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四

關燈
也提撕不得。

    拈出也拈出不得。

    拟要發言向甚處下口。

    縱使休去還休得麼。

    五祖和尚雲。

    趙州露刃劍。

    寒霜光焰焰。

    更拟問如何。

    分身作兩段。

    大慧和尚雲。

    參學人向露刃劍上着得隻眼。

    便是百了千當。

    還丹一粒點鐵成金。

    至理一言轉凡成聖。

    更欲多言。

    恐無利益。

    珍重。

     月江印禅師夏前告香普說。

    鐘樓上念贊。

    床腳下種菜。

    荊棘林中是什麼人行履。

    兩個泥牛鬥入海。

    無位真人因甚額頭汗出。

    達磨不來東土二祖不往西天。

    祖師鼻孔長多少。

    山僧适來垂此三轉語。

    若不是堂中第一座具人天眼目出來證明。

    未免一場懡[怡-台+羅]。

    須知衲僧頂[甯*頁]上一着子。

    如十日并照輝天鑒地耀古騰今。

    何曾有一絲毫許障礙得他。

    所以大覺世尊初生下來便道天上天下惟我獨尊。

    已是明明白白地說向諸人了也。

    一大藏教一千七百陳爛葛藤總是為蛇畫足。

    後代兒孫承虛接響不能一刀截斷。

    緻使三百五百鬧浩浩地者邊商量那邊蔔度。

    莫不随他腳跟後轉。

    若是英靈上士如金翅擘海直取龍吞。

    千人萬人羅籠不住。

    做個滅胡種草豈不快哉。

    何用山僧向曲錄床上搖唇鼓舌說黃道黑。

    成得甚麼事。

    今時兄弟出來。

    多是覓佛覓法覓道覓菩提涅盤真如解脫。

    不肯退步向衣線下嘿嘿體究。

    何不放教身心蕩蕩地閑閑地。

    胸中不留一個元字腳。

    久久自然相應。

    若是人我山高是非鋒起。

    為五欲八風之所搖。

    求其到大安樂大休歇之地不亦難乎。

    設有一個半個向髑髅前認得個昭昭靈靈底。

    便道猕猴佩一面古鏡。

    狸奴有萬裡神光。

    有底逴得古人些子殘光剩影。

    便道不離當處常湛然。

    覓即知君不可見。

    似則也似。

    是則未是。

    有底但於理性上明得來聲色中透得去。

    謂之綿綿密密不漏絲毫。

    純是真空更無别法。

    如斯見解未出常情。

    勘證将來白雲萬裡。

    所以道向上一路千聖不傳。

    學者勞形如猿捉影。

    隻如靈山會上世尊拈一枝花。

    是時百萬之衆智如鹙子辯若滿慈尚乃忙然不知落處。

    直饒金色頭陀破顔微笑也未夢見教外别傳意旨在。

    缺齒老胡十萬裡得得西來面壁九年。

    二祖禮三拜起來依位而立。

    喚作汝得吾髓。

    且莫诳呼别人好。

    自餘德山臨濟趙州雲門天下老和尚。

    用盡自己查梨總是平地生堆無風浪起。

    點檢将來各人腳跟下好與爛搥一頓。

    免見教壞人家男女。

    兄弟。

    若非真正要了辨生死大事。

    [拚-ㄙ+ㄊ]得十年二十年工夫全身放下。

    靠着本色宗匠與之決擇。

    如金在礦中入其爐鞴受其鉗錘千鍛萬煉。

    去其礦穢則金之本體自然現前。

    又如清淨摩尼寶珠處塵勞中。

    忽遇智人指出。

    去其塵垢則珠之本體光明頓然發現。

    而此金珠乃是當人本有之體非假外求。

    但經敏手煅煉磨瑩出來。

    則其本地風光何曾欠少。

    不見靈雲和尚三十年做工夫。

    一日見桃花豁然契悟。

    乃有頌雲。

    三十年來尋劍客。

    幾回落葉又抽枝。

    自從一見桃花後。

    直至於今更不疑。

    且道不疑個什麼。

    舉似沩山懶安和尚。

    沩山雲從緣入者永無退失。

    冬瓜印子。

    又舉似玄沙。

    沙雲谛當甚谛當敢保老兄未徹在。

    一手不獨拍。

    兩手鳴掴掴。

    東山五祖雲。

    說甚未徹。

    更參三十年始得。

    利動君子。

    雪窦頌雲。

    本無迷悟數如麻。

    獨許靈雲是作家。

    借問遍參諸祖客。

    不知何處見桃花。

    金屑雖貴落眼成翳。

    山僧亦曾有一頌。

    桃花開日好風光。

    引得遊人煞着忙。

    劍客不知何處去。

    令人長憶謝三郎。

    靈雲住後。

    長生問雲混沌未分時如何。

    雲雲露柱懷胎。

    生雲分後如何。

    雲雲如片雲點太清。

    生雲未審太清還受點也無。

    雲不對。

    生雲恁麼則含生不來也。

    雲亦不對。

    生雲直得純清絕點時如何。

    雲雲猶是真常流注。

    生雲如何是真常流注。

    雲雲似鏡常明。

    生雲向上還有事也無。

    雲雲有。

    生雲如何是向上事。

    雲雲打破鏡來與汝相見。

    還識靈雲麼。

    金镞慣調曾百戰。

    鐵鞭多力恨無雠。

    又有香嚴和尚在沩山會下。

    一日沩山問雲。

    聞子在百丈先師處問一答十問十答百。

    隻今向父母未生已前道将一句來。

    香嚴忙然無對。

    将平生所閱底文字檢尋并無一言可以酬對。

    遂歎雲畫餅不可充饑。

    屢請沩山為說破。

    沩山雲。

    我若向汝說。

    他日眼開罵我去在。

    香嚴雲此生不學佛法且作個常行粥飯僧。

    看他大力量人隻者一個全身放下。

    千佛出世也不柰何。

    如今隻讨一個常行粥飯僧也無讨處。

    直抵南陽卓庵。

    一日芟除草木瓦礫擊竹作聲豁然大悟。

    畢竟悟個什麼。

    且道與靈雲見桃花相去多少。

    一對無孔鐵錘。

    遽歸沐浴焚香遙拜沩山曰。

    和尚大悲恩逾父母。

    當時若為我說破。

    豈有今日事耶。

    者漢和骨頭一時換了。

    仍述一偈雲。

    一擊忘所知。

    更不假修持。

    動容揚古路。

    不堕悄然機。

    處處無蹤迹。

    聲色外威儀。

    諸方達道者。

    鹹言上上機。

    将謂有多少奇特。

    徑歸沩山具陳所解。

    沩山雲今日方知吾不汝欺也。

    何不與本分草料。

    一日仰山問雲。

    聞師弟有悟道頌。

    試舉看。

    香嚴遂舉前偈。

    仰山雲此是閑時構置底。

    未為極則。

    太煞減人威光。

    香嚴再舉一偈雲。

    去年貧未是貧。

    今年貧始是貧。

    去年貧有卓錐之地。

    今年貧錐也無。

    不聞夜來雁。

    争見海門秋。

    仰山雲。

    如來禅許你會。

    祖師禅未夢見在。

    鐵蒺藜椎轉弄轉危。

    香嚴又呈一偈。

    吾有一機。

    瞬目視伊。

    若也不會。

    别喚沙彌。

    白雪陽春不同調。

    仰山雲且喜師弟會祖師禅。

    孟八郎漢又恁麼去。

    香嚴住後示衆雲。

    如人在千尺懸崖。

    口銜樹枝。

    手無所攀。

    腳無所踏。

    樹下有人問西來意。

    不答則違他所問。

    若答他則喪身失命。

    當恁麼時如何即是。

    香嚴旁若無人。

    發此一問不妨奇特。

    時有虎頭上座雲。

    上樹即不問。

    未上樹請和尚道也。

    好一拶。

    香嚴呵呵大笑。

    若人知得此笑。

    笑須三十年。

    雪窦拈雲。

    樹上道即易。

    樹下道即難。

    老僧上樹也。

    置将一問來。

    懸羊頭賣狗肉。

    殊不知香嚴坐籌帷幄之中。

    決勝千裡之外。

    虎頭上座也賞他大膽。

    向饑鷹爪下分餐。

    猛虎口中奪食。

    若不是作家宗匠。

    洎被打破蔡州。

    還識香嚴麼。

    三千劍客今何在。

    獨許莊周緻太平。

    你兄弟家出一叢林入一保社。

    撥草瞻風尋師訪道。

    還曾如靈雲真到不疑之地一回麼。

    還如香嚴一擊忘所知麼。

    有底道聲色頭上坐聲色頭上卧。

    有底道聲不是聲色不是色。

    有底道聞聲悟道見色明心。

    有底道青青翠竹總是真如郁郁黃花無非般若。

    如斯理論。

    閻羅老子未放你過在。

    岩頭和尚雲。

    若欲播揚大教。

    一一從自己胸中流出将來。

    與我蓋天蓋地去始得。

    山僧濫屍此席無補宗門。

    現前一衆總是碩德耆年諸方龍象。

    挽向上古風規。

    舉行叢林盛典。

    非圖後來有所見聞。

    亦使法道不緻寂寥。

    諸人既具鐵眼銅睛。

    山僧安敢妄通消息。

    适來所舉數則因緣。

    總是古人煎過藥查嚼了殘飯。

    有甚麼滋味可以[口*(一/巾)]啖。

    雖然。

    忽於無滋味中蹉口咽卻舌頭也難得。

    山僧更與汝舉個古話。

    僧問馬大師雲。

    和尚為甚麼道即心即佛。

    大師雲隻為止兒啼。

    僧雲啼止後如何。

    大師雲非心非佛。

    僧雲除此外如何指示。

    大師雲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今時兄弟才見舉個即心即佛。

    便把作尋常說話。

    才舉個麻三斤乾屎橛。

    丈林山下竹筯鞭。

    以至釣絲絞水。

    鋸解秤椎。

    新婦騎驢阿家牽。

    三腳驢子弄蹄行。

    如此之類。

    便作玄妙奇特商量。

    若作玄妙奇特商量。

    入地獄如箭射。

    若作平常說話。

    入地獄如箭射。

    佛鑒懃和尚頌雲。

    美如西子離金阙。

    嬌似楊妃倚玉樓。

    猶把琵琶半遮面。

    不令人見轉風流。

    者個頌子作平常說話得麼。

    作玄妙奇特商量得麼。

    又北山隆和尚頌雲。

    即心即佛。

    有木有竹屋便好。

    非心非佛。

    不襪不冠身自由。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閑倚闌幹立清曉。

    紅芭蕉引碧牽牛。

    者個頌子作平常說話得麼。

    作玄妙奇特商量得麼。

    又霍山昭和尚雲。

    即心即佛。

    嘉眉果阆懷裡有狀。

    非心非佛。

    筠袁虔吉頭上插筆。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漳泉福建頭匾似扇。

    隻可聞名不可見面。

    者個頌子作平常說話得麼。

    作玄妙奇特商量得麼。

    具眼禅流試定當看。

    諸人二六時中忽然一拳打破虛空。

    方知三世諸佛寐語何山寐語。

    久立衆慈伏惟珍重。

     中夏普說 古林茂禅師中夏普說。

    心不附物。

    意不停玄。

    大智非名。

    真空絕迹。

    是汝諸人十二時中向甚處措足。

    直下無事堕在見聞覺知。

    才涉安排未免依草附木。

    兄弟據實而論。

    盡十方世界有甚麼物與汝為緣為對。

    三乘十二分教。

    達磨西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增一絲毫不得。

    及至揚向他方世界。

    無依無欲離相離名無去無來不生不滅。

    也減一絲毫不得。

    九霄絕翳何用穿通。

    一道神光未嘗昏昧。

    所以恁麼也得。

    不恁麼也得。

    恁麼不恁麼總得。

    如王寶劍孰敢當鋒。

    拟欲擡頭橫屍萬裡。

    古人垂一機示一境至痛快為人處直是透頂透底。

    情生智隔想變體殊。

    情未生時隔個甚麼。

    此亦是一期方便控你入處。

    為你未曾及到者個田地。

    所以有佛有法有玄有妙。

    有向上向下者邊那邊。

    自作障礙。

    曠大劫來不得自由。

    況此事豈是你赤肉團上心識搏量底事。

    心若無事萬法不生。

    意絕玄微纖塵何立。

    雲門雲。

    直得觸目無滞。

    達得名身句身一切法空。

    山河大地是名。

    名亦不可得。

    喚作三昧性海俱備。

    猶是無風匝匝之波。

    直得忘知於覺。

    覺即佛性。

    喚作無事人。

    更須知有向上一竅。

    若教山僧向上論量。

    直是無啟口處。

    諸人到者裡亦無立地分。

    三千裡外道絕人荒。

    善法堂前草深一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