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道歌注(知讷述)
關燈
小
中
大
照十方。
則於物何凝滞哉。
我今解如意珠。
自利利他終不竭。
自未得度。
先度人者。
菩薩發心。
自覺已圓。
能覺他者。
如來應世。
此如意珠。
即摩尼珠。
是也。
唯如來藏中收得。
吾今既得。
同如來。
是故自利利他。
終不能盡。
今日解此一珠。
布施大衆。
還見麼。
江月照。
松風吹。
永夜清宵何所為。
莫作勝解。
是真境界。
佛性戒珠心地印。
霧露雲霞體上衣。
或謂佛性。
或謂戒珠。
其實皆一心也。
故謂之心地印。
而此心印無凝。
則身徧十方。
故知霧露雲霞。
皆體上之衣也。
降龍缽。
解虎錫。
兩钴金镮鳴曆曆。
不是标形虛事持。
如來寶杖親蹤迹。
則缽盂錫杖也。
昔如來。
以金錫。
降火龍外道。
稠禅師。
以錫解虎鬥。
皆因事立名。
此二物。
皆如來行化之具。
於入滅時。
遺挂樹上。
蓋留與後世子孫。
豈虛标形狀。
而謾事持。
不求真。
不斷妄。
了知二法空無相。
無相無空無不空。
即是如來真實相。
真妄不立。
了然無相。
無相則空存。
故亦須無空。
若無空。
則無所不空。
此即如來。
真實之相矣。
如金剛經雲。
如來說一切諸相非相。
是名真相。
心鏡明鑒無挂礙。
廓然瑩徹周沙界。
萬象森羅影現中。
一顆圓光非内外。
心鏡明淨。
洞徹十方。
萬象森羅豈逃影。
豁達空。
撥因果。
漭漭蕩蕩招殃過。
沈空滞寂。
撥無因果。
不了法空。
而言悟空。
口常談空。
而着頑空。
如斯則與外道斷見無異。
參玄高士。
善用其心。
棄有着空病亦然。
還如避溺而投火。
棄有着空。
二皆大病。
舍妄心。
取真理。
取舍之心成巧僞。
真妄平等。
取舍一如。
如才生疑心。
即成巧僞。
是以古德雲。
截斷兩頭路。
歸家穩坐。
學人不了用修行。
真成認賊将為子。
晚學初心。
不了有無法。
勤苦修行。
求出三界。
正如認賊為子。
自劫家寶。
終不能成就。
損法财。
滅功德。
莫不由斯心意識。
無道之人。
須一心不生。
心如牆壁。
方可入道。
良由心生。
則種種法生。
心滅。
則種種法滅。
是以禅門了卻心。
頓入無生知見力。
直下明心。
見性成佛。
大丈夫。
秉慧劍。
般若鋒兮金剛焰。
大夫丈。
乃勇猛之士也。
當秉智慧劍。
裂煩惱網。
般若鋒。
言其利也。
金剛焰。
取其堅也。
非但能摧外道心。
早曾落卻天魔膽。
外道天魔。
聰明無慧。
聞此圓宗。
以心摧膽落。
震法雷。
擊法鼓。
布慈雲兮灑甘露。
圓宗一舉。
普利一切。
雷起蟄如鼓。
憐迷如雲普覆。
如雨普滋。
其利溥哉。
龍象蹴踏潤無邊。
三乘五性皆惺悟。
龍象乃最上乘之人。
聞此法雷。
沾此雨。
則廣潤無邊。
而三乘五性。
雖未能全獲勝利。
而亦知惺悟耳。
雪山肥膩更無雜。
純出醍醐我常納。
雪山有草。
名曰忍辱草。
曰肥膩。
牛若食之。
純出醍醐。
此喻圓宗無雜。
一性圓通一切性。
一法徧含一切法。
舉一性。
即攝一切性。
舉一法。
即統一□□。
□□□。
而未嘗少。
在一切。
而未嘗多。
以由無剩法故。
一月普現一切水。
一切水月一月攝。
一月。
喻於一心。
一切水。
喻諸世間也。
唯心能現於一切處。
而終攝於一心也。
諸佛法身入我性。
我性還共如來合。
凡聖不二。
生佛靡殊。
隻由我之真性。
與如來同。
故得法身入我性内一地具足一切地。
非色非心非行業圓宗一地。
具足諸地。
非是凡夫二乘。
色心行業之所能緻。
彈指圓成八萬門。
剎那滅卻三祇劫。
八萬法門。
彈指可成。
三大祇劫。
剎那可滅。
一切數句非數句。
與吾靈覺何交涉。
數乃法數。
句即言教。
此靈覺之性。
非法相言教可測。
亦非非法相言教可得。
不可毀。
不可贊。
體若虛空勿涯岸。
虛空無相。
毀贊何施。
不離當處常湛然。
覓則知君不可睹。
昭昭在心目之間。
而相不可睹。
晃晃於色塵之内。
而理不可分。
且道。
祇今在什麼處。
師良久雲。
元來祇在這裡。
取不得。
舍不得。
不可得中隻麼得。
道無彼此。
人自取舍。
但離分别。
即如如佛。
默時說。
說時默。
默時其聲如雷。
說時無口無舌。
大施門開無壅塞。
八字打開。
入門相見。
有人問我解何宗。
報道摩诃般若力。
摩诃。
梵語。
此雲大多勝。
般若。
此雲智慧。
我宗以無上般若為宗。
言力者。
以其能破一切塵勞也。
或是或非人不識。
逆行順行天莫測。
達道之士。
縱橫妙用。
無非佛事。
天尚不可測。
何況於人乎。
雖然如此。
也須實到此田地。
始得。
我早曾經多劫修。
不是等閑相诳惑。
然此等事。
誠非小緣。
吾今得之。
非一生一劫能修證。
蓋於多劫勤苦。
豈可等閑。
而相诳惑耶。
師恐後昆信根淺劣。
故說此辭。
建法幢。
立宗旨。
明明佛敕曹溪是。
自達磨西來。
相傳至曹溪六祖。
達磨雲。
吾本來此土。
傳法救迷情。
一花開五葉。
結果自然成。
我此宗。
以心傳心。
不立文字。
教外别傳。
立此宗旨。
實非小緣。
若非承佛記莂。
安能如是
則於物何凝滞哉。
我今解如意珠。
自利利他終不竭。
自未得度。
先度人者。
菩薩發心。
自覺已圓。
能覺他者。
如來應世。
此如意珠。
即摩尼珠。
是也。
唯如來藏中收得。
吾今既得。
同如來。
是故自利利他。
終不能盡。
今日解此一珠。
布施大衆。
還見麼。
江月照。
松風吹。
永夜清宵何所為。
莫作勝解。
是真境界。
佛性戒珠心地印。
霧露雲霞體上衣。
或謂佛性。
或謂戒珠。
其實皆一心也。
故謂之心地印。
而此心印無凝。
則身徧十方。
故知霧露雲霞。
皆體上之衣也。
降龍缽。
解虎錫。
兩钴金镮鳴曆曆。
不是标形虛事持。
如來寶杖親蹤迹。
則缽盂錫杖也。
昔如來。
以金錫。
降火龍外道。
稠禅師。
以錫解虎鬥。
皆因事立名。
此二物。
皆如來行化之具。
於入滅時。
遺挂樹上。
蓋留與後世子孫。
豈虛标形狀。
而謾事持。
不求真。
不斷妄。
了知二法空無相。
無相無空無不空。
即是如來真實相。
真妄不立。
了然無相。
無相則空存。
故亦須無空。
若無空。
則無所不空。
此即如來。
真實之相矣。
如金剛經雲。
如來說一切諸相非相。
是名真相。
心鏡明鑒無挂礙。
廓然瑩徹周沙界。
萬象森羅影現中。
一顆圓光非内外。
心鏡明淨。
洞徹十方。
萬象森羅豈逃影。
豁達空。
撥因果。
漭漭蕩蕩招殃過。
沈空滞寂。
撥無因果。
不了法空。
而言悟空。
口常談空。
而着頑空。
如斯則與外道斷見無異。
參玄高士。
善用其心。
棄有着空病亦然。
還如避溺而投火。
棄有着空。
二皆大病。
舍妄心。
取真理。
取舍之心成巧僞。
真妄平等。
取舍一如。
如才生疑心。
即成巧僞。
是以古德雲。
截斷兩頭路。
歸家穩坐。
學人不了用修行。
真成認賊将為子。
晚學初心。
不了有無法。
勤苦修行。
求出三界。
正如認賊為子。
自劫家寶。
終不能成就。
損法财。
滅功德。
莫不由斯心意識。
無道之人。
須一心不生。
心如牆壁。
方可入道。
良由心生。
則種種法生。
心滅。
則種種法滅。
是以禅門了卻心。
頓入無生知見力。
直下明心。
見性成佛。
大丈夫。
秉慧劍。
般若鋒兮金剛焰。
大夫丈。
乃勇猛之士也。
當秉智慧劍。
裂煩惱網。
般若鋒。
言其利也。
金剛焰。
取其堅也。
非但能摧外道心。
早曾落卻天魔膽。
外道天魔。
聰明無慧。
聞此圓宗。
以心摧膽落。
震法雷。
擊法鼓。
布慈雲兮灑甘露。
圓宗一舉。
普利一切。
雷起蟄如鼓。
憐迷如雲普覆。
如雨普滋。
其利溥哉。
龍象蹴踏潤無邊。
三乘五性皆惺悟。
龍象乃最上乘之人。
聞此法雷。
沾此雨。
則廣潤無邊。
而三乘五性。
雖未能全獲勝利。
而亦知惺悟耳。
雪山肥膩更無雜。
純出醍醐我常納。
雪山有草。
名曰忍辱草。
曰肥膩。
牛若食之。
純出醍醐。
此喻圓宗無雜。
一性圓通一切性。
一法徧含一切法。
舉一性。
即攝一切性。
舉一法。
即統一□□。
□□□。
而未嘗少。
在一切。
而未嘗多。
以由無剩法故。
一月普現一切水。
一切水月一月攝。
一月。
喻於一心。
一切水。
喻諸世間也。
唯心能現於一切處。
而終攝於一心也。
諸佛法身入我性。
我性還共如來合。
凡聖不二。
生佛靡殊。
隻由我之真性。
與如來同。
故得法身入我性内一地具足一切地。
非色非心非行業圓宗一地。
具足諸地。
非是凡夫二乘。
色心行業之所能緻。
彈指圓成八萬門。
剎那滅卻三祇劫。
八萬法門。
彈指可成。
三大祇劫。
剎那可滅。
一切數句非數句。
與吾靈覺何交涉。
數乃法數。
句即言教。
此靈覺之性。
非法相言教可測。
亦非非法相言教可得。
不可毀。
不可贊。
體若虛空勿涯岸。
虛空無相。
毀贊何施。
不離當處常湛然。
覓則知君不可睹。
昭昭在心目之間。
而相不可睹。
晃晃於色塵之内。
而理不可分。
且道。
祇今在什麼處。
師良久雲。
元來祇在這裡。
取不得。
舍不得。
不可得中隻麼得。
道無彼此。
人自取舍。
但離分别。
即如如佛。
默時說。
說時默。
默時其聲如雷。
說時無口無舌。
大施門開無壅塞。
八字打開。
入門相見。
有人問我解何宗。
報道摩诃般若力。
摩诃。
梵語。
此雲大多勝。
般若。
此雲智慧。
我宗以無上般若為宗。
言力者。
以其能破一切塵勞也。
或是或非人不識。
逆行順行天莫測。
達道之士。
縱橫妙用。
無非佛事。
天尚不可測。
何況於人乎。
雖然如此。
也須實到此田地。
始得。
我早曾經多劫修。
不是等閑相诳惑。
然此等事。
誠非小緣。
吾今得之。
非一生一劫能修證。
蓋於多劫勤苦。
豈可等閑。
而相诳惑耶。
師恐後昆信根淺劣。
故說此辭。
建法幢。
立宗旨。
明明佛敕曹溪是。
自達磨西來。
相傳至曹溪六祖。
達磨雲。
吾本來此土。
傳法救迷情。
一花開五葉。
結果自然成。
我此宗。
以心傳心。
不立文字。
教外别傳。
立此宗旨。
實非小緣。
若非承佛記莂。
安能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