩行禅師法嗣 ○常德府德山子涓禅師 潼川人也。
上堂:“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
”遂喝曰:“鲸吞海水盡,露出珊瑚枝。
衆中忽有個衲僧出來道:‘長老休寐語。
’卻許伊具一隻眼。
”上堂,橫案拄杖曰:“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循環逆順數将來,數到未來無盡日,因七見一,因一亡七,踏破太虛空,鐵牛也汁出,絕氣息,無蹤迹。
”擲拄杖曰:“更須放下這個,始是參學事畢。
”上堂,拈拄杖曰:“有時奪人不奪境,拄杖子七縱八橫;有時奪境不奪人,山僧七颠八倒;有時人境兩俱奪,拄杖子與山僧削迹吞聲;有時人境俱不奪。
”卓拄杖,曰:“伴我行千裡,攜君過萬山,忽然撞着臨濟大師時如何?”喝曰:“未明心地印,難透祖師關。
” 淨慈水庵一禅師法嗣 ○四明天童息庵達觀禅師 務之義烏趙氏,年十二受業於縣之法慧寺正覺,初參應庵於天童,次見無庵於道場,後於天封水庵室中明得二老垂手處。
木庵在閩,機用峻峭,為衲子一關,徑往扣之,一語破的而返。
至龍翔柏堂,遽分第一座,識者偉栢堂知人。
開法嚴州靈岩,閱四五剎,自金山被旨居靈隐。
上堂,舉二祖見達磨話,頌曰:“長安深夜雪漫漫,欲覓心安轉不安,縱使言前開活眼,那知已被老胡謾。
” ○袁州仰山簡庵嗣清禅師 上堂,舉達磨大師一日謂門人曰:“時将至矣!汝等盍各言所得乎!”最後慧可出,禮三拜依位而立。
磨雲:“汝得吾髓。
”師頌曰:“捏目生花立問端,得他皮髓被他謾,這般瞎漢能多事,六月無霜也道寒。
” 徑山别峰印禅師法嗣 ○鎮江金山退庵道奇禅師 僧問:“雪峰雲:‘望州亭與汝相見了也。
’意旨如何?”師雲:“左眼半斤。
”雲:“‘烏石嶺與汝相見了也’作麼生?”師雲:“右眼八兩。
”雲:“‘僧堂前與汝相見了也’又且如何?”師雲:“鼻孔大頭向下。
”雲:“隻如鵝湖驟步歸方丈,保福入僧堂,此意又作麼生?”師雲:“水自竹邊流出冷,風從花裡過來香。
”僧禮拜。
上堂:“此段大事,無處不周,新焦山未離東霞時已與諸人相見了也!且道相見底事作麼生?幾多頭角成龍去,蝦蟹依前怒眼睛。
”上堂:“至道本乎無心,心法本乎無住,無住心體靈知,不昧性相寂然。
所以道吾打鼓,四大部洲同參,拄杖橫也挑幹;乾坤大地,缽盂轉也覆卻,恒河沙界到這裡,象王行處,狐兔絕蹤,水月現時,風雲自異。
古今收不得,曆劫不知名,千聖立下風,誰敢當頭道。
咄!我王庫内無如是刀。
” ○鎮江金山蓬庵自聞永聰禅師 杭之於潛徐氏,八歲依縣東資福寺,行居服僧伽梨,後還家,塾授五經。
十五從父遊徑山,慕别峰機辨警拔,白父曰:“人天龍象也!願學焉。
”别峰器焉。
至育王天童,當拙庵、密庵全盛時,往來兩翁間十餘年。
後遊閩越江東,西湖南北,凡遇名流,反複博約,雍容婉辭,盡底蘊乃已。
出世台之淨慧,徙金陵保甯蔣山,轉金山。
終時壽六十五,臘五十七。
萬年心聞贲禅師法嗣 ○溫州龍鳴在庵賢禅師 上堂,舉崇壽示衆曰:“識得凳子,周匝有餘。
”雲門道:“識得凳子,天地懸殊。
”師曰:“崇壽老漢坐殺天下人,雲門大師走殺天下人,龍鳴則不然:識得凳子,四腳着地,要坐便坐,要起便起。
”上堂,舉趙州勘婆話,頌曰:“氷雪佳人貌最奇,常将玉笛向人吹,曲中無限花心動,獨許東君第一枝。
” ○潭州大沩咦庵鑒禅師 會稽人也。
上堂:“木落霜空,天寒水冷,釋迦老子,無處藏身,折東籬補西壁,撞着不空見菩薩,請示念佛三昧。
也甚奇怪,卻向道:金色光明雲,參退吃茶去。
”上堂:“老胡開一條路甚生,往直祇雲:歇即菩提,性淨明心,不從人得,從人不得,其門一向奔馳南北,往複東西,極歲窮年無個歇處,諸人還歇得麼?休!休!”上堂,舉晦堂和尚一日問僧:“甚處來?”曰:“南雄州。
”堂曰:“出來作甚麼?”曰:“尋訪尊宿。
”堂曰:“不如歸鄉好。
”曰:“未審和尚令某歸鄉意旨如何?”堂曰:“鄉裡三錢置一片魚鲊如手掌大。
”師曰:“甯可碎身如微塵,終不瞎個師僧眼。
晦堂較些子,有般漢便道熟處難忘,有甚共語處!”上堂,舉罽賓國王問師子尊者蘊空公案,師頌曰:“尊者何曾得蘊空,罽賓徒自斬春風,桃花雨後已零落,染得一溪流水紅。
” ○四明天童雪庵從瑾禅師 永嘉楠溪人,俗姓鄭。
禮普安院子回為師落發,谒心聞於瑞岩,一日入室,聞舉紅爐片雪,問師,拟答,忽領旨。
留待三年,入福州見佛智于西禅,問:“甚處來?”師曰:“四明來。
”智曰:“曾見憨布袋麼?”師便喝,智便打,師接住拳雲:“和尚不得草草。
”智雲:“瞎漢!這邊立。
”時心聞主江心,師歸,谒命充維那。
一日,問師:“一喝分賓主,照用一時行。
如何是一喝分賓主?”師便喝。
聞雲:“此喝是賓是主?”師雲:“賓則始終賓,主則始終主。
”聞笑曰:“汝又眼花了?”師即呈偈雲:“一喝分賓主,依然又眼花,倒翻筋鬥去,蹈殺死蝦蟆。
”初住儀真靈岩,僧問:“如何是靈岩境?”師雲:“鹿跑泉冷浸明月,龍鬥港深藏白雲。
”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雲:“夜半須彌安鼻孔。
”僧雲:“如何是禅師?”雲:“仰面不見天。
”僧雲:“如何是道?”師雲:“全身入荒草。
”僧雲:“如何是法?”師雲:“千重百匝。
”僧雲:“作家。
”師雲:“收。
”上堂:“金槌影動,三世諸佛不敢當頭;法令施行,外道天魔悉皆拱手。
峭巍巍,木無闆仰,淨裸裸,不用安排。
行住坐卧不用猜疑,好惡是非一時放下。
然後和泥合水,拽把牽犁,任運縱橫,總無妨礙。
正恁麼時,且道太平一曲作麼生唱?”良久:“鐵船橫古渡,重整舊家風。
”上堂:“金剛圈裡翻身,築着帝釋鼻孔;懸崖頭上撒手,突出達磨眼睛。
往複三回,興猶未盡,機輪一轉,勢不可停,倒拈蠍尾,婢使聲聞,順捋虎須,奴呼菩薩;釋迦已滅,彌勒未生,佛法祖令,總屬天童。
把住放行,如何施設?”良久:“無孔鐵槌當面擲,普天匝地起清風。
”慶元六年七月二十三日索浴更衣,書偈,投筆而寂。
壽八十四,臈七十,全身葬心聞塔之左。
大洪老衲證禅師法嗣 ○蘇州萬壽月林師觀禅師 俗姓黃,福州候官人。
僧問:“三聖道:‘逢人則出,出則不為人’意作麼生?”師雲:“錯。
”僧雲:“興化道:‘逢人則不出,出則便為人’又作麼生?”師雲:“錯。
”僧雲:“興化槍旗倒卓,三聖肝膽齊傾。
”師雲:“引不着。
”僧雲:“隻如今日和尚作麼生為人師?”雲:“一棒一條痕。
”上堂:“諸佛於此轉大法輪,諸佛於此而般涅盤,正恁麼時,甚處見釋迦老子?”良久,雲:“三門頭合掌,佛殿裡燒香。
”上堂:“此世不移動,彼世不改變,當處發生,随處滅盡。
阿呵呵,見不見,秋風一陣來,落葉兩三片。
”上堂,舉楊岐禅師示衆雲:“身心清淨,諸境清淨,清淨清淨,身心清淨。
”“還知楊岐老人落處麼?就船買得魚偏美,踏雪酤來酒倍香。
” 靈隐東谷光禅師法嗣 ○四明天甯直翁一舉禅師 上堂:“機先一句,萬别千差,三日一風,五日一雨,田疇水足,萬物發生,且道陝府鐵牛,髭須長多少?”卓拄杖下座。
焦山或庵體禅師法嗣 ○四明天童癡鈍智颕禅師 出世茶陵軍嚴福,遷金陵保甯蔣山、紹興報恩、蘇州靈岩,再住蔣山,遷四明雪窦,至天童。
上堂:“德山棒,臨濟喝,龍躍雲津,雷驚蟄戶,開得眼者,頓彰意氣,無轉動者,死在其中。
諸人要見德山臨濟麼?”卓拄杖,喝一喝,下座。
上堂:“日面月面,機前轉變,千人萬人,是誰親見?西風一陣來,落葉兩三片。
”上堂:“馬祖升堂,百丈卷席,象王回旋,獅子返擲,拟議青天轟霹靂。
”頌初祖見梁武帝話,曰:“提起須彌第一槌,玉門金鎖擊難開,重施背踏空勞力,應悔迢迢萬裡來。
”贈術士偈曰:“無位真人赤骨律,面門出入有誰知,太虛元與渠同壽,庾甲憑君子細推。
”示張大夫獄吏偈曰:“活捉生擒百種囚,敲枷打鎖問來由,個中一字能通變,活卻從前死路頭。
” ○四明天童茨庵堯禅師 贊二祖偈雲:“青雲未遂讀書心,白首窮途困少林,三拜起來連底錯,承虛接響至于今。
” 龜峰晦庵光禅師法嗣 ○杭州徑山蒙庵元聰禅師 福州人。
晦庵會中得心要,衆推為高第。
弟子上堂,舉玄沙見僧禮拜,沙雲:“因我得禮你。
”師頌曰:“因我得禮你,莫放屁撒屎,帶累天下人,錯認自家底。
”上堂,舉趙州和尚在東司上見文遠侍者過,蓦召文遠,遠應諾,趙州曰:“東司上不可與汝說佛法。
”師頌曰:“明明道不說,此理憑誰識,春風一陣來,滿地花狼藉。
”送行者求僧,偈雲:“山前麥熟雨初晴,桑柘青連柳色新,毫發不存風骨露,頭頭總是比丘身。
” 雲居蓬庵會禅師法嗣 ○萬松壞衲大琏禅師 贊出山相佛,偈曰:“行滿功圓徹骨窮,不勝羸瘦發髼松,彌天罪過今無數,毗舍耶中一欵供。
” 增集續傳燈錄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