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有始無終。
山僧昔年承乏海山。
子元橫身輔佐。
茲者備員宕寺。
又荷分座說法。
卻不似仰山道此人有頭無尾有始無終也。
谛觀佛祖。
各各出興随方化導。
莫不全賓全主全主全賓。
大用齊彰大機普應。
流通正法眼藏。
顯示涅盤妙心。
直得雲行雨施水到渠成。
還他過量人堪任過量事。
卓拄杖雲。
龍得水時添意氣。
虎逢山色長威獰。
笑隐欣禅師請首座提點兼謝吉祥崇教二長老上堂。
擘開泰華。
巨靈謾逞其威。
百步穿楊。
由基未為中的。
所以接雲門嗣雪峰。
指臨濟參黃檗。
睦州眼裡無筋。
拽耙牽犁種田博飯。
楊岐腕頭欠力。
龍翔尋常不敢輕意用人。
不及用時以一當百。
如漢高不善将兵而善将将。
非惟紀綱叢林。
要作後來榜樣。
更有難弟難兄來往更酬疊唱。
不妨打鳳與羅龍。
龜毛結網三千丈。
牧雲門禅師請首座上堂。
日南長至。
節屇書雲。
天心複見。
扶陽抑陰。
紫羅抹額繡裙腰。
甚生标緻。
赫赤布裙無來替換。
家無滞貨不發。
所以烹金琢玉須資作有鉗錘。
荷教扶宗全仗本色兄弟。
揮佛日於西垂。
回狂瀾於既倒。
豈不是君子道長小人道消。
你大衆還見麼。
物宜求新。
樓前海棠花開卻。
一朵兩朵。
人宜求舊。
即日堂中第一座。
少渠不得。
且阿那個是第一座。
卓拄杖雲。
蘇州有。
留首座 圓悟勤禅師留首座上堂。
古道坦然。
真規不墜。
紀綱得所。
表帥得人。
内肅外甯。
安家樂業。
以大千界為一真境。
以十方佛同一舍那。
文殊普賢交光相羅。
觀音彌勒擎拳合掌。
臨濟德山互相贊成。
白牯狸奴了無向背。
可以演無生曲。
唱太平歌。
且超情離見一句作麼生道。
木人把闆雲中拍。
石女含笙井底吹。
虎丘隆禅師留首座上堂。
田地穩密。
鬼家活計。
從空放下。
坐井窺天。
虎丘門下不說老婆禅。
隻要諸人眼橫鼻直。
三十年後免得敲磚打瓦。
何故。
物宜求新。
人宜求舊。
不起於座現諸威儀。
且道出格一句作麼生。
良久雲。
落霞與孤鹜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
請藏主侍者 南石琇禅師請藏主維那侍者上堂。
一大藏教是個切腳。
直指單傳秦時[車*度]轹。
國師喚侍者。
淨地何必抛泥沙。
興化打克賓。
瘥病豈假驢馱藥。
你有拄杖子我與你拄杖子。
你無拄杖子我奪卻你拄杖子。
請藏主侍者上堂。
少林心印觸處昭彰。
衲子生涯随時施設。
側身對客原夢度茶。
擎叉輥球卓牌打地。
一一全體全用。
着着邁古邁今。
十地菩薩尚颟顸。
四果聲聞應罔措。
徑山者裡又且不然。
含晖亭上聖滄溟。
淩霄峰頭挹南嶽。
愚庵及禅師請侍者諸山客至上堂。
一葉落。
天下秋。
法身須透鬧啾啾。
定光金地遙招手。
智者江陵暗點頭。
喚侍者雲。
三界唯心。
萬法唯識。
一句中具三玄。
一玄中具三要。
且道與上來說話相去多少。
良久雲。
若也不會。
問取諸山和尚。
恕中愠禅師請侍者上堂。
趙州與文遠。
鬥劣不鬥勝。
老大不識羞。
相席還打令。
緻使明眼人。
無由辨邪正。
邪正既不辨。
轉轉成毛病。
瑞岩百不能。
愛用無星秤。
稱起太虛空。
锱铢無欠剩。
以此為瑞為祥。
以此為坑為阱。
斷衲僧之咽喉。
續佛祖之慧命。
請東序知事提綱(監寺 提點 典座) 真淨文禅師請知事上堂。
至道無難。
惟嫌揀擇。
豈可以親疎好醜擇而然後用之。
要用便用。
入到手中土作黃金。
抛來擲去滿目光輝。
也要衆人見。
諸德又作麼生。
不揀擇好醜而用之。
喝一喝下座。
笑隐欣禅師朝廷降給齋糧并請監寺典座上堂。
我本無心有所希求。
今此寶藏自然而至。
楊岐金剛圈十分光彩。
東山鐵酸餡百味具足。
若是知恩報恩。
不妨大家受用。
且道受用個什麼。
幾片白雲橫谷口。
數聲寒雁起滄洲。
令人苦憶寒山子。
紅葉斷崖何處秋。
了庵欲禅師請提點上堂。
楊岐栗棘蓬。
東山鐵酸餡。
多處添些子。
點即不到。
少處減些子。
到即不點。
萬機俱赴。
八面玲珑。
一句全提。
風行草偃。
擊拂子。
龍得水時添意氣。
虎逢山色長威獰。
保甯勇禅師上堂。
十方梵剎。
事同一家。
量才補職。
買帽相頭。
衲僧家一日二時向長連床上開單展缽拈匙把筯。
欠個什麼。
糊餅馎饦糖糕馂饀乃尋常茶飯。
雖然如是。
且道杓柄在什人手裡。
若也知得。
一任恣意餐啜。
若也不知。
今日請新典座。
密庵傑禅師請典座上堂。
舉夾山在沩山充典座。
沩山一日問。
今日堂中吃甚菜。
座雲兩年同一春。
山雲如法修事着。
座雲龍宿鳳巢。
師雲。
柄霸在手縱奪臨時。
敲磕将來百味具足。
其中隻欠一味。
且道是油是醬。
若檢點得出。
華藏功不浪施。
其或未然。
更聽重下注腳。
輔弼宗門有老成。
一番提掇一番新。
咬姜呷醋知鹹淡。
便是叢林過量人。
元叟端禅師請典座上堂。
草木衰謝。
春至自榮。
衆生颠倒。
妄盡自覺。
僧問三平如何是有漏。
平雲笊籬。
如何是無漏。
平雲木杓。
亂走衲僧。
一任圖度。
列祖提綱錄卷第三十一
山僧昔年承乏海山。
子元橫身輔佐。
茲者備員宕寺。
又荷分座說法。
卻不似仰山道此人有頭無尾有始無終也。
谛觀佛祖。
各各出興随方化導。
莫不全賓全主全主全賓。
大用齊彰大機普應。
流通正法眼藏。
顯示涅盤妙心。
直得雲行雨施水到渠成。
還他過量人堪任過量事。
卓拄杖雲。
龍得水時添意氣。
虎逢山色長威獰。
笑隐欣禅師請首座提點兼謝吉祥崇教二長老上堂。
擘開泰華。
巨靈謾逞其威。
百步穿楊。
由基未為中的。
所以接雲門嗣雪峰。
指臨濟參黃檗。
睦州眼裡無筋。
拽耙牽犁種田博飯。
楊岐腕頭欠力。
龍翔尋常不敢輕意用人。
不及用時以一當百。
如漢高不善将兵而善将将。
非惟紀綱叢林。
要作後來榜樣。
更有難弟難兄來往更酬疊唱。
不妨打鳳與羅龍。
龜毛結網三千丈。
牧雲門禅師請首座上堂。
日南長至。
節屇書雲。
天心複見。
扶陽抑陰。
紫羅抹額繡裙腰。
甚生标緻。
赫赤布裙無來替換。
家無滞貨不發。
所以烹金琢玉須資作有鉗錘。
荷教扶宗全仗本色兄弟。
揮佛日於西垂。
回狂瀾於既倒。
豈不是君子道長小人道消。
你大衆還見麼。
物宜求新。
樓前海棠花開卻。
一朵兩朵。
人宜求舊。
即日堂中第一座。
少渠不得。
且阿那個是第一座。
卓拄杖雲。
蘇州有。
留首座 圓悟勤禅師留首座上堂。
古道坦然。
真規不墜。
紀綱得所。
表帥得人。
内肅外甯。
安家樂業。
以大千界為一真境。
以十方佛同一舍那。
文殊普賢交光相羅。
觀音彌勒擎拳合掌。
臨濟德山互相贊成。
白牯狸奴了無向背。
可以演無生曲。
唱太平歌。
且超情離見一句作麼生道。
木人把闆雲中拍。
石女含笙井底吹。
虎丘隆禅師留首座上堂。
田地穩密。
鬼家活計。
從空放下。
坐井窺天。
虎丘門下不說老婆禅。
隻要諸人眼橫鼻直。
三十年後免得敲磚打瓦。
何故。
物宜求新。
人宜求舊。
不起於座現諸威儀。
且道出格一句作麼生。
良久雲。
落霞與孤鹜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
請藏主侍者 南石琇禅師請藏主維那侍者上堂。
一大藏教是個切腳。
直指單傳秦時[車*度]轹。
國師喚侍者。
淨地何必抛泥沙。
興化打克賓。
瘥病豈假驢馱藥。
你有拄杖子我與你拄杖子。
你無拄杖子我奪卻你拄杖子。
請藏主侍者上堂。
少林心印觸處昭彰。
衲子生涯随時施設。
側身對客原夢度茶。
擎叉輥球卓牌打地。
一一全體全用。
着着邁古邁今。
十地菩薩尚颟顸。
四果聲聞應罔措。
徑山者裡又且不然。
含晖亭上聖滄溟。
淩霄峰頭挹南嶽。
愚庵及禅師請侍者諸山客至上堂。
一葉落。
天下秋。
法身須透鬧啾啾。
定光金地遙招手。
智者江陵暗點頭。
喚侍者雲。
三界唯心。
萬法唯識。
一句中具三玄。
一玄中具三要。
且道與上來說話相去多少。
良久雲。
若也不會。
問取諸山和尚。
恕中愠禅師請侍者上堂。
趙州與文遠。
鬥劣不鬥勝。
老大不識羞。
相席還打令。
緻使明眼人。
無由辨邪正。
邪正既不辨。
轉轉成毛病。
瑞岩百不能。
愛用無星秤。
稱起太虛空。
锱铢無欠剩。
以此為瑞為祥。
以此為坑為阱。
斷衲僧之咽喉。
續佛祖之慧命。
請東序知事提綱(監寺 提點 典座) 真淨文禅師請知事上堂。
至道無難。
惟嫌揀擇。
豈可以親疎好醜擇而然後用之。
要用便用。
入到手中土作黃金。
抛來擲去滿目光輝。
也要衆人見。
諸德又作麼生。
不揀擇好醜而用之。
喝一喝下座。
笑隐欣禅師朝廷降給齋糧并請監寺典座上堂。
我本無心有所希求。
今此寶藏自然而至。
楊岐金剛圈十分光彩。
東山鐵酸餡百味具足。
若是知恩報恩。
不妨大家受用。
且道受用個什麼。
幾片白雲橫谷口。
數聲寒雁起滄洲。
令人苦憶寒山子。
紅葉斷崖何處秋。
了庵欲禅師請提點上堂。
楊岐栗棘蓬。
東山鐵酸餡。
多處添些子。
點即不到。
少處減些子。
到即不點。
萬機俱赴。
八面玲珑。
一句全提。
風行草偃。
擊拂子。
龍得水時添意氣。
虎逢山色長威獰。
保甯勇禅師上堂。
十方梵剎。
事同一家。
量才補職。
買帽相頭。
衲僧家一日二時向長連床上開單展缽拈匙把筯。
欠個什麼。
糊餅馎饦糖糕馂饀乃尋常茶飯。
雖然如是。
且道杓柄在什人手裡。
若也知得。
一任恣意餐啜。
若也不知。
今日請新典座。
密庵傑禅師請典座上堂。
舉夾山在沩山充典座。
沩山一日問。
今日堂中吃甚菜。
座雲兩年同一春。
山雲如法修事着。
座雲龍宿鳳巢。
師雲。
柄霸在手縱奪臨時。
敲磕将來百味具足。
其中隻欠一味。
且道是油是醬。
若檢點得出。
華藏功不浪施。
其或未然。
更聽重下注腳。
輔弼宗門有老成。
一番提掇一番新。
咬姜呷醋知鹹淡。
便是叢林過量人。
元叟端禅師請典座上堂。
草木衰謝。
春至自榮。
衆生颠倒。
妄盡自覺。
僧問三平如何是有漏。
平雲笊籬。
如何是無漏。
平雲木杓。
亂走衲僧。
一任圖度。
列祖提綱錄卷第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