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十七

關燈
列祖提綱錄卷第二十七 武林十八澗理安禅寺住持婁東行悅集 當晚小參提綱 石屋珙禅師當晚小參。

    現前一衆久在叢林。

    謂之參禅。

    謂之辦道。

    殊不知一念未生已前更無别物。

    才拟心時錯了也。

    雪峰和尚三登投子。

    九到洞山。

    如渴鹿趂陽焰。

    不知費了多少腳頭。

    如今要得現成。

    直下自家看取。

    複有何事。

    無事切莫妄求。

    妄求而得終非得也。

    複舉南泉水牯牛公案。

    師頌曰。

    南泉放牧沒東西。

    兩岸春風綠草齊。

    總是國王家水土。

    不如随分納些些。

     古林茂禅師開元入寺小參。

    舉雪峰問德山。

    從上諸聖以何法示人。

    山雲。

    我宗無語句。

    亦無一法為人。

    後僧問雪峰雲。

    和尚見德山得個什麼。

    峰雲我當時空手去空手歸。

    五祖拈雲。

    如今說與透未過者。

    有兩人從東京來。

    問伊近離何處。

    卻雲蘇州。

    便問蘇州事如何。

    伊雲一切尋常。

    雖然。

    謾山僧不過。

    何故。

    隻為語音不同。

    畢竟如何。

    蘇州菱。

    邵伯藕。

    師雲。

    從門入者不是家珍。

    自己流來還同瓦礫。

    老東山依模脫墼。

    殊不知二大老正是食飽傷心。

    雖然。

    既是東京來。

    因甚卻說蘇州話。

     永福入院小參。

    紅塵鬧市十字街頭。

    百草頭邊孤峰頂上。

    若作佛法商量。

    入地獄如箭射。

    直得萬機休罷千聖不攜。

    聲前非聲色後非色。

    檢點将來。

    正是髑髅前妄想。

    借使打破髑髅。

    揭卻腦蓋。

    躍倒須彌。

    踏翻大海。

    腳跟下推勘得出。

    也是落七落八。

    通方上士出格高人。

    除非自有生涯。

    終不守他窠窟。

    現前大衆冀善參詳。

    山僧二千裡水陸間關來此聚頭。

    不為别事。

    複偈雲。

    處世行藏各有由。

    老來誰不愛心休。

    為圓鄮嶺先師話。

    來結鄱陽衲子雠。

    跛鼈但随他逐浪。

    錦鱗終是解吞鈎。

    相逢試把家私展。

    蜜果時懸檗樹頭。

     保甯入寺小參。

    當軒大坐百匝千重。

    一句全提該天括地。

    佛眼觑不見。

    海口難宣。

    今古不同途。

    凡聖罔測。

    直得麒麟現瑞鳳凰來儀。

    山色呈祥人煙雜沓。

    其柰梁寶公蹉過達磨。

    雖雲觀音大士傳佛心宗。

    畢竟不識者個消息。

    是汝諸人還猛省麼。

    卓拄杖。

    若不同床睡。

    焉知被底穿。

    複舉當山勇禅師示衆雲。

    大方無外大圓無内。

    無内無外聖凡普會。

    瓦礫生光須彌粉碎。

    無量法門百千三昧。

    拈拄杖雲。

    總在者裡。

    會麼。

    蘇盧蘇盧[口*悉]哩[口*悉]哩娑诃。

    松源和尚拈雲。

    者老漢業識茫茫。

    無柰船何打破戽鬥。

    師雲。

    老松源摟出心肝。

    要且未見先保甯。

    在山僧今日重為拈出。

    會盡萬法一如。

    拈卻金圈栗棘。

    也是泗洲人見大聖。

     無文璨禅師住薦福當晚小參。

    鼓棹揚帆。

    駕沒底船橫行海上。

    神頭鬼面。

    用無文印勘驗諸方。

    二千裡遠來住山。

    單單地提持此事。

    舉拂子雲。

    看看。

    印文已露。

    劃一劃。

    錦縫已開。

    若佛若祖若聖若凡。

    盡向者裡一印印定。

    直得盡乾坤大地風飒飒地。

    衆中忽有一個犯衆出來道。

    長老。

    你且莫要大驚小怪。

    我在威音佛世已證是三昧。

    又作麼生。

    以拂子擊禅床下座。

     了庵欲禅師住靈岩雲。

    隻者是。

    隻者是。

    金不博金水不洗水。

    是句亦刬非句亦刬。

    揭開萬裡神光。

    提出倚天長劍。

    三登九到。

    滞殼迷封。

    撩起便行。

    白衣拜相。

    山僧今者椎碎蟠桃核。

    得見舊時仁。

    拽将師子峰與天平山鬥額。

    且貴大家知有。

    自餘七十三八十四。

    癞馬系枯樁。

    黑牛卧死水。

    有甚麼共語處。

    拍禅床雲。

    好雨洗将殘暑去。

    涼風吹得早秋來。

    複舉僧問雲門。

    佛法如水中月是否。

    門雲清波無透路。

    僧雲和尚從何得。

    門雲再問複何來。

    僧雲便與麼去時如何。

    門雲重疊關山路。

    師雲。

    雲門善舞太阿。

    着着有出身之路。

    者僧貪觀白浪失卻手桡。

    靈岩不惜眉毛與汝拈卻水除卻月。

    還見佛法麼。

    喝一喝。

    久立珍重。

     南石琇禅師住萬壽雲。

    塵劫來事隻在于今。

    缁素骈集燈燭炜煌。

    萬歲山從地而起。

    雙石幢屹立層霄。

    是禅月之道場。

    蘇城之勝地。

    殿堂虛敞煙雲蔽虧。

    紅闌三百九十橋。

    綠浪東西南北水。

    頭頭顯露。

    法法全彰。

    黃面瞿昙何煩出世。

    缺齒老漢安用西來。

    天下善知識分宗列派各立門庭。

    具驅耕奪食之機。

    有摧邪顯正之用。

    正眼觀來。

    總不消得。

    須知我此門中别無奇特。

    隻貴明自本心見自本性。

    聞聲見色總是尋常。

    吃飯着衣色色仍舊。

    初不用希求勝妙以為有得。

    豈不見大茅和尚示衆雲。

    欲識諸佛心。

    向衆生心行中識取。

    欲識常住不凋性。

    向萬物遷改處會取。

    古人恁麼說話。

    多少現成。

    多少明白。

    今人不能洞曉。

    蓋是自生知解。

    障卻本有一段光明。

    山僧今夜入門之始。

    聚首之初。

    終不肯說玄說妙愈增知解。

    隻将現成句子觌面拈出。

    且作麼生是現成句子。

    以拄杖卓一下。

    複舉僧問趙州和尚雲。

    萬法歸一一歸何處。

    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