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

關燈
底。

     示衆。

    舉南院啐啄同時因緣。

    師頌曰。

    同時啐啄不同時。

    箭鐵飛紅打一錘。

    無限周遮頭腦裂。

    幹戈中立太平基。

    下座。

     示衆。

    舉兩堂首座相見。

    師頌。

    兩岸夾流來滾滾。

    一泓活碧去綿綿。

    師兒若解反身踯。

    海底泥牛角指天。

     住永慶寺示衆。

    個般奇特妙難言。

    蓦直臯亭跳上天。

    帝釋鼻梁遭磕破。

    波斯痛倒海門前。

     示衆。

    張公乍與李公友。

    欲進李公一杯酒。

    返被李公進一杯。

    好手手中呈好手。

    大衆要見好手麼。

    第一座抽身便出。

    師以拄杖打散。

    師方丈。

     示衆。

    甚麼物恁麼來。

    石人舞袖笑盈腮。

    泥牛入海無消息。

    木馬嘶風趂不回。

    忽趂回。

    鐵壁銀山盡打開。

    蓦拈拄杖。

    畫一畫雲。

    這裡還有一重。

     示衆。

    将心求佛。

    堕在毒海。

    離心意識。

    趨向無門。

    諸□。

    弟。

    果能休去歇去。

    以須彌山作四大海。

    白浪滔天。

    以四大海作須彌山。

    紅塵滿地。

    烹虛空之髓。

    而滋味嘗新。

    挑劫壺之燈。

    而光明灼大。

    者裡鈎錐不得。

    那畔鞭索徒施。

    所以向上一路。

    千聖不傳。

    學者勞形。

    如猿捉影。

    開彌勒之樓閣。

    法法全彰。

    入普賢之行門。

    頭頭不舍。

    到此隻得木童歌白雪。

    石女詠清泉。

    按指則海印發光。

    動弦則音聲滿耳。

    接拍既有伯牙。

    座前誰是子期。

     示衆。

    古人吃三頓棒。

    如龍得水。

    似虎靠山。

    羅籠不住。

    呼喚不回。

    倒嶽傾湫。

    平沉大地。

    收來盡是馬簸箕。

    簸□□。

    若是靈機活脫。

    别展家聲。

    着着該羅。

    步步密運。

    到者裡。

    須知曰晝雞啼。

    紅塵犬吠。

    是佛是魔。

    三十棒。

    管甚船來陸來。

    或饑或飽。

    一頓飯。

    論甚明頭暗頭。

    藏身處沒蹤迹。

    布袋橫拖。

    沒蹤迹處莫藏身。

    拄杖倒卓。

    大道祇在目前。

    要且目前難睹。

    不是目前法。

    非耳目之所到。

    大衆還知此消息麼。

    良久雲。

    但得春風齊着力。

    一時吹入我門來。

     示衆。

    舉月溪澄禅師。

    參東林悟和尚。

    呈所見。

    林不諾。

    溪以林強抑。

    出不遜語。

    一日辭林。

    林負囊送至山門。

    忽指黃犬曰。

    者畜生。

    為甚有業識無佛性。

    溪於此大悟。

    師曰。

    東林垂手處。

    大似逆鱗徑寸。

    大岡悟去。

    也是好肉剜瘡。

    雖然如是。

    者裡别有道理。

    諸人不得草草承當。

     示衆。

    舉則中上堂雲。

    結制來天陰四十日。

    今朝晴明好曬[日*良]。

    雖然臂肘不向外曲。

    諸人分上。

    也要簡點分明。

    師曰。

    平湖結制來四十日。

    雨淋淋底。

    臯亭結制來。

    四十日。

    乾曝曝底。

    諸人分上。

    亦要檢點分明。

    無論乾個濕個。

    拈向一邊。

    以拄杖卓一卓雲。

    諸人向者裡。

    試說道理看。

     示衆。

    落日如懸鼓。

    峰前仔細觀。

    霞光交大地。

    一片錦山川。

    汝等若作境話會。

    辜負平生。

    不作境話會。

    亦辜負平生。

    畢竟作麼生。

     慧頂棟曰。

    我最初讀夾山猿抱子歸青嶂裡。

    鳥銜花落碧岩前。

    覺意句冷冷然。

    及徑山霞光交大地。

    一片錦山川。

    始知者個道理。

    針劄不入。

    水洩不通。

    若非打破漆桶底。

    不錯會也大難。

     示衆。

    舉方山寶禅師。

    因僧問。

    如何是般若體。

    師雲。

    八角磨盤。

    如何是般若用。

    師雲。

    八角磨盤空裡走。

    師雲。

    瑞岩隻解随邪逐惡。

    不解回橹就岸。

    倘問臯亭。

    如何是般若體。

    蓦與一掌。

    如何是般若用。

    更與兩掌。

    不特指出般若體用。

    亦且知我衲僧門下。

    别有爪牙。

     示衆。

    舉方山和尚。

    未出家時。

    偶閱壇經。

    恍如舊習。

    乃舉黃梅衣缽因緣。

    問曰。

    既不會佛法。

    為甚又紹祖位。

    鞏曰。

    不但祖師。

    大有人不會佛法。

    亦紹祖位。

    山曰。

    和尚還紹祖位否。

    鞏曰。

    若紹祖位。

    即會佛法。

    師曰。

    瑞岩如蟲禦木。

    偶爾成文。

    淨慈被伊一拶。

    便乃平高就下。

    唱道門中。

    略較些子。

    黃梅衣缽。

    未夢見在。

    大衆要識黃梅衣缽落處麼。

    以拄杖卓一卓。

    喝一喝下座。

     示衆。

    僧問。

    三世諸佛。

    為甚不知有。

    師曰。

    聰明反被聰明悞。

    進雲。

    黧奴白牯。

    為甚卻知有。

    師曰。

    棒打石人頭。

    嚗嚗論實事。

    僧禮拜。

    師舉斷橋上堂雲。

    雁山雲台峤月。

    或卷或舒。

    或圓或缺。

    兩兩三三。

    朝遊暮往。

    袈裟角拄杖頭。

    挑底挑。

    裡底裡。

    不妨自怡自悅。

    若到瑞岩。

    定是打教棒折。

    何故。

    而今甚麼時節。

    師曰。

    古人赤心片片。

    隻要功論蓋代。

    當日若有見義勇為者。

    待他正與麼道。

    從旁走出。

    震威一喝。

    看他做甚麼手腳。

    更喝兩喝下去。

    瑞岩即有定亂之謀。

    管取退身不及。

     示衆。

    舉天目進禅師問夷峰甯和尚。

    如何是西來密密意。

    峰下禅床擒住曰。

    西來無意。

    你道。

    此間是甚麼意。

    目自此寝食俱忘。

    一日登廁。

    聞僧敲籌作聲。

    忽猛省。

    師曰。

    大岡有驅耕奪食之施。

    無電激雷奔之作。

    以緻天目。

    沉言滞句。

    堕在機境。

    及聞籌聲。

    遭他怪笑。

    若是徑山。

    打開潑天門戶。

    一任赤骥追風。

    精金躍冶。

    何故。

    青山無數行人少。

    紅雨和煙墜绮羅。

     師。

    在龍居首座寮。

    僧問。

    已到車溪。

    更不為人時如何。

    師曰。

    樓上春風時欲歇。

    誰能攬鏡看愁眉。

    僧拟進語。

    師喝出。

     鐵容玄頌曰。

    真珠簾箔掩蘭房。

    明月沉沉客漏長。

    瓊佩乍生春草碧。

    嬌容應不複臨妝。

     雲庵量頌曰。

    玉箫吹徹鳳凰台。

    古殿深沉曉未開。

    滿地落花春已去。

    綠陰空鎖舊莓苔。

     僧問。

    一念緣起無生。

    超彼三乘權學等見。

    阿誰緣起有生耶。

    師震聲一喝。

    僧禮拜。

     晦牧密頌曰。

    雲收雨歇海天寬。

    浪激因風起禍端。

    識得長江波是水。

    沙鷗夜宿荻蘆彎。

     聞谷問。

    了即業障本來空。

    為甚師子尊者。

    被罽賓國王斬卻。

    師曰。

    本來空。

    曰争奈頭何。

    師曰。

    本來空。

    曰為甚罽賓國王。

    一手堕地。

    師曰。

    本來空。

     微塵盛頌曰。

    柳汀斜對野人窗。

    零落衰條伴曉江。

    正是霜風飄斷處。

    寒鷗驚起一雙雙。

     因檀越飯僧。

    知客行嚫。

    維那唱雲。

    闆首三分。

    執事二分。

    散衆一分。

    師問侍者雲。

    汝是幾分。

    僧無語。

    師召知客曰。

    何不與他。

    僧亦無語。

    師顧視大衆。

    維那問訊出堂。

     雪次。

    侍者推窗雲。

    滿山都是雪。

    師雲。

    随聲逐色漢。

    僧雲。

    請和尚離聲色道一句。

    師雲。

    滿山都是雪。

     普明用曰。

    者僧身挨白刃。

    活得命來。

    不妨好手。

    徑山費盡鹽醬。

    究竟不獲稱心。

    者裡有向聲色外。

    别道一句者麼。

    良久曰。

    切忌道滿山都是雪。

     東林在曰。

    者僧與麼問。

    南祖與麼答。

    固是一等平懷。

    普明與麼批判。

    未免當途栽棘。

    東林要大膽道個滿山都是雪。

    隻知龍向葛坡出。

    不覺風雷舌上生。

    揮拂子下座。

     普請。

    師攜作具領衆到山門。

    适園頭洗菜。

    磨頭曬巾。

    師指二人謂衆曰。

    園有園頭。

    磨有磨頭。

    複指自身雲。

    要者漢作麼。

    衆無語。

    師抛作具。

    歸方丈。

     雲庵量頌曰。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閑事挂心頭。

    便是人間好時節。

     師主法十餘年。

    惟清白約衆。

    孤潔自居。

    傍門依戶之徒。

    畏如湯火。

    僅鴛湖獨親法乳。

    師志在古道。

    凡片紙隻字。

    誠般若之腴膠也。

     泰昌改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