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六

關燈


    贊歎者。

    從他贊上非非想天。

    毀謗者。

    謗到空輪水際。

    衆中。

    莫有毀譽不動底麼。

    出來與華藏相見。

    有麼有麼。

    良久。

    擲下拄杖。

    高聲雲。

    侍者收取拄杖。

     嗣法師翁忌拈香法語 愚庵及禅師。

    圓悟大慧祖師同忌拈香。

    隻手不獨拍。

    單絲不成線。

    兩個五百文。

    鬥湊合一貫。

    雞啼白晝認頻呼小玉。

    總堕聲塵。

    熏風南來證諸條。

    法身何曾夢見。

    橫說豎說熾然說。

    卷百億香水海於廣長舌本波瀾。

    内空外空畢竟空。

    攝有漏微塵國於事事無礙法界。

    臭皮襪炙地熏天。

    折竹篦鍧雷掣電。

    擉瞎臨濟正法眼。

    摵碎東山鐵酸饀。

    陵滅宗風忤逆孫。

    終不随他腳跟轉。

    香爇一爐。

    茶傾三奠。

    醆子撲落地。

    碟子成七片。

     玉林琇禅師。

    幻有師翁忌日設供。

    師指真雲。

    兀坐嘴盧。

    都教人沒柰何。

    個老漢。

    慣得其便。

    者裡透得過的。

    如龍得水。

    似虎靠山。

    有意氣時添意氣。

    不風流處也風流。

    而今大明國裡。

    稱為師翁後裔者。

    不啻百千萬億。

    究竟得大機顯大用。

    堪為嫡骨兒孫者。

    能有幾人。

    某上座。

    初閱龍池語錄。

    見師翁雲。

    世間多少不平之輩。

    務要别尋一個人。

    與我老釋迦。

    比勝負較優劣。

    還知我釋迦如來是何等一個面目麼。

    某上座。

    便於此喪身失命。

    将謂師翁面目隻如是。

    後來呈似先師和尚。

    受他許多惡辣鉗錘。

    方知見與翁齊。

    減翁半德。

    見過於翁。

    方堪嗣續。

    從此腳跟下自解作活計。

    雖與師翁同條生。

    不與師翁同條死。

    師翁善為隐語雲。

    人還知我釋迦如來是何等一個面目。

    令某小瞎秃。

    最初祇見師翁殺人刀。

    未見師翁活人劍。

    今日某上座。

    不妨顯示。

    令見者聞者。

    知我祖師門下。

    亦有殺人刀。

    亦有活人劍。

    顧視左右雲。

    若有問如何是我師翁真面目。

    拈香雲。

    急着眼。

     嗣法師翁忌提綱 龍門遠禅師。

    端師翁忌辰上堂。

    昔人已乘白雲去。

    此地空餘綠水流。

    綠水一去不複返。

    白雲千載空悠悠。

    湖南舊說老楊岐。

    失卻金毛獅子兒。

    江南江北無覓處。

    龍門今日順風吹。

    順風吹啰啰哩。

    水急風高下釣矶。

     大慧杲禅師。

    五祖師翁忌上堂。

    山前一片閑田地。

    元來記得在。

    叉手叮咛問祖翁。

    隻為契券不分明。

    幾度賣來還自買。

    難為牙保人。

    為憐松竹引清風。

    喝一喝雲。

    乞兒見小利。

     掃曆代祖塔拈香法語 五祖演禅師。

    入院五祖。

    祖塔燒香。

    以手指雲。

    當時與麼全身去。

    今日重來記得無。

    複雲。

    以何為驗。

    以此為驗。

    遂禮拜。

     天目禮禅師。

    到靈隐松源和尚塔頭。

    拈香雲。

    破沙盆提不起。

    眼瞎耳聾。

    門風委地。

    昔年撞到東湖。

    褫剝家私到底。

    後來各自西東。

    我又誰能管你。

    一瓣兜樓拜塔前。

    畢竟無人是嫡傳。

     山茨際禅師。

    掃旵祖塔拈香。

    師雲。

    者老漢。

    二百年來在此藏身。

    人天罔知。

    佛祖難近。

    今日腳下兒孫到來。

    親遭看破。

    且道。

    以何為驗。

    顧左右插香。

     弘覺忞禅師。

    掃笑岩祖塔拈香。

    黃金骨瑣玉玲珑。

    鐵棘門栽不計重。

    佛眼難窺吾祖意。

    兒孫若敢妄流通。

    拈香雲。

    即此用。

    離此用。

    蟭螟眼裡繡鴛鴦。

    烈焰爐中飛彩鳳。

    便燒。

     掃曆代祖塔塔主請提綱 密雲悟禅師。

    到玄墓。

    掃萬峰寶藏二祖塔。

    請上堂。

    今日不肖兒孫。

    高升遠祖之堂。

    不必更說偈言。

    觌面為衆舉揚。

    急着眼莫思量。

    逴得便行真漢子。

    人間天上本無雙。

    卓拄杖下座。

     箬庵問禅師。

    到龍池掃祖塔。

    萬如和尚請上堂。

    師雲。

    昔年未見師翁面。

    問上座。

    卻被師翁絆入葛藤窠裡。

    沒頭沒腦。

    及乎親見師翁一回。

    師翁。

    卻被問上座絆入葛藤窠裡。

    沒頭沒腦。

    者段公案。

    正要向明眼人前判斷。

    今日既親到師翁法窟。

    承堂頭法兄。

    和尚為衆推出。

    登師翁堂。

    踞師翁座。

    問上座。

    豈敢掩耳偷鈴。

    請諸仁者不吝慈悲。

    為問上座判斷看。

    若判斷得。

    諸仁者。

    合吃問上座手中三十棒。

    若判斷不得。

    問上座。

    合吃我堂頭法兄和尚手中三十棒。

    者兩頓棒。

    有一棒堪與佛祖為師。

    有一棒堪與人天為師。

    若也不甘。

    自救不了。

    卓拄杖下座。

     掃鶴林玄素禅師塔。

    請上堂。

    會即不會。

    疑即不疑。

    兩重公案。

    土上加泥。

    佛來也不着。

    耆陀施妙藥。

    無你栖泊處。

    切忌随流去。

    牛頭橫出一枝。

    個是确然本據。

    問上座。

    於往昔劫中。

    不知與者老宿。

    有甚交涉。

    登臨披曆。

    遂感初心。

    今日到來。

    且道。

    以何為驗。

    卓拄杖。

    複舉當山法嗣徑山國一欽禅師。

    因馬祖令僧馳書到。

    開緘一見圓相。

    乃於圓相中着一點。

    卻封回。

    忠國師聞雲。

    欽師猶被馬師惑。

    後來雪窦明覺雲。

    徑山被惑且置。

    若将呈似國師。

    别作個甚麼伎倆。

    免被惑去。

    有般道。

    當時坐卻便休。

    亦有雲。

    但與畫破。

    若與麼。

    祇是不識羞。

    敢謂天下老師。

    各具金剛眼睛。

    廣作神通變化。

    還免得麼。

    雪窦見處。

    也要諸人共知。

    祇者馬師。

    當時畫出早是自惑了也。

    師雲。

    馬駒踏殺天下人。

    總出他圈缋未得。

    雪窦自謂。

    出一頭地。

    因甚也掩耳偷鈴。

    山僧今日因行。

    掉臂略展風規。

    不妨八字打開。

    與諸人相見。

    還知麼。

    藕穿池面為荷葉。

    筍過東家作竹林。

     徑山盛禅師。

    掃雲栖蓮大師塔。

    塔主率衆護法。

    請上堂。

    師以如意畫圓相雲。

    會麼。

    向上一路。

    千聖不傳。

    末後牢關。

    直須親到。

    達磨大師。

    親禀不立文字教外别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旨。

    特特來我東土。

    初遇梁武帝。

    不契即渡江。

    於少林面壁。

    此時。

    震旦義學相高。

    多滞名相。

    間有學者扣達祖宗旨。

    皆是斥相指心。

    中有不能領略者。

    輙生嫉害。

    乃至六遭服毒。

    末遇神光斷臂于安心。

    歸位之後。

    始付其衣缽。

    并授楞伽經。

    以為印心嗣。

    是東土一花。

    五葉徧燦寰區。

    皆是親悟親證。

    始得使此真宗不墜也。

    或謂。

    達祖既以不立文字。

    直指人心。

    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