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

關燈
誵訛古今。

    多少師僧。

    到者裡。

    開口不得。

    思量不及。

    舉揚不出。

    蓦拈拄杖曰。

    今日為甚卻落在山僧手中。

    以拄杖橫按曰。

    橫也由我。

    豎起拄杖曰。

    豎也由我。

    放下拄杖曰。

    放下也由我。

    以緻卷舒殺活總由我。

    又以拄杖。

    向空中點一下曰。

    正當恁麼時。

    從上佛祖。

    以至天下老和尚。

    到者裡。

    隻得乞命有分。

    衆中莫有為佛祖出氣底麼。

    良久卓拄杖一下曰。

    [翟*支]瞎金剛正眼。

    靠倒空王寶殿。

    汝等諸人。

    讨甚麼碗。

     示衆。

    選佛場開定祖機。

    辨明邪正在鉗錘。

    禹門浪暖風雷動。

    正是魚龍變化時。

    衆中莫有沖波激浪者麼。

    良久以拂子打○曰。

    機先一着。

    觌面全提。

    擊禅床一下。

    句外一言。

    和聲揭露。

    不許傍思顧□。

    □容拟議分踈。

    眨得眼來。

    劍雲久矣。

    □饒佛祖。

    到□□。

    隻攢眉有分。

    何故。

    蓋為非□路可通。

    非心識可測。

    若是英俊衲僧。

    向未舉已前。

    便當點首一笑。

    猶較些子。

    近世人心不古。

    學者不務真參。

    實□□是接響承虛。

    以學識依通為悟明。

    穿鑿機緣為參究。

    破壞律儀為解脫。

    夤緣據立為□世。

    以緻祖風凋斃。

    魔說熾然。

    塞佛祖之坦途。

    瞽□天之正眼。

    使吾祖教外别傳之道。

    於斯委地。

    大□世尊。

    於二□□□□□□□衆生心病。

    預設多□。

    □垂規則。

    故曰末世衆生。

    □□□道。

    無令求悟。

    惟□多聞。

    增長我見。

    又□□□□□□□□使普令開□。

    □以結制安居。

    克□□□□之。

    則□□生無礙。

    故□□結□□時也。

    諸大德。

    於九十日中還。

    曾證悟也□已悟者。

    且置勿論。

    如或未悟。

    則此一期。

    又是虛喪了□。

    若是真正□□。

    以十方法界。

    為圓覺期場。

    無論百日千日。

    □□□□。

    但以舉起話□。

    □始一年□悟參一年。

    十年不□□□年。

    及至二十年三十年。

    盡平生不悟。

    決定不移此志。

    隻要見個徹頭徹尾真實究竟處。

    方一放參之日。

    所謂一□萬年。

    豈虛語哉。

    豎起拂子。

    諸大德。

    還知落處麼。

    幻叟今□□□□舌。

    更□諸人。

    下個注腳。

    猛火鑄成金彈子。

    當機捏碎又渾□。

    等閑得失俱拈卻。

    風送潮音出□□。

     天順改元。

    由匡廬歸蜀。

    韓都候。

    於方山建雲峰寺。

    迎師住持。

    成化九年三月望日。

    示微疾。

    衆請末後句。

    師展兩手曰。

    會麼。

    複曰。

    今年今日。

    推車撞壁。

    撞破虛空。

    青天霹靂。

    阿呵呵。

    泥牛吞卻老龍珠。

    澄澄性海漚花息。

    泊然而逝。

    壽七十。

    僧臘六十一。

     普州大定太虛沖禅師。

    問無際。

    德山用棒。

    臨濟行喝。

    還當得□。

    際曰。

    臨濟德山且止。

    親切還我話頭來。

    師曰。

    若論親切處。

    和尚也須回避。

    際拈拄杖。

    師便喝。

     重慶□西禅雪峰瑞禅師。

    天奇瑞參。

    師問。

    無字意作麼生。

    可乃移時方覺。

    答曰。

    澗底頑冰吞宇宙。

    性湖明月匝天寒。

    師大喝曰。

    汝還有嫌凡愛聖底心。

    掃妄求真底見。

    奇曰。

    是。

    師曰。

    你若嫌凡愛聖。

    斷般若之善根。

    你若掃妄求真。

    絕諸佛之命脈。

    震聲又喝曰。

    真又是誰。

    妄又是誰。

    凡又是誰。

    聖又是誰。

    奇豁然便禮拜。

     伏牛物外無念圓信禅師。

    金台高氏子。

    生於宣德己酉。

    九歲出家。

    受具後。

    首見無際於隆恩有省。

    入天順己卯。

    歸牛山結茆。

    辛巳詣繁昌參月幻。

    幻問。

    何處來。

    師曰。

    牛山。

    幻曰。

    人在者裡。

    牛聻。

    師曰。

    觌面不相識。

    全體露堂堂。

    幻曰。

    雖然如是。

    頭角不全在。

    師曰。

    某甲今日山行困。

    幻複拈起竹篦曰。

    喚作竹篦則觸。

    不喚作竹篦則背。

    上座作麼生。

    師曰。

    有勞神用。

    幻曰。

    未在更道。

    師便進前。

    奪竹篦。

    擲於地。

    幻軒渠大笑。

    師曰。

    某甲罪過。

    便禮拜。

    幻乃撫而印之。

    師庵居三十載。

    開法伏牛。

    僧問。

    龐居士道。

    一種沒弦琴。

    惟師彈得妙。

    某甲今日。

    請和尚彈看。

    師欬[口*敕]一聲。

    僧曰不會。

    師曰。

    鐘作鐘聲。

    鼓作鼓響。

    曰意旨如何。

    師曰。

    馬祖去世久矣。

    問如何是即心即佛。

    師曰。

    富兒易驕。

    曰非心非佛。

    又作麼生。

    師曰。

    窮坑難滿。

    曰某甲不會。

    師曰。

    若道即心即佛。

    大似好肉剜瘡。

    若言非心非佛。

    何異灸[病-丙+念]如艾。

    直饒道不是心。

    不是佛。

    不是物。

    也是平地乞交。

    且道。

    畢竟如何。

    坐來拭幾添香火。

    粥罷呼童洗缽盂。

     黃州石門山黃荊潔空圓通禅師。

    上堂。

    拂子未拈已前。

    針錐徧地。

    及向諸人面門一拂。

    便覺有生有殺。

    有權有實。

    雕文喪德。

    伊誰之咎。

    你有拄杖子。

    我與你拄杖子。

    你無拄杖子。

    我奪你拄杖子。

    石門不是痛處着艾。

    要與古人。

    抖筋抖骨。

    所謂珠簾半卷剛羞面。

    彩袖餘霞拂石苔。

     太平府八峰山廣善寶月潭禅師。

    大慧參。

    師問。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慧曰。

    東嶺上有雲。

    師曰。

    有雨雲無雨雲。

    慧曰。

    雨淋淋地。

    師曰。

    下後如何。

    慧曰。

    白浪滔天。

    師曰。

    盡大地是個火坑。

    得何三昧。

    不被燒卻。

    慧曰。

    東海鯉魚吞卻日。

     成化間。

    一日撾鼓上堂。

    化緣已畢。

    大地山河絕消息。

    黃金殿上無知音。

    免教諸人空狼藉。

    便化。

     素庵田大士法嗣 楊州天甯寺和庵忠禅師。

    僧參。

    師曰。

    甚處來。

    曰嵩山。

    師曰。

    曾到五乳峰麼。

    曰在彼過夏。

    師曰。

    聽月岩畔石。

    為甚麼。

    大底大。

    小底小。

    僧無對。

    師打曰。

    何曾到彼來。

     大雲入曰。

    要到五乳峰麼。

    豎拂子曰。

    盡大地人。

    向者裡相見。

     四明法中正堪禅師。

    僧參。

    師豎拂子曰。

    你道喚作甚麼。

    曰甯可永劫沉淪。

    不向諸聖求解脫。

    師擲下拂子。

    複豎拳曰。

    你道者個喚作甚麼。

    曰學人終不作鬼窟裡活計。

    師笑曰。

    龍蛇易辨。

    衲子難瞞。

    僧禮拜。

     佛迹頤庵真禅師。

    示衆。

    青山疊疊。

    綠水滔滔。

    於斯會得。

    獨步高超。

    雖然如此。

    也是尋常茶飯。

    古德雲。

    欲窮千裡目。

    更上一層樓。

    承古有言。

    機不離位。

    堕在毒海。

    語不驚人。

    陷於流俗。

    若擊石火裡别缁素。

    閃電光中辨殺活。

    可以坐斷千差。

    壁立萬仞。

    還知有恁麼時節也無。

    錯。

    勘破了也。

    如今談禅者。

    腳跟點地。

    鼻孔撩天。

    具正眼者。

    落落罕聞。

    所以偏正不一。

    各立異端。

    堅執己解。

    勿通實理。

    所謂正法難扶。

    邪法競興。

    古雲。

    信有十分。

    則疑有十分。

    疑有十分。

    則悟有十分。

    可将眼裡所見。

    耳裡所聞。

    惡知惡見。

    奇言妙句。

    禅道佛法。

    貢高我慢等心。

    徹底傾瀉。

    莫存毫末。

    隻就向未明未了公案上。

    距定腳跟。

    豎起脊梁。

    無分晝夜。

    無參處參。

    無疑處疑。

    直得東西不辨。

    南北不分。

    呆樁樁地。

    卻如個有氣的死人相似。

    心随境化。

    觸着還知。

    打破髑髅不從他得。

    豈不慶快平生。

     徑山下第八世 太岡澄禅師法嗣 南京太岡夷峰甯禅師。

    杭州錢氏子。

    生而岐嶷。

    舉止不凡。

    年十二。

    博通經史。

    無濟世意。

    禮雪峰善和尚披剃。

    親靈隐。

    扣雪骨。

    侍妙峰有年。

    凡師所到。

    無有拆其機者。

    後侍月溪。

    因僧請益。

    溪曰。

    佛法不是鮮魚。

    怕爛卻那。

    即打出。

    師在傍大悟。

     石門雲頌曰。

    丹奏宸衷隔翠微。

    珪璋屏列尚依依。

    徹簾忽聽金鐘曉。

    五鳳樓前各自歸。

     月溪付師法偈曰。

    心即能知心。

    法即可知法。

    今所付法心。

    非心亦非法。

    師繼澄席。

     上堂。

    心王自在。

    法性無偏。

    一切佛事。

    水月空花。

    本來寂靜。

    釋迦老子。

    全身在汝眉毛罅裡。

    諸人會麼。

    若不會。

    太岡替你。

    下涅盤堂。

     上堂。

    大凡提唱宗綱。

    須具三要。

    第一要。

    明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