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十六

關燈
院上堂。

    古殿洞開明同杲日。

    玲珑八面寬若太虛。

    風送寶铎聲搖。

    夢回家園春曉。

    一一腳跟下。

    重重樓閣門。

    太煞現成十分受用。

    因甚諸人到此排身不進入作無門。

    蓋緣執吝情存尚留觀聽。

    以緻零星家寶自昧衣珠。

    苟能上無攀仰下絕己躬。

    一肩擔荷将來。

    赤手提持得去。

    則事出當然宛同本得。

    何勞三登九上。

    一任七縱八橫。

    便見大地全收十方坐斷。

    然後奮金剛杵。

    現自在身。

    向虎穴魔宮為人作主。

    坐浮幢王剎。

    轉大法輪。

    直得如明鏡當台。

    千妖百怪莫能逃其影質。

    春風匝地。

    三草二木鹹悉賴其栽培。

    正當恁麼時。

    貨鋪初開。

    斬新條令一句作麼生道。

    但願東風齊着力。

    一時吹入我門來。

    起身雲。

    道忞向緣薄福。

    自揣無能業。

    遁迹岩阿深藏愚拙。

    不意人天眼滅法社中虛。

    誼當諸位法兄。

    則又固為辭讓。

    所以古南和尚靈鹫大師與諸同門季昆在郡檀越一時把住驢腳生按牛頭。

    必欲道忞繼席先人高升此座。

    深愧恩光過溢。

    況當象駕簇臨。

    今則祝聖開堂為衆演法。

    一期佛事幸已雲周。

    敬回以上善緣用培巨嶽邊土。

    伏願一人有慶萬國鹹甯。

    在筵群公觸目證無生之旨。

    現前知識普天建最勝之幢。

    有煩久立伏惟珍重。

    複據座雲。

    昔日臨濟大師至滹沱河側住一小院名曰臨濟。

    座下亦有三百來衆。

    一日謂普化克符曰。

    我欲於此建立黃檗宗旨。

    你二人須成禠我。

    二人珍重下去。

    三日後普化上來。

    三日前和尚道甚麼。

    臨濟拈棒便打。

    三日後克符上來。

    和尚三日前因甚打普化。

    濟亦打。

    師雲。

    一賓一主一挨一拶。

    生鐵鑄就鈍綱打成。

    建立黃檗宗旨。

    發明從上心髓。

    須是者般漢。

    但惜二人珍重下去。

    臨濟不與當下剿絕。

    緻令後人向三日前三日後弄精魂。

    今日山僧路見不平。

    不免為伊剿絕去也。

    諸仁者。

    山僧亦欲於此建立天童宗旨。

    敢問諸人作麼生成禠山僧好。

    為複珍重下去耶。

    為複三日後上來耶。

    為複從東過西耶。

    為複默然良久耶。

    為複拂袖出堂耶。

    為複繞座三匝作女人拜耶。

    為複揚眉眴目豎指擎拳耶。

    為複掀倒法座喝散大衆耶。

    上來做處總不出弄精魂。

    畢竟作麼出隻手眼共山僧建立宗旨。

    會麼。

    鶴有九臯難翥翼。

    馬無千裡謾追風。

    白槌。

    谛觀法王法。

    法王法如是。

    師下座。

     費隐容禅師住天童上堂。

    入大寶剎。

    登大法壇。

    吹大法螺。

    擊大法鼓。

    演大法義。

    顯揚臨濟宗猷。

    提持向上一路。

    指蹤則萬别千差。

    透脫固一字也。

    無到者裡先師面目現在。

    太白風規猶古。

    所以法随法行。

    法幢随處建立。

    遇緣即宗。

    随處作主。

    摧邪挽正。

    據真鋤僞。

    直得四海沸騰五嶽起舞。

    佛祖於時歡呼。

    龍象自此奔馳。

    乃至若貴若賤是聖是凡。

    四衆普集俱在一處。

    人天交接兩得相見。

    都教個個機契單傳。

    人人悟同本得。

    然則即此大寶剎大法壇。

    鐘鼓喧天法雷震地。

    靈山勝會宛然見。

    深沐皇恩不等閑。

     石奇雲禅師雪窦開堂日升座雲。

    當陽一着獨露無遮。

    八面玲珑十方軒豁。

    明眼作證豈敢囊藏。

    直得瓊樓玉殿百草頭上全彰。

    千丈報身瓦礫堆邊頓現。

    塵塵爾剎剎爾。

    突出無位真人。

    發明現成公案。

    直饒三世諸佛曆代老古錐到來。

    個個退身有分。

    正當恁麼時如何。

    水歸大海波濤靜。

    雲到蒼梧氣象閑。

     浮石賢禅師報恩入院上堂。

    假使頂戴經塵劫。

    身為床座遍三千。

    若不傳法度衆。

    生畢竟無能報恩者。

    擲下拂曰。

    新報恩今傳法了也。

    大衆一時擔荷。

     載住入院提綱 雲峰悅禅師載住雲峰上堂。

    古者道。

    風動心搖樹。

    雲生性起塵。

    若明今日事。

    昧卻本來人。

    今日事且置。

    作麼生是本來人。

    良久雲。

    鶴有九臯難翥翼。

    馬無千裡謾追風。

    珍重。

     栖賢舜禅師南康守因私忿民其衣。

    後仁宗勅賜依舊為僧。

    特旨載住栖賢。

    入院上堂。

    無端被谮枉遭迍。

    半載有餘作俗人。

    今日載歸三峽寺。

    幾多歡喜幾多嗔。

     佛眼遠禅師知府錢公奏請載住褒禅上堂。

    君命重宣降薛蘿。

    不容靜處薩婆诃。

    襕衫席帽寒酸甚。

    又向人前唱哩啰。

    哩哩啰。

    拍一拍。

    啰哩啰。

    又拍一拍雲。

    去年梅。

    今歲柳。

    顔色馨香依舊。

    人漸老。

    水長流。

    無心道合頭。

    下座。

     大慧杲禅師載住徑山入院上堂。

    古人道。

    去去實不去。

    途中好善為。

    來來實不來。

    路上莫虧危。

    敢問大衆。

    既不去。

    善為個甚麼。

    既不來。

    有甚麼虧危。

    妙喜離徑山十八年。

    今日歸來。

    亦不見有善為。

    亦不見有虧危。

    三門依舊向南開。

    為甚麼如此。

    良久雲。

    而今四海清如鏡。

    行人莫與路為雠。

     應庵華禅師載住歸宗入院上堂。

    大道無方所。

    從容寰海間。

    幾思歸隐處。

    安樂在廬山。

    如是也周旋舊日家風。

    豈敢妄更途轍。

    再禮耶舍相好。

    重瞻拭眼慈容。

    祇要聲和響順形直影端。

    所以道。

    拈起也天回地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