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八

關燈


    隻有一味杜田禅。

    自然兩眼對兩眼。

    如何是杜田禅。

    喝一喝雲。

    朕聞上古其風樸略。

     長翁淨禅師客至上堂。

    陸修靜陶淵明文殊普賢作圓相曰。

    咦。

    一款具呈。

    且道憑誰批判。

    若是孔夫子。

    吾無隐乎爾。

     恕中愠禅師秀才道士相訪上堂。

    豎拂子雲。

    三教聖人總在拂子頭上牽枝引蔓說妙談玄。

    儒者曰。

    吾道一以貫之。

    老者曰。

    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佛者曰。

    惟此一事實。

    餘二則非真。

    既各有來由。

    未免稱強稱弱。

    且作麼生判斷。

    使其聲和響順形直影端。

    剖破人我蕃籬。

    塞卻無明窟穴。

    擊拂子。

    二由一有。

    一亦莫守。

    日午打三更。

    面南看北鬥。

     楚石琦禅師教授俞觀光入山上堂。

    舉雲岩示衆雲。

    有個人家兒子問着無有答不得者。

    洞山問雲。

    他屋裡有多少典籍。

    雲一字也無。

    山雲争得恁麼多知。

    岩雲日夜不曾眠。

    山雲問一段事得否。

    岩雲道得即不道。

    師雲。

    道得即不道。

    作麼生會。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流入此中來。

     忽都達兒狀元入山上堂。

    舉玉泉浩布裈因東坡居士微服相訪。

    浩問雲尊官何姓。

    坡雲姓秤。

    是秤天下長老的秤。

    浩唾地雲。

    者一唾重多少。

    坡休去。

    師雲。

    玉泉是作家宗匠。

    東坡是當世大儒。

    蓦劄相逢發揮此道。

    盡謂東坡休去。

    秤尾無星。

    殊不知八兩半斤總在自家手裡。

    雖然如是。

    也須扶起玉泉。

    隻如他道者一唾重多少。

    多少人道不得。

    直饒道得。

    更與一唾。

     唯庵然禅師官員至上堂。

    舉昔日朗州刺史李翺慕藥山和尚道風。

    屢請不赴。

    乃肅裝客禮直造座前。

    山默然殊不顧視。

    李乃雲見面不如聞名。

    拂袖便行。

    山召李翺。

    李回首。

    山雲何得貴耳賤目。

    李遂禮。

    拜起問雲如何是道。

    山以手指天複指淨瓶雲會麼。

    李雲不會。

    山雲雲在青霄水在瓶。

    李因有省乃呈偈雲。

    煉得身形似鶴形。

    千株松下兩函經。

    我來問道無餘說。

    雲在青霄水在瓶。

    師雲。

    我者裡則不然。

    今日若問龍峰如何是道。

    但雲國正天心順。

    官清民自安。

    且道與藥山還有優劣也無。

    靠拄杖下座。

     了庵欲禅師路官馬知事至上堂。

    久雨不晴天道晦冥。

    浸爛鼻孔滴穿眼睛。

    山僧正是煩惱不暇。

    忽然聽得尚書履聲。

    呼童掃榻喚僧點燈。

    抵掌劇談半饷。

    悶中不覺惺惺。

    起來豁開戶牖。

    萬裡不挂片雲。

    今朝月望升高座。

    一炷清香祝聖君。

     天目禮禅師平齋洪中書入山上堂。

    月堕金莖香飄丹桂。

    以我為隐乎。

    吾無隐乎爾。

    老晦堂與麼提撕。

    黃山谷打失鼻孔。

    檢點将來。

    不是不是。

     到宗剎諸山請提綱 智門祚禅師到南嶽承天升座。

    承天師兄早是瞞你諸人了也。

    翠嶺乍到。

    不可雪上更加霜。

    然則一言才出驷馬難追。

    事到如斯不免塗灰抹土。

    蓋為祖祢不了殃及兒孫。

    三十年後鼻孔遼天。

    莫錯怪人好。

    下座。

     雪窦顯禅師到萬壽衆請上堂。

    萬壽門下一一作家。

    蓋是強将之兵也。

    雖然如此。

    保福有言。

    擊石火閃電光。

    構得構不得未免喪身失命。

    若教據令而行。

    盡蘇台一境人個個三頭六臂。

    到翠峰手裡也須瓦解氷消。

    如今放過一着。

    分付萬壽和尚。

     到越州承天寺衆請升座。

    作者相見。

    一拶一捺撩起便行。

    若伫思停機卒摸[打-丁+索]不着。

    若言問在答處答在問宗。

    個個依草附木。

    問不在答處答不在問宗。

    罕見頂上有眼。

    諸人還薦得也無。

    薦得薦不得。

    并是新雪窦之過。

    且莫鈍緻承天和尚。

     白雲端禅師到圓通雲。

    秋江清淺時。

    白鹭和煙島。

    良哉觀世音。

    全身入荒草。

    大衆。

    承天未出世時。

    或有一個半個衲子相疑着。

    誰知道出世後。

    直得無言可說無理可伸。

    然雖如是。

    猶賴得圓通主人在。

    何謂如此。

    千古萬古無人知。

    眼裡瞳兒看分明。

     到歸宗雲。

    真性心地藏。

    無頭亦無尾。

    應緣而化物。

    方便呼為智。

    大衆。

    承天此者來禮拜歸宗師叔。

    師叔若行一丈。

    承天也行一丈。

    師叔若行一尺。

    承天也行一尺。

    何謂如此。

    得風流處且風流。

    有般漢到者裡道。

    耶舍塔高。

    金輪峰峻。

    眨眼回頭。

    早是鹞子過新羅。

    似恁麼還稱得老師叔也無。

    不見道。

    打面還他州土麥。

    唱歌須是帝鄉人。

    雖然如是。

    三十年後清平過水。

     到開先雲。

    莫行舊時路。

    莫挂本來衣。

    如今有人向鋒刃上橫身。

    火焰裡出手。

    盡是勞而無功。

    豈可更擔水向河頭賣。

    然雖如是。

    若教嫫母臨明鏡。

    也道不勞紅粉施。

     到栖賢上堂。

    承天自開堂後便安排些葛藤來山南。

    東葛西葛。

    卻為在歸宗開先萬杉一時打疊卻了也。

    今日到三峽會裡。

    大似臨嫁醫瘿卒着手腳不辦。

    幸望大衆不怪。

    伏惟珍重。

     保甯勇禅師到長蘆上堂。

    未到者裡萬事不言。

    既到者裡如何即是。

    有口有舌何妨亂說。

    有問話者麼。

    再召無人。

    師雲猶較些子。

    古資福雲。

    隔江見資福剎竿便回。

    腳跟下好與二十。

    保甯昨日離金陵。

    泛小舟渡大江。

    到長蘆門下。

    見剎竿。

    觀佛殿。

    上方丈。

    禮拜祖印禅師。

    蒙不賜罪責特加殷勤。

    何故。

    恩深轉無語。

    懷抱自分明。

    禅師又令對衆升座。

    不免胡言漢語。

    瞞諸人等。

    是不識好惡。

    更有一頌。

    乘興安然泛小舟。

    霎時風送到江頭。

    不知相見談何事。

    諸高德試道看。

     太平州瑞竹上堂。

    主人命升此座為衆說法。

    若論此座而無所升無所不升。

    若論此法而無所說無所不說。

    三世諸佛亦如是。

    東西祖師亦如是。

    諸人亦如是。

    保甯亦如是。

    既然如是。

    誰是坐者誰是立者。

    誰是說者誰是聽者。

    若也會得。

    已是頭上安頭。

    若也不會。

    一任斬頭覓活。

     五祖演禅師到海會上堂。

    白雲山裡白雲人。

    把定封疆無縫罅。

    無縫罅。

    知幾價。

    莫有知價底麼。

    乃雲。

    一二三四五。

     到興化上堂。

    世事冗如麻。

    空門路轉賒。

    青松林下客。

    幾個得歸家。

    共唱胡笳曲。

    分開五葉花。

    幸逢諸道友。

    同上白牛車。

    大衆。

    車在者裡。

    牛在什麼處。

    芳草渡頭尋不見。

    夜來依舊宿蘆花。

    下座。

    甘露資長老把住師雲。

    舒州管界元來有個草賊。

    師雲和尚也須提防。

    資拟議。

    師便拓開。

     圓悟勤禅師到洛浦上堂。

    萬木萦纡一徑遙。

    耽耽古屋枕山腰。

    今朝喜到深深處。

    幾度飛書辱見招。

    爍爍山桃似火。

    絲絲溪柳拖金。

    日暖風和莺吟燕語。

    所以不離普光殿。

    不出菩提場。

    徧遊華藏海。

    無邊剎境左穿右穴。

    重重無盡一一交羅。

    且作麼生是洛浦深深處。

    觌面若無宗正眼。

    回頭隻見翠山岩。

     到梁山上堂。

    擊布鼓於龍門。

    曜螢火於太陽。

    到者裡直得藏身無路。

    還有忍俊不禁底麼。

    師複雲。

    無生獅子窟哮吼驚群。

    不二栴檀林香風匝座。

    直得言超象外句演真乘。

    道出古今用過佛祖。

    山僧到者裡如何啟口。

    所謂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雖然借路經過。

    不免逢場作戲。

    乃古乃今無彼無此。

    适來覺海舉夾山道。

    太陽溢目萬裡不挂片雲。

    清清之水遊魚自迷。

    目前無阇黎此間無老僧。

    若能知雲月是同溪山各異。

    便見但知作佛。

    愁什麼衆生。

    如此則三玄三要八字打開。

    五位君臣一筆勾下。

    諸人還見麼。

    出頭天外看。

    須是個中人。

     到德山上堂。

    高懸古鏡。

    列萬象於台前。

    橫按镆铘。

    截群機於句下。

    開作家爐鞴。

    奮佛祖鉗錘。

    演見性之真風。

    紹圓明之宗範。

    直得如天普蓋似地普擎。

    頭頭物物明明了了。

    要津坐斷。

    選佛場開。

    到者裡豈可飲氣吞聲。

    不免借華獻水。

    大衆。

    當年見性禅師據一條白棒。

    佛來也打。

    至於隔江搖扇。

    斫木傳心。

    岩頭雪峰唱末後句。

    洞山龍牙明殺活機。

    今古流傳叢林龜鑒。

    而今堂頭繼此真風。

    截斷衆流不存涓滴。

    山僧幸獲觀光。

    敢問人境相稱一句作麼生道。

    五溪清不盡。

    千古美無虧。

     龍門遠禅師到真乘請上堂。

    真乘舉石霜徧界不曾藏語。

    師雲。

    徧界不藏全體露。

    絲毫有見事還差。

    會中誰是仙陀客。

    不動纖塵便到家。

    真實到家之者。

    得意忘言。

    伶俜在外之人。

    随情起解。

    情解既起名相日興。

    言意兩忘十方鹹暢。

    豈不見适來堂頭已普告大衆。

    如何更令山野稱提。

    蓋為妙旨幽深人難洞達。

    何也。

    既知咫尺之間。

    為什麼卻道不睹師顔。

    既言徧界徧空。

    如何更雲不曾藏覆。

    還見落節處麼。

    若見得。

    便見石霜老子雪峰大師。

    亦知龍門山僧與真乘長老。

    又此一衆禅和總有分付處。

    山僧未離本院不到此中時。

    真乘無一人。

    龍門長老山僧離本院度荒山來到真乘。

    諸人一一相見。

    此間有一人龍門長老。

    若有一人龍門長老於法成增。

    若無一人龍門長老於法成減。

    減故落斷。

    增故落常。

    既堕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