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八

關燈
列祖提綱錄卷第十八 武林十八澗理安禅寺住持婁東行悅集 迎待尊宿緻謝提綱 石霜圓禅師因同道相訪上堂。

    飒飒涼風景。

    同人訪寂寥。

    煮茶山上水。

    燒鼎洞中樵。

    珍重。

     楊岐會禅師楊岐诠長老來上堂。

    拈花付囑。

    有屈當人。

    面壁九年。

    胡言漢語。

    當人分上把斷乾坤。

    且道作麼生是把斷乾坤底句。

    還有人道得麼。

    如無。

    雲蓋失利。

     五祖演禅師諸院長老入山上堂。

    臨濟入門便喝。

    是甚碗鳴聲。

    德山入門便棒。

    抝曲作直。

    雲門三句。

    曹洞五位。

    大開眼了作夢。

    何故如此。

    國清才子貴。

    家富小兒嬌。

     石台師弟至上堂。

    昔日先師頌臨濟三頓棒雲。

    一拳拳倒黃鶴樓。

    一趯趯翻鹦鹉洲。

    有意氣時添意氣。

    不風流處也風流。

    大衆。

    若到白雲門下。

    須要衆人助拳。

     真淨文禅師因逍遙長老來上堂。

    青山深處人。

    來我紅塵裡。

    紅塵偶不見。

    白雲與流水。

    耳目何所分。

    浮名與浮利。

    為是紅塵非。

    為複青山是。

    是非兩途間。

    幾多殊未已。

    幸遇逍遙人。

    可可述遙理。

    下座。

     因雙林下生長老來上堂。

    寶山不易到。

    既到莫空回。

    莫有不空回者麼。

    遂擲下拄杖雲。

    是什麼。

    良久雲。

    不見雙林釋迦老。

    又聞彌勒下生來。

    喝一喝下座。

     章江長老來上堂。

    舉僧問雲門。

    如何是諸佛出身處。

    門雲東山水上行。

    泐潭即不然。

    若有人問如何是諸佛出身處。

    但向伊道。

    遠離洪井深入寶山。

    大衆。

    且道是同是别。

    忽有個衲僧出來雲。

    者裡是什麼所在說同說别。

    也難得。

    須是實到者田地始得。

    若未到。

    且不得草草。

     永固長老至上堂。

    幽固深遠。

    無人能到。

    到則山青水綠。

    别是人間。

    好諸禅德。

    江月照。

    松風吹。

    永夜清霄何所為。

    卻怪長時杜鵑子。

    春山無限好。

    猶道不如歸。

     因清涼長老到上堂。

    熱惱既盡清涼現前。

    分别不生虛明自照。

    然後我當按指海印發光。

    汝暫舉心塵勞先起。

    乃喝雲。

    三世諸佛一棒打殺。

    填溝塞壑抛東擲西。

    一任諸人看。

    蓦拈拄杖雲。

    過去諸佛亦如是。

    現在諸佛亦如是。

    未來諸佛亦如是。

    遂擲下雲。

    看。

     因快山長老至上堂。

    快然大道祇在目前。

    縱橫十字拟即留連。

    乃顧大衆良久喝一喝下座。

     因華嚴座主到上堂。

    法界者一切衆生身心之本體也。

    乃拈拄杖雲。

    不是法界。

    是諸人無始已來靈明廓徹廣大虛寂之妙體。

    故此土他界天堂地獄六凡四聖情與無情同一無異無壞無雜。

    猶帝網之明珠互相融通更相涉入。

    可謂無邊剎境自他不隔於毫端。

    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拄杖頭上。

    若爾則何啻擲大千於方外。

    納須彌於芥中。

    而今百億日月百億須彌百億世界都在拄杖子裡許。

    乃擲下雲。

    擲在諸人面前。

    還見麼。

    信得及麼。

    不思議解脫力神通遊戲妙用現前。

    非假於他術。

    皆吾心之常分耳。

    喝一喝下座。

     化城大師來上堂。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出得火宅未到寶所且在化城。

    今日相逢化城。

    不見寶所何在。

    元來隻是舊時源上座。

    大衆。

    元來一時總是舊時人。

    伏惟珍重。

     大慧杲禅師雪窦持和尚至上堂。

    仰山道東寺師叔若在。

    慧寂不受寂莫。

    仰山隻知有己不知有人。

    徑山即不然。

    雪窦師叔若在。

    天下衲僧不受寂莫。

    何故。

    不見古雪窦有言。

    寒木在握兮全機可笑。

    秋水橫按兮半提可滅。

    使八極頂目者不自争衡。

    見斯人兮駕禦昂蘖。

     應庵華禅師長蘆到上堂。

    風行草偃水到渠成。

    夙世冤家同門出入。

    聞禅聞道似鴨聽雷。

    見佛見祖如風過樹。

    隔江見剎竿便回去。

    腳跟下好與三十棒。

    未足觀光。

    直須眉毛厮結同生同死。

    且道五逆聞雷一句作麼生道。

    良久雲。

    上大人。

    丘乙己。

     密庵傑禅師國清直庵和尚到上堂。

    雲開千嶂出。

    木落一枝分。

    相見又無事。

    不來還憶君。

    複舉芙蓉和尚一日訪實性大師。

    大師升座。

    以右手拈拄杖倚左邊雲。

    此事若不是芙蓉師兄大難委悉。

    師召大衆雲。

    實性大師弄巧成拙。

    鈍置他芙蓉師兄。

    今日國清師兄到來。

    烏巨也不拈拄杖。

    亦不與麼道。

    且道與古人是同是别。

    良久雲。

    相逢自有知音知。

    何必清風動天地。

     徑山别峰和尚至上堂。

    舉仰山道。

    東寺師叔若在。

    慧寂不緻寂寥。

    師雲。

    仰山和尚好語。

    隻是語上偏枯。

    靈隐即不然。

    徑山師叔若在。

    靈隐不緻寂寥。

    何故。

    閩蜀同風。

     雪岩欽禅師上堂就謝天竺侍者肯頑石省清夢默翁西堂。

    生公台上橫說豎說。

    直得空花亂墜頑石點頭。

    要且不若淨名室内一點全收。

    報恩恁麼說話。

    敢道更經三生六十劫也未夢見在。

    何故。

    紅蓼岸。

    白蘋洲。

    夕陽西去水東流。

     上堂謝興化首座。

    人從興化來。

    接得劍州信。

    說道淩霄峰頂碁盤。

    元是錢王石硯。

    二十年前一共看。

    今日重逢。

    有何照證。

    展手雲。

    面目見在。

     退庵休禅師同參到上堂。

    先師尋常用腦後一錘。

    卸卻學者胸中許多屈曲。

    當年克賓維那曾中興化此毒。

    往往天下叢林喚作超宗異目。

    非惟孤負興化。

    亦乃克賓受辱。

    若是臨濟兒孫。

    終不依草附木。

    資福喜見同參。

    今日傾腸倒腹。

    遂卓拄杖喝一喝雲。

    還知先師落處麼。

    伎死禅和如麻似粟。

     高峰妙禅師妙湛無為長老至上堂。

    舉劉鐵磨來參沩山。

    把髻投衙。

    山雲老[牛*孛]牛汝來也。

    引狗入寨。

    磨雲來日台山大會有齋和尚還去麼。

    癞兒牽伴。

    沩山作卧勢。

    随邪逐惡。

    磨便出。

    咄。

    直饒逴得便行。

    也是韓盧逐塊。

     千岩長禅師雙林玉溪和尚至上堂。

    天上無彌勒。

    地下無彌勒。

    千門萬戶開。

    輪錘隻一擊。

    下座。

     雙林友雲和尚至上堂。

    路逢道伴交肩過。

    一生參學事畢。

    且道以何為驗。

    拈拄杖卓一下雲。

    空手把鋤頭。

     客至上堂。

    披衣登法座。

    道者是高僧。

    将謂多奇特。

    元來百不能。

    西風吹細雨。

    落葉滿空庭。

    有客來相訪。

    青山自送迎。

     天如則禅師雪中客至煨芋作供次示衆。

    懶殘捉我芋頭煨。

    羨我深居似大梅。

    有客無端來借問。

    一花五葉幾時開。

    蘇州呆。

    蘇州呆。

    門外雪成堆。

    徹骨還他凍一回。

     舊同行至上堂。

    透網金鱗何似不入好。

    忽然會得個入處。

    不是同行也大難。

     蔣山藏主至示衆。

    全提半提。

    全藏半藏。

    十寸是一尺。

    十尺是一丈。

    尺有尺形。

    剪有剪樣。

    拂子也用打圓相。

    楖栗橫挑不顧人。

    志公豈是閑和尚。

     天目禮禅師雲巢岩和尚至上堂。

    舉古德因故人至雲。

    相見不揚眉。

    君東我亦西。

    紅霞穿碧落。

    白日繞須彌。

    南湖今日瑞光和尚至。

    且作麼生相見不揚眉。

    君東我亦西。

    紅霞穿碧落。

    白日繞須彌。

    雖然。

    我與古人不同。

     率庵宗和尚至上堂。

    昨夜南山虎咬大蟲。

    不存性命。

    今日金剛與泥神揩背。

    一拶骨出。

    隻如雪峰三到投子九上洞山又作麼生。

    無求是處人情好。

    不飲從他酒價高。

     元叟端禅師上堂謝寶中原藏主。

    舉大珠和尚雲。

    貧道聞江西和尚道。

    自家寶藏一切具足。

    使用自在。

    不假外求。

    從此一時休去。

    乃至盡十方世界無纖塵不是自家财寶。

    師雲。

    馬師一期與麼說。

    大珠一期與麼聞。

    終身不忘。

    得大受用。

    苟非深信堅固。

    安能透頂透底如此。

    中原藏主昔年於古鄮山中顯示此個法門。

    還有深信堅固得大受用者麼。

    此日特承光降。

    幸望款留。

     斷江首座至上堂。

    山僧昔年行腳駐足茲山。

    育王橫川和尚一偈寄雲。

    (清溪)長短聲。

    獨自倚廊柱。

    三際俱不來。

    一片冷泉水。

    非惟無衆生。

    無佛亦無己。

    短句與長吟。

    遣興适意爾。

    夜半落霜花。

    日輪正卓午。

    寥寥天地間。

    隻有寒山子。

    好大衆。

    有祖以來。

    提持衲僧頂[甯*頁]上一着子。

    如石火電光。

    構得構不得未免喪身失命。

    總出不得者個老和尚。

    今日因其得法上足斷江首座垂訪。

    舉似諸人。

    大家薦取。

     上堂兼謝吉祥香長老。

    達磨盡力提持。

    隻道得個不識。

    六祖全身擔荷。

    隻道得個不會。

    小根小器輕心慢心。

    師承學解露布葛藤。

    其可妄生希冀哉。

    東陵法侄久處衆中深谙此事。

    應緣利物一句作麼生道。

    掣斷金鎖天麒麟。

    高舉鐵鞭擊三百。

     愚庵及禅師寶陀古鼎和尚至上堂。

    舉龍牙道。

    雲居師兄得第二句。

    我得第一句。

    師雲。

    大小龍牙隻知開張大口。

    不覺舌頭拖地。

    山僧茲承寶陀法兄和尚曲勞象駕枉贲空山。

    但愧荒疎無伸供養。

    豈敢妄通消息。

    觀音菩薩将錢買糊餅放下手卻是饅頭是第二句。

    且如何是第一句。

    喝一喝下座。

     靈隐天童侍者至上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