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集續傳燈錄卷第一
關燈
小
中
大
昭覺即不然,忽有僧問:‘樹凋葉落時如何?’隻答他道:‘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且道與雲門是同是别?”複曰:“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
”上堂:“镕瓶盤钗钏作一金,攪酥酪醍醐成一味。
如是賓主道合内外、安和五位君臣齊透,四種料揀一串放行,則細雨蒙蒙,秋風飒飒,把住則空空如也,誰敢正眼觑着!且道放行為人好?把住為人好?”複曰:“等閑一似秋風至,無意涼人人自涼。
”上堂,舉趙州初見南泉,問:“如何是道?”南泉雲:“平常心是道。
”趙州雲:“還假趣向也無?”泉雲:“拟向即乖。
”州雲:“不拟争知是道?”泉雲:“道不屬知,不屬不知。
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
若真達不疑之道,廓然如太虛空,無有障礙。
”師曰:“奇怪諸禅德,雖是沙彌初入道,一撥便轉,豈不是靈利人!南泉如善射者發箭,發箭中紅心。
若不是趙州,也大難承當,便向平常是道處動着關棙子、去卻胸中物,喪卻目前機。
頭頭上明,物物上顯,便能信腳行、信口道。
等間拈出,着着有出身之路。
以何為驗?豈不見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答曰:‘庭前柏樹子。
’問:‘萬法歸一,一歸何處?’答曰:‘我在青州作一領布衫,重七斤。
’問:‘如何是趙州?’答曰:‘東門、西門、南門、北門。
’與人解粘去縛、抽釘拔楔,坐斷天下人舌頭,穿過天下人鼻孔,豈不是平常心是道底關棙子?且不是饤鬥底言語、排疊底章句?推人在死水裡,者個便是沙彌底樣子。
應當學作麼生承當?”乃曰:“欲行千裡,一步為初,白日青天,快着精彩。
” ○徽州簡上座 卍庵居徑山首座時,因問之曰:“一二三四五六七,明眼衲僧數不出,你試數看。
”簡便喝。
庵複曰:“七六五四三二一,你又作麼生?”簡拟對,庵便打出,曰:“你且莫亂道。
”簡於言下有省,遽說偈曰:“你且莫亂道,皮毛卓豎寒。
隻知梅子熟,不覺鼻頭酸。
”又嘗頌狗子無佛性話曰:“趙州老漢,渾無面目,言下乖宗,神号鬼哭。
”年僅三十而卒,交朋靡不傷悼。
西禅懶庵需禅師法嗣 ○福州鼓山木庵安永禅師 閩縣吳氏子,弱冠為僧,未幾谒懶庵於雲門。
一日入室,庵曰:“不問有言,不問無言,世尊良久,不得向世尊良久處會。
”随後便喝,師焂然契悟,作禮曰:“不因今日問,争喪目前機。
”庵許之。
住後,上堂:“要明個事,須是具擊石火、閃電光底手段,方能崄峻岩頭全身放舍,白雲深處得大安居。
如其觑地覓金針、直下腦門須迸裂,到這裡,假饒見機而變、不犯鋒铓,全身獨脫,猶涉流水。
祇如本分全提一句又作麼生道?”擊拂子,曰:“淬出七星光燦爛,解粘天下任橫行。
”上堂,舉睦州示衆雲:“諸人未得個入處,須得個入處;既得個入處,不得忘卻老僧。
”師曰:“恁麼說話,面皮厚多少!木庵則不然:諸人未得個入處,須得個入處;既得個入處,直須揚下入處始得。
”上堂,拈拄杖曰:“臨濟小厮兒,未曾當頭道着。
今日全身放憨,也要諸人知有。
”擲拄杖下座。
僧問:“須彌頂上翻身倒卓時如何?”師曰:“未曾見毛頭星現。
”曰:“恁麼則傾湫倒嶽去也!”師曰:“莫亂做。
”僧便喝,師曰:“雷聲浩大,雨點全無。
” ○溫州龍翔栢堂南雅禅師 上堂:“瑞峰頂上,栖鳳亭邊;一杯淡粥,相依百納。
蒙頭打坐,二祖禮三拜,依位而立,已是周遮,達磨老臊胡分盡髓皮,一場狼藉,其餘之輩何足道哉!柏堂恁麼道,還免諸方檢責也無?”拍禅床雲:“洎合停囚長智。
”上堂:“大機貴直截,大用貴頓發,縱有齧镞機,一槌須打殺。
何故?我王庫内無如是刀!”上堂:“紫蕨伸拳筍破梢,楊花飛盡綠陰交,分明西祖單傳句,黃栗留鳴燕語巢。
這裡見得谛、信得及,若約諸方決定,明窗下安排,龍翔門下直是一槌槌殺。
何故?不是與人難共住,大都缁素要分明。
” ○福州天王志清禅師 上堂,豎起拂子雲:“隻這個,天不能蓋,地不能載,徧界徧空,成圓成塊。
到這裡三世諸佛向甚麼處摸索?六代祖師向甚麼處提持?天下衲僧向甚麼處名邈?除非自得自證,便乃敲唱雙行。
雖然如是,未是衲僧行履處。
作麼生是衲僧行履處?是非海裡橫身入,豺虎叢中縱步行!” ○南劍州劍門安分庵主 少與木庵同隸業,安國後,依懶庵,未有深證。
辭谒徑山大慧,行次江幹,仰瞻宮阙,聞衙司唱:“侍郎來。
”釋然大悟,作偈曰:“幾年個事挂胸懷,問盡諸方眼不開,肝膽此時俱裂破,一聲江上侍郎來。
”遂徑回。
西禅懶庵迎之,付以伽梨。
自爾不規所寓,後庵居劍門,化被嶺表,學者從之,所作偈頌,走手而成,凡千餘首,盛行于世。
示衆雲:“這一片田地,汝等諸人且道,天地未分已前在甚麼處?直下徹去,已是鈍置分上座不少了也!更若拟議思量,何啻白雲萬裡!”蓦拈拄杖打散大衆。
示衆:“上至諸佛,下及衆生,性命總在山僧手裡,撿點将來,有沒量罪過!還有撿點得出者麼?”卓拄杖一下,曰:“冤有頭,債有主。
”遂左右顔視曰:“自出洞來無敵手,得饒人處且饒人。
”示衆:“十五日已前,天上有星皆拱北;十五日已後,人間無水不朝東。
已前已後總拈卻,到處鄉談各不同。
”乃屈指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諸兄弟今日是幾?”良久,曰:“本店買賣,分文不賒。
” 教忠光禅師法嗣 ○泉州法石中庵慧空禅師 贛州蔡氏子。
春日,上堂拈拄杖卓一下,曰:“先打春牛頭。
”又卓一下,曰:“後打春牛尾。
驚起虛空入藕絲裡,釋迦無路潛蹤,彌勒急走千裡,文殊卻知落處,拊掌大笑歡喜。
且道歡喜個甚麼?春風昨夜入門來,便見千花生碓觜!”上堂:“千家樓閣,一霎秋風,祇知襟袖涼生,不覺園林落葉,於斯薦得,觸處全真。
其或未然,且作寒溫相見。
”上堂,舉金剛經雲:“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衆生若幹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要會麼?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僧問:“先佛垂範,禁足安居。
未審是何宗旨?”曰:“瑠璃缽内拓須彌。
”僧便喝,師便打。
○杭州淨慈混源昙密禅師 天台盧氏子,依資福道榮出家。
十六圓具,習台教,棄,參大慧於徑山,谒雪巢一此庵,元入閩,留東西禅,無省發,之泉南教忠,俾悅衆,解職歸前資,偶觸香嚴擊竹因緣,豁然契悟,述偈呈忠,忠舉玄沙未徹語诘之,無滞。
忠曰:“子方可見妙喜。
”即辭往梅陽,服勤四載。
住後上堂:“諸佛出世,打卻殺人;祖師西來,吹風放火。
古今善知識佛口蛇心,天下衲僧自投籠檻。
莫有天然氣槩、特達丈夫為宗門出一隻手主張佛法者麼?”良久,曰:“設有,也須斬為三段。
”上堂:“德山小參不答話,千古叢林成話杷,問話者三十棒,慣能說诃說夯時有僧出的、能破的,德山便打。
風流儒雅,某甲話也未問,頭上着枷,腳下着匣,你是那裡人?一回相見一傷神。
新羅人把手笑欣欣,未跨船舷好與三十棒。
依前相厮诳,混源今日恁麼批判責情好與三十棒,且道是賞是罰?具參學眼者試辨看。
”上堂,舉雲門問僧光明寂照徧河沙因緣,師曰:“平地摭魚鰕,遼天射飛鹗,跛腳老雲門,千錯與萬錯。
”後示寂,塔于本山。
○吉州青原信庵唯禋禅師 福之長樂李氏子,年十有一而出閩,依盰江禅悅蘭若廣公為童子,[門@免]五白而獲僧服。
因廣以佛國白公五十三知識頌,授諸摩那師,侍其傍聞:“止住有林僧,要見十方佛,無事間觀一片心”之句便得要領,廣異其根性,俾還閩,谒鼓山佛心才公、東禅月庵杲公、西禅懶庵需公,皆蒙其賞,第聞禅狀元之譽,未及一見,以光之禅高於天下,故有是稱。
時晦庵住龜山,至彼才期月,於夜榻摸索淨巾次,恍然大徹。
黎明趨方丈,通其所證,呈偈曰:“業識茫茫,無本可據,昨夜三更,回頭一觑,一殿靈光,本來獨露。
”庵不覺解顔。
出嶺,見顔萬庵於番陽,薦福入室次,相與酬酢甚捷,顔厲聲曰:“這福州子,被人教壞了也!”一衆駭愕,時大慧居梅陽,師往見慧,問曰:“如何是佛?”師曰:“觌面相呈,更無别法。
”又曰:“如何保任?”對曰:“饑來吃飯,困來打眠。
”既而随大慧北還,住育王,遷徑山。
慧一日問師曰:“許多人入室,幾人道得着?幾人道不着?”師曰:“唯。
禋隻管看。
”慧忽展手曰:“我手何似佛手?”師曰:“天寒,且請和尚通袖。
”慧遽打一竹篦,曰:“且道是賞你是罰你?”師遂以頌發揮佛祖機緣十數則,呈大慧。
其世尊初生曰:“撞出頭來早自錯,那堪開口更稱尊,當時若解深藏舌,安得間愁到子孫!”慧為之擊節。
開法天台真如,遷報恩豫章上藍,轉青原,所至山川改觀,法席增盛。
僧問:“三聖道:我逢人則出,出則不為人。
意旨如何?”師曰:“移花兼蝶至。
”僧雲:“興化道:我逢人則不出,出則便為人。
又作麼生?”師雲:“買石得雲饒。
”上堂,舉僧問雲門:“樹凋葉落時如何?”門雲:“體露金風。
”師雲:“雲門袖頭打領,腋下剜襟,不妨好手,子細看來,未免牽絲帶線,或問報恩,樹凋葉落時如何?隻向他道:‘來年更有新條在,惱亂春風卒未休。
!’”上堂,拈拄杖示衆雲:“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
這個是橫泉拄杖子,那個是一乘法?”卓一下,雲:“千峰勢到嶽邊止,萬派聲歸海上消。
”紹熙三年壬子六月示疾,十九日書偈雲:“末後一句,觌面分付,拟議思量,世谛流布。
”遂跏趺而逝。
羅湖瑩仲溫狀其行。
東禅蒙庵嶽禅師法嗣 ○福州鼓山宗連禅師 上堂:“世尊道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遂喝曰:“玉本無瑕卻有瑕。
” ○杭州徑山寓庵德潛禅師 興化人,機緣語句皆失錄,獨有“入徑山山門,佛事彈指一下便入。
”話行叢林。
○福州鼓山石庵知玿(市昭切)禅師 僧問:“坐斷雲山事已彰,可憐雲水自茫茫,今日
’且道與雲門是同是别?”複曰:“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
”上堂:“镕瓶盤钗钏作一金,攪酥酪醍醐成一味。
如是賓主道合内外、安和五位君臣齊透,四種料揀一串放行,則細雨蒙蒙,秋風飒飒,把住則空空如也,誰敢正眼觑着!且道放行為人好?把住為人好?”複曰:“等閑一似秋風至,無意涼人人自涼。
”上堂,舉趙州初見南泉,問:“如何是道?”南泉雲:“平常心是道。
”趙州雲:“還假趣向也無?”泉雲:“拟向即乖。
”州雲:“不拟争知是道?”泉雲:“道不屬知,不屬不知。
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
若真達不疑之道,廓然如太虛空,無有障礙。
”師曰:“奇怪諸禅德,雖是沙彌初入道,一撥便轉,豈不是靈利人!南泉如善射者發箭,發箭中紅心。
若不是趙州,也大難承當,便向平常是道處動着關棙子、去卻胸中物,喪卻目前機。
頭頭上明,物物上顯,便能信腳行、信口道。
等間拈出,着着有出身之路。
以何為驗?豈不見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答曰:‘庭前柏樹子。
’問:‘萬法歸一,一歸何處?’答曰:‘我在青州作一領布衫,重七斤。
’問:‘如何是趙州?’答曰:‘東門、西門、南門、北門。
’與人解粘去縛、抽釘拔楔,坐斷天下人舌頭,穿過天下人鼻孔,豈不是平常心是道底關棙子?且不是饤鬥底言語、排疊底章句?推人在死水裡,者個便是沙彌底樣子。
應當學作麼生承當?”乃曰:“欲行千裡,一步為初,白日青天,快着精彩。
” ○徽州簡上座 卍庵居徑山首座時,因問之曰:“一二三四五六七,明眼衲僧數不出,你試數看。
”簡便喝。
庵複曰:“七六五四三二一,你又作麼生?”簡拟對,庵便打出,曰:“你且莫亂道。
”簡於言下有省,遽說偈曰:“你且莫亂道,皮毛卓豎寒。
隻知梅子熟,不覺鼻頭酸。
”又嘗頌狗子無佛性話曰:“趙州老漢,渾無面目,言下乖宗,神号鬼哭。
”年僅三十而卒,交朋靡不傷悼。
西禅懶庵需禅師法嗣 ○福州鼓山木庵安永禅師 閩縣吳氏子,弱冠為僧,未幾谒懶庵於雲門。
一日入室,庵曰:“不問有言,不問無言,世尊良久,不得向世尊良久處會。
”随後便喝,師焂然契悟,作禮曰:“不因今日問,争喪目前機。
”庵許之。
住後,上堂:“要明個事,須是具擊石火、閃電光底手段,方能崄峻岩頭全身放舍,白雲深處得大安居。
如其觑地覓金針、直下腦門須迸裂,到這裡,假饒見機而變、不犯鋒铓,全身獨脫,猶涉流水。
祇如本分全提一句又作麼生道?”擊拂子,曰:“淬出七星光燦爛,解粘天下任橫行。
”上堂,舉睦州示衆雲:“諸人未得個入處,須得個入處;既得個入處,不得忘卻老僧。
”師曰:“恁麼說話,面皮厚多少!木庵則不然:諸人未得個入處,須得個入處;既得個入處,直須揚下入處始得。
”上堂,拈拄杖曰:“臨濟小厮兒,未曾當頭道着。
今日全身放憨,也要諸人知有。
”擲拄杖下座。
僧問:“須彌頂上翻身倒卓時如何?”師曰:“未曾見毛頭星現。
”曰:“恁麼則傾湫倒嶽去也!”師曰:“莫亂做。
”僧便喝,師曰:“雷聲浩大,雨點全無。
” ○溫州龍翔栢堂南雅禅師 上堂:“瑞峰頂上,栖鳳亭邊;一杯淡粥,相依百納。
蒙頭打坐,二祖禮三拜,依位而立,已是周遮,達磨老臊胡分盡髓皮,一場狼藉,其餘之輩何足道哉!柏堂恁麼道,還免諸方檢責也無?”拍禅床雲:“洎合停囚長智。
”上堂:“大機貴直截,大用貴頓發,縱有齧镞機,一槌須打殺。
何故?我王庫内無如是刀!”上堂:“紫蕨伸拳筍破梢,楊花飛盡綠陰交,分明西祖單傳句,黃栗留鳴燕語巢。
這裡見得谛、信得及,若約諸方決定,明窗下安排,龍翔門下直是一槌槌殺。
何故?不是與人難共住,大都缁素要分明。
” ○福州天王志清禅師 上堂,豎起拂子雲:“隻這個,天不能蓋,地不能載,徧界徧空,成圓成塊。
到這裡三世諸佛向甚麼處摸索?六代祖師向甚麼處提持?天下衲僧向甚麼處名邈?除非自得自證,便乃敲唱雙行。
雖然如是,未是衲僧行履處。
作麼生是衲僧行履處?是非海裡橫身入,豺虎叢中縱步行!” ○南劍州劍門安分庵主 少與木庵同隸業,安國後,依懶庵,未有深證。
辭谒徑山大慧,行次江幹,仰瞻宮阙,聞衙司唱:“侍郎來。
”釋然大悟,作偈曰:“幾年個事挂胸懷,問盡諸方眼不開,肝膽此時俱裂破,一聲江上侍郎來。
”遂徑回。
西禅懶庵迎之,付以伽梨。
自爾不規所寓,後庵居劍門,化被嶺表,學者從之,所作偈頌,走手而成,凡千餘首,盛行于世。
示衆雲:“這一片田地,汝等諸人且道,天地未分已前在甚麼處?直下徹去,已是鈍置分上座不少了也!更若拟議思量,何啻白雲萬裡!”蓦拈拄杖打散大衆。
示衆:“上至諸佛,下及衆生,性命總在山僧手裡,撿點将來,有沒量罪過!還有撿點得出者麼?”卓拄杖一下,曰:“冤有頭,債有主。
”遂左右顔視曰:“自出洞來無敵手,得饒人處且饒人。
”示衆:“十五日已前,天上有星皆拱北;十五日已後,人間無水不朝東。
已前已後總拈卻,到處鄉談各不同。
”乃屈指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諸兄弟今日是幾?”良久,曰:“本店買賣,分文不賒。
” 教忠光禅師法嗣 ○泉州法石中庵慧空禅師 贛州蔡氏子。
春日,上堂拈拄杖卓一下,曰:“先打春牛頭。
”又卓一下,曰:“後打春牛尾。
驚起虛空入藕絲裡,釋迦無路潛蹤,彌勒急走千裡,文殊卻知落處,拊掌大笑歡喜。
且道歡喜個甚麼?春風昨夜入門來,便見千花生碓觜!”上堂:“千家樓閣,一霎秋風,祇知襟袖涼生,不覺園林落葉,於斯薦得,觸處全真。
其或未然,且作寒溫相見。
”上堂,舉金剛經雲:“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衆生若幹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要會麼?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僧問:“先佛垂範,禁足安居。
未審是何宗旨?”曰:“瑠璃缽内拓須彌。
”僧便喝,師便打。
○杭州淨慈混源昙密禅師 天台盧氏子,依資福道榮出家。
十六圓具,習台教,棄,參大慧於徑山,谒雪巢一此庵,元入閩,留東西禅,無省發,之泉南教忠,俾悅衆,解職歸前資,偶觸香嚴擊竹因緣,豁然契悟,述偈呈忠,忠舉玄沙未徹語诘之,無滞。
忠曰:“子方可見妙喜。
”即辭往梅陽,服勤四載。
住後上堂:“諸佛出世,打卻殺人;祖師西來,吹風放火。
古今善知識佛口蛇心,天下衲僧自投籠檻。
莫有天然氣槩、特達丈夫為宗門出一隻手主張佛法者麼?”良久,曰:“設有,也須斬為三段。
”上堂:“德山小參不答話,千古叢林成話杷,問話者三十棒,慣能說诃說夯時有僧出的、能破的,德山便打。
風流儒雅,某甲話也未問,頭上着枷,腳下着匣,你是那裡人?一回相見一傷神。
新羅人把手笑欣欣,未跨船舷好與三十棒。
依前相厮诳,混源今日恁麼批判責情好與三十棒,且道是賞是罰?具參學眼者試辨看。
”上堂,舉雲門問僧光明寂照徧河沙因緣,師曰:“平地摭魚鰕,遼天射飛鹗,跛腳老雲門,千錯與萬錯。
”後示寂,塔于本山。
○吉州青原信庵唯禋禅師 福之長樂李氏子,年十有一而出閩,依盰江禅悅蘭若廣公為童子,[門@免]五白而獲僧服。
因廣以佛國白公五十三知識頌,授諸摩那師,侍其傍聞:“止住有林僧,要見十方佛,無事間觀一片心”之句便得要領,廣異其根性,俾還閩,谒鼓山佛心才公、東禅月庵杲公、西禅懶庵需公,皆蒙其賞,第聞禅狀元之譽,未及一見,以光之禅高於天下,故有是稱。
時晦庵住龜山,至彼才期月,於夜榻摸索淨巾次,恍然大徹。
黎明趨方丈,通其所證,呈偈曰:“業識茫茫,無本可據,昨夜三更,回頭一觑,一殿靈光,本來獨露。
”庵不覺解顔。
出嶺,見顔萬庵於番陽,薦福入室次,相與酬酢甚捷,顔厲聲曰:“這福州子,被人教壞了也!”一衆駭愕,時大慧居梅陽,師往見慧,問曰:“如何是佛?”師曰:“觌面相呈,更無别法。
”又曰:“如何保任?”對曰:“饑來吃飯,困來打眠。
”既而随大慧北還,住育王,遷徑山。
慧一日問師曰:“許多人入室,幾人道得着?幾人道不着?”師曰:“唯。
禋隻管看。
”慧忽展手曰:“我手何似佛手?”師曰:“天寒,且請和尚通袖。
”慧遽打一竹篦,曰:“且道是賞你是罰你?”師遂以頌發揮佛祖機緣十數則,呈大慧。
其世尊初生曰:“撞出頭來早自錯,那堪開口更稱尊,當時若解深藏舌,安得間愁到子孫!”慧為之擊節。
開法天台真如,遷報恩豫章上藍,轉青原,所至山川改觀,法席增盛。
僧問:“三聖道:我逢人則出,出則不為人。
意旨如何?”師曰:“移花兼蝶至。
”僧雲:“興化道:我逢人則不出,出則便為人。
又作麼生?”師雲:“買石得雲饒。
”上堂,舉僧問雲門:“樹凋葉落時如何?”門雲:“體露金風。
”師雲:“雲門袖頭打領,腋下剜襟,不妨好手,子細看來,未免牽絲帶線,或問報恩,樹凋葉落時如何?隻向他道:‘來年更有新條在,惱亂春風卒未休。
!’”上堂,拈拄杖示衆雲:“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
這個是橫泉拄杖子,那個是一乘法?”卓一下,雲:“千峰勢到嶽邊止,萬派聲歸海上消。
”紹熙三年壬子六月示疾,十九日書偈雲:“末後一句,觌面分付,拟議思量,世谛流布。
”遂跏趺而逝。
羅湖瑩仲溫狀其行。
東禅蒙庵嶽禅師法嗣 ○福州鼓山宗連禅師 上堂:“世尊道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遂喝曰:“玉本無瑕卻有瑕。
” ○杭州徑山寓庵德潛禅師 興化人,機緣語句皆失錄,獨有“入徑山山門,佛事彈指一下便入。
”話行叢林。
○福州鼓山石庵知玿(市昭切)禅師 僧問:“坐斷雲山事已彰,可憐雲水自茫茫,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