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十六

關燈
列祖提綱錄卷第二十六 武林十八澗理安禅寺住持婁東行悅集 即入院日請開堂提綱 箬庵問禅師金山入院開堂。

    神龍窟宅。

    古佛名藍。

    我二十世祖圓悟禅師重開正覺之場。

    十八高人打失鼻孔眼睛。

    一回徹證之地。

    洵江南之巨剎。

    誠衲子之寶坊。

    不勞彈指樓閣門開。

    無所希求風雲際合。

    據此位者顯示不言正令。

    導此機者激揚向上宗乘。

    明如杲日皎若太虛。

    一語歸宗千差坐斷。

    回千百年既倒之瀾。

    挽今時世已隳之轍。

    直得臨濟有喝倒退三千。

    德山棒有無敢動着。

    抹過建化門。

    裂破囫囵句。

    風高浪湧。

    水沸波騰。

    正當恁麼時。

    且妙高已到寶所親登。

    剎影高揚誰遭毒手。

    劈開華嶽連天色。

    放出波濤動地雷。

    (謝詞不錄)複舉三聖開堂雲。

    我逢人即出。

    出即不為人。

    興化雲。

    我逢人即不出。

    出即便為人。

    師雲。

    綱宗在握。

    正令當行。

    照用全提。

    拳踢相應。

    三聖興化是他臨濟的子。

    方敢向人天衆前激揚個。

    事山僧要将二大老肝膽一時揭露擲向人前。

    莫有辨得者麼。

    有不犯之威乃能樹起屍之德。

    有不言之化始可成歃血之功。

    太平隻用垂裳治。

    建土分疆列下風。

     磬山入院開堂。

    四十九年全成露布。

    末後一句曳尾靈龜。

    西天四七東土二三總是接響承虛。

    據實而論諸佛諸祖無出頭分。

    自古至今無語話分。

    翻轉劫初田地。

    撥開向上宗猷。

    突出頂[甯*頁]一機。

    顯示金剛正眼。

    臨濟三玄三要不消一劄。

    洞山五位君臣不直一唾。

    回真風於既墜。

    續慧命於将殘。

    還他實地行來。

    自然有本可據。

    拈起也鏟斷天(下人)命根。

    放下也振轉衲僧鼻孔。

    饒伊牙如劍樹口似血盆底到來。

    也須讓他一頭地。

    何故。

    綱宗在握寶劍橫揮。

    正印全提十方坐斷。

    莫有同明大機同徹大用為先師吐氣者麼。

    從前汗馬無人識。

    且要重論蓋代功。

    複舉法燈禅師開堂。

    山僧卑志本欲深栖岩壑隐遁過時。

    柰緣先師有未了公案。

    出來為他了卻。

    僧問如何是未了公案。

    燈打雲祖祢不了殃及兒孫。

    僧雲過在甚麼處。

    燈雲過在我殃及你。

    師雲。

    古人恁麼提持。

    要且未稱衲僧本色。

    豈知者個門戶從來潑開。

    要避避不得。

    要诿诿不得。

    即如山僧今日領衆入此先磬山來。

    且道是隐遁過時耶出來了卻耶。

    山僧卻也不行棒。

    也不殃及大衆。

    一總既到者裡。

    誰敢不為先師竭力。

    若隻平地上展演。

    佛法甯有今日。

    蓦擲拄杖雲。

    三十年後。

    莫道不與諸人舉似。

    結座雲。

    谛觀法王法。

    法王法如是。

    下座。

     漏澤入院上堂。

    此日無問話者。

    師乃顧左右雲。

    今日一衆可謂善說法要。

    何故。

    問如瓶瀉答似雲興。

    簇錦攢華牽來拽去。

    滿慈鹙子利智利能。

    共展奇猷各興神用。

    於宗乘中事天地懸殊。

    争之不足讓之有餘。

    拈一機則機機普應。

    建一法則法法周圓。

    掀翻露布葛藤。

    決斷現成公案。

    何妨就荊棘為旃檀林。

    即瓦礫為黃金地。

    開四生門戶。

    作九有梯航。

    直教不蓄一粒不聚一莖。

    頓使天下衲僧個個飽齁齁地。

    繡湖南畔花滿郊缸。

    煙水城東春連雉堞。

    是處有慈氏。

    無門無善财。

    何必東湧西沒南湧北沒中湧邊沒。

    普天匝地。

    不動一毫頭。

    全成殊勝利。

    到者裡報不報之恩。

    助無為之治。

    亦非為分外事。

    且道法筵初啟法鼓方聞。

    條令斬新一句又作麼生。

    快逢野老讴歌日。

    喜見嘉禾合穗生。

     玉林琇禅師報恩入院上堂。

    師卓拄杖雲。

    去歲元公黃居士祈遠唐居士暨衆居士等要某舉揚此事。

    某以先師會下頗多精煉之士。

    大膽小厮不妨暫時鈍置。

    誰知先師有谶雲。

    不是我兮便是你。

    今日拓開潑天門戶。

    萬不可诿。

    衆檀護諸弟兄仍推向人前。

    不可囊藏被蓋也。

    蓦豎拄杖雲。

    看看。

    乃橫雲。

    不直前薦取。

    向門外打之繞。

    先師隐入某上座拄杖裡去也。

    複舉臨濟大師初住河北。

    謂普化克符二上座曰。

    我欲於此建立黃檗宗旨。

    汝二人成褫我。

    二人珍重下去。

    三日後普化上來雲。

    和尚三日前道甚麼。

    濟便打。

    三日後克符上來雲。

    和尚三日前打普化作甚麼。

    濟亦打。

    師雲。

    臨濟大師眼孔太窄。

    欲立先宗止望那兩人成禠。

    某上座則不然。

    今欲於此建立先報恩宗旨。

    仰望大衆盡皆成褫我。

    若或拟議遲疑。

    各各自領三十棒。

    蓦卓拄杖喝一喝下座。

     牧雲門禅師住破山興福入寺上堂。

    出山發尚青。

    還山齒半落。

    入門仔細看。

    青山宛如昨。

    黃葉打頭來。

    高林風索索。

    馳騁不知休。

    當初悔行腳。

    昔有梵志出家白首而歸。

    鄰人見之曰。

    昔人尚存乎。

    梵志曰。

    吾猶昔人。

    非昔人也。

    鄰人愕然。

    非其言。

    大衆。

    鄰人隻知百年一身。

    不知念念遷變新新不住。

    梵志雖知當體無常有變有滅。

    不知有不變者存於出家法中。

    尚欠一着。

    且如何是不變者。

    死生老病非他物。

    渴飲饑餐祇舊人。

    下座。

     弘覺忞禅師天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