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十一

關燈
賞佳辰。

    浮杯何必須宜酒。

    但有清香自醉人。

    開福道。

    白雲老人大似巧媳婦做出無面馎饦。

    惜乎知味者少。

    開福效颦亦有一偈。

    重陽黃菊未成花。

    落帽無勞憶孟嘉。

    但得青山長在眼。

    不妨流水去無涯。

    師雲。

    白雲開福大似徐六擔闆各見一邊。

    徑山見處也要諸人共知。

    時移節換是尋常。

    過了重陽又一陽。

    人事自生今日意。

    黃花隻作去年香。

     笑隐欣禅師重陽上堂。

    中峰用處沒疎親。

    道合甯論主與賓。

    卻笑汾陽強分别。

    重陽九日菊花新。

     鐵關樞禅師重九上堂。

    九月九。

    醭生口。

    茱萸茶。

    菊花酒。

    三世諸佛不知有。

     無文璨禅師重九上堂。

    天地一東籬。

    萬古一重九。

    黃花三兩枝。

    東湖随分有。

    逢人不拈出。

    隻麼空雙手。

    醉殺天下人。

    不是茱萸酒。

     千岩長禅師上堂。

    九月九。

    家家盡吃茱萸酒。

    堪笑山居道者家。

    兩枚豆粽塞卻口。

    太寒酸。

    無可有。

    八角磨盤空裡走。

    卻有些兒勝俗人。

    日日面南看北鬥。

     了庵欲禅師重九客至上堂。

    兩兩不成雙。

    三三自成九。

    本色住山人。

    何處尋窠臼。

    卓拄杖雲。

    離四句。

    絕百非。

    驢前馬後。

    莫亂針錐。

     九日上堂。

    三四五六七八九。

    碧眼胡僧不知有。

    三更收得夜明符。

    天曉起來成漏逗。

    籬下黃花爛熳開。

    龍山落帽沾風埃。

    令人長憶龐居士。

    天上人間不可陪。

    阿呵呵。

    會也麼。

    若也不會。

    山僧更道兩句去也。

    石頭一個住山斧。

    古往今來稱獨步。

    馬師胡亂三十年。

    誰道少鹽還少醋。

    喝一喝。

     上堂。

    舉白雲示衆雲。

    金蕊叢叢帶露新。

    采來烹茗賞佳辰。

    浮杯何必須宜酒。

    但有清香自醉人。

    師雲。

    白雲老人大似巧媳婦做出無面馎饦。

    惜乎知味者少。

    開福效颦亦有一偈。

    重陽黃菊未成花。

    落帽無勞憶孟嘉。

    但得青山常在眼。

    不妨流水去無涯。

     九日進退頭首上堂。

    今朝九月九。

    萬物随時候。

    滿泛茱萸茶。

    何用菊花酒。

    畢竟醉兀兀。

    不似長醒醒。

    諸人若也信得及。

    便見堂中上座決有長處。

    知得堂中上座決有長處。

    便知釋迦老子橫說豎說直說曲說。

    四十九年重重敗阙。

    知得四十九年重重敗阙。

    便知興化堂前饡飯吹香。

    克賓維那全鋒敵勝。

    知得克賓維那全鋒敵勝。

    便知古雪窦抑揚有準。

    韓大伯笑裡藏刀。

    知得抑揚有準笑裡藏刀。

    便知國師三喚侍者三應。

    将謂我孤負汝卻是汝孤負我。

    雖然。

    且道節文在什麼處。

    擊拂子雲。

    閃電爍開千聖眼。

    好山多在太湖中。

     重陽永福子有和尚歸上堂。

    開甘露門。

    據甘露室。

    令諸衆生食甘露味。

    永福和尚即其人也。

    茲者龍歸舊窟。

    鳳返丹山。

    草木叢林頓增光彩。

    本覺法弟何幸如之。

    所謂物宜求新。

    人宜求舊。

    無端陳蒲鞋。

    手握赤梢鯉。

    倒跨三腳驢。

    跳出雲峰破桶篐中。

    揚聲大叫雲。

    欲上座。

    你隻見錐頭利。

    不見鑿頭方。

    豈不聞佛法大事靜退小節。

    山僧被渠一問。

    直得無言可對。

    無理可伸。

    隻記得汾陽和尚道。

    三玄三要事難分。

    得意忘言道易親。

    一句明明該萬象。

    重陽九日菊花新。

    喝一喝下座。

     湛然澄禅師上堂。

    三玄三要事難分。

    得意忘言道易親。

    一句明明該萬象。

    重陽九日菊花新。

    此汾陽老人與臨濟大師共個鼻孔毫毛竅穴一些子也不異。

    無端後來有個老宿。

    将三玄三要逐句解說曰。

    體中玄。

    句中玄。

    玄中玄。

    雖則眉目活肖。

    以東塔看來。

    直是埋沒祖宗。

    賺誤後賢。

    何也。

    不見百丈雲。

    六句内會取。

    三句外用得。

    若一句作一句說。

    長老自堕地獄。

    不幹學人事。

    若三句作一句說。

    學人自堕地獄。

    不幹長老事。

    蓦拈拄杖雲。

    喚作拄杖是人天有句。

    不喚作拄杖是聲聞無句。

    亦有亦無非有非無是菩薩中道句。

    若乃如是逐句指點。

    則拄杖子入地獄如箭射。

    然拄杖子還向你諸人曾道個什麼來。

    以其無恁麼事。

    所以能穿過你諸人髑髅。

    透入你諸人眼睛。

    你諸人也須各各善知回互始得。

    複豎起拄杖雲。

    看看。

    今日是重陽節。

    澄長老無可說。

    大家邀往煙雨樓。

    把手登高望秋色。

    遂以手作急招勢雲。

    來來。

    欲窮千裡目。

    更上一層樓。

     牧雲門禅師重九上堂。

    九月重陽節。

    風俗愛登高。

    登高必須山。

    登山須到頂。

    而今時節。

    祖庭秋晚叢林凋零。

    求個到頂底絕少。

    你須知得上山路也得。

    若知得上山路。

    不向中路止息。

    要到頂也不難。

    設或連上山路也不解。

    盡你将常熟山繞百匝千匝千年萬年。

    每日隻見撞牆撞壁。

    又烏知宇宙之寬天地之大。

    而今一衆幸同住。

    山中上山路最近。

    遂拈拄杖指雲。

    若解蓦直去。

    便可傲睨天外同賞重陽。

    其或未然。

    遙知兄弟登高處。

    徧插茱萸少一人。

     石雨方禅師上堂。

    操一葉之扁舟。

    是第一義。

    泛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