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次孫同哀号而薦拔。
(某)等敬念祖母(某氏)叔母(某氏)。
向值一陰之月。
方踰兩日之期。
豈知二位懿魂。
共返九泉幽壤。
薦母并妻室首七 雲慘萱堂莫遂承顔之志。
風悲蘭室遽傷結發之情。
然老少雖曰殊塗。
而生滅同歸一路。
敬念亡妣(某氏)享世壽七十五載。
亡室(某氏)受天數三十二春。
未離兩日之間。
同有千秋之别。
大千不返。
首七俱臨。
追修二位之懿魂。
須仗三乘之聖教。
薦夫 共伯之妻人欽自誓之志。
萃周之婦世聞善哭之聲。
魂飛湘浦之煙波。
夢斷楚台之雲雨。
伏念亡夫齊家雍穆處己溫良。
将期成君子偕老之歡。
豈意發天民無告之歎。
雖仰天而何補。
徒望石以興悲。
欲酬結發之恩。
庸仗燃燈之果。
又 交歡二姓。
本期奉箕箒之勤。
俄别千秋。
難使效蘋蘩之托。
切念亡夫(某人)。
公平處己忠厚待人。
内睦宗親外諧鄉黨。
滿謂百年之偕老。
豈期中道以分飛。
薦妻 蘭台人寂徒興舞鏡之悲。
鳳閣香鎖爰有鼓盆之歎。
伏念亡室(某人)。
夙勤婦道素秘閨儀。
本期偕老百年。
豈謂遽終一疾。
齊眉莫及。
結發徒傷。
雲歸仙島暮煙寒。
花落泉台春晝永。
欲超懿魄。
須仗妙緣。
梵曲高揚韻續斷弦之奏。
爐煙消散香和愁霧之飛。
又 百年偕老将期結發之親。
四大俄空遽起鼓盆之歎。
切念(亡室)素全婦道曲盡閨儀。
孝義兩全。
宗親俱睦。
兄弟 原上鶺鴒務笃急難之義。
雲間鴻鴈忽垂次叙之傷。
敬念某(亡兄亡弟)道共人倫序連天屬。
将諧同氣俄有歸真。
竹林遊地起傷悲。
棠棣陰中空感歎。
薦男 蘭凋玉砌沉沉之愁霧迷空。
鳳入丹霄寂寂之悲風匝地。
伏念亡男(某人)。
克家令子。
幹蠱良材。
本期興忠孝之門。
全望繼箕裘之業。
豈知一疾。
永訣千秋。
長子溺死 情傷主器豈期失楫於中流。
佛願度人庸指乘槎之仙路。
伏念亡子力學龍門而未透。
親看蛟水以俄經。
一夜更闌才效渡湘之年少。
千秋恨别飜成捉月之谪仙。
鳴灘響處助哀聲。
急浪濺時添暗淚。
薦女 謝庭蘭殒到底俱空。
楚峽雲收未知何在。
伏念亡女善心純熟懿行雍容。
豈期一疾之來。
遽有百年之别。
輙憑佛果。
少贊仙遊。
伯叔 哀心有感痛傷天屬之親。
誠意無依庸仗佛乘之力。
伏念(亡伯亡叔)善锺累世慶出一門。
為先公胄子之賢(伯稱胄子叔稱季子)。
乃我父連枝之愛。
将謂享長年之筭。
豈期終百歲之天。
姊妹 天倫共禀莫非同歲連枝。
世事歸空難免出生入死。
伏念(亡姊亡妹)所育雖同於父母。
于歸各配於室家。
棣華将謂於聯芳。
鴈序遽傷於痛别。
丈人 雲愁慘慘空傷太嶽之頹。
雨泣漣漣濫發東床之歎。
雖曰冰清而玉潤。
難逃死去以生來。
伏念丈人某。
德禀寬洪。
恩均内外。
私喜一門之幸。
得伸半子之親。
豈期四大之空。
遽有千秋之别。
丈母 雲愁半夜痛傷嶽母之俄傾。
雨泣新秋忍對門闌之發歎。
千秋遽别。
半子何依。
欲懿魄之超昇。
仗善因而薦拔。
敬念丈母某人。
生男克孝譽已振於北堂。
育女有家愛特崇於東坦。
将謂享百年之壽。
豈期為一疾之終。
曉山黯黯散愁雲。
夜壑茫茫奔逝水。
女婿 愁結門闌遽爾東床之逝。
淚零衣袖痛傷半子之亡。
不資物外之善緣。
莫薦門中之貴客。
伏念亡婿(某人)。
賢锺盛世。
族出名家。
内諧父母之歡。
外擅裡闾之譽。
滿謂笃親之義。
常修緻敬之儀。
豈期天不福謙。
遽使身先歸土。
又 門闌有托望諧中雀之緣。
風火無憑遽失化龍之望。
欲伸薦拔。
庸仗慈悲。
薦商死 往而不返。
仲尼傷逝水之嗟。
去而不歸。
莊叟起失家之歎。
死生惟命之極。
行止非人所能伏。
念某人孤矢銘心蓋有四方之志。
駒骝命駕能馳千裡之念。
每運舟車阜通貨賄。
遠取征商之利。
将求潤屋之資。
豈期善願未圓。
那覺天年不永。
征魂杳杳九泉冥路去何長。
逝魄茫茫萬裡思親歸不得。
虔修淨土。
資薦去程。
僧薦本師(開華嚴經) 釋迦文佛何妨示寂雙林。
達磨大師不免西歸蔥嶺。
雖法身本無生滅。
然乳恩敢後酬償。
欲增般若之妙光。
必假華嚴之大教。
恭惟圓寂本師大德。
堂堂儀表寂然彌勒下生來。
(某)等敬念祖母(某氏)叔母(某氏)。
向值一陰之月。
方踰兩日之期。
豈知二位懿魂。
共返九泉幽壤。
薦母并妻室首七 雲慘萱堂莫遂承顔之志。
風悲蘭室遽傷結發之情。
然老少雖曰殊塗。
而生滅同歸一路。
敬念亡妣(某氏)享世壽七十五載。
亡室(某氏)受天數三十二春。
未離兩日之間。
同有千秋之别。
大千不返。
首七俱臨。
追修二位之懿魂。
須仗三乘之聖教。
薦夫 共伯之妻人欽自誓之志。
萃周之婦世聞善哭之聲。
魂飛湘浦之煙波。
夢斷楚台之雲雨。
伏念亡夫齊家雍穆處己溫良。
将期成君子偕老之歡。
豈意發天民無告之歎。
雖仰天而何補。
徒望石以興悲。
欲酬結發之恩。
庸仗燃燈之果。
又 交歡二姓。
本期奉箕箒之勤。
俄别千秋。
難使效蘋蘩之托。
切念亡夫(某人)。
公平處己忠厚待人。
内睦宗親外諧鄉黨。
滿謂百年之偕老。
豈期中道以分飛。
薦妻 蘭台人寂徒興舞鏡之悲。
鳳閣香鎖爰有鼓盆之歎。
伏念亡室(某人)。
夙勤婦道素秘閨儀。
本期偕老百年。
豈謂遽終一疾。
齊眉莫及。
結發徒傷。
雲歸仙島暮煙寒。
花落泉台春晝永。
欲超懿魄。
須仗妙緣。
梵曲高揚韻續斷弦之奏。
爐煙消散香和愁霧之飛。
又 百年偕老将期結發之親。
四大俄空遽起鼓盆之歎。
切念(亡室)素全婦道曲盡閨儀。
孝義兩全。
宗親俱睦。
兄弟 原上鶺鴒務笃急難之義。
雲間鴻鴈忽垂次叙之傷。
敬念某(亡兄亡弟)道共人倫序連天屬。
将諧同氣俄有歸真。
竹林遊地起傷悲。
棠棣陰中空感歎。
薦男 蘭凋玉砌沉沉之愁霧迷空。
鳳入丹霄寂寂之悲風匝地。
伏念亡男(某人)。
克家令子。
幹蠱良材。
本期興忠孝之門。
全望繼箕裘之業。
豈知一疾。
永訣千秋。
長子溺死 情傷主器豈期失楫於中流。
佛願度人庸指乘槎之仙路。
伏念亡子力學龍門而未透。
親看蛟水以俄經。
一夜更闌才效渡湘之年少。
千秋恨别飜成捉月之谪仙。
鳴灘響處助哀聲。
急浪濺時添暗淚。
薦女 謝庭蘭殒到底俱空。
楚峽雲收未知何在。
伏念亡女善心純熟懿行雍容。
豈期一疾之來。
遽有百年之别。
輙憑佛果。
少贊仙遊。
伯叔 哀心有感痛傷天屬之親。
誠意無依庸仗佛乘之力。
伏念(亡伯亡叔)善锺累世慶出一門。
為先公胄子之賢(伯稱胄子叔稱季子)。
乃我父連枝之愛。
将謂享長年之筭。
豈期終百歲之天。
姊妹 天倫共禀莫非同歲連枝。
世事歸空難免出生入死。
伏念(亡姊亡妹)所育雖同於父母。
于歸各配於室家。
棣華将謂於聯芳。
鴈序遽傷於痛别。
丈人 雲愁慘慘空傷太嶽之頹。
雨泣漣漣濫發東床之歎。
雖曰冰清而玉潤。
難逃死去以生來。
伏念丈人某。
德禀寬洪。
恩均内外。
私喜一門之幸。
得伸半子之親。
豈期四大之空。
遽有千秋之别。
丈母 雲愁半夜痛傷嶽母之俄傾。
雨泣新秋忍對門闌之發歎。
千秋遽别。
半子何依。
欲懿魄之超昇。
仗善因而薦拔。
敬念丈母某人。
生男克孝譽已振於北堂。
育女有家愛特崇於東坦。
将謂享百年之壽。
豈期為一疾之終。
曉山黯黯散愁雲。
夜壑茫茫奔逝水。
女婿 愁結門闌遽爾東床之逝。
淚零衣袖痛傷半子之亡。
不資物外之善緣。
莫薦門中之貴客。
伏念亡婿(某人)。
賢锺盛世。
族出名家。
内諧父母之歡。
外擅裡闾之譽。
滿謂笃親之義。
常修緻敬之儀。
豈期天不福謙。
遽使身先歸土。
又 門闌有托望諧中雀之緣。
風火無憑遽失化龍之望。
欲伸薦拔。
庸仗慈悲。
薦商死 往而不返。
仲尼傷逝水之嗟。
去而不歸。
莊叟起失家之歎。
死生惟命之極。
行止非人所能伏。
念某人孤矢銘心蓋有四方之志。
駒骝命駕能馳千裡之念。
每運舟車阜通貨賄。
遠取征商之利。
将求潤屋之資。
豈期善願未圓。
那覺天年不永。
征魂杳杳九泉冥路去何長。
逝魄茫茫萬裡思親歸不得。
虔修淨土。
資薦去程。
僧薦本師(開華嚴經) 釋迦文佛何妨示寂雙林。
達磨大師不免西歸蔥嶺。
雖法身本無生滅。
然乳恩敢後酬償。
欲增般若之妙光。
必假華嚴之大教。
恭惟圓寂本師大德。
堂堂儀表寂然彌勒下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