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
關燈
小
中
大
徑石滴乳集卷之四
清嗣祖沙門江州直在編
嗣法門人齊安機雲續
徑山下第十二世
敬畏空禅師法嗣
杭州徑山無幻性沖禅師。
字古湛。
秀水張氏子。
母蔔氏。
誕師之夕。
夢橋上一雞飛沖上天。
因名橋嬰。
時每啼不止。
唯以供具列於前即辍。
丱歲率群兒。
以瓦石作殿像羅拜。
既納内育子。
嘗歎塵勞膠固。
曷得出離。
聞無趣乃本色道人。
欣然往參。
趣誨以教外别傳之旨。
有所契入。
遂剃染結庵徑山。
集無趣語。
及見趣。
趣曰。
曾做什麼來。
師曰。
買得一段田。
收得元本契。
請和尚佥押。
趣展閱曰。
這個是我的。
你的聻。
師曰。
莫搶奪行市。
趣擲下集本。
師便出。
龍興在曰。
一人肘後懸符。
一人頂豎摩酰。
二俱作家。
烜赫古今。
若作臨濟兒孫。
猶欠在。
何故。
敵勝從中出。
須憑師子兒。
龍門性頌曰。
相逢各自展家風。
祖業兒孫用不窮。
大海無涯資躍鯉。
長空萬裡縱飛鴻。
金明旭頌曰。
龍門久駐飛騰勢。
才便風雷趂晚潮。
驚起泥牛穿碧海。
轉身一拶直沖霄。
石門雲頌曰。
借婆衫子拜婆年。
體段風流出自然。
更有一般純粹處。
禦街掩袖月明前。
拂拂春風搖地軸。
沉沉夜雨洗天根。
銀濤萬疊資鱗躍。
鼓鬣雲端海嶽昏。
無趣問。
徹骨徹髓道一句。
三玄三要絕遮護。
此二句中。
我欲取一句為法。
汝道取那一句好。
師曰。
和尚适來道那一句。
趣瞋目叱曰。
汝恁麼無記性。
師曰。
祇為和尚徹骨徹髓。
趣笑曰。
不然。
為子一人即得。
争奈大衆何。
師曰。
取即不辭。
恐辜負先代。
喪我後人。
趣曰。
如是如是。
趣付偈曰。
師傳拈花宗。
我示微笑法。
親手展付汝。
持奉徧塵剎。
金明旭曰。
無幻大似一顆走盤珠。
愈琢愈輝。
趣祖驗得。
号段分明。
也是勾賊破家。
師燒火次。
僧問。
如何是自性天真佛。
幻雲。
搬柴來。
僧搬柴了。
又理前問。
師雲。
者奴子。
好惡也不知。
便打。
徑山進頌曰。
大富須還長者家。
天然随處有生涯。
可憐不識寰中寶。
錯認真金作赤沙。
牧公謙頌曰。
腳下魚行總不知。
因憐[鹹*鳥][感*鳥]亦何癡。
幾多負義忘恩者。
徒有雙雙兩道眉。
鐵容玄頌曰。
長安年少惜花殘。
争認慈恩紫牡丹。
别有冰盤承露冷。
無人起就月中看。
潛夫峻頌曰。
桃源洞口尋春色。
野老頻呼在此中。
遊徧園林猶借問。
不知身在萬花叢。
兩客下棋次。
僧請益。
師曰。
若論此事。
如兩家着棋。
用心鮮有不克者。
何則。
若也未知局面。
舉必全乖。
不善權宜。
觸途遭喪。
祇為他意馬散失。
狂象無鈎。
兵車不識。
機關心粗。
常行險地。
不惟重重納敗。
将見皮破血流。
若是主将威嚴。
士途平坦。
如是而炮不虛發。
發則打破重圍。
兵不亂行。
誰肯直前退後。
天馬而追風八面。
神車而竟沒遮欄。
不惟緻勝奏功。
畢竟風行草偃。
良久曰。
大平本是将軍定。
不許将軍見太平。
僧問。
如何是提婆宗。
師曰。
一字不着畫。
曰不問者個。
師曰。
圓相不着圈。
二祖雲征曰。
要會一字不着畫。
圓相不着圈麼。
直須倒退三千裡。
師住車溪。
二十餘年。
日與衲子。
商确大事。
罔不悅服。
萬曆三十八年。
複住徑山。
上堂。
大道無向背。
至理絕言诠。
迥出三乘。
高超十地。
萬法不到處。
特地光輝。
生佛未分時。
靈源獨耀。
不落見聞。
不随聲色。
直下無一絲毫頭。
徧界全彰。
縱饒棒頭取證。
喝下承當。
猶是曲為今時。
倘或光景俱忘。
契心平等。
亦非的旨。
所以道。
向上一路。
千聖不傳。
學者勞形。
如猿捉影。
到者裡。
絕行絕解。
絕照絕用。
絕理絕事。
若倚天長劍。
凜凜神威。
如鐵牛之機。
籠羅不住。
今日明眼人前。
不敢囊藏被蓋。
八字打開。
拈拂子曰。
諸人還委悉麼。
耀古騰今祇者是。
大千世界一閑身。
因病。
僧問。
和尚百年後。
向甚麼處去。
師曰。
千株松下角彎彎。
百草頭邊亂[跳-兆+孛]跳。
能仁在曰。
車溪恁般答話。
知天下後世。
千燈萬焰。
當從其足下出。
者僧若有問殺阇黎價。
逼殺首座處底手腳。
待車溪才拟對。
便掩耳而出。
且要老漢立地脫去。
萬曆辛亥季冬初四日。
傳廣首座袈裟偈曰。
塔前付囑無多子。
百萬人天那個尋。
未審是誰成漏洩。
至今殃禍及兒孫。
滴乳曰。
餘考傳燈。
惟南嶽侍曹溪八載。
隻道個說似一物即不中。
招得追風馬子。
南明侍車溪八載。
止換得個破袈裟。
且道。
與古人同也别也。
參。
端坐而逝。
阇維塔於徑山。
壽七十二。
臘三十。
雲谷會禅師法嗣 韶州曹溪憨山德清禅師。
字澄印。
全椒蔡氏子。
七歲見叔母生子。
又見叔死。
即抱生死去來之疑。
年十二。
禮南京報恩寺西林甯公為師。
時嘉興雲谷會。
住栖霞報恩。
師執侍甚勤。
谷開發悟明心地。
師即請西林剃落。
盡燒所習外學。
谒無極受具。
聽講華嚴玄談有省。
乙醜。
谷結禅期於天界。
舉師入堂。
示以向上巴鼻。
辛未。
辭谷北遊。
谷曰。
吾之大法。
在汝肩頭。
慎勿容易。
邸中閱物不遷論。
至梵志出家。
頓了旋岚偃嶽之句。
生死去來之疑。
乃作偈曰。
生死晝夜。
水流花謝。
今日乃知。
鼻孔向下。
乙亥禮文殊。
結茅五台之龍門。
匡山徹空雲栖蓮池。
相繼入山。
與師語契。
辛巳仲冬。
慈聖皇太後。
為神廟。
建祈儲道場於五台大塔寺。
百有二十二日。
師與妙峰主其事。
壬午八月。
光廟誕生。
癸未春。
遁居東海牢山。
恢複那羅延窟。
慈聖再征不得。
甲申乃得師。
辄賜内帑。
師仿古矯诏赈饑事。
以赈山東民。
丙戌。
慈聖頒藏經布金造寺。
賜額海印。
丁亥工竣。
即開爐鞴。
己醜。
請藏至南京報恩。
感寶塔放光。
乙未方士流言侵攘逮赴。
诏獄按驗無實。
坐以私創寺院。
戍雷州衛。
道出江西。
鄒元标。
迎至鐵佛庵。
與師一語投契。
頓翻前案。
丙申。
禮六祖。
抵戍寓城西坡公亭。
雷州饑疠。
師收埋骸骨。
萬計建盂蘭會。
說幽冥戒。
天大雨。
疠随止。
戊戌。
修曹溪通志。
戒靈通侍者。
酒歸侵田斥僦舍。
屠門酒肆。
皆為寶所。
大鑒之道。
勃焉中興。
師舉雲門光不透脫有兩般病因緣頌曰。
天街花月影珊珊。
沉醉東風獨倚欄。
朝罷九重人靜後。
六宮猶尚整衣冠。
舉僧問雲門。
不起一念。
還有過也無。
門曰須彌山。
頌曰。
天寒霜落月沉西。
清夜迢迢鶴夢迷。
海底日輪紅似火。
行人猶聽五更雞。
舉德山托缽因緣頌曰。
閑看師子謾調兒。
顧欠[口*(((止/少)*頁)/((白-日+田)/廾))]呻力盡施。
觸着翻身聊一擲。
低頭歸去令全提。
甲寅夏。
慈聖賓天诏至。
師返僧服。
丁巳。
建法雲寺於廬山五乳峰下。
效遠公六時修淨業。
天啟壬戌。
複住曹溪。
癸亥十月十一日。
示微疾。
沐浴焚香。
集衆告别。
顧曰。
今日截斷葛藤。
端坐而逝。
世壽七十八。
僧臘六十。
有夢遊集經論注解二
字古湛。
秀水張氏子。
母蔔氏。
誕師之夕。
夢橋上一雞飛沖上天。
因名橋嬰。
時每啼不止。
唯以供具列於前即辍。
丱歲率群兒。
以瓦石作殿像羅拜。
既納内育子。
嘗歎塵勞膠固。
曷得出離。
聞無趣乃本色道人。
欣然往參。
趣誨以教外别傳之旨。
有所契入。
遂剃染結庵徑山。
集無趣語。
及見趣。
趣曰。
曾做什麼來。
師曰。
買得一段田。
收得元本契。
請和尚佥押。
趣展閱曰。
這個是我的。
你的聻。
師曰。
莫搶奪行市。
趣擲下集本。
師便出。
龍興在曰。
一人肘後懸符。
一人頂豎摩酰。
二俱作家。
烜赫古今。
若作臨濟兒孫。
猶欠在。
何故。
敵勝從中出。
須憑師子兒。
龍門性頌曰。
相逢各自展家風。
祖業兒孫用不窮。
大海無涯資躍鯉。
長空萬裡縱飛鴻。
金明旭頌曰。
龍門久駐飛騰勢。
才便風雷趂晚潮。
驚起泥牛穿碧海。
轉身一拶直沖霄。
石門雲頌曰。
借婆衫子拜婆年。
體段風流出自然。
更有一般純粹處。
禦街掩袖月明前。
拂拂春風搖地軸。
沉沉夜雨洗天根。
銀濤萬疊資鱗躍。
鼓鬣雲端海嶽昏。
無趣問。
徹骨徹髓道一句。
三玄三要絕遮護。
此二句中。
我欲取一句為法。
汝道取那一句好。
師曰。
和尚适來道那一句。
趣瞋目叱曰。
汝恁麼無記性。
師曰。
祇為和尚徹骨徹髓。
趣笑曰。
不然。
為子一人即得。
争奈大衆何。
師曰。
取即不辭。
恐辜負先代。
喪我後人。
趣曰。
如是如是。
趣付偈曰。
師傳拈花宗。
我示微笑法。
親手展付汝。
持奉徧塵剎。
金明旭曰。
無幻大似一顆走盤珠。
愈琢愈輝。
趣祖驗得。
号段分明。
也是勾賊破家。
師燒火次。
僧問。
如何是自性天真佛。
幻雲。
搬柴來。
僧搬柴了。
又理前問。
師雲。
者奴子。
好惡也不知。
便打。
徑山進頌曰。
大富須還長者家。
天然随處有生涯。
可憐不識寰中寶。
錯認真金作赤沙。
牧公謙頌曰。
腳下魚行總不知。
因憐[鹹*鳥][感*鳥]亦何癡。
幾多負義忘恩者。
徒有雙雙兩道眉。
鐵容玄頌曰。
長安年少惜花殘。
争認慈恩紫牡丹。
别有冰盤承露冷。
無人起就月中看。
潛夫峻頌曰。
桃源洞口尋春色。
野老頻呼在此中。
遊徧園林猶借問。
不知身在萬花叢。
兩客下棋次。
僧請益。
師曰。
若論此事。
如兩家着棋。
用心鮮有不克者。
何則。
若也未知局面。
舉必全乖。
不善權宜。
觸途遭喪。
祇為他意馬散失。
狂象無鈎。
兵車不識。
機關心粗。
常行險地。
不惟重重納敗。
将見皮破血流。
若是主将威嚴。
士途平坦。
如是而炮不虛發。
發則打破重圍。
兵不亂行。
誰肯直前退後。
天馬而追風八面。
神車而竟沒遮欄。
不惟緻勝奏功。
畢竟風行草偃。
良久曰。
大平本是将軍定。
不許将軍見太平。
僧問。
如何是提婆宗。
師曰。
一字不着畫。
曰不問者個。
師曰。
圓相不着圈。
二祖雲征曰。
要會一字不着畫。
圓相不着圈麼。
直須倒退三千裡。
師住車溪。
二十餘年。
日與衲子。
商确大事。
罔不悅服。
萬曆三十八年。
複住徑山。
上堂。
大道無向背。
至理絕言诠。
迥出三乘。
高超十地。
萬法不到處。
特地光輝。
生佛未分時。
靈源獨耀。
不落見聞。
不随聲色。
直下無一絲毫頭。
徧界全彰。
縱饒棒頭取證。
喝下承當。
猶是曲為今時。
倘或光景俱忘。
契心平等。
亦非的旨。
所以道。
向上一路。
千聖不傳。
學者勞形。
如猿捉影。
到者裡。
絕行絕解。
絕照絕用。
絕理絕事。
若倚天長劍。
凜凜神威。
如鐵牛之機。
籠羅不住。
今日明眼人前。
不敢囊藏被蓋。
八字打開。
拈拂子曰。
諸人還委悉麼。
耀古騰今祇者是。
大千世界一閑身。
因病。
僧問。
和尚百年後。
向甚麼處去。
師曰。
千株松下角彎彎。
百草頭邊亂[跳-兆+孛]跳。
能仁在曰。
車溪恁般答話。
知天下後世。
千燈萬焰。
當從其足下出。
者僧若有問殺阇黎價。
逼殺首座處底手腳。
待車溪才拟對。
便掩耳而出。
且要老漢立地脫去。
萬曆辛亥季冬初四日。
傳廣首座袈裟偈曰。
塔前付囑無多子。
百萬人天那個尋。
未審是誰成漏洩。
至今殃禍及兒孫。
滴乳曰。
餘考傳燈。
惟南嶽侍曹溪八載。
隻道個說似一物即不中。
招得追風馬子。
南明侍車溪八載。
止換得個破袈裟。
且道。
與古人同也别也。
參。
端坐而逝。
阇維塔於徑山。
壽七十二。
臘三十。
雲谷會禅師法嗣 韶州曹溪憨山德清禅師。
字澄印。
全椒蔡氏子。
七歲見叔母生子。
又見叔死。
即抱生死去來之疑。
年十二。
禮南京報恩寺西林甯公為師。
時嘉興雲谷會。
住栖霞報恩。
師執侍甚勤。
谷開發悟明心地。
師即請西林剃落。
盡燒所習外學。
谒無極受具。
聽講華嚴玄談有省。
乙醜。
谷結禅期於天界。
舉師入堂。
示以向上巴鼻。
辛未。
辭谷北遊。
谷曰。
吾之大法。
在汝肩頭。
慎勿容易。
邸中閱物不遷論。
至梵志出家。
頓了旋岚偃嶽之句。
生死去來之疑。
乃作偈曰。
生死晝夜。
水流花謝。
今日乃知。
鼻孔向下。
乙亥禮文殊。
結茅五台之龍門。
匡山徹空雲栖蓮池。
相繼入山。
與師語契。
辛巳仲冬。
慈聖皇太後。
為神廟。
建祈儲道場於五台大塔寺。
百有二十二日。
師與妙峰主其事。
壬午八月。
光廟誕生。
癸未春。
遁居東海牢山。
恢複那羅延窟。
慈聖再征不得。
甲申乃得師。
辄賜内帑。
師仿古矯诏赈饑事。
以赈山東民。
丙戌。
慈聖頒藏經布金造寺。
賜額海印。
丁亥工竣。
即開爐鞴。
己醜。
請藏至南京報恩。
感寶塔放光。
乙未方士流言侵攘逮赴。
诏獄按驗無實。
坐以私創寺院。
戍雷州衛。
道出江西。
鄒元标。
迎至鐵佛庵。
與師一語投契。
頓翻前案。
丙申。
禮六祖。
抵戍寓城西坡公亭。
雷州饑疠。
師收埋骸骨。
萬計建盂蘭會。
說幽冥戒。
天大雨。
疠随止。
戊戌。
修曹溪通志。
戒靈通侍者。
酒歸侵田斥僦舍。
屠門酒肆。
皆為寶所。
大鑒之道。
勃焉中興。
師舉雲門光不透脫有兩般病因緣頌曰。
天街花月影珊珊。
沉醉東風獨倚欄。
朝罷九重人靜後。
六宮猶尚整衣冠。
舉僧問雲門。
不起一念。
還有過也無。
門曰須彌山。
頌曰。
天寒霜落月沉西。
清夜迢迢鶴夢迷。
海底日輪紅似火。
行人猶聽五更雞。
舉德山托缽因緣頌曰。
閑看師子謾調兒。
顧欠[口*(((止/少)*頁)/((白-日+田)/廾))]呻力盡施。
觸着翻身聊一擲。
低頭歸去令全提。
甲寅夏。
慈聖賓天诏至。
師返僧服。
丁巳。
建法雲寺於廬山五乳峰下。
效遠公六時修淨業。
天啟壬戌。
複住曹溪。
癸亥十月十一日。
示微疾。
沐浴焚香。
集衆告别。
顧曰。
今日截斷葛藤。
端坐而逝。
世壽七十八。
僧臘六十。
有夢遊集經論注解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