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八

關燈
常豈雲正見。

    一似上座未出家時無一人上座。

    既出家後有一人上座。

    你諸人如何裁斷得心地安樂去。

    還裁辨得麼。

    向此有個入處。

    更有什麼事也。

    或若未明。

    良久曰。

    不解作客。

    久立。

     到蔣山上堂。

    玄沙白紙費封題。

    一聽雷音萬仞低。

    慰釋私懷已無量。

    那堪更唱邏羅哩。

    乃呵呵大笑曰。

    古人道。

    笑須三十年。

    誠哉此語。

    某頃在白雲時與堂上佛果師兄道聚。

    其樂無涯。

    至今樂猶未已也。

    又呵呵大笑雲。

    一手一獨拍。

    兩手鳴掴掴。

    舉意超情念。

    相看回路陌。

    摩雲鐘阜高。

    徧界烏輪赫。

    妙機速雷電。

    神珠不在額。

    珍重人天大導師。

    衲僧一見喪魂魄。

    何也。

    誰敢正眼觑着。

    下座。

     此庵元禅師耿龍學請就淨光升座。

    靈峰古禅師舉白雲見楊岐。

    岐令舉茶陵悟道頌公案請師批判。

    師乃雲。

    諸禅德。

    楊岐大笑。

    眼觀東南意在西北。

    白雲悟去。

    聽事不真喚鐘作甕。

    檢點将來。

    和楊岐老漢都在架子上将錯就錯。

    若是南明即不然。

    我有明珠一顆。

    切忌當頭蹉過。

    雖然觌面相呈。

    也須一錘打破。

    舉拂子曰。

    還會麼。

    碁逢敵手難藏行。

    詩到重吟始見功。

     雪窦宗禅師初至雪窦日因顯和尚請升座。

    僧問寶劍未出匣時如何。

    雲神光射鬥牛。

    僧雲出匣後如何。

    雲千兵易得一将難求。

    僧退。

    師乃雲。

    寶劍未出匣。

    神光射鬥牛。

    千兵雖易得。

    一将實難求。

    便下座。

     雪堂行禅師到國清衆請上堂。

    句亦刬。

    意亦刬。

    絕毫絕牦處如山如嶽。

    句亦到。

    意亦到。

    如山如嶽處絕毫絕牦。

    忽若拶通一線。

    意句俱到俱不到。

    俱刬俱不刬。

    直得三句外絕牢籠。

    六句外無标的。

    正當恁麼時。

    一句作麼生道。

    傾蓋同途不同轍。

    相将攜手上高台。

     大慧杲禅師到資福請上堂。

    舉香城順和尚頌黃龍三關雲。

    黃龍老和尚。

    有個三關語。

    山僧承嗣伊。

    今日為君舉。

    為君舉。

    貓兒偏解捉老鼠。

    廣鑒英禅師因見此頌乃曰。

    好隻好。

    第恐學者作無事會去。

    師雲。

    誠哉是言。

    山僧今日也有個頌子。

    黃龍此語蓋天地。

    從來缜密不通風。

    後昆随例承其響。

    總道貓兒解捉蟲。

    (資福乃廣鑒法孫) 到雪窦請上堂。

    平常無生句。

    妙玄無私句。

    體明無盡句。

    一镞破三關。

    他家有本據。

    作麼生是他家本據。

    莫怪從前多意氣。

    他家曾踏上頭關。

    複舉僧問明覺禅師如何是諸佛本源。

    明覺雲千峰寒色。

    僧雲未審向上還有事也無。

    明覺雲雨滴岩花。

    師雲。

    千峰寒色。

    雨滴岩花。

    今日不妨應時應節。

    若是諸佛本源。

    不得動着。

    為甚麼不得動着。

    自有雪窦主人在。

     到啟霞請上堂。

    适來蒙堂頭法叔禅師舉臨濟訪龍光因緣。

    客聽主裁敢不遵依嚴命。

    略與諸人下個注腳。

    龍光據坐。

    雖然無語其聲如雷。

    臨濟雲。

    者老漢今日敗阙。

    堂頭法叔禅師道那裡是他敗阙處。

    妙喜道。

    路遠夜長休把火。

    大家吹殺暗中行。

     到天童請上堂。

    垂萬裡鈎。

    駐千裡烏骓。

    布漫天網。

    打沖浪鲲鲸。

    此是天童老人尋常用底。

    育王今日得得入山瞻禮。

    客聽主裁令升此座。

    到者裡說個什麼即得。

    莫是說心說性得麼。

    說玄說妙說理說事得麼。

    既總不得。

    不可隻恁麼休去。

    既不可休去。

    又不可說心說性說玄說妙說理說事。

    莫是世谛流布得麼。

    若恁麼。

    喚作順水張帆。

    未是衲僧用處。

    雖然如是。

    略借主人威光與大衆赴個時節。

    且道即今是什麼時節。

    尺蠖之屈乃欲求伸。

    擊碎蟠桃核。

    得見個中仁。

    個中仁既見。

    此道出常情。

    且道出常情一句作麼生道。

    還委悉麼。

    眼光爍破四天下。

    主盟此道是渠侬。

    複雲。

    适來蒙堂頭老人舉僧問香林如何是衲衣下事。

    林雲臘月火燒山。

    師雲。

    此是香林語。

    堂頭今日舉育王随摟[打-丁+敕]也未敢相許。

    因什麼未敢相許。

    選佛若無如是眼。

    假饒千載又奚為。

     無用全禅師到靈隐請上堂。

    靈山正派達者猶迷。

    明來暗來誰當辨的。

    雙收雙放孰辨端倪。

    直饒千聖出來也祇結舌有分。

    何故。

    人歸大國方為貴。

    水到潇湘始是清。

    複雲。

    适來松源和尚舉竹篦話。

    令天童納敗阙。

    諸人要知麼。

    聽取一頌。

    黑漆竹篦握起。

    迅雷不及掩耳。

    德山臨濟茫然。

    懵底如何插嘴。

     吉祥讷禅師到隐靜上堂。

    五峰影裡。

    雙澗聲中。

    草木青蔥。

    煙雲澹濘。

    風光溢目。

    觸處可觀。

    然雖如是。

    祇如撞着道伴一句作麼生道。

    還知落處麼。

    良久曰。

    玲珑八面自回合。

    峭峻一方誰敢窺。

    複曰。

    嘯月吟風水石間。

    忘機嬴得此心閑。

    無端打破空狼藉。

    羞對白雲歸舊山。

     月江印禅師到雪窦衆請上堂。

    向上一路千聖不傳。

    釋迦彌勒仰望不及。

    向上一路千聖不然。

    德山臨濟窺觑無門。

    故我明覺祖師昔日向妙高台上唱出陽春白雪。

    直得須彌岌嶪海水騰波。

    十方世界風凜凜地。

    育王今日得得入山瞻禮慈容。

    特蒙堂頭禅師闡揚二覺之家風。

    傾瀉千尋之雪瀑。

    複令山野高升此座舉唱宗乘。

    然則客聽主裁。

    又說什麼即得。

    擊拂子。

    就樹摘将黃葉去。

    等閑推出白雲來。

    複舉堂頭禅師适來舉臨濟栽松次黃檗問雲。

    深山中栽許多松作麼。

    濟雲。

    一與山門作境緻。

    二與後人作标榜。

    道了以镢頭築地三下。

    檗雲雖然。

    子已吃吾三十棒了也。

    濟又以镢頭築地作噓噓聲。

    檗雲吾宗到汝大興於世。

    沩山問仰山雲。

    當時黃檗隻囑一人。

    别更有在。

    仰山雲。

    有。

    祇是年代深遠。

    不欲舉似和尚。

    沩雲。

    但舉看。

    吾也要知。

    仰雲。

    一人指南。

    令行吳越。

    遇大風則止。

    應庵和尚拈雲。

    黃檗道雖然如是子已吃吾三十棒了也。

    養子之緣固當如是。

    臨濟正令雖行。

    可惜向镢頭邊甘自活埋。

    仰山見解未出常流。

    豈止遇大風則止。

    當時何不道。

    直待虛空界盡此話方始大行。

    豈不是頭正尾正。

    師乃召大衆雲。

    黃檗臨濟兩父子。

    開口不在舌頭上。

    沩山仰山杓蔔聽虛聲。

    老應庵劈開太華放出黃河。

    石室翁手然犀炬照開滄海。

    育王見處也要諸人共知。

    一人指南令行吳越。

    太虛空中不消釘橛。

    藕絲竅裡騎大鵬。

    等閑挨落天邊月。

    久立衆慈。

    伏惟珍重。

     朝宗忍禅師到黃檗請上堂。

    斷際出身處。

    黃檗古道場。

    誰雲來作客。

    到處是家鄉。

    山僧以昔日同參之誼來訪黃檗法侄。

    承遣僧百裡遠迎。

    兼領衆敦請說法。

    雖是一片好心。

    未免彼此鈍置。

    何故聻。

    作家相見嘴盧都何事今朝者也乎。

    大抵欲談辭已喪。

    高升法座共歡呼。

    辭已喪又歡呼個甚麼。

    良久雲。

    相逢自有知音知。

    何必清風動天地。

    下座。

    (主人即隐元禅師) 箬庵問禅師到報恩玉林和尚請上堂。

    維那宣疏雲。

    惟我箬庵法兄大和尚。

    十年以長幸獲比肩。

    某甫三旬兄登不惑。

    贲然惠顧一衆欣慶。

    因某禁足養親不獲對衆引請。

    謹奉先師法服一頂。

    惟願法兄大和尚不忘久入先師之室。

    早已雷震一方。

    恭請披先師衣。

    坐先師座。

    揭露先師正法眼藏。

    令見者聞者同明向上一竅。

    使無知劣弟鬥室安眠。

    匪敢攀古人閉門打睡之機。

    亦稍慕高祖死關之遺範雲爾。

    師接疏雲。

    大衆會麼。

    我堂頭玉林法兄大和尚已為諸人一槌兩當了也。

    伶俐底不妨便請前來對衆激揚。

    衆問話畢乃雲。

    問話且止。

    者是什麼所在。

    盡拟向者裡指東畫西說長道短。

    昔年先師於此建立法幢。

    繼得我玉林法兄和尚展開潑天門戶。

    直使舊業維新。

    問上座今日到來。

    直是贊歎莫及。

    何況登他寶座向人天大衆前鼓兩片皮欺胡謾漢。

    追憶問上座自見先師二十年來。

    端為此事未嘗有絲毫自欺。

    昔日在磬山室中親侍先師受。

    盡鉗錘耐盡氷雪固是不敢自欺。

    及來到者報恩寺裡輔弼先師。

    合水和泥通身擔荷。

    亦何常有絲毫自欺處。

    迨後先師示寂安厝後事。

    曳杖他山至今八九年來。

    若有一絲毫自欺。

    今日争敢與我玉林法兄和尚觌面相見。

    既承推出座上為衆舉揚此事。

    更是不得有一絲毫許自欺以欺諸仁者。

    顧左右雲。

    且道作麼生是此事。

    那裡是問上座不自欺處。

    還知麼。

    若也知得。

    灼然佛祖向上一機。

    廓爾人天正法眼藏。

    若也不知。

    少間下座伏望諸仁者同詣方丈懇請堂頭和尚不惜屈曲垂慈深錐痛拶。

    惟此叙陳伏希鑒照。

    下座。

     到萬壽三宜和尚請上堂。

    主賓互換偏正随機。

    雙瑣金針縱橫妙葉。

    古佛堂前不留朕迹。

    黃金殿上逈出尊卑。

    者是萬壽和尚尋常瞞人不得處。

    若向言中取則埋沒己靈。

    更若句外旁資辱他先聖。

    不見先德雲。

    道則太煞道。

    相續也大難。

    山僧今日借闆門槌為諸人略通一線去也。

    卓拄杖雲。

    竿頭絲線從君弄。

    不犯清波意自殊。

     列祖提綱錄卷第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