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集續傳燈錄卷第一
關燈
小
中
大
石門通一線,端然衣錦便還鄉。
還鄉一曲作麼生唱?”師雲:“罕遇知音。
”僧雲:“争奈鼻頭繩子猶屬他人在!”師雲:“且道他是阿誰?”僧雲:“他也不識。
”師雲:“依俙越國,彷佛揚州。
”僧雲:“祇如未跨石門一句作麼生道?”師雲:“百雜碎。
”僧雲:“已跨石門一句又作麼生?”師雲:“依舊卻渾侖。
”僧雲:“直得大頂峰點頭,鼓山屴(林直切)崱(任力切)震動。
”師雲:“未為分外。
”僧雲:“祇今晏國師撫掌呵呵大笑,雲幸得與老師相見去也!”師雲:“不是冤家不聚頭。
”僧禮拜。
師雲:“放汝三十棒。
”上堂,謝李深卿陳仲齡,昔在東溪日,花開葉落時,幾拟以黃金鑄作锺子期。
師雲:“古人恁麼道,大似焦桐挂壁,罕遇知音,白雲今日幸遇二居士到來,正值六合風清,萬籁俱息,不免再理朱弦,試彈一曲。
”橫按拄杖雲:“諸人還聞麼?聞即不無,且道是何曲調?”卓拄杖雲:“太古希聲無限意,知音知後更誰知!”上堂:“語是謗,寂是誰?不語不寂轉增虛妄。
”喝一喝,雲:“春風吹落桃李花,淡煙疎雨籠青嶂。
”頌趙州和尚鎮州蘿蔔話,曰:“些兒活計口皮邊,點着風馳與電旋,謾說鎮州蘿蔔大,何曾親見老南泉。
” 西禅此庵淨禅師法嗣 ○福州乾元鈍庵宗颕禅師 上堂,卓拄杖,曰:“性燥漢祇在一槌。
”靠拄杖曰:“靈利人不勞再舉。
而今莫有靈利底麼?”良久,曰:“比拟張麟,兔亦不遇。
” ○福州中濟無禅立才禅師 上堂,舉雪窦和尚頌雲:“三分光陰二早過,靈台一點不揩磨,貪生逐日區區去,喚不回頭争柰何!”師雲:“雪窦老漢,颟颟顸顸,[怡-台+龍][怡-台+龍]侗侗,更參三十年也未會禅在!然雖如是,土曠人稀,試聽下個注腳:瞎卻摩酰三隻眼,南北東西路不分,千秋葉落無人掃,獨自松門展腳眠。
”上堂,舉趙州和尚吃茶去話,頌雲:“趙州逢人吃茶,誰知事出急家,反手作雲作雨,順風撒土撒沙,引得洞山無意智,問佛也道三斤麻。
讀此庵語錄,偈曰:”南海波斯持密咒,千言萬語少人知,春風一陣來何處,吹落桃花三四枝。
” ○興化華嚴别峰雲禅師 初住福州支提,遷福泉,至華嚴。
上堂:“千種言,萬般解,隻要教君長不昧。
且道不昧個什麼?喚作竹篦則觸,不喚作竹篦則背。
”上堂:“彌勒大士,朝入伽藍,暮成正覺,總似這般鈍漢有甚用處!直饒隔山望見支提雙童峰便回去,腳跟下好與三十!”上堂,舉真淨和尚道:“也無禅,也無道,也無玄,也無妙,快活須明這一竅。
”師雲:“既無禅道,又無玄妙,甚處得這一竅,若有一竅可明,如何得快活去?諸人即今要得快活麼?”便下座。
上堂:“過去諸如來,斯門已成就,是甚語話見在?諸菩薩今各入圓明,誣人之罪;未來修學人當依如是法,莫鈍置他好。
其柰茫茫宇宙人無數,幾個男兒是丈夫!” 華藏遁庵演禅師法嗣 ○湖州何山月窟慧清禅師 上堂,舉天台韶國師初參法眼,因僧問法眼:“如何是曹源一滴水?”法眼雲:“是曹源一滴水。
”韶聞豁然開悟。
師頌曰:“曹源一滴水,相罵饒接觜,鴳雀空啾啾,骅骝已千裡。
” 開善謙禅師法嗣 ○建甯府仙州山吳十三道人 每以己事扣諸禅,及開善歸,結茆於其左,遂往給侍。
紹興庚申三月八日夜,适然啟悟,占偈呈善曰:“元來無縫罅,觸着便光輝,既是千金寶,何須彈雀兒。
”善答曰:“啐地折時真慶快,死生凡聖盡平沉,仙州山下呵呵笑,不負相期宿昔心。
” 天童無用全禅師法嗣 ○四明育王笑翁妙堪禅師 俗隸慈溪毛氏,廣颡平頂,骨清氣豪。
從野庵道欽受釋學,依息庵觀于金山,參松源嶽於靈隐,皆不契。
時無用居天童,徑造其室。
用問曰:“行腳僧?遊山僧?”師曰:“行腳僧。
”用曰:“如何是行腳事?”師以坐具便摵。
用曰:“此僧敢來者裡捋虎須!”俾參堂,室中常示狗子無佛性話。
一日拟開口,用以竹篦劈口打。
師應聲呈偈曰:“大塗毒鼓,轟天震地,轉腦回頭,橫屍萬裡。
”用颔之。
即俾侍香,已而報恩約公緻師分座,太守程公請出世妙勝,遷金文,移光孝,忠獻史衛王以堂牒除台之報恩。
天台舊無律宗,師與大卿齊公議合十寺為大剎,築壇場,命負毗尼學者,倡開遮持犯之法,夙勵新學。
閩帥王公請居雪峰,未幾诏住靈隐,師厭逼近屠沽,撤其廬,揭關飛來峰外,以限喧寂。
衛王以大慈完美,請開山。
及王薨,師庵居上柏。
台州使君陳公以瑞岩邀師,無何江心牒至,監丞史公強之乃起淨慈,诏下,丐辭不允。
大參全公書來謂不可重違君命。
明年,荊湖總臣奏令僧道買紫衣師号,俾以師号住持。
師謂:“如是則千金之子,皆可主法,吾道殆矣!”奏疏殿陛上書廟堂,其議遂寝。
诏徙天童,力辭東歸,翠岩築室奉先世香火,育王虛席有旨起師,再辭不許,乃奉诏表章,大覺祖述,妙喜秩然有序。
上堂:“膏雨及時,江山如洗,幽烏語喬林,殘紅随遠水,可憐盲聾喑痖人,不識此方真教體。
”上堂,舉興化開堂,三聖推出僧話,頌曰:“一人客路知天遠,一個歸心似箭輕,彼此征途雖有異,須知同日到天廷。
”上堂,舉汾陽示衆雲:“識得拄杖子行腳事畢。
”頌曰:“平地無端立話頭,揭天聲撼怒濤寒,直饒識得拄杖子,也是封皮作信看。
”天童除書至大參趙公,請住淨慈,悉謝之。
示疾,書遺表作寺丞張公,書請主後事,通守永嘉曹公來問疾,從容叙世契,移頃書偈曰:“業鏡高懸七十二年,一槌擊碎大道坦然。
”置筆泊然而逝。
○杭州靈隐石鼓希夷禅師 上堂,舉琅琊覺禅師因法華舉和尚相見話,頌曰:“聞名不如見面,見面不如聞名,此地無金二兩,俗人沽酒三舛。
”上堂,舉南泉和尚雲:“文殊普賢昨夜三更,每人與二十棒趂出院也!”趙州曰:“和尚棒教誰吃?”南泉曰:“且道王老師過在什麼處?”趙州禮拜而出。
師頌曰:“春風吹落碧桃花,一片流經十萬家,誰在畫樓沽酒處,相邀來吃趙州茶。
”和梁山遠禅師十牛圖頌,句法與梁山相埒,理趣超卓反有過焉。
一尋牛:“隻管區區向外尋,不知腳底已泥深,幾回芳草斜陽裡,一曲新豐空自吟。
”二見迹:“枯木岩前差路多,草窠裡輥覺非麼,腳跟若也随他去,未免當頭蹉過他。
”三見牛:“識得形容認得聲,載嵩從此妙丹青,徹頭徹尾渾相似,子細看來未十成。
”四得牛:“牢把繩頭莫放渠,幾多毛病未曾除,徐徐蓦鼻牽将去,且要回頭識舊居。
”五牧牛:“甘分山林寄此身,有時亦蹈馬蹄塵,不曾犯着人苗稼,來往空勞背上人。
”六騎牛還家:“指點前坡即是家,旋吹桐角出煙霞,忽然變作還鄉曲,未必知音旨伯牙。
”七忘牛存人:“闌内無牛趂出山,煙蓑雨笠亦空閑,行歌行樂無拘系,羸得一身天地間。
”八人牛俱忘:“慚愧衆生界已空,個中消息若為通,後無來者前無去,未審憑誰繼此宗。
”九返本還源:“靂機不堕有無功,見色聞聲不用聾,昨夜金烏飛入海,曉來依舊一輪紅。
”十入廛垂手:“者漢親從異類來,分明馬颔與驢腮,一揮鐵棒如風疾,萬戶千門盡豁開。
” ○四明雪窦野雲處南禅師 上堂:“百計推尋,永不見面,一時休去,在處逢渠。
長連床上,吃粥吃飯,取飽為期,我且問你,常住一粒米是幾番過手?”上堂:“斬釘截鐵,特地乖張,就下平高,衲僧笑具,皇覺到此,有理難伸,未審諸公如何理論?”上堂:“摩酰正眼,熙然赫然,一處該通,萬機頓赴,縛虎擒龍之手自此而伸,驚天動地之名從茲而起。
且平常一句又作麼生?莫把是非來辨我,浮生穿鑿不相關。
” ○福州雪峰滅堂了宗禅師 上堂:“空索索,冷氷氷,清虛之理,畢竟無身。
為什麼卻有許多煙雨?曉得麼?若曉得,七種供養諸人,若曉不得滴水難消。
” ○盤山思卓和尚 上堂,拈拄杖雲:“登山渡水全藉者人。
”擲下拄杖雲:“相見易得好,共住難為人。
”上堂:“寂寂惺惺,有氣死人;惺惺寂寂,無用頑石。
嘻!下載清風付與誰。
” ○止庵居士錢象祖 嘉定二年閏二月薨於天台裡茅。
象祖初守金陵,嘗在保甯問道於無用,有所得。
後於鄉州建接待十所,皆以淨土極樂名之。
創止庵高僧寮,為譚道之所。
自左相辭歸,兼修淨業,得微疾,有問起居者,則曰:“不貪生,不怖死,不生天上,不生人中,惟當往生淨土耳!”言訖,趺坐而化,時天鼓震響,異香芬郁。
未終之前,郡人有同聞空中聲雲:“錢丞相當生西方蓮宮,為慈濟菩薩。
” 可庵然禅師法嗣 ○如如居士顔公 有舉趙州見南泉話問,居士因以頌答之,雲:“解把一莖野草,喚作丈六金身,會得頭頭皆是道,眼中瞳子面前人。
”又頌子湖狗話,曰:“盆家無所有,隻養一隻狗,便是佛出來,也須遭一口。
” 道場無庵全禅師法嗣 ○常州華藏伊庵有權禅師 臨安昌化祁氏子,年十四得度,十八歲禮佛智裕禅師于靈隐。
時無庵為第一座,室中以從無住本建一切法問之,師久而有省,答曰:“暗裡穿針,耳中出氣。
”庵可之,遂密付心印。
嘗夜坐達旦,行粥者至忘展缽,鄰僧以手觸之,師感悟為偈曰:“黑漆昆侖把釣竿,古帆高挂下驚湍,蘆花影裡弄明月,引得盲龜上釣船。
”佛智嘗問:“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時如何?”師曰:“大海不宿死屍。
”智撫其座曰:“此子他日當據此座呵佛罵祖去在!”師自是埋藏頭角,益自韬晦,遊曆湖湘江浙幾十年,依應庵於歸宗,參大慧於徑山,無庵住道場,招師分座說法,於是聲名隐然。
住後,上堂:“今朝結卻布袋口,明眼衲僧莫亂走,心行滅處解翻身,噴嚏也成師子吼。
栴檀林,任馳驟,剔起眉毛頂上生,剜肉成瘡露家醜。
”上堂:“禅,禅,無黨無偏,迷時千裡隔,悟在口皮邊所。
”以僧問石霜:“如何是禅?”霜雲:“[鹿*瓦]磚”又僧問睦州:“如何是禅?”州雲:“猛火着油煎。
”又僧問首山:“如何是禅
還鄉一曲作麼生唱?”師雲:“罕遇知音。
”僧雲:“争奈鼻頭繩子猶屬他人在!”師雲:“且道他是阿誰?”僧雲:“他也不識。
”師雲:“依俙越國,彷佛揚州。
”僧雲:“祇如未跨石門一句作麼生道?”師雲:“百雜碎。
”僧雲:“已跨石門一句又作麼生?”師雲:“依舊卻渾侖。
”僧雲:“直得大頂峰點頭,鼓山屴(林直切)崱(任力切)震動。
”師雲:“未為分外。
”僧雲:“祇今晏國師撫掌呵呵大笑,雲幸得與老師相見去也!”師雲:“不是冤家不聚頭。
”僧禮拜。
師雲:“放汝三十棒。
”上堂,謝李深卿陳仲齡,昔在東溪日,花開葉落時,幾拟以黃金鑄作锺子期。
師雲:“古人恁麼道,大似焦桐挂壁,罕遇知音,白雲今日幸遇二居士到來,正值六合風清,萬籁俱息,不免再理朱弦,試彈一曲。
”橫按拄杖雲:“諸人還聞麼?聞即不無,且道是何曲調?”卓拄杖雲:“太古希聲無限意,知音知後更誰知!”上堂:“語是謗,寂是誰?不語不寂轉增虛妄。
”喝一喝,雲:“春風吹落桃李花,淡煙疎雨籠青嶂。
”頌趙州和尚鎮州蘿蔔話,曰:“些兒活計口皮邊,點着風馳與電旋,謾說鎮州蘿蔔大,何曾親見老南泉。
” 西禅此庵淨禅師法嗣 ○福州乾元鈍庵宗颕禅師 上堂,卓拄杖,曰:“性燥漢祇在一槌。
”靠拄杖曰:“靈利人不勞再舉。
而今莫有靈利底麼?”良久,曰:“比拟張麟,兔亦不遇。
” ○福州中濟無禅立才禅師 上堂,舉雪窦和尚頌雲:“三分光陰二早過,靈台一點不揩磨,貪生逐日區區去,喚不回頭争柰何!”師雲:“雪窦老漢,颟颟顸顸,[怡-台+龍][怡-台+龍]侗侗,更參三十年也未會禅在!然雖如是,土曠人稀,試聽下個注腳:瞎卻摩酰三隻眼,南北東西路不分,千秋葉落無人掃,獨自松門展腳眠。
”上堂,舉趙州和尚吃茶去話,頌雲:“趙州逢人吃茶,誰知事出急家,反手作雲作雨,順風撒土撒沙,引得洞山無意智,問佛也道三斤麻。
讀此庵語錄,偈曰:”南海波斯持密咒,千言萬語少人知,春風一陣來何處,吹落桃花三四枝。
” ○興化華嚴别峰雲禅師 初住福州支提,遷福泉,至華嚴。
上堂:“千種言,萬般解,隻要教君長不昧。
且道不昧個什麼?喚作竹篦則觸,不喚作竹篦則背。
”上堂:“彌勒大士,朝入伽藍,暮成正覺,總似這般鈍漢有甚用處!直饒隔山望見支提雙童峰便回去,腳跟下好與三十!”上堂,舉真淨和尚道:“也無禅,也無道,也無玄,也無妙,快活須明這一竅。
”師雲:“既無禅道,又無玄妙,甚處得這一竅,若有一竅可明,如何得快活去?諸人即今要得快活麼?”便下座。
上堂:“過去諸如來,斯門已成就,是甚語話見在?諸菩薩今各入圓明,誣人之罪;未來修學人當依如是法,莫鈍置他好。
其柰茫茫宇宙人無數,幾個男兒是丈夫!” 華藏遁庵演禅師法嗣 ○湖州何山月窟慧清禅師 上堂,舉天台韶國師初參法眼,因僧問法眼:“如何是曹源一滴水?”法眼雲:“是曹源一滴水。
”韶聞豁然開悟。
師頌曰:“曹源一滴水,相罵饒接觜,鴳雀空啾啾,骅骝已千裡。
” 開善謙禅師法嗣 ○建甯府仙州山吳十三道人 每以己事扣諸禅,及開善歸,結茆於其左,遂往給侍。
紹興庚申三月八日夜,适然啟悟,占偈呈善曰:“元來無縫罅,觸着便光輝,既是千金寶,何須彈雀兒。
”善答曰:“啐地折時真慶快,死生凡聖盡平沉,仙州山下呵呵笑,不負相期宿昔心。
” 天童無用全禅師法嗣 ○四明育王笑翁妙堪禅師 俗隸慈溪毛氏,廣颡平頂,骨清氣豪。
從野庵道欽受釋學,依息庵觀于金山,參松源嶽於靈隐,皆不契。
時無用居天童,徑造其室。
用問曰:“行腳僧?遊山僧?”師曰:“行腳僧。
”用曰:“如何是行腳事?”師以坐具便摵。
用曰:“此僧敢來者裡捋虎須!”俾參堂,室中常示狗子無佛性話。
一日拟開口,用以竹篦劈口打。
師應聲呈偈曰:“大塗毒鼓,轟天震地,轉腦回頭,橫屍萬裡。
”用颔之。
即俾侍香,已而報恩約公緻師分座,太守程公請出世妙勝,遷金文,移光孝,忠獻史衛王以堂牒除台之報恩。
天台舊無律宗,師與大卿齊公議合十寺為大剎,築壇場,命負毗尼學者,倡開遮持犯之法,夙勵新學。
閩帥王公請居雪峰,未幾诏住靈隐,師厭逼近屠沽,撤其廬,揭關飛來峰外,以限喧寂。
衛王以大慈完美,請開山。
及王薨,師庵居上柏。
台州使君陳公以瑞岩邀師,無何江心牒至,監丞史公強之乃起淨慈,诏下,丐辭不允。
大參全公書來謂不可重違君命。
明年,荊湖總臣奏令僧道買紫衣師号,俾以師号住持。
師謂:“如是則千金之子,皆可主法,吾道殆矣!”奏疏殿陛上書廟堂,其議遂寝。
诏徙天童,力辭東歸,翠岩築室奉先世香火,育王虛席有旨起師,再辭不許,乃奉诏表章,大覺祖述,妙喜秩然有序。
上堂:“膏雨及時,江山如洗,幽烏語喬林,殘紅随遠水,可憐盲聾喑痖人,不識此方真教體。
”上堂,舉興化開堂,三聖推出僧話,頌曰:“一人客路知天遠,一個歸心似箭輕,彼此征途雖有異,須知同日到天廷。
”上堂,舉汾陽示衆雲:“識得拄杖子行腳事畢。
”頌曰:“平地無端立話頭,揭天聲撼怒濤寒,直饒識得拄杖子,也是封皮作信看。
”天童除書至大參趙公,請住淨慈,悉謝之。
示疾,書遺表作寺丞張公,書請主後事,通守永嘉曹公來問疾,從容叙世契,移頃書偈曰:“業鏡高懸七十二年,一槌擊碎大道坦然。
”置筆泊然而逝。
○杭州靈隐石鼓希夷禅師 上堂,舉琅琊覺禅師因法華舉和尚相見話,頌曰:“聞名不如見面,見面不如聞名,此地無金二兩,俗人沽酒三舛。
”上堂,舉南泉和尚雲:“文殊普賢昨夜三更,每人與二十棒趂出院也!”趙州曰:“和尚棒教誰吃?”南泉曰:“且道王老師過在什麼處?”趙州禮拜而出。
師頌曰:“春風吹落碧桃花,一片流經十萬家,誰在畫樓沽酒處,相邀來吃趙州茶。
”和梁山遠禅師十牛圖頌,句法與梁山相埒,理趣超卓反有過焉。
一尋牛:“隻管區區向外尋,不知腳底已泥深,幾回芳草斜陽裡,一曲新豐空自吟。
”二見迹:“枯木岩前差路多,草窠裡輥覺非麼,腳跟若也随他去,未免當頭蹉過他。
”三見牛:“識得形容認得聲,載嵩從此妙丹青,徹頭徹尾渾相似,子細看來未十成。
”四得牛:“牢把繩頭莫放渠,幾多毛病未曾除,徐徐蓦鼻牽将去,且要回頭識舊居。
”五牧牛:“甘分山林寄此身,有時亦蹈馬蹄塵,不曾犯着人苗稼,來往空勞背上人。
”六騎牛還家:“指點前坡即是家,旋吹桐角出煙霞,忽然變作還鄉曲,未必知音旨伯牙。
”七忘牛存人:“闌内無牛趂出山,煙蓑雨笠亦空閑,行歌行樂無拘系,羸得一身天地間。
”八人牛俱忘:“慚愧衆生界已空,個中消息若為通,後無來者前無去,未審憑誰繼此宗。
”九返本還源:“靂機不堕有無功,見色聞聲不用聾,昨夜金烏飛入海,曉來依舊一輪紅。
”十入廛垂手:“者漢親從異類來,分明馬颔與驢腮,一揮鐵棒如風疾,萬戶千門盡豁開。
” ○四明雪窦野雲處南禅師 上堂:“百計推尋,永不見面,一時休去,在處逢渠。
長連床上,吃粥吃飯,取飽為期,我且問你,常住一粒米是幾番過手?”上堂:“斬釘截鐵,特地乖張,就下平高,衲僧笑具,皇覺到此,有理難伸,未審諸公如何理論?”上堂:“摩酰正眼,熙然赫然,一處該通,萬機頓赴,縛虎擒龍之手自此而伸,驚天動地之名從茲而起。
且平常一句又作麼生?莫把是非來辨我,浮生穿鑿不相關。
” ○福州雪峰滅堂了宗禅師 上堂:“空索索,冷氷氷,清虛之理,畢竟無身。
為什麼卻有許多煙雨?曉得麼?若曉得,七種供養諸人,若曉不得滴水難消。
” ○盤山思卓和尚 上堂,拈拄杖雲:“登山渡水全藉者人。
”擲下拄杖雲:“相見易得好,共住難為人。
”上堂:“寂寂惺惺,有氣死人;惺惺寂寂,無用頑石。
嘻!下載清風付與誰。
” ○止庵居士錢象祖 嘉定二年閏二月薨於天台裡茅。
象祖初守金陵,嘗在保甯問道於無用,有所得。
後於鄉州建接待十所,皆以淨土極樂名之。
創止庵高僧寮,為譚道之所。
自左相辭歸,兼修淨業,得微疾,有問起居者,則曰:“不貪生,不怖死,不生天上,不生人中,惟當往生淨土耳!”言訖,趺坐而化,時天鼓震響,異香芬郁。
未終之前,郡人有同聞空中聲雲:“錢丞相當生西方蓮宮,為慈濟菩薩。
” 可庵然禅師法嗣 ○如如居士顔公 有舉趙州見南泉話問,居士因以頌答之,雲:“解把一莖野草,喚作丈六金身,會得頭頭皆是道,眼中瞳子面前人。
”又頌子湖狗話,曰:“盆家無所有,隻養一隻狗,便是佛出來,也須遭一口。
” 道場無庵全禅師法嗣 ○常州華藏伊庵有權禅師 臨安昌化祁氏子,年十四得度,十八歲禮佛智裕禅師于靈隐。
時無庵為第一座,室中以從無住本建一切法問之,師久而有省,答曰:“暗裡穿針,耳中出氣。
”庵可之,遂密付心印。
嘗夜坐達旦,行粥者至忘展缽,鄰僧以手觸之,師感悟為偈曰:“黑漆昆侖把釣竿,古帆高挂下驚湍,蘆花影裡弄明月,引得盲龜上釣船。
”佛智嘗問:“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時如何?”師曰:“大海不宿死屍。
”智撫其座曰:“此子他日當據此座呵佛罵祖去在!”師自是埋藏頭角,益自韬晦,遊曆湖湘江浙幾十年,依應庵於歸宗,參大慧於徑山,無庵住道場,招師分座說法,於是聲名隐然。
住後,上堂:“今朝結卻布袋口,明眼衲僧莫亂走,心行滅處解翻身,噴嚏也成師子吼。
栴檀林,任馳驟,剔起眉毛頂上生,剜肉成瘡露家醜。
”上堂:“禅,禅,無黨無偏,迷時千裡隔,悟在口皮邊所。
”以僧問石霜:“如何是禅?”霜雲:“[鹿*瓦]磚”又僧問睦州:“如何是禅?”州雲:“猛火着油煎。
”又僧問首山:“如何是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