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集續傳燈錄卷第一
關燈
小
中
大
:“昨夜安排,一段禅天,明起來都忘卻,而今打鼓,衆雲臻對面,臨時旋捏合,遂回頭喚侍者雲:“記取者一着。
”上堂:“釋迦老子昔向今辰入大寂定,堪笑天下衲僧刻舟求劍,二千餘年區區不已,崇恩今日不動神機,捩轉瞿昙鼻孔,不圖打草蛇驚,隻要大家相見,汝等諸人各宜子細觀瞻,莫教蹉過!”遂合掌雲:“不審不審。
”上堂:“佛法在你日用處,在你着衣吃飯處,在你語言酬酢處,在你行住坐卧處,在你屙屎送尿處,拟心思量便不是也。
咄!啼得血流無用處,不如緘口過殘春。
” ○福州東禅智觀禅師 号性空。
上堂,舉鹽官國師因僧問,“如何是本身盧舍那”,官雲:“與老僧過淨瓶來”,僧将淨瓶至,官雲:“卻安舊處着。
”僧複來問官雲:“古佛過去久矣。
”師雲:“盲者難以與乎文彩,聩者難以與乎音聲。
”者僧既不薦來機,國師祇成虛設,雲門道無朕迹,扶國師不起,雪窦雲,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争得無也扶國師不起?以拂子畫一畫,雲,前來葛藤一時畫斷,且道畢竟如何是本身盧舍那?擲拂子下座。
上堂,舉保壽和尚開堂日,三聖推出一僧公案。
師雲:“衆中商量,道三聖奔流度刃之作,向平地上湧波瀾;保壽疾焰過風之機,向虛空裡轟霹靂。
二大老各出一隻手,扶豎臨濟正法眼藏。
與麼說話,要作臨濟兒孫且緩緩,東禅道,蚊子如何擎大拄,藕絲焉可拄須彌,若是臨濟正法眼藏,端的向二人邊滅卻。
” ○湖州上方樸翁義铦禅師 天資奇逸,辯博通宗。
上堂,舉趙州和尚因僧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雲:“無”師頌雲:“狗子佛性無,還他大丈夫,是非雖入耳,東壁挂葫蘆。
”贊達磨像雲:“一言已出,驷難追,賴得君王放過伊,揚子江心航折葦,浪頭何似問頭危。
” ○四明育王退谷義雲禅師 僧問:“三聖道:‘我逢人則出,出則不為人。
’意旨如何?”師雲:“東鬥西移。
”雲:“興化道:‘我逢人則不出,出則便為人。
’又作麼生?”師雲:“南鬥北轉。
”上堂:“奔流度刃,疾焰過風,啐啄同時,崖州萬裡。
有底道如人學射,久習則巧,殊不知未彀已前中的,早涉遷回了也。
趙州到茱萸,靠卻拄杖即且置,隻如孚上座道聖箭折也,意作麼生?”喝一喝,雲:“若不同床睡,焉知被裡穿。
”上堂,舉首山拈竹篦示衆雲:“喚作竹篦則觸,不喚作竹篦則背,汝等諸人喚作什麼?”葉縣近前,掣竹篦拗作兩橛抛向階下,卻雲:“是什麼?”山雲:“瞎縣。
”便禮拜。
師雲:“臨濟一宗,掃土而盡。
” ○四明育王秀岩師瑞禅師 上堂,舉道吾和尚雲:“高不在絕頂,富不在福嚴,樂不在天堂,苦不在地獄。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大慧和尚雲:“高在絕頂,富在福嚴,樂在天堂,苦在地獄,誰知席帽下,元是舊時人。
”“大衆!二大老随機應用即不無,若是衲僧門下未夢見在。
且道衲僧門下作麼生?”良久:“不是知音者,徒勞話歲寒。
”上堂,舉灌溪參臨濟,濟搊住灌溪,溪雲:“領。
”領濟乃托開。
師頌曰:“雨散雲收後,崔嵬數十峰,倚闌頻顧望,回首與誰同。
” ○四明育王孤雲權禅師 上堂,舉僧問雪峰:“古磵寒泉時如何?”峰雲:“瞪目不見底。
”僧雲:“飲者如何?”峰雲:“不從口入。
”又問趙州:“古磵寒泉時如何?”州雲:“苦。
”僧雲:“飲者如何?”州雲:“死。
”師雲:“一人随波逐浪,一人截斷衆流。
檢點将來總欠會在,今日有問育王古磵寒泉時如何,隻對他道:‘須是親見雪峰。
’‘飲者如何?’‘問取趙州。
’”送僧歸鳳山,偈雲:“鳳凰山下鳳凰兒,文采才彰羽翼齊,鐵網漫天攔不得,歸心已在碧梧枝。
” ○江州雲居率庵梵琮禅師 上堂,舉百丈野狐話,頌曰:“百丈野狐,石女無夫,一回淚出,滄海乾枯。
”頌佛降生曰:“且喜今朝降獨尊,率庵無物慶生辰,隻将一霎薔薇露,洗出湖山淨法身。
” ○四明育王空叟宗印禅師 西蜀人,初住湖山崇光保壽。
僧問:“如何是本來身?”師雲:“風吹日炙。
”僧雲:“意旨如何?”師雲:“釘釘膠粘。
”僧問:“如何是佛向上事?”師雲:“非佛。
”僧雲:“意旨如何?”師雲:“慢二急三。
”僧雲:“名狀不得,所以雲非,又作麼生?”師雲:“切忌錯承當。
”僧問:“如何是育王為人底句?”師雲:“棒下絕商量。
”僧雲:“豁開戶牖,刬斷玄微去也!”師雲:“莫謗他好。
”上堂:“據虎頭,收虎尾,第一句下明宗旨,直饒句下宗旨明,拈來猶較十萬裡。
何故?大慧師祖於此懸羊頭賣狗肉,佛照老人於此冒姓名佃官田,小比丘來繼芳,塵畢竟如何施設?”拈拄杖雲:“平生無所有,隻此一枝藤。
”上堂:“大道坦然,離名離相,刬除則失旨,建立則乖宗,從上佛祖、古往今來善知識,顯大機,彰大用,盡是關空鎖夢,過犯彌天。
印上座打破面皮還免得麼?”良久,拍禅床雲:“不入驚人浪,難逢稱意魚。
”上堂:“二由一有,一亦莫守,平地上死人無數;一心不生,萬法無咎,屎窖裡頭出頭沒。
孤逈逈,峭巍巍,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
”上堂:“鐵昆侖兒吃一颠,南海波斯舞不徹,夜半失卻攔腰帛,笑倒東村王大伯。
”拍禅床一下,下座。
○杭州靈隐鐵牛印禅師 上堂,舉南泉示衆雲:“王老師自小養一頭水牯牛,拟向溪東放,不免食他國王水草,向溪西放,亦不免食他國王水草。
如今不免随分納些些,總不見得。
”頌曰:“不如随分納些些,喚作平常事已差,綠草溪邊頭角露,一蓑煙雨屬誰家!” ○石庵正玸禅師 歸湖上,偈曰:“鳥不驚飛水不流,碧潤空闊冷淡秋,一絲頭上無香餌,風輥蘆花落釣舟。
” ○四明天童海門師齊禅師 由台州瑞岩奉旨升天童,有童行日捧香合,随師各殿堂行香,及畢,回方丈佛前。
師白佛雲:“晨朝誦大方廣佛華嚴經一部,回向真如。
”雲雲。
蓋師出方丈門時,誦世主妙嚴品起,及回方丈已誦畢。
其童行對衆僧說如上事,衆皆不信。
師雲:“汝等八十一人,各執經一卷,老僧於法座上誦。
”衆僧依命,師誦一卷畢,其八十一人各聞自手執經誦畢,衆疑方釋,知師是華嚴大菩薩再世者也。
東林卍庵顔禅師法嗣 ○荊南府公安遁庵祖珠禅師 南平人。
上堂:“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瀝盡野狐涎,趯翻山鬼窟,平田淺草裡,露出焦尾大蟲,太虛寥廓中,放出遼天俊鹘。
阿呵呵,露風骨,等閑拈出衆人前。
畢竟分明是何物?咄咄!”上堂:“玉露垂青草,金風動白蘋,一聲寒雁叫,喚起未惺人。
” ○汀州報恩法演禅師 果州人。
上堂,舉俱胝豎指因緣,師曰:“佳人睡起懶梳頭,把得金钗插便休,大抵還他肌骨好,不塗紅粉也風流。
” ○杭州府淨慈肯堂彥充禅師 於潛盛氏子,幼依明空院義堪為師,首參大愚宏智正堂,大圓後,聞東林謂衆曰:“我此間别無玄妙,祇有木劄羹、鐵釘飯,任汝齩嚼。
”神竊喜之,直造,谒陳所見解,林曰:“據汝見處,正坐在覽覺中。
”師疑不已,将從前所得底一時揚下。
一日,聞僧舉南泉道:“時人見此一株花,如夢相似。
”默有所覺,曰:“打草祇要蛇驚。
”次日,入室,林問:“那裡是岩頭?”密啟其意處,師曰:“今日捉敗這老賊。
”林曰:“達磨大師性命在汝手裡。
”師拟開口,蓦被攔胸一拳,忽大悟,直得汗流浃背,點首自謂曰:“林際道:黃蘗佛法無多子。
豈虛語哉!”遂呈頌曰:“為人須為徹,殺人須見血,德山與岩頭,萬裡一條鐵。
”林然之。
住後,上堂:“世尊不說說,迦葉不聞聞。
”卓拄杖曰:“水流黃葉來何處,牛帶寒鴉過遠村。
”上堂,舉雪峰示衆雲:“盡大地是個解脫門,因甚把手拽不入?”師曰:“大小雪峰話作兩橛,既盡大地是個解脫門,用拽作麼?”上堂:“一向與麼去,法堂前草深一丈;一向與麼來,腳下泥深三尺。
且道如何即是?三年逢一閏,雞向五更啼。
”上堂,舉卍庵先師道:“坐佛床,斫佛腳,不敬東家孔夫子,卻向他鄉尋禮樂師。
”曰:“入泥入水即不無,先師争奈寒蟬抱枯木,泣盡不回頭。
”卓拄杖曰:“灼然有不回頭底,淨慈向舛子裡禮汝三拜。
”上堂:“三世諸佛無中說有,莨(來宕切毒藥也)[廿/砀](徒浪切)拾花針;六代祖師有裡尋無,猿猴探水月。
去此二途,如何話會?侬家不管興亡事,盡日和雲占洞庭。
”元庵受智者請引座曰:“南山有個老魔王,炯炯雙眸放電光,口似血盆呵佛祖,牙如劍樹罵諸方,幾度業風吹不動,吹得動雲黃山畔,與嵩頭陀、傅大士一火破落戶,依舊孟八郎,賺他無限癡男女。
開眼堂堂入镬湯,忽有個衲僧出來道:‘既是善知識,為甚賺人入镬湯?’隻向他道:‘非公境界。
’”後示寂,塔于寺之南庵。
○婺州智者元庵真慈禅師 潼川人,姓李氏。
初依成都正法出家,具戒後,遊講肆,聽講圓覺,至“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畢竟無體,實同幻化。
”因而有省,作頌曰:“一顆明珠在我這裡,撥着動着放光動地。
”以呈諸講師,無能曉之者。
歸以呈其師,遂舉狗子無佛性話诘之,師雲:“雖百千萬億公案,不出此頌也。
”其師以為不遜,乃叱出。
師因南遊,至廬山圓通挂搭時,卍庵為西堂,為衆入室。
舉僧問雲門“撥塵見佛時如何?”門雲:“佛亦是塵。
”師随聲便喝,以手指胸曰:“佛亦是塵。
”師複頌曰:“撥塵見佛,佛亦是塵,問了答了,直下翻身。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又頌:“塵塵三昧”曰:“缽裡飯,桶裡水,别寶昆侖坐潭底,一塵塵上走須彌,明眼波斯笑彈指,珊瑚枝上清風起。
”卍庵深肯之。
○成都府昭覺紹淵禅師 上堂,舉僧問雲門:“樹凋葉落時如何?”雲:“體露金風。
”師雲:“要明陷虎之機,須是本色衲子始得。
雲門大師具逸群三昧,擊節扣關於閃電光中,出一隻手與人解粘去縛、拔楔抽釘,不妨好手。
子細點撿将來,大似與賊過梯。
”上堂:“釋迦老子昔向今辰入大寂定,堪笑天下衲僧刻舟求劍,二千餘年區區不已,崇恩今日不動神機,捩轉瞿昙鼻孔,不圖打草蛇驚,隻要大家相見,汝等諸人各宜子細觀瞻,莫教蹉過!”遂合掌雲:“不審不審。
”上堂:“佛法在你日用處,在你着衣吃飯處,在你語言酬酢處,在你行住坐卧處,在你屙屎送尿處,拟心思量便不是也。
咄!啼得血流無用處,不如緘口過殘春。
” ○福州東禅智觀禅師 号性空。
上堂,舉鹽官國師因僧問,“如何是本身盧舍那”,官雲:“與老僧過淨瓶來”,僧将淨瓶至,官雲:“卻安舊處着。
”僧複來問官雲:“古佛過去久矣。
”師雲:“盲者難以與乎文彩,聩者難以與乎音聲。
”者僧既不薦來機,國師祇成虛設,雲門道無朕迹,扶國師不起,雪窦雲,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争得無也扶國師不起?以拂子畫一畫,雲,前來葛藤一時畫斷,且道畢竟如何是本身盧舍那?擲拂子下座。
上堂,舉保壽和尚開堂日,三聖推出一僧公案。
師雲:“衆中商量,道三聖奔流度刃之作,向平地上湧波瀾;保壽疾焰過風之機,向虛空裡轟霹靂。
二大老各出一隻手,扶豎臨濟正法眼藏。
與麼說話,要作臨濟兒孫且緩緩,東禅道,蚊子如何擎大拄,藕絲焉可拄須彌,若是臨濟正法眼藏,端的向二人邊滅卻。
” ○湖州上方樸翁義铦禅師 天資奇逸,辯博通宗。
上堂,舉趙州和尚因僧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雲:“無”師頌雲:“狗子佛性無,還他大丈夫,是非雖入耳,東壁挂葫蘆。
”贊達磨像雲:“一言已出,驷難追,賴得君王放過伊,揚子江心航折葦,浪頭何似問頭危。
” ○四明育王退谷義雲禅師 僧問:“三聖道:‘我逢人則出,出則不為人。
’意旨如何?”師雲:“東鬥西移。
”雲:“興化道:‘我逢人則不出,出則便為人。
’又作麼生?”師雲:“南鬥北轉。
”上堂:“奔流度刃,疾焰過風,啐啄同時,崖州萬裡。
有底道如人學射,久習則巧,殊不知未彀已前中的,早涉遷回了也。
趙州到茱萸,靠卻拄杖即且置,隻如孚上座道聖箭折也,意作麼生?”喝一喝,雲:“若不同床睡,焉知被裡穿。
”上堂,舉首山拈竹篦示衆雲:“喚作竹篦則觸,不喚作竹篦則背,汝等諸人喚作什麼?”葉縣近前,掣竹篦拗作兩橛抛向階下,卻雲:“是什麼?”山雲:“瞎縣。
”便禮拜。
師雲:“臨濟一宗,掃土而盡。
” ○四明育王秀岩師瑞禅師 上堂,舉道吾和尚雲:“高不在絕頂,富不在福嚴,樂不在天堂,苦不在地獄。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大慧和尚雲:“高在絕頂,富在福嚴,樂在天堂,苦在地獄,誰知席帽下,元是舊時人。
”“大衆!二大老随機應用即不無,若是衲僧門下未夢見在。
且道衲僧門下作麼生?”良久:“不是知音者,徒勞話歲寒。
”上堂,舉灌溪參臨濟,濟搊住灌溪,溪雲:“領。
”領濟乃托開。
師頌曰:“雨散雲收後,崔嵬數十峰,倚闌頻顧望,回首與誰同。
” ○四明育王孤雲權禅師 上堂,舉僧問雪峰:“古磵寒泉時如何?”峰雲:“瞪目不見底。
”僧雲:“飲者如何?”峰雲:“不從口入。
”又問趙州:“古磵寒泉時如何?”州雲:“苦。
”僧雲:“飲者如何?”州雲:“死。
”師雲:“一人随波逐浪,一人截斷衆流。
檢點将來總欠會在,今日有問育王古磵寒泉時如何,隻對他道:‘須是親見雪峰。
’‘飲者如何?’‘問取趙州。
’”送僧歸鳳山,偈雲:“鳳凰山下鳳凰兒,文采才彰羽翼齊,鐵網漫天攔不得,歸心已在碧梧枝。
” ○江州雲居率庵梵琮禅師 上堂,舉百丈野狐話,頌曰:“百丈野狐,石女無夫,一回淚出,滄海乾枯。
”頌佛降生曰:“且喜今朝降獨尊,率庵無物慶生辰,隻将一霎薔薇露,洗出湖山淨法身。
” ○四明育王空叟宗印禅師 西蜀人,初住湖山崇光保壽。
僧問:“如何是本來身?”師雲:“風吹日炙。
”僧雲:“意旨如何?”師雲:“釘釘膠粘。
”僧問:“如何是佛向上事?”師雲:“非佛。
”僧雲:“意旨如何?”師雲:“慢二急三。
”僧雲:“名狀不得,所以雲非,又作麼生?”師雲:“切忌錯承當。
”僧問:“如何是育王為人底句?”師雲:“棒下絕商量。
”僧雲:“豁開戶牖,刬斷玄微去也!”師雲:“莫謗他好。
”上堂:“據虎頭,收虎尾,第一句下明宗旨,直饒句下宗旨明,拈來猶較十萬裡。
何故?大慧師祖於此懸羊頭賣狗肉,佛照老人於此冒姓名佃官田,小比丘來繼芳,塵畢竟如何施設?”拈拄杖雲:“平生無所有,隻此一枝藤。
”上堂:“大道坦然,離名離相,刬除則失旨,建立則乖宗,從上佛祖、古往今來善知識,顯大機,彰大用,盡是關空鎖夢,過犯彌天。
印上座打破面皮還免得麼?”良久,拍禅床雲:“不入驚人浪,難逢稱意魚。
”上堂:“二由一有,一亦莫守,平地上死人無數;一心不生,萬法無咎,屎窖裡頭出頭沒。
孤逈逈,峭巍巍,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
”上堂:“鐵昆侖兒吃一颠,南海波斯舞不徹,夜半失卻攔腰帛,笑倒東村王大伯。
”拍禅床一下,下座。
○杭州靈隐鐵牛印禅師 上堂,舉南泉示衆雲:“王老師自小養一頭水牯牛,拟向溪東放,不免食他國王水草,向溪西放,亦不免食他國王水草。
如今不免随分納些些,總不見得。
”頌曰:“不如随分納些些,喚作平常事已差,綠草溪邊頭角露,一蓑煙雨屬誰家!” ○石庵正玸禅師 歸湖上,偈曰:“鳥不驚飛水不流,碧潤空闊冷淡秋,一絲頭上無香餌,風輥蘆花落釣舟。
” ○四明天童海門師齊禅師 由台州瑞岩奉旨升天童,有童行日捧香合,随師各殿堂行香,及畢,回方丈佛前。
師白佛雲:“晨朝誦大方廣佛華嚴經一部,回向真如。
”雲雲。
蓋師出方丈門時,誦世主妙嚴品起,及回方丈已誦畢。
其童行對衆僧說如上事,衆皆不信。
師雲:“汝等八十一人,各執經一卷,老僧於法座上誦。
”衆僧依命,師誦一卷畢,其八十一人各聞自手執經誦畢,衆疑方釋,知師是華嚴大菩薩再世者也。
東林卍庵顔禅師法嗣 ○荊南府公安遁庵祖珠禅師 南平人。
上堂:“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瀝盡野狐涎,趯翻山鬼窟,平田淺草裡,露出焦尾大蟲,太虛寥廓中,放出遼天俊鹘。
阿呵呵,露風骨,等閑拈出衆人前。
畢竟分明是何物?咄咄!”上堂:“玉露垂青草,金風動白蘋,一聲寒雁叫,喚起未惺人。
” ○汀州報恩法演禅師 果州人。
上堂,舉俱胝豎指因緣,師曰:“佳人睡起懶梳頭,把得金钗插便休,大抵還他肌骨好,不塗紅粉也風流。
” ○杭州府淨慈肯堂彥充禅師 於潛盛氏子,幼依明空院義堪為師,首參大愚宏智正堂,大圓後,聞東林謂衆曰:“我此間别無玄妙,祇有木劄羹、鐵釘飯,任汝齩嚼。
”神竊喜之,直造,谒陳所見解,林曰:“據汝見處,正坐在覽覺中。
”師疑不已,将從前所得底一時揚下。
一日,聞僧舉南泉道:“時人見此一株花,如夢相似。
”默有所覺,曰:“打草祇要蛇驚。
”次日,入室,林問:“那裡是岩頭?”密啟其意處,師曰:“今日捉敗這老賊。
”林曰:“達磨大師性命在汝手裡。
”師拟開口,蓦被攔胸一拳,忽大悟,直得汗流浃背,點首自謂曰:“林際道:黃蘗佛法無多子。
豈虛語哉!”遂呈頌曰:“為人須為徹,殺人須見血,德山與岩頭,萬裡一條鐵。
”林然之。
住後,上堂:“世尊不說說,迦葉不聞聞。
”卓拄杖曰:“水流黃葉來何處,牛帶寒鴉過遠村。
”上堂,舉雪峰示衆雲:“盡大地是個解脫門,因甚把手拽不入?”師曰:“大小雪峰話作兩橛,既盡大地是個解脫門,用拽作麼?”上堂:“一向與麼去,法堂前草深一丈;一向與麼來,腳下泥深三尺。
且道如何即是?三年逢一閏,雞向五更啼。
”上堂,舉卍庵先師道:“坐佛床,斫佛腳,不敬東家孔夫子,卻向他鄉尋禮樂師。
”曰:“入泥入水即不無,先師争奈寒蟬抱枯木,泣盡不回頭。
”卓拄杖曰:“灼然有不回頭底,淨慈向舛子裡禮汝三拜。
”上堂:“三世諸佛無中說有,莨(來宕切毒藥也)[廿/砀](徒浪切)拾花針;六代祖師有裡尋無,猿猴探水月。
去此二途,如何話會?侬家不管興亡事,盡日和雲占洞庭。
”元庵受智者請引座曰:“南山有個老魔王,炯炯雙眸放電光,口似血盆呵佛祖,牙如劍樹罵諸方,幾度業風吹不動,吹得動雲黃山畔,與嵩頭陀、傅大士一火破落戶,依舊孟八郎,賺他無限癡男女。
開眼堂堂入镬湯,忽有個衲僧出來道:‘既是善知識,為甚賺人入镬湯?’隻向他道:‘非公境界。
’”後示寂,塔于寺之南庵。
○婺州智者元庵真慈禅師 潼川人,姓李氏。
初依成都正法出家,具戒後,遊講肆,聽講圓覺,至“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畢竟無體,實同幻化。
”因而有省,作頌曰:“一顆明珠在我這裡,撥着動着放光動地。
”以呈諸講師,無能曉之者。
歸以呈其師,遂舉狗子無佛性話诘之,師雲:“雖百千萬億公案,不出此頌也。
”其師以為不遜,乃叱出。
師因南遊,至廬山圓通挂搭時,卍庵為西堂,為衆入室。
舉僧問雲門“撥塵見佛時如何?”門雲:“佛亦是塵。
”師随聲便喝,以手指胸曰:“佛亦是塵。
”師複頌曰:“撥塵見佛,佛亦是塵,問了答了,直下翻身。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又頌:“塵塵三昧”曰:“缽裡飯,桶裡水,别寶昆侖坐潭底,一塵塵上走須彌,明眼波斯笑彈指,珊瑚枝上清風起。
”卍庵深肯之。
○成都府昭覺紹淵禅師 上堂,舉僧問雲門:“樹凋葉落時如何?”雲:“體露金風。
”師雲:“要明陷虎之機,須是本色衲子始得。
雲門大師具逸群三昧,擊節扣關於閃電光中,出一隻手與人解粘去縛、拔楔抽釘,不妨好手。
子細點撿将來,大似與賊過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