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湖之曉月。
是第一義。
拈妙香而氤氲。
是第一義。
散天花以怡悅。
是第一義。
法筵龍象衆在什麼處去也。
移彤山向天華。
天華不大。
移天華向彤山。
彤山不小。
沒弦琴彈得者。
頭頭合拍。
籬邊菊賞得底。
處處成歡。
雖然。
若是陶淵明。
何須賦歸去。
開爐提綱(十月) 真淨文禅師開爐上堂。
凡夫色礙。
二乘空礙。
菩薩色空無礙。
目前萬象森羅。
理事融通自在。
僧堂又添暖火。
十方高人共會。
不必更分彼此。
同是一真法界。
喝一喝下座。
保甯勇禅師開爐上堂。
今朝十月一。
爐簇無煙火。
削發披缁流。
競向爐邊坐。
霜清天乍寒。
水冷氷未鎖。
不知天上與人間。
更有阿誰過似我。
拍手大笑下座。
法昌遇禅師開爐日以一力撾鼓升座曰。
法昌今日開爐。
行腳僧無一個。
唯有十八高人。
緘口圍爐打坐。
不是規矩嚴難。
免見諸人話堕。
直饒口似秤錘。
未免燈籠勘破。
不知道絕功勳。
枉用修因證果。
喝一喝。
但能一念回心。
即脫二乘羁鎖。
偃溪聞禅師開爐上堂。
舉趙州和尚示衆雲。
老僧三十年前在南方火爐頭。
有個無賓主話。
直至如今無人舉着。
師雲。
森羅萬象。
明暗色空。
日夜舉揚。
趙州古佛。
不是不知。
隻為貪程太速。
長翁淨禅師開爐上堂。
召衆打圓相雲。
個是天童火爐。
近前則燒殺。
退後則凍殺。
忽有個漢出來道。
合作麼生。
[囗@力]火爐動也。
超化藻禅師開爐上堂。
雪滿寒窗。
燒盡丹霞木佛。
氷交野渡。
凍殺陝府鐵牛。
直得寒灰發焰片雪不留。
任運縱橫現成受用。
諸禅德。
要會麼。
衲帔蒙頭坐。
冷暖了無知。
圓悟勤禅師開爐上堂。
三世諸佛向火焰裡轉大法輪。
熱發作什麼。
火焰為三世諸佛說法。
三世諸佛立地聽。
也須照顧眉毛。
若是聊聞徹骨徹髓。
信得及見得徹。
直下與三世諸佛同生同死。
與火焰同起同滅。
當處解脫得大安隐。
衲被蒙頭便是個清涼世界。
苟或未然。
隻知事逐眼前過。
不覺老從頭上來。
開爐上堂。
乾茆近火。
理合先燋。
滴水氷生。
事不相涉。
倘或透生死。
明寒暑。
融動靜。
一去來。
直得意遣情忘如癡似兀。
然後乃可饑則吃飯健則經行。
熱則乘涼寒則向火。
雖然如是。
趙州道。
我在南方二十年。
有個無賓主句。
直至如今無人舉得。
且無賓主話火爐頭如何舉得。
還委悉麼。
衲被蒙頭萬事休。
此時山僧都不會。
瞎堂遠禅師開爐上堂。
天無門。
地無壁。
葫蘆棚上種冬瓜。
兩手扶犂水過膝。
跳金圈。
吞栗棘。
氈拍闆對無孔笛。
屈屈。
獨腳山魈解雙趯。
去年冬裡無炭燒。
今年定是無火炙。
饑時饑到眼睛黃。
窮時窮到赤骨立。
屈屈。
且道屈個甚麼。
叵耐監寺.副寺.維那.典座.直歲等卻與泥水匠商量。
放出兩頭鸱鹘。
咬殺佛殿脊。
或庵體禅師開爐上堂。
暑往寒來十月朝。
開爐着火擁雲袍。
斷将不涉廉纖句。
勘破當年噇酒糟。
會麼。
風頭稍硬暖室商量。
漢語難明胡言易辨。
妙峰孤頂犬競髑髅。
善法堂前鬼争漆桶。
說甚面壁九年耳聾三日。
胡餅是饅頭。
烏龜成白鼈。
東西十萬南北八千。
元來隻在鼻頭尖。
摸着通身汗如雨。
開爐上堂。
舉五祖演和尚示衆雲。
難難幾多般。
易易沒巴鼻。
好好催人老。
默默從此得。
過得者四重關了。
泗洲人見大聖。
焦山老漢也有此說。
難難放過軟頑。
易易多添瞌睡。
好好和衣便倒。
默默有筋有骨。
過得四重關了。
屋裡販楊州。
其或猶豫未決。
更聽一頌。
夤緣過夏又經冬。
難易當知好惡同。
肚裡饑瘡無括擾。
爐中生炭滿空紅。
挑灰弄土非相許。
闊論高談豈相容。
疊足跏趺描不就。
眼空煙景振宗風。
應庵華禅師開爐上堂。
三世諸佛吞卻火焰。
火焰燒殺三世諸佛。
一盲引衆盲相牽入火坑。
棒打不碎底填溝塞壑。
刀斫不入底卧雪眠霜。
作世谛商量也得。
作佛法流布也得。
渾囵吞卻。
三十年後有人索飯錢在。
直饒爛嚼白湯咽下。
未免粘牙帶齒。
且道蔣山為人在什麼處。
爛研巴豆三千顆。
瀉盡諸方五味禅。
雪岩欽禅師開爐上堂。
死柴頭上有無煙火。
水晶宮裡烈焰燒空。
舜若多神眉須自堕。
拈拄杖雲。
拄杖子聞與麼道。
是信耶是不信耶。
卓拄杖雲。
雙破。
開爐上堂。
不冷不熱爐鞴。
半真半假金鍮。
鑄作瓶盤钗钏。
卻成品字柴頭。
且道與趙州無賓主話相去多少。
疑則别參。
開爐上堂。
火冷灰寒炭又無。
大家兀坐嘴盧都。
冷灰堆裡忽豆爆。
大地通紅火一爐。
世界與麼闊。
火爐與麼闊則不問。
且道香匙火筯大小長短相去多少。
不得動着。
列祖提綱錄卷第四十一
是第一義。
拈妙香而氤氲。
是第一義。
散天花以怡悅。
是第一義。
法筵龍象衆在什麼處去也。
移彤山向天華。
天華不大。
移天華向彤山。
彤山不小。
沒弦琴彈得者。
頭頭合拍。
籬邊菊賞得底。
處處成歡。
雖然。
若是陶淵明。
何須賦歸去。
開爐提綱(十月) 真淨文禅師開爐上堂。
凡夫色礙。
二乘空礙。
菩薩色空無礙。
目前萬象森羅。
理事融通自在。
僧堂又添暖火。
十方高人共會。
不必更分彼此。
同是一真法界。
喝一喝下座。
保甯勇禅師開爐上堂。
今朝十月一。
爐簇無煙火。
削發披缁流。
競向爐邊坐。
霜清天乍寒。
水冷氷未鎖。
不知天上與人間。
更有阿誰過似我。
拍手大笑下座。
法昌遇禅師開爐日以一力撾鼓升座曰。
法昌今日開爐。
行腳僧無一個。
唯有十八高人。
緘口圍爐打坐。
不是規矩嚴難。
免見諸人話堕。
直饒口似秤錘。
未免燈籠勘破。
不知道絕功勳。
枉用修因證果。
喝一喝。
但能一念回心。
即脫二乘羁鎖。
偃溪聞禅師開爐上堂。
舉趙州和尚示衆雲。
老僧三十年前在南方火爐頭。
有個無賓主話。
直至如今無人舉着。
師雲。
森羅萬象。
明暗色空。
日夜舉揚。
趙州古佛。
不是不知。
隻為貪程太速。
長翁淨禅師開爐上堂。
召衆打圓相雲。
個是天童火爐。
近前則燒殺。
退後則凍殺。
忽有個漢出來道。
合作麼生。
[囗@力]火爐動也。
超化藻禅師開爐上堂。
雪滿寒窗。
燒盡丹霞木佛。
氷交野渡。
凍殺陝府鐵牛。
直得寒灰發焰片雪不留。
任運縱橫現成受用。
諸禅德。
要會麼。
衲帔蒙頭坐。
冷暖了無知。
圓悟勤禅師開爐上堂。
三世諸佛向火焰裡轉大法輪。
熱發作什麼。
火焰為三世諸佛說法。
三世諸佛立地聽。
也須照顧眉毛。
若是聊聞徹骨徹髓。
信得及見得徹。
直下與三世諸佛同生同死。
與火焰同起同滅。
當處解脫得大安隐。
衲被蒙頭便是個清涼世界。
苟或未然。
隻知事逐眼前過。
不覺老從頭上來。
開爐上堂。
乾茆近火。
理合先燋。
滴水氷生。
事不相涉。
倘或透生死。
明寒暑。
融動靜。
一去來。
直得意遣情忘如癡似兀。
然後乃可饑則吃飯健則經行。
熱則乘涼寒則向火。
雖然如是。
趙州道。
我在南方二十年。
有個無賓主句。
直至如今無人舉得。
且無賓主話火爐頭如何舉得。
還委悉麼。
衲被蒙頭萬事休。
此時山僧都不會。
瞎堂遠禅師開爐上堂。
天無門。
地無壁。
葫蘆棚上種冬瓜。
兩手扶犂水過膝。
跳金圈。
吞栗棘。
氈拍闆對無孔笛。
屈屈。
獨腳山魈解雙趯。
去年冬裡無炭燒。
今年定是無火炙。
饑時饑到眼睛黃。
窮時窮到赤骨立。
屈屈。
且道屈個甚麼。
叵耐監寺.副寺.維那.典座.直歲等卻與泥水匠商量。
放出兩頭鸱鹘。
咬殺佛殿脊。
或庵體禅師開爐上堂。
暑往寒來十月朝。
開爐着火擁雲袍。
斷将不涉廉纖句。
勘破當年噇酒糟。
會麼。
風頭稍硬暖室商量。
漢語難明胡言易辨。
妙峰孤頂犬競髑髅。
善法堂前鬼争漆桶。
說甚面壁九年耳聾三日。
胡餅是饅頭。
烏龜成白鼈。
東西十萬南北八千。
元來隻在鼻頭尖。
摸着通身汗如雨。
開爐上堂。
舉五祖演和尚示衆雲。
難難幾多般。
易易沒巴鼻。
好好催人老。
默默從此得。
過得者四重關了。
泗洲人見大聖。
焦山老漢也有此說。
難難放過軟頑。
易易多添瞌睡。
好好和衣便倒。
默默有筋有骨。
過得四重關了。
屋裡販楊州。
其或猶豫未決。
更聽一頌。
夤緣過夏又經冬。
難易當知好惡同。
肚裡饑瘡無括擾。
爐中生炭滿空紅。
挑灰弄土非相許。
闊論高談豈相容。
疊足跏趺描不就。
眼空煙景振宗風。
應庵華禅師開爐上堂。
三世諸佛吞卻火焰。
火焰燒殺三世諸佛。
一盲引衆盲相牽入火坑。
棒打不碎底填溝塞壑。
刀斫不入底卧雪眠霜。
作世谛商量也得。
作佛法流布也得。
渾囵吞卻。
三十年後有人索飯錢在。
直饒爛嚼白湯咽下。
未免粘牙帶齒。
且道蔣山為人在什麼處。
爛研巴豆三千顆。
瀉盡諸方五味禅。
雪岩欽禅師開爐上堂。
死柴頭上有無煙火。
水晶宮裡烈焰燒空。
舜若多神眉須自堕。
拈拄杖雲。
拄杖子聞與麼道。
是信耶是不信耶。
卓拄杖雲。
雙破。
開爐上堂。
不冷不熱爐鞴。
半真半假金鍮。
鑄作瓶盤钗钏。
卻成品字柴頭。
且道與趙州無賓主話相去多少。
疑則别參。
開爐上堂。
火冷灰寒炭又無。
大家兀坐嘴盧都。
冷灰堆裡忽豆爆。
大地通紅火一爐。
世界與麼闊。
火爐與麼闊則不問。
且道香匙火筯大小長短相去多少。
不得動着。
列祖提綱錄卷第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