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
關燈
小
中
大
十餘種。
乙醜歲。
龛歸五乳。
塔而藏焉。
崇祯癸未。
粵人複奉龛。
歸曹溪。
曆年二十。
端坐如生。
遂金漆塗體升座。
與六祖肉身相望。
就天峙岡舊塔院地供養。
名曰憨山院。
去南華寺半裡許。
中溪覺林居士李元陽。
生而颕悟。
過目成誦。
初得方士。
授導引之術。
以為神仙必緻。
後因讀楞嚴經。
大駭曰。
世有如是書乎。
遂留心内典。
樂與僧遊。
自号覺林居士。
在翰時。
常遊法席。
見雲谷。
遂蒙印可。
與默庵定堂二師。
為方外契。
所着有禅源記及中溪類稿等書。
流行於世。
龍池聞禅師法嗣 天目蘭風真定禅師。
餘姚陳氏子。
夙有根器。
雅慕禅宗。
年二十。
禮天目璇公為師。
未幾往五台。
一十三載後至徐州鐵佛寺。
一夜因風吹殿門有省。
尋參龍池。
獲心印。
自此遊曆諸方。
三十餘秋。
江淮之間。
聲名大着。
師嘗頌随緣赴感。
有盡微塵界菩提坐。
不動秋毫轉法輪之句。
師着冰壺宗鑒及維摩經注共二十七卷。
行世。
於萬曆壬午正月八日示微疾。
至十五日。
跏趺而逝。
廣信府鵝湖□□□禅師。
郡之上饒朱氏子。
偶遇戚屬會道者。
談四生之義。
師於言下。
洞了物我平等大意。
往洛之大平落發。
南歸焦山度臘。
聞江中推船有省。
偈曰。
夜靜江空闊。
推船[囗@力][囗@力]聲。
不知何所往。
擔子半邊輕。
谒華山聞。
山拈一段生涯六不收話。
猛提七日。
身心脫然。
尋歸裡中。
住靈山。
畫大圓相於壁間曰内寫莫教塗黑。
外寫勿使傷白。
有人向圈裡圈外。
下得注腳者。
許你學道無疑。
不然。
總是懡[怡-台+羅]。
後住鵝湖。
十年不立座元。
博山參。
以趙州無字話相契。
請居厥職。
贈以偈曰。
鵝湖十載虛元位。
一旦元何立少年。
兩個眉毛八個繓。
須知佛祖不容前。
嘗置無門鎖。
置方丈壁。
以驗諸方。
偈曰。
上古流傳鎖。
憑君智鑰開。
若無開鎖法。
相見不須來。
萬曆丁□二月晦日。
上堂說法。
置齋作别。
示偈曰。
八十餘年幻夢中。
鐵牛耕破太虛空。
臨行一句相分付。
半夜金烏帶日紅。
端坐而逝。
伏牛理禅師法嗣 均州武當佛岩雲庵真際禅師。
神宗時。
為慈聖皇太後。
轉大藏。
诏住靈應寺。
恩寵甚渥。
賜号不二大師。
上堂示衆。
秘魔叉。
擔雪填井。
禾山鼓。
眼裡撒沙。
饑虛抑勒。
托缽法堂。
蓦拈拂子雲。
者隊守古冢底。
不知曲了多少。
今日落在佛岩手裡。
不穿卻鼻孔。
定是剜卻你眼睛。
何故。
不入洪波裡。
争見弄潮人。
徑山下第十三世 徑山沖禅師法嗣 杭州徑山南明惠廣禅師。
鹽官韓氏子。
禮興善芹泉剃染。
志慕禅學。
恨其宗風不着。
徧遊講肆。
複歸掩關。
於無字話。
凝然始覺物理一緻。
古湛聞有真實志。
乃就關扣問。
便有師資之契。
遂啟關。
往谒古湛於車溪。
未幾。
即入古湛舊隐之白雲山。
禁足三載。
徑山繼峰老宿。
請湛開法。
師每聞示誨。
必垂淚刻究。
一日偶拾片紙。
有觀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之句有省。
呈湛。
湛印可。
即舉師首衆。
尋付偈曰。
得本無所得。
傳亦無可傳。
今付無傳法。
東西共一天。
天铎源頌曰。
八載巾瓶窮徹骨。
大千攝向一毫端。
可憐家破人亡處。
猶把封皮當信看。
胡機郁頌曰。
頓絕狐疑遠探玄。
劫壺空處妙難诠。
而今積聚毫端上。
一鼓雷音徧大千。
金明旭頌曰。
禹貢上承堯舜德。
盛明猶見漢唐心。
此時不必問端拱。
帝業持盈已到今。
雨山越頌曰。
河出圖。
洛出書。
藍田産美玉。
赤水育玄珠。
仙姿不是人間種。
殼裡藏身供上廚。
石門雲頌曰。
镬湯[跳-兆+孛]跳上刀山。
氣擁眉間海樣寬。
回首死撾塗毒鼓。
血漫漫地照人寒。
住徑山示衆。
五峰頭卓朔。
雙徑尾颠先。
喝石岩[跳-兆+孛]跳。
明月池傾天。
此四句。
一句中有殺人刀。
無活人劍。
一句中有活人劍。
無殺人刀。
一句中殺人刀活人劍俱有。
一句中殺人刀活人劍俱無。
伶俐衲僧。
簡點得出。
一生參學事畢。
空諸性曰。
四句外尚有一句子。
百味具足。
不獨殺活也。
然雖南明。
終未能舉出在。
且道。
是那一句。
良久雲。
觑着則瞎。
濟北弘曰。
楚黃紙貴。
一狀領過。
示衆。
以拂子點此相雲。
徑山最初。
祇為有此一着。
遂爾站定腳跟。
一挨一拶。
愈究愈遠。
忽一日不究而究。
不窮而窮。
不究不窮。
不覺頓空伎倆。
猛地回觑。
又畫一此相雲。
原來隻是這個。
才知者個。
複打○此相雲。
便是者個。
諸昆仲。
且道。
者個作麼生理會。
這裡具得一隻眼。
方許到家。
示衆。
跳出金剛圈。
揣碎虛空骨。
剖開秘密藏。
放出塵沙佛。
大方闊步。
妙運寰中。
細剪白雲。
七片八片。
密羅黃菊。
一叢兩叢。
古佛心祖師意。
一齊漏洩。
堂堂龍象。
有許多眼耳。
為甚不見不聞。
蓦豎拂子。
随擊禅床雲。
向者裡一舉便見。
一擊便聞。
赤肉團上。
無物不有。
無物不空。
真俗二谛。
於中顯現。
十聖三賢。
於中休息。
以無身為身。
将空法作法。
其熾也應萬有而不窮。
其寂也覓一法而不有。
者點靈明。
如珠在盤。
以此明心。
何心不明。
以此顯理。
何理不顯。
所以道。
有意相尋偏不見。
無心觑捕體全彰。
諸人須向腳跟下。
究取始得。
除夕示衆。
前年年。
鼻孔無半邊。
去年年。
兩眼不能全。
今年年。
三十精骨獻青天。
我禅已說了。
汝等作麼生。
參。
元旦示衆。
新年佛法有。
趙二契村酒。
醉倒李麻胡。
王三笑破口。
新年佛法無。
水上按葫蘆。
海底蓬塵起。
堂堂在半途。
古人提掇不得底。
徑山恁麼舉揚。
者裡還有佛法商量也無。
合掌問訊雲。
元正啟祚。
萬物鹹新。
燈節示衆。
舉大慧上堂雲。
正月十四十五。
雙徑槌鑼打鼓。
要識祖意西來。
看取村歌社舞。
師曰。
大慧三百六十骨節。
八萬四千毛孔。
抖得敬捏得聚。
可謂烜赫古今。
法王座上。
人天衆前。
為甚照應不到。
徑山今日要與劈石分金。
你諸人也須識得祖意西來。
若認定村歌社舞。
大似燈影裡行。
未睹太陽在。
示衆。
烏石嶺與汝相見了也。
望州亭與汝相見了也。
僧堂前與汝相見了也。
大衆。
作麼生說個相見的道理。
且道。
相見見個甚麼。
良久雲。
鼈咬剎竿。
狗銜燈盞。
示衆。
舉月幻返八峰。
峰曰。
還我照用來。
幻曰。
若有照用。
即成障隔。
峰曰。
着厮着空。
佛也救不得。
幻曰。
有無俱寂滅。
空佛悉皆非。
師曰。
月幻氣識超群。
如太阿出匣。
八峰鴻門大啟。
若海納英流。
可謂立賓互葉。
照用同施。
雖然。
還知八峰隻解踞虎頭。
不解把虎尾麼。
示衆。
昔竹山圭禅師。
脫略異常。
一日遊佛岩。
聞風吹殿角鈴聲。
倚杖脫去。
茶毗得舍利無數。
然我衲僧。
得一機半解。
遁迹林泉。
久久操持。
掃盡廉纖。
末後乃有如是作略。
近時師僧。
才得一知半解。
就要為人師範。
靜工全無。
微細未透。
末後一着。
未免螃蠏下鍋。
何也。
一回擲地作金聲。
九曲黃河清徹
乙醜歲。
龛歸五乳。
塔而藏焉。
崇祯癸未。
粵人複奉龛。
歸曹溪。
曆年二十。
端坐如生。
遂金漆塗體升座。
與六祖肉身相望。
就天峙岡舊塔院地供養。
名曰憨山院。
去南華寺半裡許。
中溪覺林居士李元陽。
生而颕悟。
過目成誦。
初得方士。
授導引之術。
以為神仙必緻。
後因讀楞嚴經。
大駭曰。
世有如是書乎。
遂留心内典。
樂與僧遊。
自号覺林居士。
在翰時。
常遊法席。
見雲谷。
遂蒙印可。
與默庵定堂二師。
為方外契。
所着有禅源記及中溪類稿等書。
流行於世。
龍池聞禅師法嗣 天目蘭風真定禅師。
餘姚陳氏子。
夙有根器。
雅慕禅宗。
年二十。
禮天目璇公為師。
未幾往五台。
一十三載後至徐州鐵佛寺。
一夜因風吹殿門有省。
尋參龍池。
獲心印。
自此遊曆諸方。
三十餘秋。
江淮之間。
聲名大着。
師嘗頌随緣赴感。
有盡微塵界菩提坐。
不動秋毫轉法輪之句。
師着冰壺宗鑒及維摩經注共二十七卷。
行世。
於萬曆壬午正月八日示微疾。
至十五日。
跏趺而逝。
廣信府鵝湖□□□禅師。
郡之上饒朱氏子。
偶遇戚屬會道者。
談四生之義。
師於言下。
洞了物我平等大意。
往洛之大平落發。
南歸焦山度臘。
聞江中推船有省。
偈曰。
夜靜江空闊。
推船[囗@力][囗@力]聲。
不知何所往。
擔子半邊輕。
谒華山聞。
山拈一段生涯六不收話。
猛提七日。
身心脫然。
尋歸裡中。
住靈山。
畫大圓相於壁間曰内寫莫教塗黑。
外寫勿使傷白。
有人向圈裡圈外。
下得注腳者。
許你學道無疑。
不然。
總是懡[怡-台+羅]。
後住鵝湖。
十年不立座元。
博山參。
以趙州無字話相契。
請居厥職。
贈以偈曰。
鵝湖十載虛元位。
一旦元何立少年。
兩個眉毛八個繓。
須知佛祖不容前。
嘗置無門鎖。
置方丈壁。
以驗諸方。
偈曰。
上古流傳鎖。
憑君智鑰開。
若無開鎖法。
相見不須來。
萬曆丁□二月晦日。
上堂說法。
置齋作别。
示偈曰。
八十餘年幻夢中。
鐵牛耕破太虛空。
臨行一句相分付。
半夜金烏帶日紅。
端坐而逝。
伏牛理禅師法嗣 均州武當佛岩雲庵真際禅師。
神宗時。
為慈聖皇太後。
轉大藏。
诏住靈應寺。
恩寵甚渥。
賜号不二大師。
上堂示衆。
秘魔叉。
擔雪填井。
禾山鼓。
眼裡撒沙。
饑虛抑勒。
托缽法堂。
蓦拈拂子雲。
者隊守古冢底。
不知曲了多少。
今日落在佛岩手裡。
不穿卻鼻孔。
定是剜卻你眼睛。
何故。
不入洪波裡。
争見弄潮人。
徑山下第十三世 徑山沖禅師法嗣 杭州徑山南明惠廣禅師。
鹽官韓氏子。
禮興善芹泉剃染。
志慕禅學。
恨其宗風不着。
徧遊講肆。
複歸掩關。
於無字話。
凝然始覺物理一緻。
古湛聞有真實志。
乃就關扣問。
便有師資之契。
遂啟關。
往谒古湛於車溪。
未幾。
即入古湛舊隐之白雲山。
禁足三載。
徑山繼峰老宿。
請湛開法。
師每聞示誨。
必垂淚刻究。
一日偶拾片紙。
有觀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之句有省。
呈湛。
湛印可。
即舉師首衆。
尋付偈曰。
得本無所得。
傳亦無可傳。
今付無傳法。
東西共一天。
天铎源頌曰。
八載巾瓶窮徹骨。
大千攝向一毫端。
可憐家破人亡處。
猶把封皮當信看。
胡機郁頌曰。
頓絕狐疑遠探玄。
劫壺空處妙難诠。
而今積聚毫端上。
一鼓雷音徧大千。
金明旭頌曰。
禹貢上承堯舜德。
盛明猶見漢唐心。
此時不必問端拱。
帝業持盈已到今。
雨山越頌曰。
河出圖。
洛出書。
藍田産美玉。
赤水育玄珠。
仙姿不是人間種。
殼裡藏身供上廚。
石門雲頌曰。
镬湯[跳-兆+孛]跳上刀山。
氣擁眉間海樣寬。
回首死撾塗毒鼓。
血漫漫地照人寒。
住徑山示衆。
五峰頭卓朔。
雙徑尾颠先。
喝石岩[跳-兆+孛]跳。
明月池傾天。
此四句。
一句中有殺人刀。
無活人劍。
一句中有活人劍。
無殺人刀。
一句中殺人刀活人劍俱有。
一句中殺人刀活人劍俱無。
伶俐衲僧。
簡點得出。
一生參學事畢。
空諸性曰。
四句外尚有一句子。
百味具足。
不獨殺活也。
然雖南明。
終未能舉出在。
且道。
是那一句。
良久雲。
觑着則瞎。
濟北弘曰。
楚黃紙貴。
一狀領過。
示衆。
以拂子點此相雲。
徑山最初。
祇為有此一着。
遂爾站定腳跟。
一挨一拶。
愈究愈遠。
忽一日不究而究。
不窮而窮。
不究不窮。
不覺頓空伎倆。
猛地回觑。
又畫一此相雲。
原來隻是這個。
才知者個。
複打○此相雲。
便是者個。
諸昆仲。
且道。
者個作麼生理會。
這裡具得一隻眼。
方許到家。
示衆。
跳出金剛圈。
揣碎虛空骨。
剖開秘密藏。
放出塵沙佛。
大方闊步。
妙運寰中。
細剪白雲。
七片八片。
密羅黃菊。
一叢兩叢。
古佛心祖師意。
一齊漏洩。
堂堂龍象。
有許多眼耳。
為甚不見不聞。
蓦豎拂子。
随擊禅床雲。
向者裡一舉便見。
一擊便聞。
赤肉團上。
無物不有。
無物不空。
真俗二谛。
於中顯現。
十聖三賢。
於中休息。
以無身為身。
将空法作法。
其熾也應萬有而不窮。
其寂也覓一法而不有。
者點靈明。
如珠在盤。
以此明心。
何心不明。
以此顯理。
何理不顯。
所以道。
有意相尋偏不見。
無心觑捕體全彰。
諸人須向腳跟下。
究取始得。
除夕示衆。
前年年。
鼻孔無半邊。
去年年。
兩眼不能全。
今年年。
三十精骨獻青天。
我禅已說了。
汝等作麼生。
參。
元旦示衆。
新年佛法有。
趙二契村酒。
醉倒李麻胡。
王三笑破口。
新年佛法無。
水上按葫蘆。
海底蓬塵起。
堂堂在半途。
古人提掇不得底。
徑山恁麼舉揚。
者裡還有佛法商量也無。
合掌問訊雲。
元正啟祚。
萬物鹹新。
燈節示衆。
舉大慧上堂雲。
正月十四十五。
雙徑槌鑼打鼓。
要識祖意西來。
看取村歌社舞。
師曰。
大慧三百六十骨節。
八萬四千毛孔。
抖得敬捏得聚。
可謂烜赫古今。
法王座上。
人天衆前。
為甚照應不到。
徑山今日要與劈石分金。
你諸人也須識得祖意西來。
若認定村歌社舞。
大似燈影裡行。
未睹太陽在。
示衆。
烏石嶺與汝相見了也。
望州亭與汝相見了也。
僧堂前與汝相見了也。
大衆。
作麼生說個相見的道理。
且道。
相見見個甚麼。
良久雲。
鼈咬剎竿。
狗銜燈盞。
示衆。
舉月幻返八峰。
峰曰。
還我照用來。
幻曰。
若有照用。
即成障隔。
峰曰。
着厮着空。
佛也救不得。
幻曰。
有無俱寂滅。
空佛悉皆非。
師曰。
月幻氣識超群。
如太阿出匣。
八峰鴻門大啟。
若海納英流。
可謂立賓互葉。
照用同施。
雖然。
還知八峰隻解踞虎頭。
不解把虎尾麼。
示衆。
昔竹山圭禅師。
脫略異常。
一日遊佛岩。
聞風吹殿角鈴聲。
倚杖脫去。
茶毗得舍利無數。
然我衲僧。
得一機半解。
遁迹林泉。
久久操持。
掃盡廉纖。
末後乃有如是作略。
近時師僧。
才得一知半解。
就要為人師範。
靜工全無。
微細未透。
末後一着。
未免螃蠏下鍋。
何也。
一回擲地作金聲。
九曲黃河清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