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四

關燈


    祖應聲曰麻三斤。

    才道及麻字。

    圓悟豁然大悟。

    時有雞正啼。

    乃斥之曰汝亦會禅耶。

    乃告祖曰。

    今日喪卻目前機。

    去卻胸中物矣。

    祖大悅。

    好兄弟。

    末後一着始到牢關。

    絕後再蘇欺君不得。

    便是全心即佛全佛即心。

    一人發真歸源。

    十方虛空悉皆消殒底時節也。

    向年有一尊宿曾見前輩來。

    一生住大院點胸不少。

    嘗與兄弟室中舉話。

    不原所自。

    因演祖應聲對圓悟曰麻三斤。

    才道及麻字圓悟忽然大悟。

    而此尊宿不知古人舌頭落處。

    将謂麻字便能發圓悟之機。

    至舉話時隻舉一麻字遞相印證。

    直是好笑。

    掩彩殺人如此敢稱宗匠。

    更要與人舉話在。

    當時演祖若舉到麻三兩字。

    圓悟因時悟去。

    後人室中依他作解。

    亦隻雲麻三。

    是何言欤。

    所謂眼目不明。

    錯認驢鞍橋作阿爺下颔。

    當知圓悟悟處在彼而不在此也。

    看他謂演祖曰。

    此兩句亦能發機乎。

    便是百了千當時節。

    縱使演祖未開口曰麻三斤。

    圓悟是時亦自如桶底子脫相似。

    及至道個麻三斤。

    胸中礙膺之物豈不脫然者耶。

    所謂宗師為人。

    但除其病不除其法。

    聲前領旨猶迷顧鑒之端。

    句後精通尚昧識情之表。

    圓悟礙膺之物既已脫然無着。

    快活處時有雞正啼乃斥之曰汝亦會禅耶。

    者個便是回乾轉坤千聖羅籠不住。

    透頂透底獨步大方從上列祖企仰不及的樣子。

    所謂靈光洞耀逈脫根塵。

    體露真常不拘文字。

    自後演祖之門能大其家者。

    若子若孫分光四海猶揭日月惟圓悟一人。

    豈易事耶。

    山中兄弟來此相聚固是不多。

    皆江湖抱道之士。

    既不遠數千裡相尋而來。

    不為他事。

    二六時中直須窮究。

    高庵和尚雲。

    父母生汝身。

    師友成汝志。

    無饑寒之迫。

    無征役之勞。

    於此不堅确精進成辦道業。

    他日何面目見父母師友乎。

    然此事不在多知多解。

    隻要據實而論。

    大衆會麼。

    舉不顧即差互。

    坐斷上頭關。

    截斷千差路。

    更不着商量。

    千聖齊卻步。

    喝一喝下座。

     夏前告香普說 古林茂禅師雲。

    向上一路千聖共行。

    調達因甚麼入地獄。

    達磨不來東土二祖不往西天。

    玄沙因甚麼築破腳指。

    打破虛空底人向甚處安着。

    此是山僧适來對大衆前垂此三轉語。

    諸人無不委知。

    隻是無一人向山僧未開口已前道得一句。

    首座雖則下語。

    終是曲順人情。

    明眼人前一場笑具。

    若是個漢。

    便好向者裡掀倒禅床喝散大衆抝折拄杖。

    向三條椽下作個灑灑落落無事人去。

    豈不快哉。

    既無如是作略。

    未免向第二義門為諸人通一線路。

    古人雲。

    諸佛未出世人人鼻孔遼天。

    出世後杳無消息。

    雖無消息。

    要且謾諸人一點不得。

    何也。

    天不能蓋地不能載。

    日月不能照臨。

    虛空不能包裹。

    萬象不能覆藏。

    通上徹下是個大解脫人。

    何處更有許多名字。

    所以道處處真處處真。

    塵塵盡是本來人。

    真實說時人不識。

    正體堂堂沒卻身。

    與麼說話還得相應也無。

    兄弟白日青天有甚麼事。

    從上佛祖立機立境千差萬别隐顯殊途。

    隻要你實證實悟。

    於實證實悟處靠者一着子。

    直是乾嚗嚗地。

    所謂上無攀仰下絕己躬。

    常光現前壁立萬仞。

    豈不見大梅常禅師問馬大師如何是佛。

    大師雲即心是佛。

    大梅於言下大悟。

    徑往大梅結庵。

    二十年影不出山。

    後有僧問和尚見馬大師得個甚麼便住此山。

    梅雲。

    大師向我道即心是佛。

    便向者裡住。

    者個豈不是實證實悟。

    於實證實悟處靠者一着。

    能信自心決定是佛更不别求。

    僧雲大師近日佛法又别了也。

    梅雲作麼生别。

    僧雲非心非佛。

    梅雲者老漢惑亂人家男女未有了日。

    任他非心非佛。

    我隻即心即佛。

    且道大梅具甚麼眼。

    者些子說似人。

    不得大智非名真空絕迹。

    功多業熟職到威成。

    如月印千江波随衆水。

    才有是非紛然失心。

    趙州和尚雲。

    至道無難惟嫌揀擇。

    才有語言是揀擇是明白。

    老僧不在明白裡。

    是汝諸人還護惜也無。

    時有僧便問。

    和尚既不在明白裡。

    護惜個甚麼。

    州雲我亦不知。

    僧雲。

    和尚既不知。

    為甚麼道不在明白裡。

    州雲。

    問事即得。

    禮拜了退。

    有底便道。

    趙州赤心片片為物垂慈。

    殊不知正是渾鋼打就生鐵鑄成。

    他明明道老僧不在明白裡。

    諸人還護惜也無。

    既不可揀擇又不在明白裡。

    自然頭頭上明物物上了。

    當體解脫非離真而立處即真。

    十二時中要你護惜不可放舍。

    者僧也不易推究。

    便問和尚既不在明白裡護惜個甚麼。

    州雲我亦不知。

    不妨頭正尾正。

    僧雲和尚既不知因甚麼道不在明白裡。

    州雲問事即得禮拜了退。

    要識真金須經敏手。

    後來雪窦和尚雲。

    趙州倒退三千。

    雪窦可使一代宗師。

    要且隻知趙州放行。

    不知趙州把定。

    大凡參學須是頂門具眼。

    自然不肯造次承當随他颠倒。

    岩頭雲。

    才與麼便不與麼。

    是句亦刬非句亦刬。

    者個喚作無功用大解脫門。

    後有僧問。

    至道無難惟嫌揀擇。

    如何是不揀擇。

    州雲天上天下惟我獨尊。

    一句合頭語。

    萬劫系驢橛。

    僧雲此猶是揀擇。

    州雲田庫奴甚麼處是揀擇。

    甜瓜徹蒂甜。

    苦瓠連根苦。

    雪窦和尚頌雲。

    似海之深。

    如山之固。

    蚊虻弄空裡猛風。

    蝼蟻撼於鐵拄。

    揀兮擇兮當軒布鼓一時裂破。

    雖然。

    也是個斬釘截鐵漢始得。

    僧又問。

    至道無難惟嫌揀擇。

    是時人窠窟否。

    州雲。

    曾有人問我。

    直得五年分疎不下。

    好與掀倒禅床。

    雪窦頌雲。

    象王回旋。

    獅子哮吼。

    無義之談。

    塞斷人口。

    南北東西。

    烏飛兔走。

    是什麼說話。

    也好與一拶。

    後又僧問。

    至道無難惟嫌揀擇。

    才有語言是揀擇。

    和尚如何為人。

    州雲何不引盡者話。

    僧雲某甲隻念到者裡。

    州雲隻者便是至道無難惟嫌揀擇。

    孟八郎漢又與麼去。

    雪窦頌雲。

    風吹不入。

    水灑不濕。

    虎步龍行。

    神号鬼泣。

    頭長三尺知是誰。

    相對無言獨足立。

    一對無孔鐵錘。

    者般說話。

    諸人十二時中還曾窮究也未。

    若未曾窮究。

    切忌向者裡東蔔西蔔。

    古人雲卻物為上逐物為下。

    是他本色道流自然活鱍鱍地。

    豈肯将古人機緣配在八識田中自作障礙。

    雲門雲。

    拈得便用。

    把得便撲。

    在今諸方覓個舉話底也難得。

    好兄弟。

    如斯理論意在於何。

    隻要你向古人未屙已前。

    千聖着眼不及處。

    坐斷報化佛頭。

    直是風凜凜地。

    山僧自來愛與兄弟東語西話。

    諸方聞得往往謂之密室傳授。

    殊不知自有體裁。

    才見他開口便知得他心肝五髒。

    何也。

    為他自己本分事上不曾嗄地一聲。

    不能向古人未屙已前着得隻眼。

    所以随語生解。

    縱使和盤托出掇向面前。

    有甚交涉。

    嘗記大慧和尚有雲。

    我便是參禅底精子。

    山僧早年聞與麼道亦為不平。

    大抵參禅到啐地折嚗地斷。

    十方世界都盧是個大解脫門。

    動靜去來咳唾掉臂無非盡是文殊普賢大人境界。

    有甚麼精與不精。

    後來因看大慧廣錄。

    見他往荊南谒張無盡一段機緣。

    方知古人言不虛發。

    大慧一日與張無盡夜話。

    無盡雲。

    老夫頃寓居江甯戒壇院。

    因閱雪窦語至百丈再參馬祖因緣。

    雪窦雲大冶精金應無變色。

    遂擲卷於地雲。

    審如是。

    臨濟佛法豈有今日耶。

    十數年來諸方往往以予聰明博記少有知餘者。

    公自江西法窟中來必辨優劣。

    試與老夫言之。

    大慧雲。

    公之所見正與真淨死心符合。

    近世得此機用獨二老耳。

    無盡雲真淨何謂。

    大慧雲。

    真淨頌雲。

    客情步步随人轉。

    有大威光不能現。

    突然一喝雙耳聾。

    那咤眼開黃檗面。

    無盡雲死心何謂。

    大慧雲。

    死心道。

    我要問雪窦。

    既是大冶精金。

    因甚卻三日耳聾。

    還會麼。

    從前汗馬無人識。

    隻要重論蓋代功。

    無盡乃撫幾雲。

    不因公舉争知真淨死心用處。

    若非真淨死心難顯雪窦馬祖。

    由是相與禅悅法喜之樂。

    者般說話。

    久參先德想已見聞。

    後學初機卒難洞曉。

    山僧因行掉臂舉似一番。

    百丈再參馬祖。

    祖以目視繩床角拂子。

    丈雲即此用離此用。

    祖雲你他後開兩片皮将何為人。

    百丈取拂子豎起。

    祖雲即此用離此用。

    丈挂拂於舊處。

    祖震威一喝。

    丈直得三日耳聾。

    後來雪窦和尚拈雲。

    夫列其派者甚多。

    究其源者極少。

    總道百丈於喝下大悟。

    還端的也無。

    然刁刀相似魚魯參差。

    若是明眼人謾他一點不得。

    隻如馬祖道。

    你他後開兩片皮将何為人。

    百丈豎起拂子。

    為複如蟲禦木。

    啐啄同時。

    諸人要會三日耳聾麼。

    大冶精金應無變色。

    敢問諸人。

    大冶精金應無變色置而勿論。

    隻如張無盡投卷於地雲。

    審如是。

    臨濟佛法豈有今日耶。

    意在於何。

    如今衆中稍蘊知識者。

    往往便道無盡大似作家宗師。

    既會馬祖一喝百丈三日耳聾。

    又須發明雪窦大冶精金應無變色。

    然後倒行逆施投卷於地。

    所謂變通逸格向上提持。

    是則固是。

    據山僧見處又且不然。

    張無盡滿肚文章要且不識。

    朕聞上古其風樸略。

    馬祖一喝百丈耳聾。

    正是去卻貼肉汗衫。

    拈卻髑髅前妄想。

    雪窦雲大冶精金應無變色。

    可謂本分草料。

    死心真淨據款結案未稱全提。

    後來無盡亦有頌雲。

    馬師一喝大雄峰。

    深入髑髅三日聾。

    黃檗聞之驚吐舌。

    江西從此立宗風。

    依舊向語脈裡轉卻。

    山僧昔年送僧往南屏再參。

    曾有頌雲。

    百丈參馬師。

    伎倆俱已盡。

    一喝三日聾。

    當機須猛省。

    若謂大冶金正是佛祖病。

    所以無盡翁掩卷未肯信。

    妙喜天人師今古眼目。

    正雲庵與死心提掇事已定。

    敲唱既雙行。

    節拍頗相應。

    一舉便知音。

    撫膝始加敬。

    更有雲雲不能盡舉。

    山僧自來鄱陽。

    未嘗不與兄弟切切提撕。

    終是未曾拈出者一着子。

    古人有十度發言九度休去之說。

    在今豈不然乎。

    若是真正本色道流。

    未嘗虧欠。

    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

    州雲無。

    到者裡提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