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佛出身處道。
熏風自南來。
殿閣生微涼。
帶累妙喜打失鼻孔徧界難藏。
山蒼蒼。
水茫茫。
無朕迹。
絕承當。
竹籬茅舍江村外。
遠浦歸帆挂夕陽。
複舉麻谷訪。
臨濟問。
大悲千手眼阿那個是正眼。
速道速道。
谷拽濟下禅床卻坐。
濟起雲不審。
谷拟議。
濟拽谷下禅床卻坐。
谷便出。
師拈雲。
二大老恁麼激揚。
雖則百千手眼一時俱露。
又争免得個二俱瞎漢。
且道還有檢點得出底麼。
瞎。
住光孝雲。
佛法本無多子。
堂堂日用之間。
隻因自信不及。
卻於易處艱難。
今夜不免作此方便。
為諸人豁開戶牖拶碎疑團。
擊拂子雲。
星在稱兮不在盤。
複舉雲門大師示衆聞聲悟道話。
拈雲。
跛腳阿師。
撫憐愛子。
動是倒腹傷腸。
隻是做造忽忙。
帶些粘牙綴齒。
欽上座則不然。
聞聲悟道。
見色明心。
卓拄杖雲。
家家觀世音。
住仰山雲。
佛法徧在一切處。
豈間七閩二浙。
江東江西無過。
隻是一個夜暗晝明春寒秋熱而已。
就中忽有通方上士在背地裡拍手一下咳嗽一聲道。
長老将謂你來自冷泉亭上。
必新言語。
必異見聞。
元來伎倆也隻恁麼。
拍頰一下雲。
仰山罪過。
複舉僧問先仰山。
法身還解說法也無。
山雲。
我說不得。
别有一人說得。
僧雲說得底在什麼處。
仰山推出枕子。
沩山聞得雲。
寂子用劍刃上事。
師拈雲。
法身說法。
已於問處流通。
推出枕子。
也隻是個信受奉行。
沩山老漢用劍刃上事。
雖曰列段分科。
若是正文。
敢道不事落處。
元叟端禅師住中天竺雲。
一切諸法本無自性。
亦無生性。
菩提涅盤等名從淨法中得。
貪瞋愛取等名從穢法中得。
靜穢兩邊俱莫依怙。
但有空名。
名字亦無。
三藏十二分種種名言種種句義。
總不出此個元由。
所以古聖有言。
若心想所思出生諸法虛假皆不實。
心尚無有。
雲何出生諸法。
如人取聲安置箧中。
又如吹網欲令氣滿。
此是谛實之說。
若以為實。
大錯了也。
開山寶掌和尚年一千七十二歲。
三藏五乘十二分種種名言種種句義。
靡不練磨靡不究竟。
後於梁武城中得遇缺齒老胡。
方乃頓明大法。
不是容易。
直須仔細。
複舉寶掌和尚偈雲。
梁武遇導師。
參禅了心地。
飄飄二浙遊。
更盡佳山水。
師亦說偈雲。
參禅隻要了心地。
心地了時諸法空。
南山昨夜日卓午。
白額咬殺焦尾蟲。
楚石琦禅師住天甯當晚小參。
舉同安丕和尚因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
安雲。
金雞抱子離霄漢。
玉兔懷胎入紫微。
僧雲忽遇客來将何祗待。
安雲。
金果早朝猿摘去。
玉華晚後鳳銜來。
師雲。
正偏回互不犯鋒铓。
問答縱橫性明尊貴。
同安老人慣得其便。
或有人問天甯如何是和尚家風。
向道缽盂饙子。
忽遇客來将何祗待。
飯後一杯茶。
且道與古人是同是别。
住本覺雲。
眼裡着沙不得。
耳裡着水不得。
恁麼來者不向一人。
眼裡着得須彌山。
耳裡着得大海水。
恁麼去者不背一人。
無言處演言。
無事處成事。
無佛處作佛。
無生處度生。
卷舒立方外乾坤。
縱橫挂域中日月。
得失俱喪是非杳忘。
撥轉向上關。
[翟*支]瞎頂門眼。
抛卻空王殿。
卸下本來衣。
猶未是衲僧受用處。
還委悉麼。
家無小使不成君子。
複舉智者诠和尚示衆雲。
要扣玄關。
須是有節操極慷慨。
斬得釘截得鐵。
硬剝剝地漢始得。
若是畏刀避箭之徒。
看即有分。
師雲。
大小智者用盡自己心。
笑破他人口。
壽山别無奇特。
朝晨熱水洗面。
黃昏脫襪打睡。
大海從魚躍。
長空任鳥飛。
住光孝舉臨濟四喝話畢。
師便喝雲。
且道者一喝落在什麼處。
為複是金剛王寶劍。
為複是踞地獅子。
為複是探竿影草。
為複是一喝不作一喝用。
試辨看。
若辨不出。
報恩與你注破。
金剛王劍目前可驗。
拟議不來堕坑落塹。
踞地獅子直下便是。
打破髑髅拈卻牙齒。
探竿影草好也不好。
左手扶起右手推倒。
有時一喝不作喝用。
大小臨濟隻管說夢。
便與麼會。
猶欠一喝在。
喝一喝。
恕中愠禅師靈岩當晚小參。
靈岩峭絕。
到者應難。
已到者享用安然。
未到者伶俜孤露。
孤露底正好踏步向前。
享用底更須退步就己。
所以道事無一向。
有時翻頭作尾。
有時翻尾作頭。
收放縱橫甯存軌轍。
摩竭掩室毗耶杜詞。
雖曰正令全提。
要且未臻其極。
山僧今夜入門之始聚首之初。
與汝諸人約法三章。
第一不得起佛見。
第二不得起法見。
第三不得道不起佛見法見。
若也依而行之。
管取眉毛厮結。
蓦拈拄杖雲。
明眼漢。
沒窠臼。
高高處觀之不足。
低低處平之有餘。
卓拄杖。
鐵牛不吃欄邊草。
直向須彌頂上眠。
住瑞岩雲。
瑞岩山中阿練若。
堂殿玲珑絕點塵。
昔日暫遊今載到。
到來隻是舊時人。
既是舊時人。
且說舊時話。
山川秀發。
龍象骈填。
人境宛然如昔。
風光不減當時。
顯揚少室徽
熏風自南來。
殿閣生微涼。
帶累妙喜打失鼻孔徧界難藏。
山蒼蒼。
水茫茫。
無朕迹。
絕承當。
竹籬茅舍江村外。
遠浦歸帆挂夕陽。
複舉麻谷訪。
臨濟問。
大悲千手眼阿那個是正眼。
速道速道。
谷拽濟下禅床卻坐。
濟起雲不審。
谷拟議。
濟拽谷下禅床卻坐。
谷便出。
師拈雲。
二大老恁麼激揚。
雖則百千手眼一時俱露。
又争免得個二俱瞎漢。
且道還有檢點得出底麼。
瞎。
住光孝雲。
佛法本無多子。
堂堂日用之間。
隻因自信不及。
卻於易處艱難。
今夜不免作此方便。
為諸人豁開戶牖拶碎疑團。
擊拂子雲。
星在稱兮不在盤。
複舉雲門大師示衆聞聲悟道話。
拈雲。
跛腳阿師。
撫憐愛子。
動是倒腹傷腸。
隻是做造忽忙。
帶些粘牙綴齒。
欽上座則不然。
聞聲悟道。
見色明心。
卓拄杖雲。
家家觀世音。
住仰山雲。
佛法徧在一切處。
豈間七閩二浙。
江東江西無過。
隻是一個夜暗晝明春寒秋熱而已。
就中忽有通方上士在背地裡拍手一下咳嗽一聲道。
長老将謂你來自冷泉亭上。
必新言語。
必異見聞。
元來伎倆也隻恁麼。
拍頰一下雲。
仰山罪過。
複舉僧問先仰山。
法身還解說法也無。
山雲。
我說不得。
别有一人說得。
僧雲說得底在什麼處。
仰山推出枕子。
沩山聞得雲。
寂子用劍刃上事。
師拈雲。
法身說法。
已於問處流通。
推出枕子。
也隻是個信受奉行。
沩山老漢用劍刃上事。
雖曰列段分科。
若是正文。
敢道不事落處。
元叟端禅師住中天竺雲。
一切諸法本無自性。
亦無生性。
菩提涅盤等名從淨法中得。
貪瞋愛取等名從穢法中得。
靜穢兩邊俱莫依怙。
但有空名。
名字亦無。
三藏十二分種種名言種種句義。
總不出此個元由。
所以古聖有言。
若心想所思出生諸法虛假皆不實。
心尚無有。
雲何出生諸法。
如人取聲安置箧中。
又如吹網欲令氣滿。
此是谛實之說。
若以為實。
大錯了也。
開山寶掌和尚年一千七十二歲。
三藏五乘十二分種種名言種種句義。
靡不練磨靡不究竟。
後於梁武城中得遇缺齒老胡。
方乃頓明大法。
不是容易。
直須仔細。
複舉寶掌和尚偈雲。
梁武遇導師。
參禅了心地。
飄飄二浙遊。
更盡佳山水。
師亦說偈雲。
參禅隻要了心地。
心地了時諸法空。
南山昨夜日卓午。
白額咬殺焦尾蟲。
楚石琦禅師住天甯當晚小參。
舉同安丕和尚因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
安雲。
金雞抱子離霄漢。
玉兔懷胎入紫微。
僧雲忽遇客來将何祗待。
安雲。
金果早朝猿摘去。
玉華晚後鳳銜來。
師雲。
正偏回互不犯鋒铓。
問答縱橫性明尊貴。
同安老人慣得其便。
或有人問天甯如何是和尚家風。
向道缽盂饙子。
忽遇客來将何祗待。
飯後一杯茶。
且道與古人是同是别。
住本覺雲。
眼裡着沙不得。
耳裡着水不得。
恁麼來者不向一人。
眼裡着得須彌山。
耳裡着得大海水。
恁麼去者不背一人。
無言處演言。
無事處成事。
無佛處作佛。
無生處度生。
卷舒立方外乾坤。
縱橫挂域中日月。
得失俱喪是非杳忘。
撥轉向上關。
[翟*支]瞎頂門眼。
抛卻空王殿。
卸下本來衣。
猶未是衲僧受用處。
還委悉麼。
家無小使不成君子。
複舉智者诠和尚示衆雲。
要扣玄關。
須是有節操極慷慨。
斬得釘截得鐵。
硬剝剝地漢始得。
若是畏刀避箭之徒。
看即有分。
師雲。
大小智者用盡自己心。
笑破他人口。
壽山别無奇特。
朝晨熱水洗面。
黃昏脫襪打睡。
大海從魚躍。
長空任鳥飛。
住光孝舉臨濟四喝話畢。
師便喝雲。
且道者一喝落在什麼處。
為複是金剛王寶劍。
為複是踞地獅子。
為複是探竿影草。
為複是一喝不作一喝用。
試辨看。
若辨不出。
報恩與你注破。
金剛王劍目前可驗。
拟議不來堕坑落塹。
踞地獅子直下便是。
打破髑髅拈卻牙齒。
探竿影草好也不好。
左手扶起右手推倒。
有時一喝不作喝用。
大小臨濟隻管說夢。
便與麼會。
猶欠一喝在。
喝一喝。
恕中愠禅師靈岩當晚小參。
靈岩峭絕。
到者應難。
已到者享用安然。
未到者伶俜孤露。
孤露底正好踏步向前。
享用底更須退步就己。
所以道事無一向。
有時翻頭作尾。
有時翻尾作頭。
收放縱橫甯存軌轍。
摩竭掩室毗耶杜詞。
雖曰正令全提。
要且未臻其極。
山僧今夜入門之始聚首之初。
與汝諸人約法三章。
第一不得起佛見。
第二不得起法見。
第三不得道不起佛見法見。
若也依而行之。
管取眉毛厮結。
蓦拈拄杖雲。
明眼漢。
沒窠臼。
高高處觀之不足。
低低處平之有餘。
卓拄杖。
鐵牛不吃欄邊草。
直向須彌頂上眠。
住瑞岩雲。
瑞岩山中阿練若。
堂殿玲珑絕點塵。
昔日暫遊今載到。
到來隻是舊時人。
既是舊時人。
且說舊時話。
山川秀發。
龍象骈填。
人境宛然如昔。
風光不減當時。
顯揚少室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