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列祖提綱錄卷第十九
武林十八澗理安禅寺住持婁東行悅集
施主請升座提綱
定州崔禅師州将王令公於衙署請升座。
拈拄杖曰。
出來也打。
不出來也打。
僧出曰崔禅聻。
師擲下拄杖曰。
久立令公。
伏惟珍重。
風穴沼禅師郢州李史君請升座。
祖師心印狀似鐵牛之機。
去即印住。
住即印破。
祇如不去不住。
印即是不印即是。
還有人道得麼。
時有盧陂長老出問。
學人有鐵牛之機。
請師不搭印。
師曰。
慣釣鲸鲵澄巨浸。
卻嗟蛙步[馬*展]泥沙。
陂伫思。
師喝曰長老何不進語。
陂拟議。
師便打一拂子曰。
還記是話頭麼。
試舉看。
陂拟開口。
師又打一拂子。
牧主曰信知佛法與王法一般。
師曰見甚麼道理。
牧主曰當斷不斷反招其亂。
下座。
浮山遠禅師歐陽公請因棋說法乃升座。
若論此事。
如兩家着棋相似。
何謂也。
敵手知音。
當機不讓。
若是綴五饒三。
又通一路始得。
有一般底隻解閉門作活。
不會奪角沖關。
硬節與虎口齊彰。
局破後徒勞綽幹。
所以道肥邊易得瘦肚難求。
思行則往往失黏。
心粗而時時頭撞。
休誇國手謾說神仙。
赢局輸籌即不問。
且道黑白未分時一着落在什麼處。
良久雲。
從來十九路。
迷悟幾多人。
五祖演禅師郭朝奉祥正請上堂。
朝奉於法座前燒香雲。
此一瓣香。
爇向爐中。
為光明雲。
遍滿法界。
供養我堂頭師兄禅師。
伏願於此雲中方廣座上。
擘開面門放出先師形相與諸人描邈。
何以如此。
白雲岩畔舊相逢。
往日今朝事不同。
夜靜水寒魚不食。
一爐香散白蓮峰。
師遂雲。
曩谟薩怛哆缽啰野。
恁麼恁麼。
幾度白雲溪上望。
黃梅花向雪中開。
不恁麼不恁麼。
嫩柳條金線。
且要應時來。
不見龐居士問馬大師。
不與萬法為侶者是什麼人。
馬大師雲。
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
大衆。
一口吸盡西江水。
萬丈深潭窮到底。
掠彴不是趙川橋。
明月清風安可比。
佛印元禅師郭公提刑請升座。
郭公拈香雲。
覺地相逢一何早。
鹘臭布衫今脫了。
要識雲居一句玄。
珍重後園驢吃草。
召大衆曰。
此一瓣香熏天炙地去也。
師曰。
今日不着便。
被者漢當面塗糊。
便打。
乃曰。
謝公千裡來相訪。
共話東山竹徑深。
借與一龍騎出洞。
若逢天旱便為霖。
擲拄杖下座。
公拜起。
師曰收得龍麼。
公曰已在者裡。
師曰作麼生騎。
公擺手作舞便行。
師拊掌曰祇有者漢猶較些子。
保甯勇禅師郭公提刑請升座。
郭公拈香雲。
法鼓既鳴。
寶香初爇。
楊岐頂[甯*頁]門。
請師重着楔。
師卓拄杖一下曰。
着楔已竟。
大衆證明。
又卓一下便下座。
兜率悅禅師漕使無盡居士張公商英按部過分甯請五院長老就雲岩說法。
師最後登座。
橫拄杖曰。
适來諸善知識橫拈豎放直立斜抛。
換步移身藏頭露角。
既於學士面前各納敗阙。
未免吃兜率手中痛棒。
到者裡不由甘與不甘。
何故。
見事不平争忍得。
衲僧正令自當行。
卓拄杖下座。
圓悟勤禅師呂左丞請上堂。
雲。
一句語。
全規矩。
應出毗虛印。
一種機。
截衆流。
透過祖師關。
若是明眼人。
已透過三千裡。
其或尚留觀聽猶滞皮膚。
未免向第二義門重話會去也。
所以道。
知幻即離。
不作方便。
離幻即覺。
亦無漸次。
釋迦老子三世諸佛心髓一時頓現。
便恁麼承當。
全心即佛。
全佛即心。
心佛無二。
更疑個什麼。
正當恁麼時。
作麼生道。
千古萬古黑漫漫。
填溝塞壑無人會。
陳大夫請上堂。
雲。
有句無句。
初無兩端。
如藤倚樹。
打作一片。
樹倒藤枯。
忍俊韓盧呵呵大笑。
金毛獅子。
若是鐵眼銅睛當陽觑透。
便可以把斷要津不通凡聖。
終不向他語言裡作窠窟。
機境上受羅籠。
所以道。
言無展事。
語不投機。
承言者喪。
滞句者迷。
不落語言不立機關。
布漫天網打沖浪魚。
垂萬裡鈎駐千裡烏骓。
也須還他大達之士始得。
所以趙州勘破處為方便。
玄沙蹉過處驗作家。
雪峰輥球。
雲門顧鑒。
睦州見成。
俱胝一指。
如生鐵鑄就通上徹下。
隻要個本分人。
忽若總不恁麼。
又作麼生。
委悉麼。
了取平常心是道。
饑來吃飯困來眠。
複頌雲。
即心即佛開心印。
非佛非心蹈大方。
當處分身千百億。
普光明殿放毫光。
大慧杲禅師陳知縣請升座。
雲。
祖師道。
通達本法心。
無法無非法。
悟了同未悟。
無心亦無法。
既無心又無法。
卻喚甚麼作本法。
本法又作麼生通達。
黃面老子雲。
心不妄取過去法。
亦不貪着未來事。
不於現在有所住。
了達三世悉空寂。
諸人還委悉麼。
若未委悉。
分明為諸人注破。
不住現在此名為定。
不着未來此名為慧。
不取過去此名為智。
亦謂之如來禅。
亦謂之祖師禅。
苟能於日用二六時中如是通達如是了悟。
則此定此慧此智一一如空無有邊際。
定慧智既無邊際。
則當人日用神通光明亦無邊際。
神通光明既無邊際。
諸波羅密諸解脫門亦無邊際。
波羅密解脫門既無邊際。
此無住心亦無邊際。
無住心既無邊際。
徑山今日以此無邊際心說此無邊際法。
奉為臣子陳亞卿祝吾君壽地久天長亦無邊際。
正當恁麼時。
依時及節一句作麼生道。
舉拂子雲。
将此身心奉塵剎。
是則名為報我皇。
下座。
應庵華禅師嚴教授請上堂。
五百力士揭石義。
萬仞崖前撒手行。
十方世界一圍鐵。
虛空背上白毛生。
直饒拈卻膱脂帽子。
脫卻鹘臭布衫。
向報恩門下正好吃棒。
何故。
半夜起來屈膝坐。
毛頭星現衲僧前。
東山雲頂禅師九龍觀道士并三士人請上堂。
儒門畫八卦造契書。
不救六道輪回。
道門朝九皇煉真氣。
不達三祇劫數。
我釋迦世尊洞三祇劫數。
救六道輪回。
以大願攝人天。
如風輪持日月。
以大智破生死。
若劫火[烈-列+林]秋毫。
入得我門者自然轉變天地幽察鬼神。
使須彌鐵圍大地大海入一毛孔中。
一切衆生不覺不知。
我說此法門如虛空俱含萬象。
一為無量無量為一。
若人得一即萬事畢。
珍重。
千岩長禅師曹居士請升座。
婺州信士曹仁卿同合宅貴眷就寺設齋表嚫。
請老僧升座說法。
老僧曰。
諾。
會麼。
盡大地是個老僧。
盡大地是個法座。
更教老僧升什麼座。
說什麼法。
記得五六年前行橋時已曾到宅叨齋受嚫。
今日山中三四百衆吃齋受嚫。
人人歡歡喜喜。
隻者歡歡喜喜增仁卿多少長(福田)仁卿多少壽量。
适來長老已為仁卿向法座上舉揚。
老僧隻吃齋受嚫便了。
不用為蛇畫足。
自然水到渠成。
豈不見五祖演禅師雲。
端坐受供養。
施主長安樂。
趙州雲。
老僧在者裡坐地。
更說什麼佛法無明。
有條攀條無條攀例。
忽有個漢出來道。
和尚你坐地分贓。
他日作個什麼填還他施主去。
隻向道。
不作牛兮定作驢。
因甚如此。
大丈夫異類中行不是差事。
古林茂禅師施主請上堂。
佛佛授手。
無邊剎境自他不隔於毫端。
祖
拈拄杖曰。
出來也打。
不出來也打。
僧出曰崔禅聻。
師擲下拄杖曰。
久立令公。
伏惟珍重。
風穴沼禅師郢州李史君請升座。
祖師心印狀似鐵牛之機。
去即印住。
住即印破。
祇如不去不住。
印即是不印即是。
還有人道得麼。
時有盧陂長老出問。
學人有鐵牛之機。
請師不搭印。
師曰。
慣釣鲸鲵澄巨浸。
卻嗟蛙步[馬*展]泥沙。
陂伫思。
師喝曰長老何不進語。
陂拟議。
師便打一拂子曰。
還記是話頭麼。
試舉看。
陂拟開口。
師又打一拂子。
牧主曰信知佛法與王法一般。
師曰見甚麼道理。
牧主曰當斷不斷反招其亂。
下座。
浮山遠禅師歐陽公請因棋說法乃升座。
若論此事。
如兩家着棋相似。
何謂也。
敵手知音。
當機不讓。
若是綴五饒三。
又通一路始得。
有一般底隻解閉門作活。
不會奪角沖關。
硬節與虎口齊彰。
局破後徒勞綽幹。
所以道肥邊易得瘦肚難求。
思行則往往失黏。
心粗而時時頭撞。
休誇國手謾說神仙。
赢局輸籌即不問。
且道黑白未分時一着落在什麼處。
良久雲。
從來十九路。
迷悟幾多人。
五祖演禅師郭朝奉祥正請上堂。
朝奉於法座前燒香雲。
此一瓣香。
爇向爐中。
為光明雲。
遍滿法界。
供養我堂頭師兄禅師。
伏願於此雲中方廣座上。
擘開面門放出先師形相與諸人描邈。
何以如此。
白雲岩畔舊相逢。
往日今朝事不同。
夜靜水寒魚不食。
一爐香散白蓮峰。
師遂雲。
曩谟薩怛哆缽啰野。
恁麼恁麼。
幾度白雲溪上望。
黃梅花向雪中開。
不恁麼不恁麼。
嫩柳條金線。
且要應時來。
不見龐居士問馬大師。
不與萬法為侶者是什麼人。
馬大師雲。
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
大衆。
一口吸盡西江水。
萬丈深潭窮到底。
掠彴不是趙川橋。
明月清風安可比。
佛印元禅師郭公提刑請升座。
郭公拈香雲。
覺地相逢一何早。
鹘臭布衫今脫了。
要識雲居一句玄。
珍重後園驢吃草。
召大衆曰。
此一瓣香熏天炙地去也。
師曰。
今日不着便。
被者漢當面塗糊。
便打。
乃曰。
謝公千裡來相訪。
共話東山竹徑深。
借與一龍騎出洞。
若逢天旱便為霖。
擲拄杖下座。
公拜起。
師曰收得龍麼。
公曰已在者裡。
師曰作麼生騎。
公擺手作舞便行。
師拊掌曰祇有者漢猶較些子。
保甯勇禅師郭公提刑請升座。
郭公拈香雲。
法鼓既鳴。
寶香初爇。
楊岐頂[甯*頁]門。
請師重着楔。
師卓拄杖一下曰。
着楔已竟。
大衆證明。
又卓一下便下座。
兜率悅禅師漕使無盡居士張公商英按部過分甯請五院長老就雲岩說法。
師最後登座。
橫拄杖曰。
适來諸善知識橫拈豎放直立斜抛。
換步移身藏頭露角。
既於學士面前各納敗阙。
未免吃兜率手中痛棒。
到者裡不由甘與不甘。
何故。
見事不平争忍得。
衲僧正令自當行。
卓拄杖下座。
圓悟勤禅師呂左丞請上堂。
雲。
一句語。
全規矩。
應出毗虛印。
一種機。
截衆流。
透過祖師關。
若是明眼人。
已透過三千裡。
其或尚留觀聽猶滞皮膚。
未免向第二義門重話會去也。
所以道。
知幻即離。
不作方便。
離幻即覺。
亦無漸次。
釋迦老子三世諸佛心髓一時頓現。
便恁麼承當。
全心即佛。
全佛即心。
心佛無二。
更疑個什麼。
正當恁麼時。
作麼生道。
千古萬古黑漫漫。
填溝塞壑無人會。
陳大夫請上堂。
雲。
有句無句。
初無兩端。
如藤倚樹。
打作一片。
樹倒藤枯。
忍俊韓盧呵呵大笑。
金毛獅子。
若是鐵眼銅睛當陽觑透。
便可以把斷要津不通凡聖。
終不向他語言裡作窠窟。
機境上受羅籠。
所以道。
言無展事。
語不投機。
承言者喪。
滞句者迷。
不落語言不立機關。
布漫天網打沖浪魚。
垂萬裡鈎駐千裡烏骓。
也須還他大達之士始得。
所以趙州勘破處為方便。
玄沙蹉過處驗作家。
雪峰輥球。
雲門顧鑒。
睦州見成。
俱胝一指。
如生鐵鑄就通上徹下。
隻要個本分人。
忽若總不恁麼。
又作麼生。
委悉麼。
了取平常心是道。
饑來吃飯困來眠。
複頌雲。
即心即佛開心印。
非佛非心蹈大方。
當處分身千百億。
普光明殿放毫光。
大慧杲禅師陳知縣請升座。
雲。
祖師道。
通達本法心。
無法無非法。
悟了同未悟。
無心亦無法。
既無心又無法。
卻喚甚麼作本法。
本法又作麼生通達。
黃面老子雲。
心不妄取過去法。
亦不貪着未來事。
不於現在有所住。
了達三世悉空寂。
諸人還委悉麼。
若未委悉。
分明為諸人注破。
不住現在此名為定。
不着未來此名為慧。
不取過去此名為智。
亦謂之如來禅。
亦謂之祖師禅。
苟能於日用二六時中如是通達如是了悟。
則此定此慧此智一一如空無有邊際。
定慧智既無邊際。
則當人日用神通光明亦無邊際。
神通光明既無邊際。
諸波羅密諸解脫門亦無邊際。
波羅密解脫門既無邊際。
此無住心亦無邊際。
無住心既無邊際。
徑山今日以此無邊際心說此無邊際法。
奉為臣子陳亞卿祝吾君壽地久天長亦無邊際。
正當恁麼時。
依時及節一句作麼生道。
舉拂子雲。
将此身心奉塵剎。
是則名為報我皇。
下座。
應庵華禅師嚴教授請上堂。
五百力士揭石義。
萬仞崖前撒手行。
十方世界一圍鐵。
虛空背上白毛生。
直饒拈卻膱脂帽子。
脫卻鹘臭布衫。
向報恩門下正好吃棒。
何故。
半夜起來屈膝坐。
毛頭星現衲僧前。
東山雲頂禅師九龍觀道士并三士人請上堂。
儒門畫八卦造契書。
不救六道輪回。
道門朝九皇煉真氣。
不達三祇劫數。
我釋迦世尊洞三祇劫數。
救六道輪回。
以大願攝人天。
如風輪持日月。
以大智破生死。
若劫火[烈-列+林]秋毫。
入得我門者自然轉變天地幽察鬼神。
使須彌鐵圍大地大海入一毛孔中。
一切衆生不覺不知。
我說此法門如虛空俱含萬象。
一為無量無量為一。
若人得一即萬事畢。
珍重。
千岩長禅師曹居士請升座。
婺州信士曹仁卿同合宅貴眷就寺設齋表嚫。
請老僧升座說法。
老僧曰。
諾。
會麼。
盡大地是個老僧。
盡大地是個法座。
更教老僧升什麼座。
說什麼法。
記得五六年前行橋時已曾到宅叨齋受嚫。
今日山中三四百衆吃齋受嚫。
人人歡歡喜喜。
隻者歡歡喜喜增仁卿多少長(福田)仁卿多少壽量。
适來長老已為仁卿向法座上舉揚。
老僧隻吃齋受嚫便了。
不用為蛇畫足。
自然水到渠成。
豈不見五祖演禅師雲。
端坐受供養。
施主長安樂。
趙州雲。
老僧在者裡坐地。
更說什麼佛法無明。
有條攀條無條攀例。
忽有個漢出來道。
和尚你坐地分贓。
他日作個什麼填還他施主去。
隻向道。
不作牛兮定作驢。
因甚如此。
大丈夫異類中行不是差事。
古林茂禅師施主請上堂。
佛佛授手。
無邊剎境自他不隔於毫端。
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