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拈古請益錄卷上
關燈
小
中
大
道。
盡大地是沙門一隻眼。
那裡放鼻孔。
萬松道。
盡大地是沙門鼻孔。
何處着眼。
直饒你互奪互存。
雙收雙放。
我更問你耳朵向什麼處着。
所以趙州道。
我要你會。
天童道。
還端的也無。
又道直饒你這裡會得七穿八穴。
我也知你出趙州桊缋不得。
天童恁麼道。
是眼内語。
眼外語。
争如[翟*支]瞎趙州眼。
方見眉毛向上人。
第四十一則靈雲露柱 舉鏡清問靈雲。
混沌未分時如何。
(誰教汝鑿竅)雲曰。
露柱懷胎。
(暗中書字。
文彩已彰)清雲。
分後如何。
(許多時甚處去來)雲曰。
如片雲點太清。
(話作兩橛)清雲。
祇如太清還受點也無。
(事無一向)雲不對。
(何不早道)清雲。
恁麼則含生不來也。
(将頭不猛)雲亦不對。
(重說偈言)清雲。
直得純清絕點時如何。
(猶有這個在)雲曰。
猶是真常流注。
(合口了卻開得)清曰。
如何是真常流注。
(無風起浪作麼)雲曰。
似鏡常明。
(猶為剩法)清雲。
向上更有事不。
(不可即這裡坐殺)雲曰。
有。
(何不道無)清曰。
如何是向上事。
(乞聞一聲)雲曰。
打破鏡來與子相見。
(有甚麼眼)天童拈雲。
分與未分。
(已築界牆)玉機夜動。
(踏翻關捩)點與不點。
(帶累晴空)金梭暗抛。
(已彰文彩)直是一色純清。
(黃河上源濁)未得十成安穩。
(店司安下)且道打破鏡來。
向什麼處相見。
(慚惶殺人)還會麼。
(是何心行)清秋老兔吞光後。
(誰共澄潭照影寒)湛水蒼龍蛻骨時(高出層霄望不窮)。
師雲。
首楞嚴道。
如急流水。
望為恬靜。
流急不見。
非為無流。
靈雲喚作真常流注。
圓覺經道。
潛續如命。
為壽者相。
諸方謂之命根不斷。
一條紅線掌中牽。
分與未分。
點與不點。
是衲僧家常茶飯。
最好是打破鏡底時節。
命根斷處。
妄識銷镕。
流注枯乾。
無壽者相。
正恁麼時。
向甚麼處與靈雲相見。
天地黯黑。
如一錠墨相似。
喚作衲僧奪胎換骨。
轉身一路。
吹殘劫燒灰飛後。
突出虛空未兆前。
第四十二則石鞏弓箭 舉石鞏上堂。
乃張弓架箭。
(各自念得佛堂經)三平擘開[離-蹂+月]當之。
(宿世冤家。
因緣聚會)鞏雲。
一張弓。
兩隻箭。
祇射得半個聖人。
(未拈弓箭。
好個圓全長老)天童拈雲。
石鞏習氣不除。
(卻不酸醋氣)三平相席打令。
(恰似個丈夫兒)卻雲。
三十年一張弓。
兩隻箭。
祇射得半個聖人。
(天不降全)豈不是以己方人。
(仁者見之謂之仁)大都不入驚人浪。
(卻解折折弓箭)到了難尋稱意魚(人心難滿)。
師雲。
無盡燈具雲。
撫州石鞏慧藏禅師。
本弋獵人。
逐鹿至馬祖庵。
機緣契會。
投祖出家。
住院。
凡見僧執弓架箭以示之。
三平至。
鞏曰。
看箭。
平撥開胸曰。
此是殺人箭。
活人箭又如何。
鞏扣弦三下。
平便展拜。
鞏曰。
三十年。
舉一張弓。
架兩隻箭。
祇射得半個聖人。
遂折折弓箭。
平後見大颠。
舉似之。
颠曰。
既是活人箭。
為甚向弦上辨。
平無對。
颠曰。
三十年後。
要人舉此話也難得。
萬松道。
今日幸遇和尚。
雲門問長慶。
如何道。
免得雲作半個聖人。
長慶雲。
若不還價。
争辨真僞。
門雲。
入水見長人。
萬松道。
真鍮不換金。
首山雲。
人人盡道三平中的。
莫屈他也無。
良久雲。
機關不是韓光作。
莫把胸襟當等閑。
萬松道。
切忌詐明頭。
姜山愛雲。
射虎不真。
徒勞沒羽。
萬松道。
不見道半個聖人。
佛鑒雲。
大小三平。
元來祇是死漢。
若非死漢。
又覓甚麼活人箭。
石鞏龍頭蛇尾。
矢在弦上。
又卻不發。
當時若便與一箭。
那裡得來。
更要大颠作死馬醫。
醫之不瘥。
從他掘地深埋。
且如智海恁麼批判古今。
還有過也無。
乃雲。
細雨灑花千點淚。
淡煙籠竹一堆愁。
萬松道。
煩惱皆因強出頭。
法燈頌雲。
古有石鞏師。
架弓箭而坐。
如斯三十年。
知音無一個。
三平中的來。
父子相投和。
子細返思量。
元伊是射垛。
萬松道。
靈山授記。
未似今日。
天童略之雲。
石鞏上堂。
乃張弓架箭。
三平擘開胸當之。
鞏雲。
一張弓。
兩隻箭。
三十年祇射得半個聖人。
俱胝因天龍一指頭禅。
一生受用不盡。
故凡有所問。
祇豎一指。
石鞏因張弓架箭而悟。
故常以張弓架箭示人。
雲頂敷道。
道吾舞笏同人會。
石鞏張弓作者谙。
三平擘胸當之。
一等是弄粥飯氣。
不妨應時及節。
佛果引三平頌雲。
解擘當胸箭。
如何祇半人。
為從途路得。
所以不全身。
這般說話。
大似減人光彩。
萬松即不然。
受箭張弓處。
師資本一人。
不離華下路。
便見洞中春。
天童道。
張弓底習氣不除。
受箭底相席打令。
所以耽源交拳。
仰山女拜。
為複是全提作用。
為複是時節因緣。
卻道三十年張弓架箭。
祇射得半個聖人。
萬松道。
石鞏示不全之肯。
天童真以己方人。
還知石鞏信彩處麼。
祇将日月為香餌。
應手華鱗忽上鈎。
第四十三則雲門法身 舉僧問雲門如何是清淨法身。
(不是目前機)門雲。
花藥欄。
(開口斯當)僧雲。
便恁麼去時如何。
(莫錯認)門雲。
金毛師子。
(一手擡一手捺)雪窦着語雲。
太無端。
(一箭射兩垛)天童拈雲。
賊來須打。
(泥裡着棘針)客來須待。
(苦口是良藥)雲門。
雪窦。
二俱作家。
(祇會待客。
不解打賊)這裡莫有便恁麼去者麼。
(唆貓入枯井)切忌撞頭磕額(暮故瞎茅廣)。
師雲。
萬松昔在大慶壽玄悟席下。
一年入室兩度。
經半年。
才得告香入室。
室中舉問玄沙如何是清淨法身。
沙雲。
膿滴滴。
此是玄悟之師。
高郵定和尚悟處。
今日看來這清淨法身話。
玄沙答得最強。
高郵悟處更的。
雲門答花藥欄。
權實并舉。
道金毛師子。
褒貶雙行。
這僧道。
便恁麼去。
雪窦道。
太無端。
可謂賊來須打。
客來須待。
雪窦道。
花藥欄。
莫颟顸。
星在稱兮不在盤。
恐人錯認一機一境。
不薦普天匝地一段大事。
便是撞着露柱。
磕破燈籠。
喚作撞頭磕額。
此猶可恕。
忽然向花藥欄上絆番。
金毛師子上磕倒。
也大煞粗心。
不見保福因僧侍立。
福曰。
你得與麼粗心。
僧曰。
甚處是某粗心處。
福拈一塊土度與曰。
抛向門外着。
僧抛了卻來曰。
甚處是某粗心。
福曰。
我見你築着磕着。
所以道你粗心。
雪窦拈雲。
然則這僧被熱謾。
争奈真不掩僞。
曲不藏直。
雪窦将今視古。
於理不甘。
你這一隊漢。
或僧堂裡來。
寮舍内出。
築着磕着。
亦乃不知。
近來粗心轉盛。
我若放過。
便見諸方撿責。
卓拄杖下座。
天童道撞頭磕額。
保福道。
築着磕着。
且道是同是别。
雪窦道這僧被熱謾。
且道雲門何似保福。
難甘放不過。
雪窦何似天童。
保福門下。
昔日粗心尚多。
萬松門下。
近日粗心更甚。
何也。
覓個築着磕着底也不可得。
第四十四則曹山父子 舉僧問曹山。
子歸就父。
為什麼父全不顧。
(下不論上)山雲。
理合如斯。
(清官易斷)僧雲。
父子之恩何在。
(粉骨難酬)山雲。
始成父子之恩。
(至化無私)僧雲。
如何是父子之恩。
(大功不宰)山雲。
刀斧斫不開。
(甚處下手)天童拈雲。
翡翠簾垂。
絲綸未降。
(樞密不得旨)紫羅帳合。
視聽難通。
(尊嚴不露顔)犯動毛頭。
月升夜戶。
(照不失虛)密移一步。
鶴出銀籠。
(穿開碧落天)還知麼。
(這裡使不着)脫身一色無遺影。
(太平本是将軍緻)不坐同風落大功(不許将軍見太平)。
師雲。
禮記缁衣子曰。
王言如絲。
其出如綸。
王言如綸。
其出如綍洪覺範天覺奏号圓明寶覺禅師。
其深機妙智。
真不忝所賜。
嘗雲。
機貴回互。
使不犯正位。
語忌十成。
使不落今時。
沩仰父子。
曹洞師資。
為兩派之源。
洞山法付曹山曰。
子真法器。
吾久知之。
我於先師處親傳寶鏡三昧。
事窮的要。
今付授汝。
仍以綱要。
三頌。
三滲漏。
付之。
山徧禮祖塔。
因拟曹溪之号。
所至以曹名其居。
故号曹山。
曹洞正宗。
於今鼎盛。
僧問子歸就父。
為什麼父全不顧。
這僧久參洞上。
将深密威嚴處。
置個問端。
曹山識法者恐。
不敢犯令洩機。
祇答理合如斯。
這僧要窮堂奧。
深入虎穴道。
父子之恩何在。
曹山不傷風化。
不動音容。
答道。
始成父子之恩。
這僧放無底末。
更問如何是父子之恩。
曹山盡力提持。
罄囊分付。
道。
刀斧斫不開。
此退位朝君。
轉身就父處。
不道同。
祇是無别。
天童於夜明簾外。
空王殿中。
借無舌人傳宣。
敕無耳人承旨。
此猶是月升夜戶邊事。
鶴出銀籠一句。
作麼生道。
九臯才翥翼。
千裡漫追風。
第四十五則白水沙水 舉白水垂語雲。
眼裡着沙不得。
(喚甚作沙)耳裡着水不得。
(喚甚作水)僧便問如何是眼裡着沙不得。
(又撒一把)水雲。
應真無比。
(從來不眼花)僧雲。
如何是耳裡着水不得。
(更灌一杓)水雲。
白淨無垢。
(不曾挑耳塞)天童拈雲。
白水老人。
可謂大而無外。
(綿綿不漏絲)小而無内。
(關掃不容塵)具足千變萬化。
(不借别人家裡事)祇個赤手空身。
(将無作有旋支梧)不受一滴塵。
(失之本無)直是滿眼滿耳。
(得之本有)還見麼。
(卻恁麼去)立足無閑地。
(看腳下)知心有幾人(不道無。
祇是少)。
師雲。
筠州高安白水院本仁禅師。
參洞山。
問。
未有之言。
請師示誨。
山以不諾無人肯答之。
水得旨後。
昭宗天福。
止洪井白水。
衆盈三百。
上堂曰。
老僧尋常不欲向聲前句後。
鼓弄人家男女。
何故聲不是聲。
色不是色。
僧問如何是聲不是聲。
水曰。
喚作色得麼。
僧曰。
如何是色不是色。
水曰。
喚作聲得麼。
僧作禮。
水曰。
且道為汝說。
答汝話。
若人辨得。
有個入處。
萬松嘗教人看此話。
雖明劫外機。
不壞世間相。
所以道他參活句。
不參死句。
今日将聲色話鼓弄人家男女。
又道眼裡着沙不得。
耳裡着水不得。
雪窦亦曾舉此兩句。
後卻番案雲。
眼裡着得須彌山。
耳裡着得大海水。
白水雖無後段。
暗中打做一團。
這僧問如何是眼裡着沙不得。
水曰。
應真無比。
又問如何是耳裡着水不得。
水曰。
白淨無垢。
和雪窦收拾了也。
佛鑒拈雲。
遠觀山有色。
近聽水無聲。
此一聯語。
是題山水畫圖。
佛鑒拈來出一隻眼。
遠山有色。
時人知有。
近水無聲。
令人疑着。
所以天童道。
雖大而無外。
小而無内。
千變萬化不彰形。
滿眼滿耳無一點。
盡大地是沙門一隻腳。
正好移身換步。
勝默老師道。
地藉不履而能行。
心賴無知而展照。
天童卻道。
立足無閑地。
萬松道。
正好移身換步。
又作麼生。
肚裡觑破腳。
第四十六則參同回互 舉參同契雲。
回互不回互。
(大人得自在)僧問雲門。
如何是回互。
(不合恁麼問)門指闆頭雲。
不可喚作闆頭。
(切忌觸諱)僧雲。
如何是不回互。
(正好恁麼問)門雲。
這個是闆頭。
(親言出親口)天童拈雲。
石頭舌頭無骨。
(甚不得道)雲門眼裡有筯。
(觑透心肝)千古之下。
聲光赫揚。
(也要天童舉覺)如今要把手共行。
直須恁麼。
始解不恁麼。
(得恁麼無碑記)然後沒交涉。
(可煞有禅)還相委悉麼。
(卒客無卒主)少年曾決龍蛇陣。
(三十年久向天童)潦倒還聽稚子歌(今日錯為人下注腳)。
師舉參同契雲。
門門一切境。
回互不回互。
回而更相涉。
不爾依位住。
大慧杲上堂雲。
今朝又是五月五。
大鬼拍手小鬼舞。
蓦然撞着桃符神。
兩手椎。
胸叫冤苦。
艾人雲。
休叫苦。
遂拈拄杖卓一下雲。
祇有一處堪回互。
回互不回互。
回而更相涉。
擲下雲。
不爾依位住。
參萬松道。
祇有一處堪回互。
雲門道。
喚甚麼作闆頭。
锺馗桃符走入大慧拄杖裡去也。
回互不回互。
回而更相涉。
大鬼小鬼向艾人鼻孔裡藏身。
擲下拄杖雲。
不爾依位住。
雲門道這。
個是闆頭。
僧問雲門。
如何是一切智智清淨。
此問出大般若初分難信解品。
八十餘科。
若一切智智清淨。
更互相涉。
無二無二分。
無别無斷故。
雲門答雲。
僧堂走入佛殿裡去也。
雲門常用此機。
人多難解。
萬松頌出。
佛殿入燈籠。
牛皮鞔露柱。
無二無二分。
無别無斷故。
天童要與石頭雲門把臂共行。
直須恁麼。
始解不恁麼。
正是回互不回互。
喚甚麼作闆頭時節。
又道然後沒交涉。
不爾依位住。
這個是闆頭時節。
此喚作決龍蛇陣。
作麼生是聽稚子歌處。
萬松沒去着。
與人說公案。
第四十七則芭焦拄杖 舉芭蕉示衆雲。
你有拄杖子。
我與你拄杖子。
(骨堆上添土)你無拄杖子。
我奪你拄杖子。
(出土處掘坑)天童拈雲。
你有則一切有。
(人人具足)你無則一切無。
(脫體全空)有無自是當人。
(圓同太虛。
無欠無餘)與奪關芭蕉甚事。
(良由取舍。
所以不如)正恁麼時。
作麼生是你拄杖子(和聲便打)。
師雲。
郢州芭蕉山慧清禅師。
嗣南塔光湧。
湧嗣仰山。
蕉乃沩山重孫也。
上堂曰。
我二十八到仰山。
見南塔上堂曰。
汝等諸人。
若是個漢。
才出母胎。
便作師子吼解。
豈不快哉。
當時我於這下歇得身心。
便依之五載。
蕉示衆曰。
你有拄杖子。
我與你拄杖子。
萬松道。
祖師不西來。
少林傳妙訣。
何須達磨直指人心。
又道你無拄杖子。
我奪你拄杖子。
直饒一物不将來。
更須放下始得。
大沩喆雲。
大沩即不然。
你有拄杖子。
我奪你拄杖子。
你無拄杖子。
我與你拄杖子。
大沩既如是。
諸人還用得也未。
若人用得。
德山先鋒。
臨濟合後。
若用不得。
且還本主。
萬松道。
順水推船。
時人知有。
天童拈出。
大丈夫兒。
有無在己。
不受芭蕉處分。
這個從上來。
喚作衲僧拄杖子。
天童恐當人諱卻更道。
正恁麼時作麼生是你拄杖子。
直饒拈得出。
莫教萬松見。
折做八截。
燒灰揚卻。
萬松老矣。
留得也好。
何也。
有時扶過斷橋水。
幾度伴歸明月村。
第四十八則香嚴枯木 舉僧問香嚴如何是道。
(看腳下)嚴雲。
枯木裡龍吟。
(不因牆外底。
争得到長安)僧雲。
如何是道中人。
(解行巇崄路。
不在系行纏)嚴雲。
髑髅裡眼睛。
(貪尋芳草路。
迷卻故園春)僧舉問石霜。
如何是枯木裡龍吟。
(這啞漢何不高聲問)霜雲。
猶帶喜在。
(蒼天蒼天)僧雲。
如何是髑髅裡眼睛。
(這瞎漢還見山僧麼)霜雲。
猶帶識在。
(莫錯認)天童拈雲。
王居門裡。
(穴不栖巢)臣不出門(明不越戶)。
師雲。
鄧州南陽香嚴寺智閑禅師。
依大沩究涅盤之理。
沩曰。
我不問汝平生卷冊上記得底學解。
汝未出母胞胎。
東西不辨時。
何者是汝自己。
師懵然。
久之進數語。
沩并不許。
嚴曰。
卻請和尚道。
沩曰。
吾道於汝何益。
限二日道得。
契。
則記汝。
嚴歸堂徧閱所集。
無一語堪對。
歎曰。
畫餅不充饑。
遂焚之曰。
此生不學佛法。
且作個長行粥飯僧。
免役心神。
泣辭而去。
一僧問何往。
嚴舉前話雲。
下山歇去。
僧曰南陽香嚴寺古基在。
兄可結茅。
吾化米給汝。
嚴後治基芟草。
聞瓦礫擊竹作聲。
大悟。
熏沐遙禮謝雲。
和尚大慈。
恩逾日月。
當時若為我說。
何有今日耶。
住時。
後僧問如何是道。
道之一字。
猶是強名。
洞山道。
龍吟枯木。
異響難聞。
萬松嘗問僧如何是異響。
僧雲。
不會。
萬松道。
善解龍吟。
香嚴答枯木裡龍吟。
何異強名曰道。
無盡燈作僧雲不會。
嚴雲。
髑髅裡眼睛。
天童道。
僧再問如何是道中人。
驢事未了。
馬事到來。
道既強名。
人從何立。
故嚴答雲。
髑髅裡眼睛。
這僧不會。
舉問石霜。
如何是枯木裡龍吟。
石霜随手點破道。
猶帶喜在。
又問如何是髑髅裡眼睛霜雲。
猶帶識在。
有道則有喜。
有人則有識。
這僧展轉不會。
又問曹山。
山以偈示之曰。
枯木龍吟真見道。
髑髅無識眼初明。
喜識盡時消息盡。
當人那辨濁中清。
僧再問。
如何是枯木裡龍吟。
山曰。
血脈不斷。
僧曰。
如何是髑髅裡眼睛。
山曰。
乾不盡。
僧曰。
未審還有得聞者不。
山曰。
盡大地未有一個不聞者。
僧曰。
未審龍吟是何章句。
山曰。
不知是何章句。
聞者皆喪。
有本頌在後。
玄沙别師之初句雲。
龍藏枯木。
佛果雲。
念不異。
心不差。
圓融五位君臣。
跳出無為三毒。
便可向枯木上生花。
寒嚴中吹律。
看他三個老宿。
一人透語滲漏。
一人透情滲漏。
一人透見滲漏。
若善參詳。
便可玄關獨步。
還委悉麼。
莫守寒岩異草青。
坐着白雲宗不妙。
這香嚴公案。
勘會移台。
引惹詞訟。
天童舉綱要。
祇以兩句斷之道。
王居門裡。
臣不出門。
能以無量法門作一句說。
有時一字法門。
海墨書而不盡。
還識天童安家樂業處麼。
獨鶴有時常伴水。
好雲無事不離山。
第四十九則三藏他心 舉大耳三藏得他心通。
朝見肅宗帝。
帝命忠國師驗之。
藏見國師便禮拜。
側立於右。
國師雲。
汝得他心通是不。
藏雲。
不敢。
國師雲。
汝道老僧祇今在什麼處。
(當面諱卻)藏雲。
和尚是一國之師。
何得在西川看競渡船。
(莫錯認)國師再問。
汝道老僧即今在什麼處。
(幾曾動着)藏雲。
和尚是一國之師。
何得在天津橋上看弄猢狲。
(且道渡頭是。
橋上是)國師第三次問。
老僧即今在什麼處。
(一在力作)藏罔知去處。
(許你親見)國師叱雲。
這野狐精。
他心通在什麼處。
(大小國師也不知下落)天童拈雲。
三藏不見國師則且置。
你道國師自知下落處麼。
(一任蔔度)若謂自知。
則百鳥銜花。
諸天供養。
未有休日(醋酸聚蚋。
肉臭來蠅)且道正當恁麼時。
落在什麼處(扭鼻頭雲在這裡)。
師舉僧問仰山。
大耳三藏第三番。
為甚不見國師。
山雲。
前兩度是涉境心。
後入自受用三昧。
所以不見。
萬松道。
仰山卻具他心通。
又僧問趙州。
州雲。
在三藏鼻孔上。
萬松道。
回避不及。
僧又問玄沙。
既在鼻孔上。
為什麼不見。
沙雲。
祇為太近。
萬松道。
猶隔津在。
後僧問海會端。
端曰。
國師若在三藏鼻孔上。
有甚難見。
殊不知國師在三藏眼睛裡。
萬松道。
若在眼睛裡。
有甚難見。
殊不知三藏通身是國師。
恁麼道始得一半。
若要全道。
三藏未離西天時。
已與國師相見了也。
故天童道。
三藏不見則且置。
你道國師自知落處麼。
若謂自知。
百鳥銜花。
諸天供養。
未有休日。
萬松别雲。
若謂自知。
不唯三藏觑見。
國師祇具妖通。
天童道。
正當恁麼時。
國師落在什麼處。
萬松道。
當時三藏對面不見國師。
而今相隔五百餘年。
為什麼常在萬松眼底。
諸人還見麼。
背後底聻。
第五十則陸亘坐卧 舉陸亘大夫問南泉。
弟子家中有一片石。
有時坐。
有時卧。
欲镌作佛得不。
(客聽主裁。
兵随印轉)泉雲得。
(符到奉行)陸雲莫不得不。
(卻又疑着)泉雲。
不得。
(随邪。
撲簸箕)雲岩雲。
坐則佛。
(韓信甘投胯)不坐則非佛。
(淵明懶折腰)洞山雲。
不坐則佛。
(背去還成奉)坐則非佛。
(親來越轉疎)天童拈雲。
轉功就位。
(但得雪消去)轉位就功。
(自然春到來)還他洞上父子。
(肐腰不外屈)且道南泉意作麼生。
(不打這鼓笛)直是針錐不得(穿鑿不少)。
師雲。
宣州節度使。
陸亘大夫。
初問南泉曰。
弟子家内缾中養一鵝。
鵝漸長大。
出缾不得。
如今不得毀缾。
不得損鵝。
和尚作何方出得。
南泉召曰。
大夫。
陸應喏。
南泉曰。
出也。
陸從此有開解。
陸一日問南泉。
弟子家中有一片石。
有時坐。
有時卧。
欲镌作佛得不。
泉雲。
得。
陸曰。
莫不得不。
泉雲。
不得。
五祖演雲。
大衆。
夫為善知識。
須明決擇。
為什麼他人道得。
也道得。
他人道不得。
也道不得。
還知南泉落處麼。
白雲不惜眉毛。
與汝注破。
得又是誰道來。
不得又是誰道來。
汝若更不會。
老僧今夜為汝作個樣子。
乃舉手雲。
将三界二十八天作個佛頭。
金輪水際作個佛腳。
四大神州作個佛身。
雖然作此佛兒子了。
汝諸人又卻在那裡安身立命。
大衆還會也未。
老僧作第二個樣子去也。
東弗于逮作一個佛。
南贍部州作一個佛。
西瞿耶尼作一個佛。
北郁單越作一個佛。
草木叢林是佛。
蠢動含靈是佛。
既恁麼。
又喚什麼作衆生。
還會也未。
不如東弗于逮。
還他東弗于逮。
南贍部州。
還他南贍部州。
西瞿耶尼。
還他西瞿耶尼。
北郁單越。
還他北郁單越。
草木叢林。
還他草木叢林。
蠢動含靈。
還他蠢動含靈。
所以道。
是法住法位。
世間相常住。
既恁麼。
汝喚甚作佛。
還會麼。
忽有個漢出來道。
白雲休[穴/(丬*臬)]語。
大衆記取這一轉。
若於世谛因果門中作像供養。
豈非好事。
所以雲。
得。
若以此石觸穢踐踏。
污辱像材。
莫不得麼。
泉道不得。
是知善惡罪福果報。
皆由心造。
得與不得。
速如影響。
為什麼天童拈南泉意。
直是針錐不得。
情知不是這個道理。
陸亘問得周遮。
南泉答得轉換。
若道是世法。
五經三史。
還有這般說話麼。
若道是佛法。
三藏五乘。
還有這般說話麼。
雲岩洞山父子。
以當家針線。
番覆相成。
天童以借功明位。
借位明功。
若合符節。
道南泉意。
直是針錐不得。
萬松今欲結識。
南泉以為當家不見。
陸大夫問南泉和尚何姓。
泉曰姓王。
陸曰。
王還有眷屬也無。
泉曰。
四臣不昧。
陸曰。
王居何位。
泉曰。
玉殿苔生。
祇如天童。
道直是針錐不得。
還入宗旨也。
無背風。
無巧拙。
雷火爍難追。
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拈古請益錄卷上 請益錄上卷音義 [怡-台+本](蒲本切不慧也) 敁(音颠稱量也) 典午(晉史〡〡不兢謂司馬氏也) 跧(莊鸾莊緣二切說文雲蹴也) 棕榈(上祖東切下立居切〡〡也赤曰〡[木*笄]〡栟[(白-日+田)/廾]名切) 帔(披僞切在肩背也又披也) 怤(方俱切注悅也喜樂也) 憋(裨列匹列二切急速貌) 詢(息遵切咨也) 畬(與居式車二切田之三歲也) 搰丫(上胡沒切下於如切象物開之形也) 戮(力竹切削也) 刜(扶弗孚弗二切砍也擊也斷也) [翟*支](醜角切刺也) 弋(夷力切橛也所以挂物也) 綍(音弗) [戲-戈+支](側加切以手按物也)
盡大地是沙門一隻眼。
那裡放鼻孔。
萬松道。
盡大地是沙門鼻孔。
何處着眼。
直饒你互奪互存。
雙收雙放。
我更問你耳朵向什麼處着。
所以趙州道。
我要你會。
天童道。
還端的也無。
又道直饒你這裡會得七穿八穴。
我也知你出趙州桊缋不得。
天童恁麼道。
是眼内語。
眼外語。
争如[翟*支]瞎趙州眼。
方見眉毛向上人。
第四十一則靈雲露柱 舉鏡清問靈雲。
混沌未分時如何。
(誰教汝鑿竅)雲曰。
露柱懷胎。
(暗中書字。
文彩已彰)清雲。
分後如何。
(許多時甚處去來)雲曰。
如片雲點太清。
(話作兩橛)清雲。
祇如太清還受點也無。
(事無一向)雲不對。
(何不早道)清雲。
恁麼則含生不來也。
(将頭不猛)雲亦不對。
(重說偈言)清雲。
直得純清絕點時如何。
(猶有這個在)雲曰。
猶是真常流注。
(合口了卻開得)清曰。
如何是真常流注。
(無風起浪作麼)雲曰。
似鏡常明。
(猶為剩法)清雲。
向上更有事不。
(不可即這裡坐殺)雲曰。
有。
(何不道無)清曰。
如何是向上事。
(乞聞一聲)雲曰。
打破鏡來與子相見。
(有甚麼眼)天童拈雲。
分與未分。
(已築界牆)玉機夜動。
(踏翻關捩)點與不點。
(帶累晴空)金梭暗抛。
(已彰文彩)直是一色純清。
(黃河上源濁)未得十成安穩。
(店司安下)且道打破鏡來。
向什麼處相見。
(慚惶殺人)還會麼。
(是何心行)清秋老兔吞光後。
(誰共澄潭照影寒)湛水蒼龍蛻骨時(高出層霄望不窮)。
師雲。
首楞嚴道。
如急流水。
望為恬靜。
流急不見。
非為無流。
靈雲喚作真常流注。
圓覺經道。
潛續如命。
為壽者相。
諸方謂之命根不斷。
一條紅線掌中牽。
分與未分。
點與不點。
是衲僧家常茶飯。
最好是打破鏡底時節。
命根斷處。
妄識銷镕。
流注枯乾。
無壽者相。
正恁麼時。
向甚麼處與靈雲相見。
天地黯黑。
如一錠墨相似。
喚作衲僧奪胎換骨。
轉身一路。
吹殘劫燒灰飛後。
突出虛空未兆前。
第四十二則石鞏弓箭 舉石鞏上堂。
乃張弓架箭。
(各自念得佛堂經)三平擘開[離-蹂+月]當之。
(宿世冤家。
因緣聚會)鞏雲。
一張弓。
兩隻箭。
祇射得半個聖人。
(未拈弓箭。
好個圓全長老)天童拈雲。
石鞏習氣不除。
(卻不酸醋氣)三平相席打令。
(恰似個丈夫兒)卻雲。
三十年一張弓。
兩隻箭。
祇射得半個聖人。
(天不降全)豈不是以己方人。
(仁者見之謂之仁)大都不入驚人浪。
(卻解折折弓箭)到了難尋稱意魚(人心難滿)。
師雲。
無盡燈具雲。
撫州石鞏慧藏禅師。
本弋獵人。
逐鹿至馬祖庵。
機緣契會。
投祖出家。
住院。
凡見僧執弓架箭以示之。
三平至。
鞏曰。
看箭。
平撥開胸曰。
此是殺人箭。
活人箭又如何。
鞏扣弦三下。
平便展拜。
鞏曰。
三十年。
舉一張弓。
架兩隻箭。
祇射得半個聖人。
遂折折弓箭。
平後見大颠。
舉似之。
颠曰。
既是活人箭。
為甚向弦上辨。
平無對。
颠曰。
三十年後。
要人舉此話也難得。
萬松道。
今日幸遇和尚。
雲門問長慶。
如何道。
免得雲作半個聖人。
長慶雲。
若不還價。
争辨真僞。
門雲。
入水見長人。
萬松道。
真鍮不換金。
首山雲。
人人盡道三平中的。
莫屈他也無。
良久雲。
機關不是韓光作。
莫把胸襟當等閑。
萬松道。
切忌詐明頭。
姜山愛雲。
射虎不真。
徒勞沒羽。
萬松道。
不見道半個聖人。
佛鑒雲。
大小三平。
元來祇是死漢。
若非死漢。
又覓甚麼活人箭。
石鞏龍頭蛇尾。
矢在弦上。
又卻不發。
當時若便與一箭。
那裡得來。
更要大颠作死馬醫。
醫之不瘥。
從他掘地深埋。
且如智海恁麼批判古今。
還有過也無。
乃雲。
細雨灑花千點淚。
淡煙籠竹一堆愁。
萬松道。
煩惱皆因強出頭。
法燈頌雲。
古有石鞏師。
架弓箭而坐。
如斯三十年。
知音無一個。
三平中的來。
父子相投和。
子細返思量。
元伊是射垛。
萬松道。
靈山授記。
未似今日。
天童略之雲。
石鞏上堂。
乃張弓架箭。
三平擘開胸當之。
鞏雲。
一張弓。
兩隻箭。
三十年祇射得半個聖人。
俱胝因天龍一指頭禅。
一生受用不盡。
故凡有所問。
祇豎一指。
石鞏因張弓架箭而悟。
故常以張弓架箭示人。
雲頂敷道。
道吾舞笏同人會。
石鞏張弓作者谙。
三平擘胸當之。
一等是弄粥飯氣。
不妨應時及節。
佛果引三平頌雲。
解擘當胸箭。
如何祇半人。
為從途路得。
所以不全身。
這般說話。
大似減人光彩。
萬松即不然。
受箭張弓處。
師資本一人。
不離華下路。
便見洞中春。
天童道。
張弓底習氣不除。
受箭底相席打令。
所以耽源交拳。
仰山女拜。
為複是全提作用。
為複是時節因緣。
卻道三十年張弓架箭。
祇射得半個聖人。
萬松道。
石鞏示不全之肯。
天童真以己方人。
還知石鞏信彩處麼。
祇将日月為香餌。
應手華鱗忽上鈎。
第四十三則雲門法身 舉僧問雲門如何是清淨法身。
(不是目前機)門雲。
花藥欄。
(開口斯當)僧雲。
便恁麼去時如何。
(莫錯認)門雲。
金毛師子。
(一手擡一手捺)雪窦着語雲。
太無端。
(一箭射兩垛)天童拈雲。
賊來須打。
(泥裡着棘針)客來須待。
(苦口是良藥)雲門。
雪窦。
二俱作家。
(祇會待客。
不解打賊)這裡莫有便恁麼去者麼。
(唆貓入枯井)切忌撞頭磕額(暮故瞎茅廣)。
師雲。
萬松昔在大慶壽玄悟席下。
一年入室兩度。
經半年。
才得告香入室。
室中舉問玄沙如何是清淨法身。
沙雲。
膿滴滴。
此是玄悟之師。
高郵定和尚悟處。
今日看來這清淨法身話。
玄沙答得最強。
高郵悟處更的。
雲門答花藥欄。
權實并舉。
道金毛師子。
褒貶雙行。
這僧道。
便恁麼去。
雪窦道。
太無端。
可謂賊來須打。
客來須待。
雪窦道。
花藥欄。
莫颟顸。
星在稱兮不在盤。
恐人錯認一機一境。
不薦普天匝地一段大事。
便是撞着露柱。
磕破燈籠。
喚作撞頭磕額。
此猶可恕。
忽然向花藥欄上絆番。
金毛師子上磕倒。
也大煞粗心。
不見保福因僧侍立。
福曰。
你得與麼粗心。
僧曰。
甚處是某粗心處。
福拈一塊土度與曰。
抛向門外着。
僧抛了卻來曰。
甚處是某粗心。
福曰。
我見你築着磕着。
所以道你粗心。
雪窦拈雲。
然則這僧被熱謾。
争奈真不掩僞。
曲不藏直。
雪窦将今視古。
於理不甘。
你這一隊漢。
或僧堂裡來。
寮舍内出。
築着磕着。
亦乃不知。
近來粗心轉盛。
我若放過。
便見諸方撿責。
卓拄杖下座。
天童道撞頭磕額。
保福道。
築着磕着。
且道是同是别。
雪窦道這僧被熱謾。
且道雲門何似保福。
難甘放不過。
雪窦何似天童。
保福門下。
昔日粗心尚多。
萬松門下。
近日粗心更甚。
何也。
覓個築着磕着底也不可得。
第四十四則曹山父子 舉僧問曹山。
子歸就父。
為什麼父全不顧。
(下不論上)山雲。
理合如斯。
(清官易斷)僧雲。
父子之恩何在。
(粉骨難酬)山雲。
始成父子之恩。
(至化無私)僧雲。
如何是父子之恩。
(大功不宰)山雲。
刀斧斫不開。
(甚處下手)天童拈雲。
翡翠簾垂。
絲綸未降。
(樞密不得旨)紫羅帳合。
視聽難通。
(尊嚴不露顔)犯動毛頭。
月升夜戶。
(照不失虛)密移一步。
鶴出銀籠。
(穿開碧落天)還知麼。
(這裡使不着)脫身一色無遺影。
(太平本是将軍緻)不坐同風落大功(不許将軍見太平)。
師雲。
禮記缁衣子曰。
王言如絲。
其出如綸。
王言如綸。
其出如綍洪覺範天覺奏号圓明寶覺禅師。
其深機妙智。
真不忝所賜。
嘗雲。
機貴回互。
使不犯正位。
語忌十成。
使不落今時。
沩仰父子。
曹洞師資。
為兩派之源。
洞山法付曹山曰。
子真法器。
吾久知之。
我於先師處親傳寶鏡三昧。
事窮的要。
今付授汝。
仍以綱要。
三頌。
三滲漏。
付之。
山徧禮祖塔。
因拟曹溪之号。
所至以曹名其居。
故号曹山。
曹洞正宗。
於今鼎盛。
僧問子歸就父。
為什麼父全不顧。
這僧久參洞上。
将深密威嚴處。
置個問端。
曹山識法者恐。
不敢犯令洩機。
祇答理合如斯。
這僧要窮堂奧。
深入虎穴道。
父子之恩何在。
曹山不傷風化。
不動音容。
答道。
始成父子之恩。
這僧放無底末。
更問如何是父子之恩。
曹山盡力提持。
罄囊分付。
道。
刀斧斫不開。
此退位朝君。
轉身就父處。
不道同。
祇是無别。
天童於夜明簾外。
空王殿中。
借無舌人傳宣。
敕無耳人承旨。
此猶是月升夜戶邊事。
鶴出銀籠一句。
作麼生道。
九臯才翥翼。
千裡漫追風。
第四十五則白水沙水 舉白水垂語雲。
眼裡着沙不得。
(喚甚作沙)耳裡着水不得。
(喚甚作水)僧便問如何是眼裡着沙不得。
(又撒一把)水雲。
應真無比。
(從來不眼花)僧雲。
如何是耳裡着水不得。
(更灌一杓)水雲。
白淨無垢。
(不曾挑耳塞)天童拈雲。
白水老人。
可謂大而無外。
(綿綿不漏絲)小而無内。
(關掃不容塵)具足千變萬化。
(不借别人家裡事)祇個赤手空身。
(将無作有旋支梧)不受一滴塵。
(失之本無)直是滿眼滿耳。
(得之本有)還見麼。
(卻恁麼去)立足無閑地。
(看腳下)知心有幾人(不道無。
祇是少)。
師雲。
筠州高安白水院本仁禅師。
參洞山。
問。
未有之言。
請師示誨。
山以不諾無人肯答之。
水得旨後。
昭宗天福。
止洪井白水。
衆盈三百。
上堂曰。
老僧尋常不欲向聲前句後。
鼓弄人家男女。
何故聲不是聲。
色不是色。
僧問如何是聲不是聲。
水曰。
喚作色得麼。
僧曰。
如何是色不是色。
水曰。
喚作聲得麼。
僧作禮。
水曰。
且道為汝說。
答汝話。
若人辨得。
有個入處。
萬松嘗教人看此話。
雖明劫外機。
不壞世間相。
所以道他參活句。
不參死句。
今日将聲色話鼓弄人家男女。
又道眼裡着沙不得。
耳裡着水不得。
雪窦亦曾舉此兩句。
後卻番案雲。
眼裡着得須彌山。
耳裡着得大海水。
白水雖無後段。
暗中打做一團。
這僧問如何是眼裡着沙不得。
水曰。
應真無比。
又問如何是耳裡着水不得。
水曰。
白淨無垢。
和雪窦收拾了也。
佛鑒拈雲。
遠觀山有色。
近聽水無聲。
此一聯語。
是題山水畫圖。
佛鑒拈來出一隻眼。
遠山有色。
時人知有。
近水無聲。
令人疑着。
所以天童道。
雖大而無外。
小而無内。
千變萬化不彰形。
滿眼滿耳無一點。
盡大地是沙門一隻腳。
正好移身換步。
勝默老師道。
地藉不履而能行。
心賴無知而展照。
天童卻道。
立足無閑地。
萬松道。
正好移身換步。
又作麼生。
肚裡觑破腳。
第四十六則參同回互 舉參同契雲。
回互不回互。
(大人得自在)僧問雲門。
如何是回互。
(不合恁麼問)門指闆頭雲。
不可喚作闆頭。
(切忌觸諱)僧雲。
如何是不回互。
(正好恁麼問)門雲。
這個是闆頭。
(親言出親口)天童拈雲。
石頭舌頭無骨。
(甚不得道)雲門眼裡有筯。
(觑透心肝)千古之下。
聲光赫揚。
(也要天童舉覺)如今要把手共行。
直須恁麼。
始解不恁麼。
(得恁麼無碑記)然後沒交涉。
(可煞有禅)還相委悉麼。
(卒客無卒主)少年曾決龍蛇陣。
(三十年久向天童)潦倒還聽稚子歌(今日錯為人下注腳)。
師舉參同契雲。
門門一切境。
回互不回互。
回而更相涉。
不爾依位住。
大慧杲上堂雲。
今朝又是五月五。
大鬼拍手小鬼舞。
蓦然撞着桃符神。
兩手椎。
胸叫冤苦。
艾人雲。
休叫苦。
遂拈拄杖卓一下雲。
祇有一處堪回互。
回互不回互。
回而更相涉。
擲下雲。
不爾依位住。
參萬松道。
祇有一處堪回互。
雲門道。
喚甚麼作闆頭。
锺馗桃符走入大慧拄杖裡去也。
回互不回互。
回而更相涉。
大鬼小鬼向艾人鼻孔裡藏身。
擲下拄杖雲。
不爾依位住。
雲門道這。
個是闆頭。
僧問雲門。
如何是一切智智清淨。
此問出大般若初分難信解品。
八十餘科。
若一切智智清淨。
更互相涉。
無二無二分。
無别無斷故。
雲門答雲。
僧堂走入佛殿裡去也。
雲門常用此機。
人多難解。
萬松頌出。
佛殿入燈籠。
牛皮鞔露柱。
無二無二分。
無别無斷故。
天童要與石頭雲門把臂共行。
直須恁麼。
始解不恁麼。
正是回互不回互。
喚甚麼作闆頭時節。
又道然後沒交涉。
不爾依位住。
這個是闆頭時節。
此喚作決龍蛇陣。
作麼生是聽稚子歌處。
萬松沒去着。
與人說公案。
第四十七則芭焦拄杖 舉芭蕉示衆雲。
你有拄杖子。
我與你拄杖子。
(骨堆上添土)你無拄杖子。
我奪你拄杖子。
(出土處掘坑)天童拈雲。
你有則一切有。
(人人具足)你無則一切無。
(脫體全空)有無自是當人。
(圓同太虛。
無欠無餘)與奪關芭蕉甚事。
(良由取舍。
所以不如)正恁麼時。
作麼生是你拄杖子(和聲便打)。
師雲。
郢州芭蕉山慧清禅師。
嗣南塔光湧。
湧嗣仰山。
蕉乃沩山重孫也。
上堂曰。
我二十八到仰山。
見南塔上堂曰。
汝等諸人。
若是個漢。
才出母胎。
便作師子吼解。
豈不快哉。
當時我於這下歇得身心。
便依之五載。
蕉示衆曰。
你有拄杖子。
我與你拄杖子。
萬松道。
祖師不西來。
少林傳妙訣。
何須達磨直指人心。
又道你無拄杖子。
我奪你拄杖子。
直饒一物不将來。
更須放下始得。
大沩喆雲。
大沩即不然。
你有拄杖子。
我奪你拄杖子。
你無拄杖子。
我與你拄杖子。
大沩既如是。
諸人還用得也未。
若人用得。
德山先鋒。
臨濟合後。
若用不得。
且還本主。
萬松道。
順水推船。
時人知有。
天童拈出。
大丈夫兒。
有無在己。
不受芭蕉處分。
這個從上來。
喚作衲僧拄杖子。
天童恐當人諱卻更道。
正恁麼時作麼生是你拄杖子。
直饒拈得出。
莫教萬松見。
折做八截。
燒灰揚卻。
萬松老矣。
留得也好。
何也。
有時扶過斷橋水。
幾度伴歸明月村。
第四十八則香嚴枯木 舉僧問香嚴如何是道。
(看腳下)嚴雲。
枯木裡龍吟。
(不因牆外底。
争得到長安)僧雲。
如何是道中人。
(解行巇崄路。
不在系行纏)嚴雲。
髑髅裡眼睛。
(貪尋芳草路。
迷卻故園春)僧舉問石霜。
如何是枯木裡龍吟。
(這啞漢何不高聲問)霜雲。
猶帶喜在。
(蒼天蒼天)僧雲。
如何是髑髅裡眼睛。
(這瞎漢還見山僧麼)霜雲。
猶帶識在。
(莫錯認)天童拈雲。
王居門裡。
(穴不栖巢)臣不出門(明不越戶)。
師雲。
鄧州南陽香嚴寺智閑禅師。
依大沩究涅盤之理。
沩曰。
我不問汝平生卷冊上記得底學解。
汝未出母胞胎。
東西不辨時。
何者是汝自己。
師懵然。
久之進數語。
沩并不許。
嚴曰。
卻請和尚道。
沩曰。
吾道於汝何益。
限二日道得。
契。
則記汝。
嚴歸堂徧閱所集。
無一語堪對。
歎曰。
畫餅不充饑。
遂焚之曰。
此生不學佛法。
且作個長行粥飯僧。
免役心神。
泣辭而去。
一僧問何往。
嚴舉前話雲。
下山歇去。
僧曰南陽香嚴寺古基在。
兄可結茅。
吾化米給汝。
嚴後治基芟草。
聞瓦礫擊竹作聲。
大悟。
熏沐遙禮謝雲。
和尚大慈。
恩逾日月。
當時若為我說。
何有今日耶。
住時。
後僧問如何是道。
道之一字。
猶是強名。
洞山道。
龍吟枯木。
異響難聞。
萬松嘗問僧如何是異響。
僧雲。
不會。
萬松道。
善解龍吟。
香嚴答枯木裡龍吟。
何異強名曰道。
無盡燈作僧雲不會。
嚴雲。
髑髅裡眼睛。
天童道。
僧再問如何是道中人。
驢事未了。
馬事到來。
道既強名。
人從何立。
故嚴答雲。
髑髅裡眼睛。
這僧不會。
舉問石霜。
如何是枯木裡龍吟。
石霜随手點破道。
猶帶喜在。
又問如何是髑髅裡眼睛霜雲。
猶帶識在。
有道則有喜。
有人則有識。
這僧展轉不會。
又問曹山。
山以偈示之曰。
枯木龍吟真見道。
髑髅無識眼初明。
喜識盡時消息盡。
當人那辨濁中清。
僧再問。
如何是枯木裡龍吟。
山曰。
血脈不斷。
僧曰。
如何是髑髅裡眼睛。
山曰。
乾不盡。
僧曰。
未審還有得聞者不。
山曰。
盡大地未有一個不聞者。
僧曰。
未審龍吟是何章句。
山曰。
不知是何章句。
聞者皆喪。
有本頌在後。
玄沙别師之初句雲。
龍藏枯木。
佛果雲。
念不異。
心不差。
圓融五位君臣。
跳出無為三毒。
便可向枯木上生花。
寒嚴中吹律。
看他三個老宿。
一人透語滲漏。
一人透情滲漏。
一人透見滲漏。
若善參詳。
便可玄關獨步。
還委悉麼。
莫守寒岩異草青。
坐着白雲宗不妙。
這香嚴公案。
勘會移台。
引惹詞訟。
天童舉綱要。
祇以兩句斷之道。
王居門裡。
臣不出門。
能以無量法門作一句說。
有時一字法門。
海墨書而不盡。
還識天童安家樂業處麼。
獨鶴有時常伴水。
好雲無事不離山。
第四十九則三藏他心 舉大耳三藏得他心通。
朝見肅宗帝。
帝命忠國師驗之。
藏見國師便禮拜。
側立於右。
國師雲。
汝得他心通是不。
藏雲。
不敢。
國師雲。
汝道老僧祇今在什麼處。
(當面諱卻)藏雲。
和尚是一國之師。
何得在西川看競渡船。
(莫錯認)國師再問。
汝道老僧即今在什麼處。
(幾曾動着)藏雲。
和尚是一國之師。
何得在天津橋上看弄猢狲。
(且道渡頭是。
橋上是)國師第三次問。
老僧即今在什麼處。
(一在力作)藏罔知去處。
(許你親見)國師叱雲。
這野狐精。
他心通在什麼處。
(大小國師也不知下落)天童拈雲。
三藏不見國師則且置。
你道國師自知下落處麼。
(一任蔔度)若謂自知。
則百鳥銜花。
諸天供養。
未有休日(醋酸聚蚋。
肉臭來蠅)且道正當恁麼時。
落在什麼處(扭鼻頭雲在這裡)。
師舉僧問仰山。
大耳三藏第三番。
為甚不見國師。
山雲。
前兩度是涉境心。
後入自受用三昧。
所以不見。
萬松道。
仰山卻具他心通。
又僧問趙州。
州雲。
在三藏鼻孔上。
萬松道。
回避不及。
僧又問玄沙。
既在鼻孔上。
為什麼不見。
沙雲。
祇為太近。
萬松道。
猶隔津在。
後僧問海會端。
端曰。
國師若在三藏鼻孔上。
有甚難見。
殊不知國師在三藏眼睛裡。
萬松道。
若在眼睛裡。
有甚難見。
殊不知三藏通身是國師。
恁麼道始得一半。
若要全道。
三藏未離西天時。
已與國師相見了也。
故天童道。
三藏不見則且置。
你道國師自知落處麼。
若謂自知。
百鳥銜花。
諸天供養。
未有休日。
萬松别雲。
若謂自知。
不唯三藏觑見。
國師祇具妖通。
天童道。
正當恁麼時。
國師落在什麼處。
萬松道。
當時三藏對面不見國師。
而今相隔五百餘年。
為什麼常在萬松眼底。
諸人還見麼。
背後底聻。
第五十則陸亘坐卧 舉陸亘大夫問南泉。
弟子家中有一片石。
有時坐。
有時卧。
欲镌作佛得不。
(客聽主裁。
兵随印轉)泉雲得。
(符到奉行)陸雲莫不得不。
(卻又疑着)泉雲。
不得。
(随邪。
撲簸箕)雲岩雲。
坐則佛。
(韓信甘投胯)不坐則非佛。
(淵明懶折腰)洞山雲。
不坐則佛。
(背去還成奉)坐則非佛。
(親來越轉疎)天童拈雲。
轉功就位。
(但得雪消去)轉位就功。
(自然春到來)還他洞上父子。
(肐腰不外屈)且道南泉意作麼生。
(不打這鼓笛)直是針錐不得(穿鑿不少)。
師雲。
宣州節度使。
陸亘大夫。
初問南泉曰。
弟子家内缾中養一鵝。
鵝漸長大。
出缾不得。
如今不得毀缾。
不得損鵝。
和尚作何方出得。
南泉召曰。
大夫。
陸應喏。
南泉曰。
出也。
陸從此有開解。
陸一日問南泉。
弟子家中有一片石。
有時坐。
有時卧。
欲镌作佛得不。
泉雲。
得。
陸曰。
莫不得不。
泉雲。
不得。
五祖演雲。
大衆。
夫為善知識。
須明決擇。
為什麼他人道得。
也道得。
他人道不得。
也道不得。
還知南泉落處麼。
白雲不惜眉毛。
與汝注破。
得又是誰道來。
不得又是誰道來。
汝若更不會。
老僧今夜為汝作個樣子。
乃舉手雲。
将三界二十八天作個佛頭。
金輪水際作個佛腳。
四大神州作個佛身。
雖然作此佛兒子了。
汝諸人又卻在那裡安身立命。
大衆還會也未。
老僧作第二個樣子去也。
東弗于逮作一個佛。
南贍部州作一個佛。
西瞿耶尼作一個佛。
北郁單越作一個佛。
草木叢林是佛。
蠢動含靈是佛。
既恁麼。
又喚什麼作衆生。
還會也未。
不如東弗于逮。
還他東弗于逮。
南贍部州。
還他南贍部州。
西瞿耶尼。
還他西瞿耶尼。
北郁單越。
還他北郁單越。
草木叢林。
還他草木叢林。
蠢動含靈。
還他蠢動含靈。
所以道。
是法住法位。
世間相常住。
既恁麼。
汝喚甚作佛。
還會麼。
忽有個漢出來道。
白雲休[穴/(丬*臬)]語。
大衆記取這一轉。
若於世谛因果門中作像供養。
豈非好事。
所以雲。
得。
若以此石觸穢踐踏。
污辱像材。
莫不得麼。
泉道不得。
是知善惡罪福果報。
皆由心造。
得與不得。
速如影響。
為什麼天童拈南泉意。
直是針錐不得。
情知不是這個道理。
陸亘問得周遮。
南泉答得轉換。
若道是世法。
五經三史。
還有這般說話麼。
若道是佛法。
三藏五乘。
還有這般說話麼。
雲岩洞山父子。
以當家針線。
番覆相成。
天童以借功明位。
借位明功。
若合符節。
道南泉意。
直是針錐不得。
萬松今欲結識。
南泉以為當家不見。
陸大夫問南泉和尚何姓。
泉曰姓王。
陸曰。
王還有眷屬也無。
泉曰。
四臣不昧。
陸曰。
王居何位。
泉曰。
玉殿苔生。
祇如天童。
道直是針錐不得。
還入宗旨也。
無背風。
無巧拙。
雷火爍難追。
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拈古請益錄卷上 請益錄上卷音義 [怡-台+本](蒲本切不慧也) 敁(音颠稱量也) 典午(晉史〡〡不兢謂司馬氏也) 跧(莊鸾莊緣二切說文雲蹴也) 棕榈(上祖東切下立居切〡〡也赤曰〡[木*笄]〡栟[(白-日+田)/廾]名切) 帔(披僞切在肩背也又披也) 怤(方俱切注悅也喜樂也) 憋(裨列匹列二切急速貌) 詢(息遵切咨也) 畬(與居式車二切田之三歲也) 搰丫(上胡沒切下於如切象物開之形也) 戮(力竹切削也) 刜(扶弗孚弗二切砍也擊也斷也) [翟*支](醜角切刺也) 弋(夷力切橛也所以挂物也) 綍(音弗) [戲-戈+支](側加切以手按物也)