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
關燈
小
中
大
徑石滴乳集卷之三
清嗣祖沙門江州真在編
嗣法門人齊安機雲續
徑山下第九世
太崗甯禅師法嗣
杭州天目寶芳進禅師。
幼習儒。
因與同學會文。
睹芍藥花有省。
從坦然披剃。
坦誨以栢樹子話。
徧扣禅宗。
自謂。
諸方無出格鉗錘。
一晚在天界佛殿經行。
聞燈花爆。
如雷震相似。
尋谒太崗。
便問。
如何是西來密密意。
崗下禅床擒住曰。
西來無意。
你道此間是什麼意。
師無對。
如是寝食俱忘。
一日登廁。
聞鄰僧敲籌作聲。
忽然大悟。
乃懷香入室。
崗一見器之。
付偈曰。
祖祖無法付。
人人本自有。
汝受無付法。
急着傳於後。
金明旭。
舉因緣畢乃曰。
夷峰鉗錘嚴密。
門牆固不通風。
非天目老人。
亦不能破家蕩産。
大衆還有知此消息者麼。
良久卓拄杖。
下座。
徑山進頌曰。
大地山河蓦入官。
松風水月不相瞞。
滔滔隻要源頭活。
何慮人間滄海乾。
石門雲頌曰。
層岩傑閣襯仙遊。
襯得飛仙到上頭。
一腳踏翻生鐵甕。
春山花放酒盈樓。
上堂。
拈花微笑。
節外生枝。
面壁安心。
畫蛇添足。
山僧這裡。
無禅可參。
無道可學。
直教一個個。
成佛作祖去。
汝等還信得及麼。
良久拍膝雲。
劍号巨阙。
玉出昆岡。
上堂。
截瓊枝寸寸是寶。
窮秘藏點點是金。
自出洞來。
踞虎頭。
把虎尾。
千個萬個。
隻知陣後說兵書。
若龍是門躍過底。
天目有三十拄杖。
自領出去。
上堂。
舉天目禮和尚曰。
季冬極寒。
萬木短殘。
惟有梅花。
十分清韻。
野橋流水外。
茅舍催籬傍。
山僧不會東皇意。
三嗅寒香立晚陽。
師曰。
若作佛法會。
大衆将火把來照。
照者漢面皮厚多少。
若作蜩蟲小技會。
又道。
野橋流水外。
茅舍短籬傍。
新天目。
未免狗尾續貂。
今冬極寒。
柴炭俱難。
凍得泥牛腳縮。
石虎眉攢。
翻身北鬥。
面南看。
出頭乾外。
誰是我般般。
示衆。
舉月溪垂問。
為甚鐵牛眠少室。
師頌曰。
高名不借。
金玉宣同。
子輿懷寶遊諸國。
其賴安仁君子風。
僧參。
師雲。
你道。
山僧眉毛。
落卻幾莖。
僧雲。
總不見得。
師雲。
參學高流。
眼在甚麼處。
僧雲。
乾坤大地。
全在裡許。
師乃喝出。
示衆。
舉古庭堅。
因無際問。
子别我在甚處。
堅曰。
佛祖行不到處。
際曰。
還許人來否。
堅曰。
坦然無礙因緣。
師頌曰。
水邊林下舊生涯。
土凳柴床意味佳。
歸興忽然動昨夜。
謾将客思寄煙霞。
正德十四年仲冬廿四日。
說偈别衆。
茶毗得五色舍利無數。
塔於本山。
天淵源禅師法嗣 金陵祖堂興禅師。
上堂。
僧問。
如何是佛。
師雲。
靈龜曳尾。
曰莫便是麼。
師曰。
杜撰禅和。
住長塔。
示衆。
長塔既老且病。
不能傾心吐膽。
長篇闊論謙悞汝等。
亦不要汝等廣知解透公案。
如本參疑情。
便要和身拶入。
直向那邊更那邊立地回觑。
始知世間産業資生。
皆從自性流出。
此猶是合頭語。
古人謂之系驢橛。
亦謂之貼肉汗衫。
在今諸方。
往往坐在個裡。
佛法垂秋。
此其兆也。
在我長塔門下。
參要真參。
悟要實悟。
唐喪光陰。
殊為可痛。
珍重。
金陵栖霞突空升禅師。
參天成不契。
谒太崗。
崗曰。
甚處來。
曰天成。
曰天成鼻孔多少長。
曰與和尚一般。
上堂。
法華道。
我為法王。
於法自在。
又道。
是法住法位。
世間相常住。
釋迦老子。
大似淹耳偷鈴。
栖霞前是山門。
後是佛殿。
左是廚庫。
右是僧堂。
且道。
阿那個是常住底相。
試出通個消息看。
良久雲。
萬裡片雲飛始盡。
一輪明月挂煙蘿。
德山安禅師法嗣 南嶽春山崇景禅師。
上堂。
舉臨濟示衆曰。
汝等諸人。
赤肉團上。
有一無位真人。
常向諸人面門出入。
汝若不識。
但問老僧。
時有僧問。
如何是無位真人。
濟便打曰。
無位真人。
是什麼乾屎橛。
師曰。
臨濟大似一頭驢。
要見麼。
咄。
良久曰。
一頭燒火兩頭煙。
兀兀難藏個白拈。
樓碎窮年山鬼窟。
依然華藏水連天。
西竺中天表禅師。
鳳翔人。
本儒家子。
幼歸釋氏。
後禮水晶庵無着為師。
谒古心機契。
上堂。
個如露地白牛白。
頭角峥嵘赤日赫。
走向雪山深處眠。
幾回入草尋不獲。
忽尋獲。
鼻孔依然欠扭捏。
天真善禅師法嗣 太湖法華鏡堂明禅師。
示衆。
舉高沙彌看藥山。
山曰。
你來也。
曰是。
山曰。
可煞濕。
曰不打者鼓笛。
雲岩曰。
皮也無。
打什麼鼓。
道吾曰。
鼓也無。
打什麼皮。
彌曰。
大好一場曲調。
師曰。
藥山父子。
大似丹鳳沖霄。
翔翺六口雲岩鼓上作活。
道吾皮上作活。
正眼看來。
二俱口口在。
若是生機之手。
别有道理。
洞山惠禅師法嗣 嵩山别傳宗禅師。
示衆。
岩栖澗飲目雲霄。
隻有松風伴寂寥。
醒眼滄桑多劫夢。
看來天地一秋毫。
仰山道禅師法嗣 蕲水華桂山能仁秋月澄禅師。
僧問。
如何是華桂境。
師曰。
五葉千燈秀。
曰如何是境中人。
師曰。
雙眉聳半空。
僧問。
盡大地是個火坑。
得何三昧不被燒卻。
師曰。
此去尤河将八裡。
八峰聞禅師法嗣 月潭澄禅師。
天順初。
住蘇之西禅。
晚遷薦福。
興陽澤問。
不落古人窠臼。
請師速道。
師随聲便喝。
澤曰。
此是古人機用。
更乞曲施誘迪。
師連喝兩喝。
澤曰。
祖師玄言。
忘功絕謂。
出格人來。
如何提攜。
師曰。
木奴雙義髻。
出語不慚惶。
澤曰。
與麼則相逢不抵揖。
各自逞家風。
師曰。
叱退文殊消息盡。
松風韻罷欲誰彈。
師付無聞铠偈曰。
蒙山三關。
八峰漏逗。
吾展付汝。
永光橋後。
複囑曰。
宜飽研憨飲接續吾宗。
末後示衆。
大機現前。
來風自辨。
扣鑰沖關。
垛生招箭。
七佛以前消息。
諸禅德作麼生體取。
良久奄化。
三祖天然銳禅師。
因性空。
舉乳源上堂。
西來的的意。
不妨難道。
衆中莫有道得者麼。
出來試道看。
時有僧出禮拜。
乳便打曰。
是甚麼時節出頭來。
便歸方丈。
你作麼生。
師曰。
和尚曾問甚麼人來。
空曰不會。
師作掀禅床勢。
空曰。
西來的的意聻。
師曰。
濱兄若進方丈。
和尚莫說某甲答不得此話。
空曰。
這僧有吃棒分。
無吃棒分。
師拂袖便出。
齊安石門黃荊濟舟濱禅師。
上堂。
回頭轉位。
直須戴角披毛。
喚作水牯牛。
千聖萬賢。
無出頭處。
以拄杖畫一畫雲。
出得者個。
不妨顯些子作略。
石門雲曰。
直饒出得。
更參三十載。
昭覺無礙通禅師。
初參通無極白古岩澄月溪。
俱不契。
後谒八峰。
峰誨以有句無句話參究。
旬日有省。
住後雲水四至。
上堂。
魯祖常年面壁。
秘魔終日擎杈。
臨機不解通變。
驢年未許到家。
上堂。
大道無向背。
至理絕言诠。
要識安身處。
泥牛海底眠。
古溪澄禅師法嗣 成都西宗佑禅師。
上堂。
橫按拄杖曰。
父母未生前。
也隻明者個。
父母既生後。
也隻明者個。
豎起拄杖雲。
大衆看看。
個是甚麼熟碗鳴聲。
遂擲下。
歸方丈。
涿州金山寂庵湛禅師。
示衆。
昔靈源謂圓悟曰。
衲子雖有見道之資。
若不深蓄厚養。
發用必峻暴。
非特無補教門。
将恐有招禍辱。
山僧最初。
在月溪會裡。
一十三載。
方與個事。
打作一團。
始無間斷得。
非深蓄厚養發用。
安有今日也。
汝等晚學。
若不深蓄厚養。
得少許自足。
欲廓神機。
終難極妙。
又安有補於叢林哉。
龍門悟禅師法嗣 司空碧天朗禅師。
僧問。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曰。
月穿潭底靜。
風過樹頭搖。
示衆。
祇個事不是容易底。
昔在大方。
參見數知識。
問他禅道宗旨。
盡有說底衲子。
舉公案征诘差别。
亦口吧吧底。
山僧将謂佛法止此。
反到龍門。
遭渠一拶。
好像布袋盛菱角。
一齊敗露。
道流。
要續佛祖命脈。
要明道眼。
能識邪正。
其餘殺人活人機要。
非平日之溫研。
一旦對機對境。
自然過去不得。
幼習儒。
因與同學會文。
睹芍藥花有省。
從坦然披剃。
坦誨以栢樹子話。
徧扣禅宗。
自謂。
諸方無出格鉗錘。
一晚在天界佛殿經行。
聞燈花爆。
如雷震相似。
尋谒太崗。
便問。
如何是西來密密意。
崗下禅床擒住曰。
西來無意。
你道此間是什麼意。
師無對。
如是寝食俱忘。
一日登廁。
聞鄰僧敲籌作聲。
忽然大悟。
乃懷香入室。
崗一見器之。
付偈曰。
祖祖無法付。
人人本自有。
汝受無付法。
急着傳於後。
金明旭。
舉因緣畢乃曰。
夷峰鉗錘嚴密。
門牆固不通風。
非天目老人。
亦不能破家蕩産。
大衆還有知此消息者麼。
良久卓拄杖。
下座。
徑山進頌曰。
大地山河蓦入官。
松風水月不相瞞。
滔滔隻要源頭活。
何慮人間滄海乾。
石門雲頌曰。
層岩傑閣襯仙遊。
襯得飛仙到上頭。
一腳踏翻生鐵甕。
春山花放酒盈樓。
上堂。
拈花微笑。
節外生枝。
面壁安心。
畫蛇添足。
山僧這裡。
無禅可參。
無道可學。
直教一個個。
成佛作祖去。
汝等還信得及麼。
良久拍膝雲。
劍号巨阙。
玉出昆岡。
上堂。
截瓊枝寸寸是寶。
窮秘藏點點是金。
自出洞來。
踞虎頭。
把虎尾。
千個萬個。
隻知陣後說兵書。
若龍是門躍過底。
天目有三十拄杖。
自領出去。
上堂。
舉天目禮和尚曰。
季冬極寒。
萬木短殘。
惟有梅花。
十分清韻。
野橋流水外。
茅舍催籬傍。
山僧不會東皇意。
三嗅寒香立晚陽。
師曰。
若作佛法會。
大衆将火把來照。
照者漢面皮厚多少。
若作蜩蟲小技會。
又道。
野橋流水外。
茅舍短籬傍。
新天目。
未免狗尾續貂。
今冬極寒。
柴炭俱難。
凍得泥牛腳縮。
石虎眉攢。
翻身北鬥。
面南看。
出頭乾外。
誰是我般般。
示衆。
舉月溪垂問。
為甚鐵牛眠少室。
師頌曰。
高名不借。
金玉宣同。
子輿懷寶遊諸國。
其賴安仁君子風。
僧參。
師雲。
你道。
山僧眉毛。
落卻幾莖。
僧雲。
總不見得。
師雲。
參學高流。
眼在甚麼處。
僧雲。
乾坤大地。
全在裡許。
師乃喝出。
示衆。
舉古庭堅。
因無際問。
子别我在甚處。
堅曰。
佛祖行不到處。
際曰。
還許人來否。
堅曰。
坦然無礙因緣。
師頌曰。
水邊林下舊生涯。
土凳柴床意味佳。
歸興忽然動昨夜。
謾将客思寄煙霞。
正德十四年仲冬廿四日。
說偈别衆。
茶毗得五色舍利無數。
塔於本山。
天淵源禅師法嗣 金陵祖堂興禅師。
上堂。
僧問。
如何是佛。
師雲。
靈龜曳尾。
曰莫便是麼。
師曰。
杜撰禅和。
住長塔。
示衆。
長塔既老且病。
不能傾心吐膽。
長篇闊論謙悞汝等。
亦不要汝等廣知解透公案。
如本參疑情。
便要和身拶入。
直向那邊更那邊立地回觑。
始知世間産業資生。
皆從自性流出。
此猶是合頭語。
古人謂之系驢橛。
亦謂之貼肉汗衫。
在今諸方。
往往坐在個裡。
佛法垂秋。
此其兆也。
在我長塔門下。
參要真參。
悟要實悟。
唐喪光陰。
殊為可痛。
珍重。
金陵栖霞突空升禅師。
參天成不契。
谒太崗。
崗曰。
甚處來。
曰天成。
曰天成鼻孔多少長。
曰與和尚一般。
上堂。
法華道。
我為法王。
於法自在。
又道。
是法住法位。
世間相常住。
釋迦老子。
大似淹耳偷鈴。
栖霞前是山門。
後是佛殿。
左是廚庫。
右是僧堂。
且道。
阿那個是常住底相。
試出通個消息看。
良久雲。
萬裡片雲飛始盡。
一輪明月挂煙蘿。
德山安禅師法嗣 南嶽春山崇景禅師。
上堂。
舉臨濟示衆曰。
汝等諸人。
赤肉團上。
有一無位真人。
常向諸人面門出入。
汝若不識。
但問老僧。
時有僧問。
如何是無位真人。
濟便打曰。
無位真人。
是什麼乾屎橛。
師曰。
臨濟大似一頭驢。
要見麼。
咄。
良久曰。
一頭燒火兩頭煙。
兀兀難藏個白拈。
樓碎窮年山鬼窟。
依然華藏水連天。
西竺中天表禅師。
鳳翔人。
本儒家子。
幼歸釋氏。
後禮水晶庵無着為師。
谒古心機契。
上堂。
個如露地白牛白。
頭角峥嵘赤日赫。
走向雪山深處眠。
幾回入草尋不獲。
忽尋獲。
鼻孔依然欠扭捏。
天真善禅師法嗣 太湖法華鏡堂明禅師。
示衆。
舉高沙彌看藥山。
山曰。
你來也。
曰是。
山曰。
可煞濕。
曰不打者鼓笛。
雲岩曰。
皮也無。
打什麼鼓。
道吾曰。
鼓也無。
打什麼皮。
彌曰。
大好一場曲調。
師曰。
藥山父子。
大似丹鳳沖霄。
翔翺六口雲岩鼓上作活。
道吾皮上作活。
正眼看來。
二俱口口在。
若是生機之手。
别有道理。
洞山惠禅師法嗣 嵩山别傳宗禅師。
示衆。
岩栖澗飲目雲霄。
隻有松風伴寂寥。
醒眼滄桑多劫夢。
看來天地一秋毫。
仰山道禅師法嗣 蕲水華桂山能仁秋月澄禅師。
僧問。
如何是華桂境。
師曰。
五葉千燈秀。
曰如何是境中人。
師曰。
雙眉聳半空。
僧問。
盡大地是個火坑。
得何三昧不被燒卻。
師曰。
此去尤河将八裡。
八峰聞禅師法嗣 月潭澄禅師。
天順初。
住蘇之西禅。
晚遷薦福。
興陽澤問。
不落古人窠臼。
請師速道。
師随聲便喝。
澤曰。
此是古人機用。
更乞曲施誘迪。
師連喝兩喝。
澤曰。
祖師玄言。
忘功絕謂。
出格人來。
如何提攜。
師曰。
木奴雙義髻。
出語不慚惶。
澤曰。
與麼則相逢不抵揖。
各自逞家風。
師曰。
叱退文殊消息盡。
松風韻罷欲誰彈。
師付無聞铠偈曰。
蒙山三關。
八峰漏逗。
吾展付汝。
永光橋後。
複囑曰。
宜飽研憨飲接續吾宗。
末後示衆。
大機現前。
來風自辨。
扣鑰沖關。
垛生招箭。
七佛以前消息。
諸禅德作麼生體取。
良久奄化。
三祖天然銳禅師。
因性空。
舉乳源上堂。
西來的的意。
不妨難道。
衆中莫有道得者麼。
出來試道看。
時有僧出禮拜。
乳便打曰。
是甚麼時節出頭來。
便歸方丈。
你作麼生。
師曰。
和尚曾問甚麼人來。
空曰不會。
師作掀禅床勢。
空曰。
西來的的意聻。
師曰。
濱兄若進方丈。
和尚莫說某甲答不得此話。
空曰。
這僧有吃棒分。
無吃棒分。
師拂袖便出。
齊安石門黃荊濟舟濱禅師。
上堂。
回頭轉位。
直須戴角披毛。
喚作水牯牛。
千聖萬賢。
無出頭處。
以拄杖畫一畫雲。
出得者個。
不妨顯些子作略。
石門雲曰。
直饒出得。
更參三十載。
昭覺無礙通禅師。
初參通無極白古岩澄月溪。
俱不契。
後谒八峰。
峰誨以有句無句話參究。
旬日有省。
住後雲水四至。
上堂。
魯祖常年面壁。
秘魔終日擎杈。
臨機不解通變。
驢年未許到家。
上堂。
大道無向背。
至理絕言诠。
要識安身處。
泥牛海底眠。
古溪澄禅師法嗣 成都西宗佑禅師。
上堂。
橫按拄杖曰。
父母未生前。
也隻明者個。
父母既生後。
也隻明者個。
豎起拄杖雲。
大衆看看。
個是甚麼熟碗鳴聲。
遂擲下。
歸方丈。
涿州金山寂庵湛禅師。
示衆。
昔靈源謂圓悟曰。
衲子雖有見道之資。
若不深蓄厚養。
發用必峻暴。
非特無補教門。
将恐有招禍辱。
山僧最初。
在月溪會裡。
一十三載。
方與個事。
打作一團。
始無間斷得。
非深蓄厚養發用。
安有今日也。
汝等晚學。
若不深蓄厚養。
得少許自足。
欲廓神機。
終難極妙。
又安有補於叢林哉。
龍門悟禅師法嗣 司空碧天朗禅師。
僧問。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曰。
月穿潭底靜。
風過樹頭搖。
示衆。
祇個事不是容易底。
昔在大方。
參見數知識。
問他禅道宗旨。
盡有說底衲子。
舉公案征诘差别。
亦口吧吧底。
山僧将謂佛法止此。
反到龍門。
遭渠一拶。
好像布袋盛菱角。
一齊敗露。
道流。
要續佛祖命脈。
要明道眼。
能識邪正。
其餘殺人活人機要。
非平日之溫研。
一旦對機對境。
自然過去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