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二

關燈
擺脫鐵鎖而奮迅遊行。

    踏碎東西天目。

    玉角麒麟掣斷錦蠅而軒昂步驟。

    沖開前後溪山。

    堅氷浮野水而不知。

    春信寄寒梅而未覺。

    夜後燈籠眼活。

    朝來露柱心空。

    共發揮劫外風規。

    同指點寰中節令。

    諸禅德。

    還知麼。

    你若道年年冬至吃齋。

    歲歲一陽聽法。

    鐵酸饀鐵蒺藜互相抛擲。

    牛尾拂牛皮鼓撩亂激揚。

    任你鼓兩片唇皮。

    向曲錄床上說向天也得。

    說向地也得。

    說得陰消陽長也得。

    說得陽消陰長也得。

    我隻管一日缽盂兩度濕。

    冬至寒食百單五。

    是固是矣。

    你還知隻個不管底。

    正是生死根株無常羁鎖。

    正未曾透脫在。

    所以道此宗難得其妙。

    切須仔細用心。

    古今多少伶俐人。

    向一色邊立定主宰。

    一切處禅将去。

    禅也禅得。

    是你若不親向自己腳跟下卒地斷嚗地折一回。

    殊不知和個禅底亦不曾脫他輪回生死。

    此事是博地凡夫立地便要向他佛祖頭上坐卧。

    要於一剎那頃将他積劫根深蒂固底輪回生死連底一翻翻轉。

    是謂大事因緣。

    豈口出耳入而能及之者哉。

    如果未相應。

    且不要人别求方便。

    但隻於十二時全身放下。

    單單靠取個所參話頭。

    日亦然夜亦然。

    行亦然坐亦然。

    生亦然死亦然。

    乃至上刀山入劍林亦皆然。

    更不生第二念。

    隻麼純一無雜挨拶将去。

    久久純熟。

    和個亦然底同時脫略。

    心空及第其在斯焉。

    正與麼時。

    喚一陽作六陰也得。

    喚六陰作一陽也得。

    喚全消是長亦得。

    喚全長是消亦得。

    喚不長不消即長即消總得。

    可謂真正衲子本色道流。

    遇緣即宗應時納佑。

    又何一物能拘絆哉。

    雖然。

    還不喚今日作一陽來複得麼。

    待别有消息時卻來吐露。

    久立。

     恕中愠禅師冬至小參。

    海寺荒涼。

    岩巒攢拱。

    門外寒潮浸月。

    庭前古木号風。

    人人眼見耳聞。

    一一超今邁古。

    戢玄機於未兆。

    藏冥運於即化。

    慈明揭榜堂前鬼門貼卦。

    洞山掇退果桌欺陷平人。

    若非智眼洞明。

    盡作奇特話會。

    所以道參禅須透祖師關。

    學道要窮心路絕。

    心路不絕祖關不透。

    未免受他寒暑變遷生死籠罩。

    拈拄杖雲。

    此土西天十萬程。

    冬至寒食一百五。

    複舉沩山示衆雲。

    仲冬嚴寒年年事。

    晷運推移事若何。

    仰山進前叉手立。

    沩山雲我也知你答者話不得。

    卻問香嚴你作麼生會。

    香嚴雲某甲偏答得者話。

    乃叉手進前立。

    沩山雲賴遇寂子不會。

    拈雲。

    沩山将引二子向氷枯雪老之時作一家燕。

    熊掌駝峰下箸厭喂管。

    弦鼉鼓聲徹雲霄。

    遠近觀瞻莫不歆豔。

    及乎分付家财。

    依然卻成吳越。

    擊拂子。

    當初隻道茅長短。

    斫卻元來地不平。

     至節小參。

    古佛心。

    隻于今。

    明月照幽谷。

    寒濤助夜砧。

    先德與麼吐露。

    可謂千鈞之弩要待勍敵發機。

    萬斛之舟不為[土*幻]堂創設。

    若是滄溟上客阃外将軍。

    捩轉船頭踏翻射垛。

    自然中的於機先。

    豈用瞻風於五兩。

    所以道。

    譬如獅子王哮吼。

    獅子兒聞之皆增勇健。

    不見洞山問興平雲如何是古佛心。

    興平雲汝心便是。

    洞山雲雖然如是猶是某甲疑處。

    興平雲恁麼即問取木人去。

    大衆。

    者些子見不破踏不着。

    饒伊辯如滿慈。

    智如鹙子。

    未免癡狂外邊走。

    今夜正當群陰剝盡一陽來複之時。

    聊與諸人聚話片時。

    敢問諸人。

    且洞山與麼問。

    興平與麼答。

    莫是将錯就錯借路經過麼。

    莫是真實相為拳踢相赴麼。

    如斯品論。

    鄭州出曹門。

    隻如興平末後雲恁麼即問取木人去。

    此一轉語太煞慈悲。

    多少人向者裡錯會。

    有能於此撥開胸襟伸得口氣。

    何止醍醐灌頂。

    苟或未然。

    陋巷不騎金色馬。

    回來卻着破襕衫。

     楚石琦禅師冬至小參。

    垂萬裡鈎。

    駐千裡烏骓。

    布漫天網。

    打沖浪錦鱗。

    如大力魔王道。

    我待一切衆生成佛。

    盡衆生界空。

    無有衆生名字。

    我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廣額屠兒放下屠刀道我是千佛一數。

    早是不唧[口*留]。

    更向長連床上坐。

    長連床上卧。

    眼盵瞪地殺不死羊相似。

    萬年一念有什麼益。

    不如泥豬疥狗卻有出離之期。

    明明向你道。

    開口不在舌頭上。

    要急相應。

    來日是書雲。

    複舉臨濟道。

    萬法是心光。

    諸緣惟性曉。

    本無迷悟人。

    隻要今日了。

    師雲。

    既無迷悟。

    了個什麼。

    從前汗馬無人識。

    隻要重論蓋代功。

     愚庵及禅師冬至小參。

    群陰欲去未去之際。

    一陽欲生未生之時。

    伐鼖鼓以考鴻鐘。

    會人天而提祖令。

    今夜不說菩提涅盤真如解脫。

    不說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洞山掇退果桌。

    祭鬼神茶飯阿誰肯吃。

    慈明揭榜堂前弄猢狲家具。

    笑殺傍觀。

    叉手進前進前叉手。

    奴見婢殷懃。

    天寒人寒大家在者裡無孔鐵錘。

    魯公台山書雲。

    漢女宮中測日。

    知時識節卻堪持論。

    自餘立機立境行棒行喝。

    全鋒敵勝同死同生。

    正按傍提橫來豎去。

    和泥合水截鐵斬釘。

    七十三八十四等。

    是鬼家活計。

    於諸人分上料掉沒交涉。

    喝。

    一年三百六十日。

    四時八節。

    春了夏。

    夏了秋。

    秋了冬。

    不覺不知過了三百六十日。

    明朝便是冬至。

    前來許多絡索既是總用不着。

    自己分上合作麼生。

    喝。

    點鐵化為金玉易。

    勸人除卻是非難。

     冬至因事小參。

    千載南屏古道場。

    目前無法可商量。

    群陰銷盡陽生也。

    四海同瞻化日長。

    如是則鐘鼓山林依舊。

    太平氣象維新。

    人人腳跟下輝大寶光。

    個個頂門上開正法眼。

    鵲噪鴉鳴深談實相。

    牧讴漁唱共演真乘。

    當頭坐斷八面玲珑。

    正令全提十方通暢。

    有時奪人不奪境。

    有時奪境不奪人。

    有時人境兩俱奪。

    有時人境俱不奪。

    臨濟大師滿肚無明通身擔闆。

    要且費力不少。

    居一切時不起妄念。

    於諸妄心亦不息滅。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

    於無了知不辨真實。

    釋迦老子釘樁搖橹抱橋柱洗浴。

    有什快活處。

    山前一片閑田地。

    叉手叮咛問祖翁。

    幾度賣來還自買。

    為憐松竹引清風。

    老東山雖則熟處難忘。

    卻較些子。

    忽有個衲僧出來道。

    長老長老恁麼也得。

    不恁麼也得。

    喝。

    和泥合水漢。

    不見道時人住處我不住。

    時人行處我不行。

    不是與人難共住。

    大都缁素要分明。

    複喝一喝。

    複舉僧問古德萬境來侵時如何。

    德雲莫管他。

    師雲。

    萬境來侵莫管他。

    情塵瞥起便周遮。

    大圓寶鏡明如日。

    漢現胡來等不差。

     古林茂禅師冬至小參。

    霜凝氷凍。

    陰極陽生。

    日南長至。

    吾道大亨。

    拈拄杖雲。

    拄杖子橫。

    山河大地一齊橫。

    拄杖子豎。

    山河大地一齊豎。

    拄杖子不橫不豎。

    山河大地自山河大地。

    燈籠自燈籠。

    露柱自露柱。

    所以道。

    是法住法位。

    世間相常住。

    隻如雲門大師道。

    拈燈籠向佛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