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六
關燈
小
中
大
因齋慶贊。
未免乘時拈出。
中峰本禅師。
丹陽大同庵高峰和尚遠忌拈香。
臘月初一日。
老和尚遠忌。
新建大同庵。
也要效年例。
昙華處處開。
狹路難回避。
如是展家風。
曾不離世谛。
且如何是物外相看底句。
年年燒此一爐香。
白雲不在青山外。
石屋珙禅師。
及庵和尚忌日拈香。
有來由沒巴鼻。
建陽山西峰寺。
蒲團頭拾得底。
無眼無耳。
無頭無尾。
道是一塊兜樓。
嗅着又無香氣。
家醜不可外揚。
明人不作暗事。
及庵和尚忌拈香。
沒興相逢處。
西峰與建陽。
不平多少事。
盡在一爐香。
愚庵及禅師。
寂照忌拈香。
今朝八月初四日。
一句明明道不得。
合國人追不再來。
千古萬古空相憶。
徑塢雲深。
西湖水碧。
爇蒼松古栢。
作栴檀牛首之香。
撷蘊藻蘋蘩。
為酥酪醍醐之食。
聊旌遠諱斯臨。
倍覺感懷疇昔。
非關義重恩深。
口貴眼橫鼻直。
一度秋風一度愁。
地久天長有何極。
寂照忌拈香。
巴陵酬雲門之恩。
隻憑三轉語。
儉生不孝。
楊岐為慈明設齋。
特作女人拜。
義出豐年。
徑山今日先師忌辰。
直是無可施設。
茗椀熏爐。
聊伸供養。
庶表不忘。
諸人且道。
不忘個什麼。
便燒香。
無文璨禅師。
笑翁和尚忌。
并供養無準癡絕和尚。
以香指雲。
玷辱無用。
是者老漢。
落賺薦福。
是者老漢。
諸人若也不信。
問取徑山兩翁看。
南石琇禅師。
熙怡和尚忌拈香。
碁盤石斫破腦門。
黑竹篦掀翻途轍。
殃及天下師僧。
何止楚淮閩浙。
恁麼傳持臨濟宗。
炎炎六月飄霜雪。
熙怡和尚忌拈香。
巴陵下三轉語。
苦瓜不堪待客。
楊岐作女人拜。
家醜何須外揚。
徑山者裡。
總不與麼。
爐香椀茗雖清淡。
也勝蒿湯備禮儀。
了庵欲禅師。
保甯和尚忌拈香。
出黃泉又入黃泉。
穴鼻無繩不受牽。
倒轉一枝無孔笛。
蘆花明月滿前川。
你諸人。
還知我老和尚落處麼。
卷四大海水於舌端。
不見涓滴。
置微塵剎土於毛孔。
囊括大千。
總謂其嫌白雲之語拙。
愛五祖之說禅。
夫豈善用黑豆之活法。
契鹫峰之正傳。
以香扣爐雲。
相席打令。
飲水思源。
盤山會裡翻筋鬥。
到此誰知普化颠。
天隐修禅師。
幻有和尚忌拈香。
大明國裡者老漢。
兒孫滿地。
盡道今日是忌日設供。
山僧則不然。
正是老漢大解脫底時節。
諸人還知落處麼。
若知得落處。
也許你門拈一分香。
便禮拜。
密雲悟禅師。
幻有和尚忌拈香。
當時巴陵為雲門大師設忌。
有三轉語。
高峰為雪岩和尚設忌。
隻有一句。
悟上座。
今日為幻有和尚設忌。
一句也無。
何以。
舉起香雲。
者是一句耶。
是三句耶。
插香雲。
逢人切莫錯舉。
弘覺忞禅師。
密老和尚忌辰拈香。
去秋燭翦邗溝月。
今歲茶烹老範泉。
太白峰高常在望。
歸真誰道十三年。
大衆。
還信得及麼。
若信不及時。
[台-台+弗][台-台+弗]栴檀爐内爇。
披襟試驗髑髅前。
箬庵問禅師。
磬山和尚忌拈香。
師指真雲。
若不是問上座。
洎被者老漢埋沒一生。
今日卻要向人天衆前。
拈一分香。
熏灼者老和尚鼻孔。
何故。
父為子隐即得。
子為父隐即不得。
牧雲門禅師。
天童和尚忌。
插香展具雲。
昨夜上單時。
一陣肚裡痛。
思量老和尚。
十年不侍奉。
心有戚戚焉。
合眼不成夢。
尋常雖禮拜。
将輕曾博重。
新更住鶴林。
卻又無些供。
隻聽五更頭。
大雨風聲送。
點滴在階前。
濕處全無空。
山雞再四啼。
堂牖何空洞。
上了一杯茶。
看看眉毛動。
生平拄杖子。
羅龍還打鳳。
隻今依舊在身傍。
冷地知他用不用。
三聲鼓了整伽黎。
頂禮而參煩大衆。
嗣法師忌日提綱 五祖演禅師。
白雲忌上堂。
去年正當恁麼時。
多前年三件事。
今年正當恁麼時。
多去年七件事。
者十件事。
數不過者甚多。
何也。
去卻七三存一事。
是去年說是今日。
急如箭黑似漆。
無言童子口吧吧。
無足仙人擗胸趯。
乃雲。
交。
下座。
佛鑒懃禅師。
五祖周祥上堂。
去年今日時。
紅爐片雪飛。
今日去年時。
曹娥讀夜碑。
末後一句子。
佛眼莫能窺。
白蓮峰頂上。
紅日繞須彌。
鳥啄珊瑚樹。
鲸吞離水犀。
太平家業在。
千古襲楊岐。
龍門遠禅師。
東山和尚忌上堂。
先師當年末後句。
與人皮下挑出刺。
譬如六月日中氷。
銷镕處處皆相似。
後來聽響各流傳。
更加一二與三四。
個中孰是無耳人。
明見去來不生死。
先師老和尚。
某奉侍日久。
多蒙苦口提撕。
追遠之誠。
何可忘也。
聊設小供。
諸人且道。
先師還來也無。
若道來。
入滅十餘年。
如何見得來的道理。
若道不來。
又用設齋作甚麼。
道來也有誵訛。
道不來也有誵訛。
若為得無誵訛去。
還知得麼。
三個渾侖鐵馂饀。
一雙無縫木饅頭。
久立。
五祖忌上堂。
趙州不見南泉。
山僧不識五祖。
甜瓜徹蒂自甜。
苦瓠連根自苦。
夢庵信禅師。
勝因戲魚靜和尚忌上堂。
斯辰七月四。
老人圓寂日。
升座繼餘風。
特此酬慈訓。
大法不流通。
巨恩若為報。
全提知有據。
豈敢惜眉毛。
今對大衆前。
未免揚家醜。
豎起拂子雲。
還會麼。
當時若謂無分付。
如今拈出又何來。
乃擊禅床一擊下座。
慧通旦禅師。
佛性和尚忌上堂。
三腳驢子弄蹄行。
步步相随不相到。
樹頭驚起雙雙魚。
拈來一老一不老。
為憐松竹引清風。
其柰出門便是草。
因喚檀郎識得渠。
大機大用都推倒。
燒香勘證見根源。
糞掃堆頭拾得寶。
叢林浩浩謾商量。
勸君莫謗先師好。
密庵傑禅師。
應庵和尚忌上堂。
劇劍軿虛空。
萬象鳴嚗嚗。
年年向斯辰。
令人倍發惡。
言者道。
子不談父德。
雖然。
家醜也要外揚。
者老和尚平生事。
過頭底九百。
自雲。
着草鞋。
住院何苦。
如蚖蛇戀窟。
美則美矣。
帶累不肖兒孫。
依模脫出
未免乘時拈出。
中峰本禅師。
丹陽大同庵高峰和尚遠忌拈香。
臘月初一日。
老和尚遠忌。
新建大同庵。
也要效年例。
昙華處處開。
狹路難回避。
如是展家風。
曾不離世谛。
且如何是物外相看底句。
年年燒此一爐香。
白雲不在青山外。
石屋珙禅師。
及庵和尚忌日拈香。
有來由沒巴鼻。
建陽山西峰寺。
蒲團頭拾得底。
無眼無耳。
無頭無尾。
道是一塊兜樓。
嗅着又無香氣。
家醜不可外揚。
明人不作暗事。
及庵和尚忌拈香。
沒興相逢處。
西峰與建陽。
不平多少事。
盡在一爐香。
愚庵及禅師。
寂照忌拈香。
今朝八月初四日。
一句明明道不得。
合國人追不再來。
千古萬古空相憶。
徑塢雲深。
西湖水碧。
爇蒼松古栢。
作栴檀牛首之香。
撷蘊藻蘋蘩。
為酥酪醍醐之食。
聊旌遠諱斯臨。
倍覺感懷疇昔。
非關義重恩深。
口貴眼橫鼻直。
一度秋風一度愁。
地久天長有何極。
寂照忌拈香。
巴陵酬雲門之恩。
隻憑三轉語。
儉生不孝。
楊岐為慈明設齋。
特作女人拜。
義出豐年。
徑山今日先師忌辰。
直是無可施設。
茗椀熏爐。
聊伸供養。
庶表不忘。
諸人且道。
不忘個什麼。
便燒香。
無文璨禅師。
笑翁和尚忌。
并供養無準癡絕和尚。
以香指雲。
玷辱無用。
是者老漢。
落賺薦福。
是者老漢。
諸人若也不信。
問取徑山兩翁看。
南石琇禅師。
熙怡和尚忌拈香。
碁盤石斫破腦門。
黑竹篦掀翻途轍。
殃及天下師僧。
何止楚淮閩浙。
恁麼傳持臨濟宗。
炎炎六月飄霜雪。
熙怡和尚忌拈香。
巴陵下三轉語。
苦瓜不堪待客。
楊岐作女人拜。
家醜何須外揚。
徑山者裡。
總不與麼。
爐香椀茗雖清淡。
也勝蒿湯備禮儀。
了庵欲禅師。
保甯和尚忌拈香。
出黃泉又入黃泉。
穴鼻無繩不受牽。
倒轉一枝無孔笛。
蘆花明月滿前川。
你諸人。
還知我老和尚落處麼。
卷四大海水於舌端。
不見涓滴。
置微塵剎土於毛孔。
囊括大千。
總謂其嫌白雲之語拙。
愛五祖之說禅。
夫豈善用黑豆之活法。
契鹫峰之正傳。
以香扣爐雲。
相席打令。
飲水思源。
盤山會裡翻筋鬥。
到此誰知普化颠。
天隐修禅師。
幻有和尚忌拈香。
大明國裡者老漢。
兒孫滿地。
盡道今日是忌日設供。
山僧則不然。
正是老漢大解脫底時節。
諸人還知落處麼。
若知得落處。
也許你門拈一分香。
便禮拜。
密雲悟禅師。
幻有和尚忌拈香。
當時巴陵為雲門大師設忌。
有三轉語。
高峰為雪岩和尚設忌。
隻有一句。
悟上座。
今日為幻有和尚設忌。
一句也無。
何以。
舉起香雲。
者是一句耶。
是三句耶。
插香雲。
逢人切莫錯舉。
弘覺忞禅師。
密老和尚忌辰拈香。
去秋燭翦邗溝月。
今歲茶烹老範泉。
太白峰高常在望。
歸真誰道十三年。
大衆。
還信得及麼。
若信不及時。
[台-台+弗][台-台+弗]栴檀爐内爇。
披襟試驗髑髅前。
箬庵問禅師。
磬山和尚忌拈香。
師指真雲。
若不是問上座。
洎被者老漢埋沒一生。
今日卻要向人天衆前。
拈一分香。
熏灼者老和尚鼻孔。
何故。
父為子隐即得。
子為父隐即不得。
牧雲門禅師。
天童和尚忌。
插香展具雲。
昨夜上單時。
一陣肚裡痛。
思量老和尚。
十年不侍奉。
心有戚戚焉。
合眼不成夢。
尋常雖禮拜。
将輕曾博重。
新更住鶴林。
卻又無些供。
隻聽五更頭。
大雨風聲送。
點滴在階前。
濕處全無空。
山雞再四啼。
堂牖何空洞。
上了一杯茶。
看看眉毛動。
生平拄杖子。
羅龍還打鳳。
隻今依舊在身傍。
冷地知他用不用。
三聲鼓了整伽黎。
頂禮而參煩大衆。
嗣法師忌日提綱 五祖演禅師。
白雲忌上堂。
去年正當恁麼時。
多前年三件事。
今年正當恁麼時。
多去年七件事。
者十件事。
數不過者甚多。
何也。
去卻七三存一事。
是去年說是今日。
急如箭黑似漆。
無言童子口吧吧。
無足仙人擗胸趯。
乃雲。
交。
下座。
佛鑒懃禅師。
五祖周祥上堂。
去年今日時。
紅爐片雪飛。
今日去年時。
曹娥讀夜碑。
末後一句子。
佛眼莫能窺。
白蓮峰頂上。
紅日繞須彌。
鳥啄珊瑚樹。
鲸吞離水犀。
太平家業在。
千古襲楊岐。
龍門遠禅師。
東山和尚忌上堂。
先師當年末後句。
與人皮下挑出刺。
譬如六月日中氷。
銷镕處處皆相似。
後來聽響各流傳。
更加一二與三四。
個中孰是無耳人。
明見去來不生死。
先師老和尚。
某奉侍日久。
多蒙苦口提撕。
追遠之誠。
何可忘也。
聊設小供。
諸人且道。
先師還來也無。
若道來。
入滅十餘年。
如何見得來的道理。
若道不來。
又用設齋作甚麼。
道來也有誵訛。
道不來也有誵訛。
若為得無誵訛去。
還知得麼。
三個渾侖鐵馂饀。
一雙無縫木饅頭。
久立。
五祖忌上堂。
趙州不見南泉。
山僧不識五祖。
甜瓜徹蒂自甜。
苦瓠連根自苦。
夢庵信禅師。
勝因戲魚靜和尚忌上堂。
斯辰七月四。
老人圓寂日。
升座繼餘風。
特此酬慈訓。
大法不流通。
巨恩若為報。
全提知有據。
豈敢惜眉毛。
今對大衆前。
未免揚家醜。
豎起拂子雲。
還會麼。
當時若謂無分付。
如今拈出又何來。
乃擊禅床一擊下座。
慧通旦禅師。
佛性和尚忌上堂。
三腳驢子弄蹄行。
步步相随不相到。
樹頭驚起雙雙魚。
拈來一老一不老。
為憐松竹引清風。
其柰出門便是草。
因喚檀郎識得渠。
大機大用都推倒。
燒香勘證見根源。
糞掃堆頭拾得寶。
叢林浩浩謾商量。
勸君莫謗先師好。
密庵傑禅師。
應庵和尚忌上堂。
劇劍軿虛空。
萬象鳴嚗嚗。
年年向斯辰。
令人倍發惡。
言者道。
子不談父德。
雖然。
家醜也要外揚。
者老和尚平生事。
過頭底九百。
自雲。
着草鞋。
住院何苦。
如蚖蛇戀窟。
美則美矣。
帶累不肖兒孫。
依模脫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